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文学史教材编写需要正视的三个问题--基于编写实践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秀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128,123,共6页
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编撰史了。它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今天反思"文学史热",从具体实践环节来看,有必要正视并解决时段的长短、内容的繁简和主体的强弱这样三个问题。当代文学史教材... 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编撰史了。它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今天反思"文学史热",从具体实践环节来看,有必要正视并解决时段的长短、内容的繁简和主体的强弱这样三个问题。当代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对提升当代文学在现代大学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它存在着新兴学科固有的普遍通病。对此,我们一方面需要批评,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批评来进一步推动文学史编写实践,使之在更高层面上达到对当代文学历史的合目的、合规律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段长短 内容繁简 主体强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的“解离”:残雪文学创作精神密码新解
2
作者 姚晓雷 陈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167,共6页
残雪是先锋作家中在新世纪坚持文学实验道路的孤勇者。她提出“新实验”文学的理论,以自身的灵魂为实验对象,进行“灵魂探险”。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作家灵魂的象征,他们是家庭、小社会中的困兽,在变态的人际关系中精神异化,既疏远外界,也... 残雪是先锋作家中在新世纪坚持文学实验道路的孤勇者。她提出“新实验”文学的理论,以自身的灵魂为实验对象,进行“灵魂探险”。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作家灵魂的象征,他们是家庭、小社会中的困兽,在变态的人际关系中精神异化,既疏远外界,也疏远自己的内心。他们看似虚妄、封闭,其实拥有比一般人更复杂、剧烈的内心冲突。“自动写作”不是出于巫性的神秘力量,而是借助“解离”,有保护地接近潜意识,并释放内心冲突的过程。残雪借助“解离”来开启叙事,既满足了自恋,又接近了创伤,使写作成为一种自我圆融的表达性艺术。然而,由于在自恋的闭环中迷失,残雪“灵魂探险”的实际意义也在自我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 解离 自动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融合时代的新数字出版——读《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凯炎 高桂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92-94,共3页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对社群、知识服务和内容多重开发等业界热点进行理论化解析,以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为指归对当下情况进行反思,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产业发展亦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 社群效应 知识服务 衍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华文文学:全球化契机与理论更新——“含英咀华: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韩宇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224,共3页
2017年10月9日至10日,“含英咀华: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检视来自会议中的各种见解,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特别值得注意。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华文文学 创作实践 研讨会综述 全球化 更新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历史与阶级原罪下的悲剧必然——《李自成》重评
5
作者 詹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2期135-137,共3页
在线性历史发展观的参照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由于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引导,必然走向失败,这一观点构成了《李自成》创作的悲剧主基调。与西方神话中不可更改的命运悲剧不同,当线性历史观继续前行后,悲剧即可因条件的改变而避免发生... 在线性历史发展观的参照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由于缺乏先进阶级力量的引导,必然走向失败,这一观点构成了《李自成》创作的悲剧主基调。与西方神话中不可更改的命运悲剧不同,当线性历史观继续前行后,悲剧即可因条件的改变而避免发生。由此,在文本被公认最具悲剧性的代表人物李自成,表现的更多的是英雄性而非悲剧性,而真正体现了悲剧必然的,是背负着阶级原罪的崇祯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原罪 悲剧 李自成 崇祯 英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