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测温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彦鹏 张圆圆 杨将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404,共9页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测温过程受环境温度、测温距离和大气湿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精度测温颇具挑战。为了满足复杂环境中精确测温的需求,分析并研究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测温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补偿技术。首先,针...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测温过程受环境温度、测温距离和大气湿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精度测温颇具挑战。为了满足复杂环境中精确测温的需求,分析并研究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测温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补偿技术。首先,针对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输出辐射温度易受环境影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辐射温度预测算法,实现了不同工作温度下辐射温度的精确预测;其次,针对测温过程中的红外辐射大气衰减现象,设计了基于大气传输软件的近地红外辐射大气透射率计算方法,实现了大气透射率的准确、快速、便捷计算;最后,整合关键误差补偿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测温方法,并实验验证了以上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红外测温精度和环境适应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 温度测量 大气透射率 辐射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谐振式盲文点显胞元的挤压膜建模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赵琪啸 李国平 +3 位作者 韩凯 项四通 魏燕定 娄军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5,共8页
目前传统的盲文书籍已经难以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本文基于超声振动产生的挤压膜提出了一种超声谐振式盲文点显胞元。理论推导了决定挤压膜气动力学特性的Reynolds方程,利用挤压膜的“活塞效应”得到了输出托浮力的力学模型及近似解,利... 目前传统的盲文书籍已经难以满足盲人的阅读需求,本文基于超声振动产生的挤压膜提出了一种超声谐振式盲文点显胞元。理论推导了决定挤压膜气动力学特性的Reynolds方程,利用挤压膜的“活塞效应”得到了输出托浮力的力学模型及近似解,利用搭建的实验平台开展了盲文点显胞元的振动特性测试和输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盲文点显胞元的谐振频率为30.8 kHz,激励电压峰峰值在130~200 Vpp时,可以形成稳定且具备一定托浮能力的挤压膜。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实验中三种不同质量的试样可被托起13.92~47.71μm的高度,盲文点显胞元具备足够的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盲文点显 压电作动器 挤压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彦鹏 许宝杯 +1 位作者 何泽威 官大衍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7,共9页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二维图像的形式准确反映物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故障检测、能耗监控及智能驾驶等众多工业领域。针对制约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的3个主要瓶颈问题,分别阐述相关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科研进展。首先,介绍...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二维图像的形式准确反映物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故障检测、能耗监控及智能驾驶等众多工业领域。针对制约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的3个主要瓶颈问题,分别阐述相关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科研进展。首先,介绍红外信号固定模式噪声建模及除噪方法,解决信号采集系统中关键部件焦平面阵列传感器存在的严重噪声干扰;其次,介绍红外信号特征重建理论的研究,克服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及价格昂贵等制约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工业应用的问题;最后,探索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减少二维图像采集过程中降维映射导致的信息损失,提高基于多光谱信息进行目标检测系统的性能。红外热成像信号处理技术的最新科研进展,为新一代高成像精度、高分辨率、低制作成本的三维红外成像仪器的研发提供新理论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噪声建模 特征重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主动控制中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燕定 娄军强 +1 位作者 吕永桂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0-424,共5页
针对空间柔性构件的特点,研究了一类由柔性杆、传感器、压电扭转致动器组成的柔性杆系统的扭转振动.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对柔性杆的扭转振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对二次型指标中的加... 针对空间柔性构件的特点,研究了一类由柔性杆、传感器、压电扭转致动器组成的柔性杆系统的扭转振动.运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对柔性杆的扭转振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对二次型指标中的加权矩阵的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并带约束条件的加权矩阵的选择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加权矩阵的选择策略是有效的,施控后系统的扭转振动能得到有效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二次型 扭转振动 压电扭转致动器 加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公平的制造业发展环境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顾新建 马步青 倪益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方针。针对当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积极性不强、企业和员工的诚信度不高、供需匹配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认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是建...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方针。针对当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积极性不强、企业和员工的诚信度不高、供需匹配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认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是建立一种可以追溯信用历史的透明公平的制造业发展环境,实现市场、过程、贡献、协同、诚信等的透明化。提出了实现途径,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透明化,在透明化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化。探讨了面向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透明公平环境建设的具体内容,结果表明:需要建立相关法规和制度,以促进制造业发展环境的透明化和公平化,这些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实施都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新一代信息技术 透明公平 大数据 创新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环境中振荡压电纤维致动柔性结构的水动力精密测量系统
6
作者 杨慕林 娄军强 +3 位作者 陈特欢 陈海荣 魏燕定 李国平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1001,共8页
本文建立了压电宏纤维(MFC)致动柔性结构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测量水下MFC致动柔性结构所受水动力的悬臂式测量机构,并给出设计指标。对悬臂式测量机构进行了实际参数标定,实验测量了MFC致动柔性结构在不同激励条件下所受水动... 本文建立了压电宏纤维(MFC)致动柔性结构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测量水下MFC致动柔性结构所受水动力的悬臂式测量机构,并给出设计指标。对悬臂式测量机构进行了实际参数标定,实验测量了MFC致动柔性结构在不同激励条件下所受水动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将获得的水动力分解为附加质量力和流体阻尼力分量,计算得到对应的惯性系数以及阻力系数随激励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下柔性结构振荡频率从2.5 Hz增大到其水下固有频率3.1 Hz时,其末端摆幅从3.67 mm增至最大值4.23 mm;相应地,其所受水动力载荷幅值从86.16 mN迅速增加到184.83 mN;而当振荡频率继续增大到4.0 Hz时,其所受水动力载荷的变化显著减小,变化幅度不超过15%。所提出的水动力测量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为流体环境中智能柔性结构的设计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振动 压电宏纤维 水下柔性结构 水动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热压印成型过程缺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永 傅建中 +1 位作者 徐月同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142,共5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压印质量,对聚合物微热压印成品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冷却阶段和脱模阶段产生的缺陷,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聚合物和模具间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在冷却阶段极易产生很大的热应力集中,而一直保持压印... 为了获得更好的压印质量,对聚合物微热压印成品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冷却阶段和脱模阶段产生的缺陷,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聚合物和模具间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在冷却阶段极易产生很大的热应力集中,而一直保持压印力将会加剧应力集中效应,导致微结构在底部出现断裂.在脱模阶段由于模具和聚合物表面黏附作用的影响,高深宽比结构脱模时容易产生断裂、颈缩现象.手动脱模时容易造成微结构产生倾斜,而常规的脱模装置会造成微结构产生翘曲变形,影响成品质量。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气动自动脱模装置,并对压印工艺进行了优化,在随后的实验中成功制得了高质量的高深宽比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印 热应力 缺陷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模糊多级特征的F-MEWMA控制图研究
8
作者 周娟 余忠华 侯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73-1380,共8页
围绕难以定量测量、但可以分级量化的质量特性,在实施统计过程控制中所遇到的检出力受限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模糊多变量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F-MEWMA)方法.该方法借助于模糊理论,对分级量化特征进行模糊化处理.针对不同α截集包含信息... 围绕难以定量测量、但可以分级量化的质量特性,在实施统计过程控制中所遇到的检出力受限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模糊多变量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F-MEWMA)方法.该方法借助于模糊理论,对分级量化特征进行模糊化处理.针对不同α截集包含信息量多寡的问题,提出应用加权α截集模糊区间值来构造统计量,分别针对模糊单变量和模糊多变量质量特性进行数学表征与比较分析.采用Matlab仿真的方式确定不同权重系数和不同维数下的控制限,完成F-EWMA、F-MEWMA的设计.采用Matlab仿真的方法,以识别变异的概率为评价指标对FMEWMA的监控效果进行分析.以电能表潜动和起动的质量特性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多级特征 模糊理论 模糊多变量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F-MEWMA) 加权α截集模糊区间值 识别变异的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自动导引车路径规划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设备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葛华辉 冯毅雄 +2 位作者 密尚华 谭建荣 王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55-1664,共10页
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具有自动导引车(AGV)、加工设备高度集成的特点。针对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布局和AGV路径规划分开优化,使得某区域的物料搬运过于集中,导致该区域AGV搬运工作量繁重,影响AGV路径规划的问题,建立了以物流运输量最小,物... 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具有自动导引车(AGV)、加工设备高度集成的特点。针对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布局和AGV路径规划分开优化,使得某区域的物料搬运过于集中,导致该区域AGV搬运工作量繁重,影响AGV路径规划的问题,建立了以物流运输量最小,物料搬运时长最短以及AGV数量最少为目标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布局和AGV路径规划集成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采用系统化布置设计法来生成部分初始种群,增加初始种群分布,防止陷入局部最优;将不等长的双链染色体与疫苗接种策略引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提高了算法的寻优速度和精度;最后求解得到一组Pareto解集,供决策者优中选优。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车间布局 自动导引车路径规划 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疫苗接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FT时频谱系数收缩的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远晶 魏燕定 周晓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0-1096,1201,共7页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的降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Fourier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STFT)时频谱系数收缩的信号降噪方法。先将信号进行STFT,得到其时频谱。由于谱系数为复数,故根据模值大小进行谱系数收缩,并利用步...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的降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Fourier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STFT)时频谱系数收缩的信号降噪方法。先将信号进行STFT,得到其时频谱。由于谱系数为复数,故根据模值大小进行谱系数收缩,并利用步长迭代算法在0到谱系数最大模值的区间内估计最优阈值。迭代运算过程中,首先,分别采用基本的硬阈值函数和软阈值函数进行系数收缩;然后,以改进风险函数为阈值评价标准,估计最优阈值;最后,利用最优阈值重新进行谱系数收缩,对得到的新谱进行STFT逆变换,重构降噪后的时域信号。仿真信号与试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利用所估计的最优阈值,STFT时频谱系数硬、软阈值函数收缩方法均能够实现噪声混合信号的降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信号降噪 短时Fourier变换 步长迭代算法 改进风险函数 最优阈值估计 谱系数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变换谱核密度估计的齿轮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远晶 魏燕定 +1 位作者 金晓航 杨友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2-1439,共8页
针对齿轮在故障损伤状态下的振动信号,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谱二维核密度估计的冲击特征提取方法,以实现齿轮的故障诊断。该方法首先对包含冲击特征的振动信号进行S变换;然后将S变换谱乘以一个系数后圆整,得到一个整数矩阵;最后以S变换谱... 针对齿轮在故障损伤状态下的振动信号,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谱二维核密度估计的冲击特征提取方法,以实现齿轮的故障诊断。该方法首先对包含冲击特征的振动信号进行S变换;然后将S变换谱乘以一个系数后圆整,得到一个整数矩阵;最后以S变换谱的时间和频率构成一个二维随机变量,以整数矩阵中的元素值作为二维随机变量各个采样样本的个数,对二维随机变量进行核密度估计,并最终得到一个二维核密度函数。该核密度函数相当于由S变换谱经过一次平滑去噪的过程获得,其中的噪声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而冲击特征则得到了加强与突显。仿真振动信号和齿轮箱故障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强化并提取出振动信号中周期性的冲击特征,从而实现齿轮箱相关故障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故障诊断 S变换 二维核密度估计 冲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电动负载模拟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9
12
作者 方强 马杰 +1 位作者 毕运波 刘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58-1964,共7页
针对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电动负载模拟器,提出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双回路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负载模拟器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确定系统标称对象模型参数和模型不确定性权函数.以舵机扰动抑制要求为性能权函数,... 针对以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元件的电动负载模拟器,提出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双回路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建立负载模拟器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确定系统标称对象模型参数和模型不确定性权函数.以舵机扰动抑制要求为性能权函数,通过控制结构等价变换,采用H∞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内回路扰动观测器.外回路设计以拓展力矩加载频带为性能权函数设计控制器.对某型电动负载模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结果表明,在最大加载力矩为50 N.m时,电动负载模拟器动态加载平坦段最高频率达到15 Hz,静态加载精度小于0.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观测器 负载模拟器 力矩伺服 混合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框移动平台双驱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费少华 刘丹 +2 位作者 乔明杰 章明 方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2,共8页
在某型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中,为了解决大尺寸、大负载端框移动平台两轴驱动位置不同步问题,将交叉耦合技术引入自适应控制,提出自适应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建立端框移动平台双驱机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设计端框移动平台的自适应耦合同步控... 在某型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中,为了解决大尺寸、大负载端框移动平台两轴驱动位置不同步问题,将交叉耦合技术引入自适应控制,提出自适应耦合同步控制策略.建立端框移动平台双驱机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设计端框移动平台的自适应耦合同步控制算法以及自适应律,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Barbalat引理及LaSalle引理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完成基于自适应耦合同步控制的双轴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在保证单轴跟踪精度的同时实现双轴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耦合同步控制的端框移动平台位置跟踪误差小于0.040mm,位置同步误差最大值为0.01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框 端框移动平台 自适应耦合控制 同步控制 位置同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弹补偿的TC4钛合金薄板多工步压制成形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毅雄 宋晨俊 +2 位作者 高一聪 郑浩 谭建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56-2466,共11页
针对TC4钛合金薄板多工步压制成形参数设计优化问题,为使板料能够高效精确地压制成形,分析了TC4钛合金薄板压制成形工艺的成形过程和板料回弹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压制过程数学模型和板料回弹数学模型。为获得满足回弹控制准则、减薄控制... 针对TC4钛合金薄板多工步压制成形参数设计优化问题,为使板料能够高效精确地压制成形,分析了TC4钛合金薄板压制成形工艺的成形过程和板料回弹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压制过程数学模型和板料回弹数学模型。为获得满足回弹控制准则、减薄控制准则和厚度偏差控制准则的TC4钛合金薄板多工步压制成形优化成形参数,构建了板料回弹控制准则、减薄控制准则、厚度偏差控制准则,提出了基于回弹补偿的TC4钛合金薄板多工步压制成形参数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回弹补偿的TC4钛合金薄板多工步压制成形参数优化流程,以某型号大管径特种圆管的多工步压制成形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步压制成形 回弹补偿 TC4钛合金薄板 成形参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公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复 顾新建 +1 位作者 张武杰 倪益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39-2545,共7页
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面临的数据获取、评价和维护难的问题,提出了透明公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LCA数据获取、评价和维护过程的自动化、透明化及协同化。在透明化的基础上,市场、政府、有关企业对于相... 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面临的数据获取、评价和维护难的问题,提出了透明公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LCA数据获取、评价和维护过程的自动化、透明化及协同化。在透明化的基础上,市场、政府、有关企业对于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贡献给予公平的激励,这不仅有助于解决LCA所需数据获取难、评价难和维护难的问题,也有助于推进绿色制造工程。最后分析了透明公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中国的进展情况,表明这方面的发展较快,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新一代信息技术 透明公平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G知识组织模型的产品设计过程知识服务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运通 唐任仲 王国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6-1365,共10页
为了给产品设计过程提供更为高效的主动式知识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知识组织模型的产品设计过程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知识点表示产品设计知识,并按照语义关系将所有知识点组织为一个有向无环图;为获得每个实时设计活... 为了给产品设计过程提供更为高效的主动式知识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知识组织模型的产品设计过程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知识点表示产品设计知识,并按照语义关系将所有知识点组织为一个有向无环图;为获得每个实时设计活动所需知识的特征,在使用三维静态信息对产品设计过程进行整体描述的前提下,确定当前设计活动所对应的三维动态信息,并用知识需求特性表来描述当前设计活动所需知识的特征;进一步可以根据知识需求特性表,对有向无环图知识组织模型进行基于语义的知识查询;找出当前设计活动所需的知识点集合,并以知识服务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提供给设计人员。通过饰品设计知识服务系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知识服务 知识点 有向无环图 知识组织模型 知识需求特性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密度函数相似性比较的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远晶 魏燕定 +1 位作者 金晓航 杨友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为降低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识别的难度,提出了基于频谱核密度估计与密度函数相似性比较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齿轮箱的每一种故障状态采集多组振动信号,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每组振动信号的频谱求取密度函数;然后选... 为降低齿轮箱振动信号频谱分析与故障识别的难度,提出了基于频谱核密度估计与密度函数相似性比较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针对齿轮箱的每一种故障状态采集多组振动信号,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每组振动信号的频谱求取密度函数;然后选取一部分密度函数进行算术平均化,得到对应故障状态下的标准密度函数;最后根据测试振动信号频谱密度函数与各种故障状态标准密度函数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值与相关系数值,对齿轮箱的故障状态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与振动信号的频谱相似性比较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对于齿轮箱故障状态的判别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同时对应于齿轮箱的不同故障状态,相关系数比余弦相似度显示出更大的差异性,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齿轮箱 核密度估计 余弦相似度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谱相似性度量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远晶 魏燕定 +1 位作者 金晓航 林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0-77,共8页
针对齿轮或轴承在局部故障损伤状态下的振动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时频谱相似性度量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用于齿轮或轴承相关故障的诊断。该方法首先利用比例因子可调的S变换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变换;然后在S变换时频谱中,选取一个显著的冲击... 针对齿轮或轴承在局部故障损伤状态下的振动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时频谱相似性度量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用于齿轮或轴承相关故障的诊断。该方法首先利用比例因子可调的S变换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变换;然后在S变换时频谱中,选取一个显著的冲击特征,保持其频率不变,令其沿时间轴方向,从初始时间平移至终了时间,同时计算冲击特征与所遮掩时频区块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和相关系数;平移结束后获得余弦相似度和相关系数的曲线。仿真信号和齿轮、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余弦相似度曲线和相关系数曲线均可展现出故障冲击特征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且两者的频谱均能够提取出故障特征频率,实现齿轮或轴承相关故障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冲击特征 S变换 余弦相似度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状态维修决策模型及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安平 顾新建 +2 位作者 陈坚红 盛德仁 吴中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了降低燃气轮机维修成本,本文介绍了燃气轮机相关部件寿命预测计算方法,提出了维修决策关键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型燃气轮机状态维修决策模型;设计了维修决策系统的后台计算服务器端和WEB服务器端的结构和实现框架;基于B/S架构模... 为了降低燃气轮机维修成本,本文介绍了燃气轮机相关部件寿命预测计算方法,提出了维修决策关键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型燃气轮机状态维修决策模型;设计了维修决策系统的后台计算服务器端和WEB服务器端的结构和实现框架;基于B/S架构模式,设计并开发了燃气轮机关键部件的状态维修决策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燃气轮机的状态维修提供更经济有效的决策,且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状态维修 寿命预测 维修决策模型 B/S架构 因素服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MW和CWT灰度矩向量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先勇 周晓军 +1 位作者 沈路 林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1-956,共6页
提出了基于极大提升形态小波(MLMW)降噪的CWT灰度矩向量-LSSV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先利用MLMW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再将降噪信号的CWT灰度图划分为若干区域,计算各分区的灰度矩组成灰度矩向量,将其作为LSSVM的输入进行故障分类。试验结... 提出了基于极大提升形态小波(MLMW)降噪的CWT灰度矩向量-LSSV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先利用MLMW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再将降噪信号的CWT灰度图划分为若干区域,计算各分区的灰度矩组成灰度矩向量,将其作为LSSVM的输入进行故障分类。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信号的灰度图,MLMW降噪后的灰度图特征突出、区分显著,相应的灰度矩向量可有效刻画轴承状态;随着分区数增加,诊断准确率升高;相对于原始灰度矩向量-LSSVM方法和小波降噪的灰度矩向量-LSSVM方法,所提出方法准确率高、泛化性好、所需训练样本少,可准确识别轴承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矩向量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极大提升形态小波(MLMW)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