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UR/BME的海岸带地区PM_(2.5)时空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江曲图 何俊昱 +3 位作者 王占山 叶观琼 陈倩 肖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431,共8页
以高程、距海距离、道路、归_化植被指数构建大区域土地利用回归模型LUR,并结合贝叶斯最大熵BME对LUR模型的残差进行时空分析,得到2015年中国沿海部分省市PM_(2.5)的时空分布.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在引入BME模型后R^2由0.36提高至0.85,均方... 以高程、距海距离、道路、归_化植被指数构建大区域土地利用回归模型LUR,并结合贝叶斯最大熵BME对LUR模型的残差进行时空分析,得到2015年中国沿海部分省市PM_(2.5)的时空分布.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在引入BME模型后R^2由0.36提高至0.85,均方根误差RMSE由23.53μg/m^3降低至11.08μg/m^3;整体海岸带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界PM_(2.5)浓度呈现南低北高,且以京津冀及山东内陆区域秋冬季污染最为严重,同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各市室外人口空气污染暴露分析,表明沿内陆至近海,人均PM_(2.5)暴露浓度逐步递减,以济南85.5μg/m^3最高,沿海区域烟台,威海等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回归 贝叶斯最大熵 PM2.5 人体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底泥对农田土壤性状及DTPA态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汝东 胡义镰 +3 位作者 Ed Barrett-Lennard Neil Coles 姜灿烂 吴嘉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选取我国南方平原区有作物生长障碍的典型旱地和水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诊断作物生长障碍因子。结果显示,施用底泥的水田和旱地土壤p H值均显著下降,而有效硫、电导率以及土壤DTPA态重金属(Ni、Zn、As、Cr、Co、Cu、Hg和Sn)均显著升... 选取我国南方平原区有作物生长障碍的典型旱地和水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诊断作物生长障碍因子。结果显示,施用底泥的水田和旱地土壤p H值均显著下降,而有效硫、电导率以及土壤DTPA态重金属(Ni、Zn、As、Cr、Co、Cu、Hg和Sn)均显著升高:土壤p H最低值为3.63,有效硫最高值达1 667.74 mg·kg-1,电导率为2 216.67μS·cm-1。分析表明,施用底泥引起的土壤酸化和部分DTPA态重金属(特别是Ni、Zn、As和Cr)含量的升高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底泥中的盐分对其也可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河湖库底泥农用前须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DTPA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