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膜技术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武小鹰 郑平 徐红亮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3,共5页
介绍了动态膜技术的概况、动态膜的制备及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关键词 动态膜 制备 环境工程 应用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生物修复中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策略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和 陈英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妨碍污染物降解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几种高效基因工程降解菌的构建策略 ,包括重组污染物降解基因以优化污染物降解途径。
关键词 生物修复 基因工程菌 污染物 降解基因 环境生物技术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孔赟 朱亮 +2 位作者 吕梅乐 徐向阳 戚韩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47-1654,共8页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情况日益严重,其引发的水华问题频发,藻类生长代谢过程释放的各类衍生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及原水处理工艺性能造成影响。为此,分析环境水体、废水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DOM)的组成、性质和来源,对水环境安...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情况日益严重,其引发的水华问题频发,藻类生长代谢过程释放的各类衍生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及原水处理工艺性能造成影响。为此,分析环境水体、废水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DOM)的组成、性质和来源,对水环境安全及水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通过在不同的激发波长上扫描发射荧光谱以获得激发-发射矩阵(EEM),基于EEM数据构建三维立体图或等高线(指纹图)描绘监测对象特性,可分析水体溶解性有机物、藻类及藻毒素等,近年来已在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湖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废水生物处理性能评价等方面得到应用。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快速、试剂消耗量少等优点。文章从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出发,对三维荧光峰的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该技术在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污染控制、污染环境修复提供先进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 环境水体 废水处理 溶解性有机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丁爽 郑平 +1 位作者 张萌 陆慧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81-2587,共7页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以铵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的生物过程。厌氧氨氧化菌(AAOB)生理代谢和细胞结构均十分特殊,且在氮素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厌氧氨氧化已成为环境学、微生物学、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至今...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以铵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的生物过程。厌氧氨氧化菌(AAOB)生理代谢和细胞结构均十分特殊,且在氮素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厌氧氨氧化已成为环境学、微生物学、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至今人们未能对厌氧氨氧化菌进行纯培养,这严重限制了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深入研究。群体感应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之间的通讯机制,它具有根据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调节基因表达,以控制细菌群体行为的功能。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的细胞密度效应和生物团聚行为与细菌中普遍存在的群体感应现象相符。探讨了厌氧氨氧化菌群体感应系统存在的可能性、工作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以期为厌氧氨氧化菌的分离培养、团聚体培育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群体感应 自诱导物 工作机制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_3体系对草酸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18
5
作者 竹湘锋 徐新华 王天聪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以Fe( )为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氧化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反应速度常数为2.64M-1·s-1;反应pH值对降解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当pH=3.0,反应30min,草酸的去除率超过50%,而当pH=5.5时,草酸的降解效... 以Fe( )为催化剂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草酸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氧化速度提高2个数量级,反应速度常数为2.64M-1·s-1;反应pH值对降解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当pH=3.0,反应30min,草酸的去除率超过50%,而当pH=5.5时,草酸的降解效果比较差;催化剂Fe( )的投加量对草酸的去除效果亦有很大影响,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草酸的降解;草酸的Fe( )催化臭氧反应遵循拟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催化氧化 O3 臭氧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5
6
作者 朱广伟 陈英旭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2-279,共8页
水体沉积物是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及C、N、P等营养元素的汇和释放源 ,而有机质对这些污染物和营养元素在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近期有关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方... 水体沉积物是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及C、N、P等营养元素的汇和释放源 ,而有机质对这些污染物和营养元素在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近期有关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重点评述了有关沉积物中有机质本身的来源、性质、迁移和矿化及其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沉积物 地球化学行为 环境效应 重金属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催化体系光催化降解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柯强 陈英旭 +1 位作者 何云峰 程天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膨润土为载体 ,用酸性溶胶法合成 Ti O2 纳米复合物 ,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 ,在 H2 O2 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 UV/H2 O2 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其效果优于纯 Ti...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 ,以膨润土为载体 ,用酸性溶胶法合成 Ti O2 纳米复合物 ,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 ,在 H2 O2 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 UV/H2 O2 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其效果优于纯 Ti O2 ;H2 O2 的存在提高了苯胺光催化降解速率 ,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最佳摩尔浓度是 5 mmol/L ;溶液 p H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p H在中性范围内具有更强的光催化活性 ;该体系中苯胺能够有效地被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催化剂 钛酸丁酯 溶液 光催化降解 溶胶法 TiO2 一级反应动力学 UV/H2O2 光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下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金仁村 郑平 +2 位作者 黄可谈 陈旭良 陈建伟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7,共5页
稳定性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特性,环境和水质条件变化是常见的失稳致因。主要探讨了稳定性的内涵和表征参数,分析了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下反应器运行失稳的机理和表现,剖析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指出厌氧反应器抗环境和水质条件冲... 稳定性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特性,环境和水质条件变化是常见的失稳致因。主要探讨了稳定性的内涵和表征参数,分析了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下反应器运行失稳的机理和表现,剖析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指出厌氧反应器抗环境和水质条件冲击能力受系统特性和冲击特点双重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稳定性 环境条件变化 非稳态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李东 郑平 胡宝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447-4454,共8页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是由anammox菌在缺氧条件下以氨为电子供体、以亚硝酸为电子受体的生物反应,反应产物为氮气,该反应的发现为全球氮素循环增添了新的内容。参与anammox反应的微生物是anammox菌,anammo...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是由anammox菌在缺氧条件下以氨为电子供体、以亚硝酸为电子受体的生物反应,反应产物为氮气,该反应的发现为全球氮素循环增添了新的内容。参与anammox反应的微生物是anammox菌,anammox菌是一群分支很深的浮霉状菌,目前已发现的anammox菌有5个属8个种。催化anammox反应的是一特殊的细胞结构-厌氧氨氧化体,每种已发现的anammox菌中都存在该特殊结构。有关anammox反应的生化机理目前普遍认为,NO和联氨(N2H4)是anammox反应的重要中间体,NO可将NH4+直接氧化,形成N2H4,N2H4在联氨氧化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氮气。Anammox最初发现于人工脱氮系统,已发现的8种anammox菌中7种来自于人工系统。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nammox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海洋、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区域氮素循环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中anammox反应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有机质含量、NO3-浓度和盐度等,但在不同的生态系统,anammox反应的主导影响因子存在较明显差异。综述了anammox菌的类群和生化反应机理,总结了anammox菌在各种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生态多样性,论述了anammox反应在全球氮素循环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此过程发挥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自然生态系统 生化机理 生态多样性 贡献率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宏远 张燕 +1 位作者 沈东升 朱荫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7-309,共3页
为了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在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基础上,以COD表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系统对CO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至试验的145 d时,系统的... 为了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在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基础上,以COD表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系统对CO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至试验的145 d时,系统的COD已降至100 mg/L以下,不需要处理即可直接排放;模型的模拟值与系统的实测值基本一致,可以预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填埋场系统 有机物降解 动力学模型 生活垃圾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吉强 郑平 +2 位作者 季军远 张萌 蔡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8,共7页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清洁、环保的独特优点而得到人们重视,并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环境修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清洁、环保的独特优点而得到人们重视,并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环境修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 环境修复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iO_2-H_2O悬浮体系光催化降解聚乙烯醇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振世 杨晔 陈英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0-763,共4页
在自制的圆柱状夹套光化反应器中,以6 W(Emax=365 nm)紫外光灯为光源,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的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及外加氧化剂等因素对PVA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与pH是影响PVA光解的重要因素,在... 在自制的圆柱状夹套光化反应器中,以6 W(Emax=365 nm)紫外光灯为光源,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的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及外加氧化剂等因素对PVA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与pH是影响PVA光解的重要因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PVA更易于光催化降解。另外,外加分子氧与过氧化氢可以有效地提高PVA的光解速率。PVA与降解60 min后样品的红外光谱(IR)分析表明,PVA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羟基氧化形成羰基,碳-碳键的剪切形成短链化合物,实现了长链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光催化氧化 二氧化钛 难生物降解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与O_3/H_2O_2两个体系降解除草剂2,4-D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史惠祥 陈岚 汪大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0-693,共4页
分别采用O3、O3/H2O2体系降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探讨了降解过程中反应温度、pH值、O3混合气流量、有机物初始浓度等操作条件的变化对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和pH值的影响较大,O3流量影响最小,温度升高、pH值增大、臭氧流... 分别采用O3、O3/H2O2体系降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D,探讨了降解过程中反应温度、pH值、O3混合气流量、有机物初始浓度等操作条件的变化对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和pH值的影响较大,O3流量影响最小,温度升高、pH值增大、臭氧流量增加、2,4-D初始浓度降低均有助于降解速率的提高。O3/H2O2体系中,H2O2能促进O3分解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2,4-D反应活化能降低。和O3相比,O3/H2O2体系降解效果好,降解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费用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2 4-D 臭氧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冲击下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仁村 郑平 +1 位作者 蔡靖 胡宝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0-774,779,共6页
稳定性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特性。探讨了稳定性的内涵和表征参数,分析了负荷冲击下系统失稳的机理和表现,剖析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冲击负荷对厌氧系统有重大影响,其典型影响体现在运行性能恶化、挥发性脂肪酸累积、p... 稳定性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特性。探讨了稳定性的内涵和表征参数,分析了负荷冲击下系统失稳的机理和表现,剖析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冲击负荷对厌氧系统有重大影响,其典型影响体现在运行性能恶化、挥发性脂肪酸累积、pH值和碱度下降、产气量和产气成分变化、污泥流失等方面。厌氧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受各种系统特性和冲击特点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厌氧系统稳定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废水处理系统 稳定性 负荷冲击 非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海虎 王奇 +2 位作者 柯强 李光明 徐竟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135,141,共6页
文章构建了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信息熵法建立了量化模型对温州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面积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对温州城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影响... 文章构建了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信息熵法建立了量化模型对温州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面积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对温州城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影响最大,工业粉尘排放量和迹地更新指标对温州城市代谢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程度影响最大。近10年来,温州城市生态系统经历了氧化型代谢(1996~1999)—还原型代谢(2000~2002)—氧化型代谢(2003~2005)三个阶段的演变,表明温州城市代谢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程度不稳定,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程度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有待提高,系统活力有待改善,温州城市生态系统应重点调控温州的工业企业,重视水土流失问题,加强封山育林工作。温州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分为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阶段(1996~2000),基本稳定提高阶段(2001~2004),二次降低阶段(2005),这表明温州生态系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调整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调整政策稳定性、适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城市生态系统 信息熵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调控措施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新强 邢波 +1 位作者 陈英旭 和苗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57,共3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目前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文章从流域水环境状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出发,结合面源污染的特点和研究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调控的可行性。
关键词 流域 面源污染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废电器拆解过程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排污系数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东升 王君琴 +2 位作者 贺永华 蔡宝林 梁晓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通过对进口废电器拆解全过程的现场跟踪、调查及分析研究,找出了进口废电器拆解业对周围水和大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分别为总烃、萘及其衍生物,其中主要水污染因子萘的排放系数为0.156~0.186mg/t,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总烃及萘(含衍生物)的排... 通过对进口废电器拆解全过程的现场跟踪、调查及分析研究,找出了进口废电器拆解业对周围水和大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分别为总烃、萘及其衍生物,其中主要水污染因子萘的排放系数为0.156~0.186mg/t,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总烃及萘(含衍生物)的排放系数分别为46.77~2066.6mg/t和9.0~398.7m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废电器 拆解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系统碱度特征与调控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旭良 蔡靖 +2 位作者 郑平 周尚兴 丁革胜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味精废水呈酸性,不宜直接进行硝化作用,需要外加中和药剂,在所试验的4种中和药剂中。石灰和NaOH调节废水pH的效果优于Na2CO3和NaHCO3.硝化过程消耗大量碱度。必须及时补充.以NaOH和石灰作为碱度补充物质,投加量较少;但一次性投... 味精废水呈酸性,不宜直接进行硝化作用,需要外加中和药剂,在所试验的4种中和药剂中。石灰和NaOH调节废水pH的效果优于Na2CO3和NaHCO3.硝化过程消耗大量碱度。必须及时补充.以NaOH和石灰作为碱度补充物质,投加量较少;但一次性投加后,pH超过硝化细菌适宜的生长和代谢范围;操作上宜采取多次投加或分段投加.以Na2CO3和NaHCO3作为碱度补充物质,投加后pH适宜硝化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操作上可采取一次性投加.综合考虑硝化过程的碱度、pH以及费用,Na2CO3是最合适的备选中和药剂.若出水中保持50mg·L^-1左右剩余碱度,pH可稳定在7.5~8.0,能满足硝化细菌生长和代谢的要求.出水NH4^+-N对剩余碱度的直接贡献不大,但间接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系统 碱度特征 调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渗滤液水质的稳定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宏远 沈东升 朱荫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针对传统卫生填埋场(R1)、渗滤液直接回流填埋场(R2)和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中,由于产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 针对传统卫生填埋场(R1)、渗滤液直接回流填埋场(R2)和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等问题,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R3)中,由于产酸细菌与产甲烷细菌分别在不同的装置中,因而解决了酸积累的中间产物抑制问题,加快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同时使出水渗滤液的CODCr和NH3--N始终稳定在12000mg·L-1和500mg·L-1以下,为渗滤液的后续处理工艺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填埋场系统 渗滤液水质 稳定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有机垃圾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若 沈东升 +1 位作者 许恒韬 朱荫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针对渗滤液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存在着有机酸积累的问题,试验将产甲烷反应器作为渗滤液回灌前的预处理设施引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研究了其系统中有机垃圾的降解和产气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模拟试验条件下,有机垃圾在填埋场、产甲烷... 针对渗滤液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存在着有机酸积累的问题,试验将产甲烷反应器作为渗滤液回灌前的预处理设施引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研究了其系统中有机垃圾的降解和产气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模拟试验条件下,有机垃圾在填埋场、产甲烷反应器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总产气量分别为62.1、456和518.1 L,其中产甲烷反应器产气量占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产气量的88%以上。在产甲烷反应器中产气速率与有机物去除率成正比,回归系数为0.4614 L/gCOD。基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有机物降解的特征,建立了其产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用来初步估算相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填埋垃圾稳定化所需时间及产气量,为系统填埋气的能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降解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