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调理剂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1
作者 金月 王晓童 +2 位作者 赵钰杰 张耿苗 张奇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3-952,共10页
农田土壤中镉(Cd)、砷(As)复合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是当今亟需解决的农业和环保问题。通过选取2块受到Cd、As复合污染的农田,采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其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商品调理剂(SC1)和土壤商品调... 农田土壤中镉(Cd)、砷(As)复合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是当今亟需解决的农业和环保问题。通过选取2块受到Cd、As复合污染的农田,采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其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商品调理剂(SC1)和土壤商品调理专用肥(SC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残渣态Cd的含量,分别比对照(CK)高203%和160%,而SC1和石灰(LM)处理降低了土壤残渣态As的含量,分别减少了31%和54%。同时,LM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减少幅度达到39%~66%。然而,对于As的累积效应,SC1、腐殖酸(HA)、生物质炭(BC)和钙镁磷肥(MP)处理均导致水稻籽粒中As含量有所上升。不同土壤调理剂对于As的修复效果不尽如人意,调理剂处理后土壤中的有效态As含量也有所上升,表明现有土壤调理剂在修复Cd、As复合污染土壤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同时有效降低2种重金属的有效性和累积效应。因此,未来在开发新型土壤修复技术时需要更加注重针对复合污染土壤的特性进行设计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复合污染 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多目标公平分配的水环境基尼系数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丁江 吕军 沈晔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基于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分配的控制指标和公平性准则分析,应用水环境基尼系数概念,以定量表达各公平性准则;并将各控制指标的水环境基尼系数均达到最小值作为界定多目标公平性的标准值。以此为基础,以各区域水环境容量分配比例为搜索变量... 基于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分配的控制指标和公平性准则分析,应用水环境基尼系数概念,以定量表达各公平性准则;并将各控制指标的水环境基尼系数均达到最小值作为界定多目标公平性的标准值。以此为基础,以各区域水环境容量分配比例为搜索变量,以水环境基尼系数达到多目标公平性标准值为目标,采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确定区域间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方案。应用该方法,对长乐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在区域间的分配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将水环境基尼系数作为水环境容量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衡量指标具有客观性,确定的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方案体现了多目标公平性。水环境基尼系数法可以推广至同一层面、具有可比性的排污单位间水环境容量公平分配问题上,且方法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基尼系数 水环境容量 区域 分配 多目标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和形状特征的水稻扫描叶片氮素营养诊断 被引量:26
3
作者 顾清 邓劲松 +3 位作者 陆超 石媛媛 王珂 沈掌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0-174,159,共6页
使用扫描仪获取水稻叶片图像,综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参数优选和分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叶片的光谱和形状特征,并进行了氮营养的诊断与识别。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叶尖部位的黄化面积比例,指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使用扫描仪获取水稻叶片图像,综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参数优选和分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叶片的光谱和形状特征,并进行了氮营养的诊断与识别。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叶尖部位的黄化面积比例,指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此参数与叶片氮含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863)。提取整叶和叶尖的颜色参数并分别与叶片氮含量进行指数回归分析,发现叶尖部位的颜色特征能更好地反映叶片的氮素营养状况。采用CfsSubsetEval和Scatter search相结合方法对特征进行约简与优化,根据选择结果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模式识别。精度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缺氮和正常叶片的正确识别率较高,随氮素水平的升高,正确识别率降低,对过量水平的正确识别率较低,叶面积在缺氮和正常模式下能对识别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图像 氮素 光谱特征 形状特征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倒伏水稻识别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占宇 王大成 +1 位作者 李波 黄敬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2-345,共4页
运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的和受稻飞虱、穗颈瘟危害而倒伏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反射率光谱进行降维处理,提取2个主分量光谱.其中,第一主分量PC1代表了水稻冠层的光谱特性,第二主分量PC2反映了倒伏水... 运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的和受稻飞虱、穗颈瘟危害而倒伏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反射率光谱进行降维处理,提取2个主分量光谱.其中,第一主分量PC1代表了水稻冠层的光谱特性,第二主分量PC2反映了倒伏水稻的冠层光谱变化信息.将前2个主分量作为支持向量分类机(SVC)的输入向量,建立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对受稻飞虱危害倒伏的水稻验证数据的识别精度为100%,对受穗颈瘟危害倒伏的水稻验证数据的识别精度为90.9%.研究表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倒伏水稻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穗颈瘟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分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光谱分割技术进行水稻叶片钾胁迫特征提取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石媛媛 邓劲松 +3 位作者 陈利苏 张东彦 丁晓东 王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219,共6页
实时、便捷、可靠的作物营养诊断和监测方法是科学施肥的基础。传统手段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方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通过静态扫描技术采集不同钾营养水平的水稻叶片图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光谱分割技术和最近邻分类器... 实时、便捷、可靠的作物营养诊断和监测方法是科学施肥的基础。传统手段在取样、测定、数据分析方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效性差。通过静态扫描技术采集不同钾营养水平的水稻叶片图像,利用面向对象的光谱分割技术和最近邻分类器,根据扫描图像中目标对象的光谱、空间、形状等特征对钾胁迫叶片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提取和识别,并从分类结果里初步判断出斑点区域面积比例随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用叶片图像进行缺钾叶片量化诊断时,第三完全展开叶优于第一完全展开叶。随机选取250个点利用误差分析矩阵方法进行精度评价,总体识别精度为96.00%,KAPPA系数为0.945 3。这一叶片特征提取方法为水稻钾胁迫量化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光谱分割 钾胁迫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昊 陈丁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52-2364,共13页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是许多流域经过多年污染控制努力后水质仍未见成效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形成过程机理、模型方法及对水质的影响。由于化肥施用等人为磷过量输入以及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滞后性,... 流域非点源磷污染的遗留效应是许多流域经过多年污染控制努力后水质仍未见成效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形成过程机理、模型方法及对水质的影响。由于化肥施用等人为磷过量输入以及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滞后性,磷在土壤、沉积物、地下水等介质中大量累积,在人为扰动、气候变化等作用下,累积的遗留磷会重新释放/流失,因而成为受纳水体长期的污染源。数学模型是解析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主要方法,现行的模型仍以统计模型为主,其中ELEMeNT-P模型是唯一针对遗留效应问题研发的过程性模型。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很多流域的遗留磷是受纳水体磷污染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且其污染影响可长达数十年到数百年。总体而言,目前对流域非点源磷污染遗留效应的过程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相关模型尚难以模拟遗留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流域遗留磷累积-释放-输移的动态过程机制,改进模型的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块,强化模型的多时空尺度模拟功能及多重验证,以精确刻画流域遗留磷的污染贡献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突破非点源磷污染治理困境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遗留效应 水文 生物地球化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纳滤预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建军 陈灵聪 谢正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66,共4页
本文针对环氧树脂生产废水采用FeSO4、PAM、有机改性膨润土等进行混凝强化预处理,再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预处理水中有机物和盐进行分离回用。结果表明:以FeSO4或PAM为混凝剂单独作用时,COD最佳去除率为28%;两者结合COD总去除率可达40%;... 本文针对环氧树脂生产废水采用FeSO4、PAM、有机改性膨润土等进行混凝强化预处理,再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预处理水中有机物和盐进行分离回用。结果表明:以FeSO4或PAM为混凝剂单独作用时,COD最佳去除率为28%;两者结合COD总去除率可达40%;利用膨润土原土作吸附剂,总去除率最高为32%;采用有机膨润土吸附,COD去除率可达到72%。预处理脱盐率仅为8.7%。强化预处理以后,采用两级纳滤膜分离技术,出水的含盐量从48.54g/L降至低于10g/L,大大降低了高含盐对有机废水后续生物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废水回用 纳滤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ra与Aqua 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县级水稻总产遥感估算 被引量:4
8
作者 彭代亮 黄敬峰 +1 位作者 孙华生 王福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522,共7页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区域,在比较分析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基础上,结合这两个卫星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时间分辨率为16d的植被指数产品,建立水稻各主要生育期增强型植被指数平均值乘以水稻面积...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区域,在比较分析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基础上,结合这两个卫星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时间分辨率为16d的植被指数产品,建立水稻各主要生育期增强型植被指数平均值乘以水稻面积的结果与乡镇级水稻总产的一次线性、二次非线性及逐步回归模型。通过误差分析,选择最优遥感拟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下一年水稻总产。结果显示,水稻种植区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有超过50%的偏差绝对值小于0.03;93.22%、99.50%的偏差绝对值分别小于0.08、0.10。水稻遥感拟合模型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小于0.1%,预测模型的估产结果比遥感拟合模型的拟合结果的误差大,但相对误差仍然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增强型植被指数 水稻 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中的阴离子通道 被引量:2
9
作者 尤江峰 郑绍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2,281,共8页
阴离子通道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及适应干旱、盐胁迫、铝毒和缺磷胁迫等不良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介绍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广泛定位,细胞功能,基本性质和介入的可能的信号传导过程,使研究者更加深刻地认识植物体中的阴离子... 阴离子通道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及适应干旱、盐胁迫、铝毒和缺磷胁迫等不良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介绍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广泛定位,细胞功能,基本性质和介入的可能的信号传导过程,使研究者更加深刻地认识植物体中的阴离子通道,以便对各种类型阴离子通道的进一步研究。另外,本文还介绍了保卫细胞膜上S-型阴离子通道的可能蛋白质组成和小麦根尖编码铝诱导苹果酸分泌转运体的可能基因,旨在探讨阴离子通道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通道 信号传导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汤浦水库水中耗氧系数k1的确定
10
作者 胡绵好 袁菊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84-2685,共2页
根据生化需要量公式y(t)=L1=L0(1-e^-k1t),且[t/y(t)]^1/3-t是线性关系,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耗氧系数k1和水中总的生化需氧量L0。由动力学方程求出任意时间t的y(t),可知水库的污染程度,从而制定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方案,建立... 根据生化需要量公式y(t)=L1=L0(1-e^-k1t),且[t/y(t)]^1/3-t是线性关系,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耗氧系数k1和水中总的生化需氧量L0。由动力学方程求出任意时间t的y(t),可知水库的污染程度,从而制定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方案,建立水库水污染的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生化需氧量 耗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产养殖水体氮化合物去除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风 方萍 +1 位作者 朱日清 朱嘉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274-277,共4页
从甲鱼池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水质净化功能目标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G+Cmol%含量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培养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光照、通气和pH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 从甲鱼池底泥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水质净化功能目标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G+Cmol%含量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培养试验证明,该菌株对光照、通气和pH等环境条件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甲鱼苗养殖池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水体中铵态氮和氨态氮的净化作用显著,对亚硝氮的净化效果尤为突出,达到65.4%。因此,该菌株可望开发成为微生态制剂,用于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亚硝态氮 铵态氮 氨态氮 水质净化 水产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氮磷养分流失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巩龙达 郭德浩 +2 位作者 金树权 吕军 张奇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80-283,共4页
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宁波市横溪水库流域有较大规模的重建和部分新垦的茶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建设径流小区,收集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所有自然... 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宁波市横溪水库流域有较大规模的重建和部分新垦的茶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建设径流小区,收集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所有自然降雨的径流样品,经过对径流中可溶性氮磷和颗粒态氮磷的含量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横溪水库流域重建茶园初期土壤泥沙、颗粒态氮磷流失较大,但较快趋于稳定;种植1 a的茶园土壤侵蚀量可达到8.5 kg·hm^(-2),而经过多年种植后茶园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本研究初步探明了横溪水库流域重建茶园的土壤氮磷流失规律,建议在优化施肥的条件下,做好重建茶园初期水土防护,可以降低重建茶园的面源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茶园 水土流失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