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为什么应该弃用“进化”而使用“演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仲夷
张国捷
-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
维也纳大学分子演化发育系
-
出处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2388102)资助。
-
文摘
虽然达尔文演化论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公众乃至部分研究人员对演化论仍存在一些误解。有些是简单的误解,包括认为“进化”的结果是进步,生物总是通过“进化”被更好的形式所取代,人类或灵长类动物代表最先进的生物等。有些是对自然选择的误解,认为生物是以它们的需求为目标而“进化”的,或者所有当前的形态及生物表型都是适应的结果。这些误解在中国的传播部分源于历史上将“evolution”翻译为“进化”而产生的误导性含义,即有方向地向更先进的形式发展。本文总结了现代演化综论之后演化论的主要进展,并讨论了这种误导性翻译如何为理解这些新的理论发展带来了障碍,例如中性或近中性理论、遗传漂变假说、权衡理论以及演化发育领域的许多新概念。因此,我们强烈提倡在教科书和中国生物学研究人员的日常交流中正式重新引入“演化”这一更准确的演化论翻译,期望这一变化有助于纠正公众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并最终激发年轻一代对演化论进行概念思考的兴趣。
-
关键词
新达尔文主义
演化发育生物学
分子演化理论
演化创新
演化潜力
拓展演化综论
-
Keywords
Neo-Darwinism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evo-devo)
molecular evolution
evolutionary innovation
evolvability
extended evolutionary synthesis(EES)
-
分类号
Q111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