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提高黄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
被引量:
39
1
作者
宓文海
吴良欢
+2 位作者
马庆旭
张宣
刘彦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3-108,共6页
农业有机物料具有资源化再利用的特点,与化肥配施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也可以提升地力。为了建立最适宜的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模式,该文在浙江金衢盆地开展3年田间试验研究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菇渣、紫云英、牛粪和秸秆)配施对水稻产量和...
农业有机物料具有资源化再利用的特点,与化肥配施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也可以提升地力。为了建立最适宜的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模式,该文在浙江金衢盆地开展3年田间试验研究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菇渣、紫云英、牛粪和秸秆)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化肥+菇渣、化肥+紫云英、化肥+牛粪和化肥+秸秆处理下,水稻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提高了9.7%、9.5%、12.3%和9.5%;2)有机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及土壤容重较单施化肥处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化肥+牛粪效果最明显,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了12.5%,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提高了37.7%,CEC提高了16.1%;3)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菇渣、化肥+牛粪处理下>5 mm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提高了10.4%和6.7%,各配施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团聚体破坏率。总得来讲,连续三年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其中又以牛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物料
化肥
黄泥田
水稻
团聚体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
27
2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3 位作者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4-673,共10页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山核桃产区
土壤养分
土壤酸化
空间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降雨条件下不同坡长和覆盖度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20
3
作者
钱婧
张丽萍
+4 位作者
王小云
付兴涛
张芳芳
王文艳
刘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用植被覆盖度(20%,45%,60%,90%)和坡长(1,2,3,4,5m)作为可变因素,设定固定雨强2.0mm/min进行室内模拟降雨,研究氮素的流失特征,探索坡长、覆盖度和径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论为:(1)相同覆盖度,不同坡长全氮(TN)...
用植被覆盖度(20%,45%,60%,90%)和坡长(1,2,3,4,5m)作为可变因素,设定固定雨强2.0mm/min进行室内模拟降雨,研究氮素的流失特征,探索坡长、覆盖度和径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论为:(1)相同覆盖度,不同坡长全氮(TN)流失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且随着坡长的增加,流失量逐渐增大,但径流中总氮的浓度变化差异不明显。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流失量的变化与TN较为相似,流失浓度随着时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径流前期浓度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步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2)降雨过程中,径流中的氮流失主要以溶解态的氮为主,并以NO3--N比NH4+-N含量高,但是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不溶性氮的比例也会有所增加。(3)径流量对各形态氮的流失影响十分明显,植被覆盖度和坡长分别与TN、NO3--N的流失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径流
氮流失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菌混合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廖敏
张海军
+1 位作者
马爱丽
谢晓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9,共8页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单一菌及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均与接菌量(OD415nm)呈正相关,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各100mg/L的基础培养基中,接菌量相同(单一菌OD415nm均为0.2,混合菌中M6R9和M5R14的OD415nm各为0.1),于30℃、pH7.0、180r/min下培养3d,发现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比单一菌M6R9和M5R14提高2.5%、3.4%、2.3%和14.5%、14.6%、15.5%,半衰期分别缩短8.1、14.8、13.1h和40.3、50.7、46.4h,表明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协同作用,即混合菌可提高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甲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混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提高黄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
被引量:
39
1
作者
宓文海
吴良欢
马庆旭
张宣
刘彦伶
机构
浙江大学
教育部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
重点
实验室
浙江大学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3-108,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5CB15050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032)
文摘
农业有机物料具有资源化再利用的特点,与化肥配施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也可以提升地力。为了建立最适宜的南方低产黄泥田培肥模式,该文在浙江金衢盆地开展3年田间试验研究化肥与不同有机物料(菇渣、紫云英、牛粪和秸秆)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化肥+菇渣、化肥+紫云英、化肥+牛粪和化肥+秸秆处理下,水稻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单施化肥提高了9.7%、9.5%、12.3%和9.5%;2)有机物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及土壤容重较单施化肥处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化肥+牛粪效果最明显,有机质质量分数提高了12.5%,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提高了37.7%,CEC提高了16.1%;3)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菇渣、化肥+牛粪处理下>5 mm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别提高了10.4%和6.7%,各配施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团聚体破坏率。总得来讲,连续三年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其中又以牛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物料
化肥
黄泥田
水稻
团聚体
土壤肥力
Keywords
soils
organic materials
inorganic fertilizers
yellow-clayey paddy soil
rice
aggregates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
27
2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机构
浙江
农林
大学
省部共建
亚热带
森林培育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浙江
农林
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省
土壤
污染生物修复
重点
实验室
浙江大学
浙江省
亚热带
土壤与
植物
营养
重点
研究
实验室
浙江省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4-673,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技术研究项目(2015C33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323)
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2013200020)
文摘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关键词
土壤学
山核桃产区
土壤养分
土壤酸化
空间分布
产量
Keywords
soil science
region of Carya cathayensis stands
soil nutrients
soil acidific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yield
分类号
S714.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降雨条件下不同坡长和覆盖度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20
3
作者
钱婧
张丽萍
王小云
付兴涛
张芳芳
王文艳
刘俏
机构
浙江大学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基金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09F20022)
文摘
用植被覆盖度(20%,45%,60%,90%)和坡长(1,2,3,4,5m)作为可变因素,设定固定雨强2.0mm/min进行室内模拟降雨,研究氮素的流失特征,探索坡长、覆盖度和径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论为:(1)相同覆盖度,不同坡长全氮(TN)流失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且随着坡长的增加,流失量逐渐增大,但径流中总氮的浓度变化差异不明显。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流失量的变化与TN较为相似,流失浓度随着时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径流前期浓度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步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2)降雨过程中,径流中的氮流失主要以溶解态的氮为主,并以NO3--N比NH4+-N含量高,但是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不溶性氮的比例也会有所增加。(3)径流量对各形态氮的流失影响十分明显,植被覆盖度和坡长分别与TN、NO3--N的流失量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径流
氮流失
面源污染
Keywords
artificial stimulated rain
runoff
nitrogen los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菌混合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廖敏
张海军
马爱丽
谢晓梅
机构
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浙江大学
浙江省
亚热带
土壤与
植物
营养
重点
研究
实验室
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2-479,共8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6C33052)
文摘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单一菌及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均与接菌量(OD415nm)呈正相关,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各100mg/L的基础培养基中,接菌量相同(单一菌OD415nm均为0.2,混合菌中M6R9和M5R14的OD415nm各为0.1),于30℃、pH7.0、180r/min下培养3d,发现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比单一菌M6R9和M5R14提高2.5%、3.4%、2.3%和14.5%、14.6%、15.5%,半衰期分别缩短8.1、14.8、13.1h和40.3、50.7、46.4h,表明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协同作用,即混合菌可提高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率。
关键词
联苯菊酯
甲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混合菌
Keywords
bifenthrin
fenpropathrin
cypermethrin
biodegradation
mixed strains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提高黄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
宓文海
吴良欢
马庆旭
张宣
刘彦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降雨条件下不同坡长和覆盖度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钱婧
张丽萍
王小云
付兴涛
张芳芳
王文艳
刘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菌混合降解性能研究
廖敏
张海军
马爱丽
谢晓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