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及心音小波分析的冠心病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叶学松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通过对冠脉血流动力学及湍流诱发声学的理论研究后,首次提出用整周期心音信号小波分析来提取冠状动脉疾病(CAD)心音特征的方法,诊断系统将CAD病人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提取的心音特征结合人体的个体特征参数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 通过对冠脉血流动力学及湍流诱发声学的理论研究后,首次提出用整周期心音信号小波分析来提取冠状动脉疾病(CAD)心音特征的方法,诊断系统将CAD病人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提取的心音特征结合人体的个体特征参数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后,最后达到自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为了检测这种较为微弱的生理信号,本文通过对人体体表声传播模型研究后设计了对外界噪声有较强抗干扰能力而又适合于拾取人体体表心音的高灵敏度音腔.实验系统采用了高灵敏度传感器列阵对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胸部的多个部位进行检测,经高频提取后的模拟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在信号分析方面,发展了一种心音信号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心音在时域和频域上展开了局部化分析,把不同频段上整周期心音信号的平均能量与舒张期的平均能量的能量比值以及人体的个体特征参数(如年龄、抽烟与否、血压水平等)作为输入参量输入到径向基函数网络(RBF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及心音小波分析的方法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音 小波分析 RBF网络 诊断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兴奋细胞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瑞跃 童勤业 徐斌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对于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异位起搏点、并行心率、心房纤颤等等心脏疾病的成因,医学界一直存在分歧.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可兴奋细胞的离子通道进行分析,并在计算机上仿真出由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变化引起的非线性特性变化... 对于临床上经常见到的异位起搏点、并行心率、心房纤颤等等心脏疾病的成因,医学界一直存在分歧.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可兴奋细胞的离子通道进行分析,并在计算机上仿真出由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变化引起的非线性特性变化而导致心脏病的产生,从而为我们治疗心脏病提出了一种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兴奋细胞 并行心率 非线性动力学 心脏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音小波分析的冠状动脉疾病无损检测的研究
3
作者 叶学松 陈裕泉 +3 位作者 吕维雪 陈君柱 邱国松 胡晓晟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通过对人体胸部体表声场和冠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首次提出用多通道整周期心音信号小波分析来检测冠状动脉疾病(CAD).在传感器设计及信号检测过程中,系统采用了高灵敏度传感器列阵对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胸部的多个部位... 通过对人体胸部体表声场和冠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首次提出用多通道整周期心音信号小波分析来检测冠状动脉疾病(CAD).在传感器设计及信号检测过程中,系统采用了高灵敏度传感器列阵对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胸部的多个部位进行检测,经高频提取后的模拟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在信号分析方面,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心音信号分析的小波变换方法对心音在时域和频域上展开了局部化分析.通过比较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每个心动周期内在不同频段整周期心音信号的平均能量与舒张期的平均能量的相对比值与冠脉阻塞有着明显的联系;同时心音信号的小波分析也反映了冠脉阻塞血流突变引起舒张期间心音信号在某段时域上变化的激烈程度.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心音信号的小波分析方法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且这种方法能检测到某些早期CAD病人冠脉堵塞的症状,这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音 波分析 信号处理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