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菌混合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廖敏 张海军 +1 位作者 马爱丽 谢晓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9,共8页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单一菌及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均与接菌量(OD415nm)呈正相关,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各100mg/L的基础培养基中,接菌量相同(单一菌OD415nm均为0.2,混合菌中M6R9和M5R14的OD415nm各为0.1),于30℃、pH7.0、180r/min下培养3d,发现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比单一菌M6R9和M5R14提高2.5%、3.4%、2.3%和14.5%、14.6%、15.5%,半衰期分别缩短8.1、14.8、13.1h和40.3、50.7、46.4h,表明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协同作用,即混合菌可提高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甲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混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因素影响稻田氮磷流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志剑 王兆德 +2 位作者 姚菊祥 朱荫湄 李津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89-1794,共6页
水文因素为农田氮磷元素的迁移提供了动力和载体,对稻田氮磷元素的流失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新型的稻田水分管理模式以代替传统的水分管理模式,对于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阐述... 水文因素为农田氮磷元素的迁移提供了动力和载体,对稻田氮磷元素的流失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新型的稻田水分管理模式以代替传统的水分管理模式,对于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稻田氮磷流失特征、传统水分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从新型稻田水分管理模式的种类、削减氮磷流失的效果与机理、与水平衡模型、营养负荷模型等结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水文因素影响稻田氮磷流失的研究现状。进行稻田土壤吸附氮磷容量及人工调节机制的研究,在部分地区开展流域化水分管理系统研究,以及适用于我国稻田的水平衡模型和营养负荷模型的建立和深入研究应为今后我国关于水文因素影响稻田氮磷流失方面研究的一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稻田 氮磷 流失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湿地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及其水质响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焕潮 沈建国 +2 位作者 王兆德 林渊 张志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9,共10页
选取太湖流域南冀31处代表性滨岸带湿地采样点进行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面上调查,并选取该区腹地下渚湖湿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面上调查表明,湿地底泥含总磷(TP)0.17~1.20 mg?g-1,最大吸附量(Qmax)为228.1~824.5 mg?kg-1,存在富磷化趋势... 选取太湖流域南冀31处代表性滨岸带湿地采样点进行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面上调查,并选取该区腹地下渚湖湿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面上调查表明,湿地底泥含总磷(TP)0.17~1.20 mg?g-1,最大吸附量(Qmax)为228.1~824.5 mg?kg-1,存在富磷化趋势.底泥NaOH+EDTA-P的积累与TP密切相关,并伴随其积累Olsen-P含量提高.湿地上覆水含TP 0.036~0.944 mg?L-1,普遍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总颗粒态磷(TPP)占TP含量的69.1%±15.0%,溶解态活性磷(DRP)相对较低;水源区湿地水体磷素水平低下.面上调查与典型案例下渚湖湿地研究发现,底泥TP及(或)Olsen-P与对应上覆水TP浓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仅从内源底泥富磷水平及其组分特征分析不能直接预测太湖流域南冀滨岸带湿地上覆水的磷素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湿地 底泥 上覆水 磷素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水田田表排水磷素流失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俊 姚菊强 +2 位作者 俞永远 王兆德 张志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36-39,共4页
通过人工排灌手段模拟雨季条件下水田田表排水,研究了水田面施无机磷肥及有机无机磷肥配施48 h后、以间隔48 h连续进行4次人工排灌的磷素流失特征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首次排水的磷素流失形态以可溶性磷为主,而其后多次排水的磷素流失形... 通过人工排灌手段模拟雨季条件下水田田表排水,研究了水田面施无机磷肥及有机无机磷肥配施48 h后、以间隔48 h连续进行4次人工排灌的磷素流失特征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首次排水的磷素流失形态以可溶性磷为主,而其后多次排水的磷素流失形态主要为固相磷;面施磷肥时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后3次排水的田表磷素流失量与流失负荷,但对4次排水累计的磷素流失总量并没有影响,而以全磷表征的磷肥表观流失率为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田表排水 磷素流失 特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电器拆解区土壤-蔬菜多氯联苯污染及其健康风险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建英 李丹峰 +2 位作者 王慧芬 唐先进 朱荫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441,共8页
选择浙江省某典型电器拆解区,研究了该区域附近农田土壤和蔬菜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中PCBs含量为6.78~15.48μgkg^(-1),蔬菜样品中PCBs平均含量为5.98~130.70μg kg^(-1),与西藏土壤的背... 选择浙江省某典型电器拆解区,研究了该区域附近农田土壤和蔬菜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中PCBs含量为6.78~15.48μgkg^(-1),蔬菜样品中PCBs平均含量为5.98~130.70μg kg^(-1),与西藏土壤的背景值和浙江省农村土壤的PCBs污染水平比较,电器拆解区附近农田存在PCBs累积污染。以食物链为主要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生命期致癌风险水平为6.50×10^(-6)~1.24×10^(-4),超过PCBs致癌基准浓度对应的生命期致癌风险水平1~3个数量级;生命期非致癌风险水平在部分农田大于可接受风险水平(HQ=1)。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部分常见蔬菜存在多氯联苯污染,已构成较大的人体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健康风险 污染土壤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南区湿地磷状况及其滞留能力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兆德 郑洪福 +3 位作者 姚菊祥 张建英 李津津 张志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60,共8页
选取太湖流域南区29个典型湿地采样点进行土-水磷素状况调查,并采集杭州西湖茅家埠、湖州德清下渚湖、湖州长兴包漾河等泥样进行静态柱和稳流水槽模拟实验.研究区域湿地底泥含TP 0 169-1.200g/kg,Olsen-P 7.08-67.08mg/kg,最大吸附量为2... 选取太湖流域南区29个典型湿地采样点进行土-水磷素状况调查,并采集杭州西湖茅家埠、湖州德清下渚湖、湖州长兴包漾河等泥样进行静态柱和稳流水槽模拟实验.研究区域湿地底泥含TP 0 169-1.200g/kg,Olsen-P 7.08-67.08mg/kg,最大吸附量为269.5-824.5mg/kg.NaOH+EDTA-P占底泥TP的52.%±11.6%,且伴随其积累会提高Olsen-P含量.相应上覆水含TP 0.036-0.944mg/L,总颗粒态磷占TP含量的70.9%±13.2%,DRP相对较低.静态柱实验中的DRP初始阶段缓慢下降,之后快速下降并维持在稳定水平.稳流水槽实验的DRP动态表现出准U型曲线特征.经验证,底泥的磷素吸附能力在Langmuir吸附实验及室内模拟实验中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磷素 模拟 准U型曲线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萃取—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活性污泥中的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惠英 蒋丽娜 +1 位作者 陈雪松 侯镜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8,共5页
建立了活性污泥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活性污泥经超声波辅助萃取,用酸性硅胶、铜粉及复合硅胶柱纯化后,采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对7种PBDEs单体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性和准确性,方法检测限为17... 建立了活性污泥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活性污泥经超声波辅助萃取,用酸性硅胶、铜粉及复合硅胶柱纯化后,采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对7种PBDEs单体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性和准确性,方法检测限为17~121 pg/g,加标回收率为84.5%~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8%,回收率指示物3,3’,4,4’-四溴联苯醚(BDE-77)的回收率平均值为89.2%,RSD为0.8%,能够满足活性污泥中PBDEs的测定要求。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杭州和台州的活性污泥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台州样品中PBDEs含量高于杭州样品,但两者都低于相关文献所报道的北美及欧洲国家活性污泥中PBDE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超声波辅助萃取 GC/MS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