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β-葡聚糖的提取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那成龙 陈建澍 +7 位作者 张玉红 曾章慧 蒋博文 张仲博 王明强 边红武 韩凝 朱睦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4,共6页
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其籽粒中的β-葡聚糖是重要的功效成分之一。本文综述了大麦籽粒β-葡聚糖的特性、含量变化和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和工艺,以及在大麦饲料、啤酒麦芽、饮料食品、保健医药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麦β-葡聚糖 理化性质 提取方法 功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仲博 张玉红 +2 位作者 韩凝 边红武 朱睦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0-568,共9页
大麦是世界第四大禾谷类作物,种植范围和用途极为广泛。近十年来,大麦转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概述了大麦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着重介绍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的研究成果,分析影响其转化效率的因素;总结了转基因技术在大麦遗传研... 大麦是世界第四大禾谷类作物,种植范围和用途极为广泛。近十年来,大麦转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概述了大麦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着重介绍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的研究成果,分析影响其转化效率的因素;总结了转基因技术在大麦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耐性、籽粒产量、麦芽和营养品质改良,以及饲用酶和其他重组蛋白的生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 抗性基因 分子育种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玉红 柴玉琼 +2 位作者 陈建澍 韩凝 朱睦元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多酚是一类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次级代谢物质,在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生理功效。大麦是多酚含量较高的谷物之一,总酚含量高达1200~1500 mg/kg,包含儿茶酸、原花青素聚合物等多种酚类化... 多酚是一类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次级代谢物质,在抗氧化、抗癌、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生理功效。大麦是多酚含量较高的谷物之一,总酚含量高达1200~1500 mg/kg,包含儿茶酸、原花青素聚合物等多种酚类化合物,已成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结合研究工作,综述了大麦多酚的种类和含量,提取和测定方法,以及大麦多酚的抗氧化性能在动物饲料、啤酒酿造、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多酚 含量 提取工艺 抗氧化 功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明强 武金霞 +3 位作者 张玉红 韩凝 边红武 朱睦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4-1282,共9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揭示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其应对各种生物或(和)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网络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实验性方法,如酵母双杂交系统、串联亲和纯化、免疫共沉淀、G...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揭示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其应对各种生物或(和)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网络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实验性方法,如酵母双杂交系统、串联亲和纯化、免疫共沉淀、GST Pull-down、双分子荧光互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介绍了其原理、发展进程,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系统 串联亲和纯化 免疫共沉淀 GST Pull—down 双分子荧光互补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莉 邵宇权 +3 位作者 张宝荣 蒋萍萍 都爱莲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9-1167,共9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而位于tRNA Leu(UUR)基因的A3243G突变是该疾病最常见的致病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而位于tRNA Leu(UUR)基因的A3243G突变是该疾病最常见的致病位点.文章对6个汉族MELAS家系的先证者进行了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探讨了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对MELAS病人表型可能产生的影响.线粒体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例先证者为A3243G阳性,其异质性比例介于29%~59%之间,临床症状的严重性和异质性程度大致呈正相关;2例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先证者为A3243G阴性,复发次数和严重程度重于其他4例先证者,其中1例先证者的血液和肌肉组织中发现ND5基因T13094C突变,该位点已报道与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相关.另外,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序结果显示:除主要致病突变外,还存在多个与耳聋、癫痫、糖尿病、心肌病、Leigh综合征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多态位点,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其多态位点也更多.这表明MELAS综合征的复杂表型不仅受致病突变位点的直接影响,也可能受到其他与疾病相关的多态性位点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多态性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12S rRNA突变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婷 曾爱平 +1 位作者 郑静 管敏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 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与综合征型耳聋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导致综合征型耳聋的线粒体DNA突变多为异质性,然而对于非综合征型耳聋突变则多以同质性或高度异质性存在,说明这种分子致病性需要较高的阈值.位于12S rRNA解码区的A1555G和C1494T突变是造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和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的分子机制.这些突变可能造成12S rRNA二级结构的改变,影响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细胞内ATP的产生,由此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耳聋.但是多数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还仅处于推测阶段.其它修饰因子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线粒体单体型、核修饰基因参与了线粒体12SrRNA基因A1555G和C1494T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 RRNA 突变 耳聋 修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RNA在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中的调控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许佳 侯宁 +2 位作者 韩凝 边红武 朱睦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8-426,共9页
植物激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分子RNA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组分,参与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i RNA和次级si 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介导的基因... 植物激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分子RNA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组分,参与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i RNA和次级si 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介导的基因调控与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途径涉及的mi RNA及其功能,并对不同发育过程中mi RNA参与的不同激素信号通路的交叉和互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RNA 植物激素 植物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RNA在植物叶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宇哲 查玉龙 +2 位作者 翁晓燕 朱睦元 韩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0-705,共6页
叶发育是叶原基细胞有序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受到植物激素和多个转录因子的严格调控.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小分子RNA是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组分.小分子RNA通过对其中一些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影响其表达水平和空间分... 叶发育是叶原基细胞有序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受到植物激素和多个转录因子的严格调控.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小分子RNA是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组分.小分子RNA通过对其中一些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影响其表达水平和空间分布,维持叶的正常发育.本综述介绍了小分子RNA及其靶基因调控模块在叶片发生、叶片形状、叶子极性发育和叶子衰老等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中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发育 基因调控 小分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