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CEC-MS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英杰 唐艺旻 +3 位作者 高立娣 秦世丽 刘树仁 徐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439,共5页
本研究以烯丙基咪唑鎓β-环糊精(AI-β-CD)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优化制柱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整体柱固定相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D,L-酪氨酸为分... 本研究以烯丙基咪唑鎓β-环糊精(AI-β-CD)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优化制柱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整体柱固定相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D,L-酪氨酸为分析物对整体柱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固定相成功键合到毛细管内,并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同时该整体柱具有较强的对映体分离能力及稳定性。应用毛细管电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手性除草剂甲氧咪草烟对映体进行分离,分离度为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β-环糊精 整体柱 对映体拆分 咪唑啉酮除草剂 毛细管电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β-环糊精杂化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英杰 靳志向 +4 位作者 秦世丽 高立娣 唐艺旻 林肖同 刘树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9-814,共6页
本研究以N-烯丙基咪唑β-环糊精(N-Allyl-β-CD)和功能化UiO-66(GMA-UiO-66)为单体,采用一步键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杂化整体柱。实验优化了制柱条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能谱对柱内固定相进行表征。以D,L... 本研究以N-烯丙基咪唑β-环糊精(N-Allyl-β-CD)和功能化UiO-66(GMA-UiO-66)为单体,采用一步键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杂化整体柱。实验优化了制柱条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和能谱对柱内固定相进行表征。以D,L-精氨酸(D,L-Arg)为分析物对杂化整体柱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杂化整体柱内固定相与柱壁键合紧密,形成较均匀的网状结构,GMA-UiO-66成功引入到固定相中;杂化整体柱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比表面积和机械稳定性,同时该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现性。该柱成功高效分离喹禾灵和禾草灵两种手性农药对映体,分离度RS分别为1.54和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毛细管电色谱 杂化整体柱 手性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离分析盐酸地尔硫卓和盐酸维拉帕米混合手性药物 被引量:4
3
作者 唐艺旻 李英杰 +3 位作者 高立娣 秦世丽 靳凤龙 刘树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6-340,共5页
建立一种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 MS)联用技术分离分析钙离子拮抗剂类混合手性药物的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的β-环糊精衍生物电色谱整体柱,在优化的CEC分离条件及MS检测条件下,两种混合手性药物盐酸地尔硫卓... 建立一种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 MS)联用技术分离分析钙离子拮抗剂类混合手性药物的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的β-环糊精衍生物电色谱整体柱,在优化的CEC分离条件及MS检测条件下,两种混合手性药物盐酸地尔硫卓和盐酸维拉帕米中的4个组分在18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并被检测。利用该方法拆分了两种混合手性药物的实际样品,建立了快速分离分析混合手性药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质谱 盐酸地尔硫卓 盐酸维拉帕米 混合手性药物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星照 沈建国 +2 位作者 王忠 李霞 张志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47-1451,1455,共6页
以2005年开始的水田长期定位试验为载体,设计4个施磷水平,以P计分别为0(P-0)、30(P-30)、60(P-60)和90 kg·hm^(-2)(P-90),研究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用磷肥水平的增加,土壤总氮(TN)含量... 以2005年开始的水田长期定位试验为载体,设计4个施磷水平,以P计分别为0(P-0)、30(P-30)、60(P-60)和90 kg·hm^(-2)(P-90),研究水田施用磷肥对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用磷肥水平的增加,土壤总氮(TN)含量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P<0.05)增加,且均在P-60施磷水平处达到最高值;涉氮生态酶,如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降低,最高下降率达26%;与土壤氮库矿化相关的硝化、氨化和总氮矿化指标含量均在施磷处理下呈极显著(P<0.01)提高,并于P-60施磷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在各施磷水平处理下,土壤涉磷生化指标与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涉氮生态酶活性呈现显著相关性,说明水田施用磷肥显著影响土壤氮素状况,每年60 kg·hm^(-2)的施磷量对提高土壤氮库活性及周转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长期定位试验 梯度施磷 土壤氮库 周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