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民社会兴起下的韩国政治变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来法 黄俊尧 金基福 《国际论坛》 CSSCI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韩国的政治变迁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引人注目。本文将观察视角放在市民社会兴起的背景下 ,考察了韩国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探讨了影响政治转型的诸多因素 ,并进而分析了在后威权时期韩国政治的发展。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韩国 政治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及其制约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吕有志 《国际展望》 2011年第3期83-91,133,共9页
"金砖国家"从一个商业概念演变为一个国际机制有着深刻的背景。"金砖国家"的崛起不仅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使得西方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进入一个历史转折点,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的多... "金砖国家"从一个商业概念演变为一个国际机制有着深刻的背景。"金砖国家"的崛起不仅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使得西方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进入一个历史转折点,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金砖国家"应冷静和理性地看待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整体性崛起的疑虑,并对"金砖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国际影响力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七国集团在冷战时期的角色再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有志 沈国权 查君红 《国际论坛》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从国际体系层次重新考察和分析了西方七国集团在冷战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得出下面的结论 :一方面 ,冷战时期两极霸权结构孕育了七国集团这样的国际体系进程因素的出现、巩固和演变 ,同时该结构也极大地制约了七国集团的行为 ,使之在... 本文从国际体系层次重新考察和分析了西方七国集团在冷战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得出下面的结论 :一方面 ,冷战时期两极霸权结构孕育了七国集团这样的国际体系进程因素的出现、巩固和演变 ,同时该结构也极大地制约了七国集团的行为 ,使之在一段时间内不得不为维护两极霸权结构的稳定而努力 ;另一方面 ,七国集团这样的国际体系进程因素的出现、巩固和演变又不只是出于两极霸权结构的压力 ,其之所以如此 ,还出于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国集团 角色 国际体系结构 国际体系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势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贵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均势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主张 ,但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均势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分状态、体系、政策三个层面。就体系层面而言 ,历史上经历了古典均势和现代均势两个基本阶段 ,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冷战结束后 ,... 均势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主张 ,但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均势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分状态、体系、政策三个层面。就体系层面而言 ,历史上经历了古典均势和现代均势两个基本阶段 ,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冷战结束后 ,均势更趋复杂 ,但总的趋势是两极均势向多极均势转移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理论 古典均势 现代均势 多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学派和建构主义中的规范概念 被引量:5
5
作者 章前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7,共7页
规范问题是英国学派和建构主义关注的核心内容,但它们对规范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英国学派涉及的规范是指判断人类活动对错、好坏的一种行为标准,而建构主义所说的规范既涉及行为体"适当"或"合适"行为的准则问题,... 规范问题是英国学派和建构主义关注的核心内容,但它们对规范含义的理解并不一致。英国学派涉及的规范是指判断人类活动对错、好坏的一种行为标准,而建构主义所说的规范既涉及行为体"适当"或"合适"行为的准则问题,又被看成是存在于主体间的一种社会实在。两者对规范概念的不同界定,对其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使英国学派注重阐释方法而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方法来研究规范问题。然而,导致英国学派和建构主义在规范研究上的不同,既与它们所涉及的规范概念有关,也与研究者所处的不同学术传统和环境分不开,但本质上来自于英美学者对社会科学的不同解释以及他们有关知识生产的不同的认识论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规范概念 研究方法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地区安全与中美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贵洪 唐杰 张贵洪 《国际论坛》 CSSCI 2004年第6期54-59,共6页
本文主要分析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安全利益 ,双方在该地区安全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两国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安全合作的前景 ,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应该通过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扩大与美国在东南亚问题上的交流与沟... 本文主要分析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安全利益 ,双方在该地区安全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两国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安全合作的前景 ,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应该通过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扩大与美国在东南亚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增强自身实力和影响来促进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 ,开展多边安全合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东南亚地区 安全利益 安全关系 安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必须正视和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有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共2页
"修昔底德陷阱"原本是学者的一大假设,但如今已成为不少人预测中美关系的魔咒。事实上今天的中美关系与古希腊雅典与斯巴达的关系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中美未必必然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美关系中的确存在... "修昔底德陷阱"原本是学者的一大假设,但如今已成为不少人预测中美关系的魔咒。事实上今天的中美关系与古希腊雅典与斯巴达的关系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中美未必必然会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美关系中的确存在类似于"修昔底德陷阱"的一系列因素和问题。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最微妙的一对关系。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最大的发达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中美关系 两国关系 斯巴达 希腊雅典 国际秩序 美中关系 战略互信 对华政策 战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气候领域的公共外交及手段创新
8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80,共6页
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国常常成为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指责的对象,尽管中国努力作出说明,但收效甚微,这种局面凸显了中国在气候领域公共外交能力的不足。为此,中国政府应在充分把握气候领域公共外交对象心理的基础上,将公共外交与现代传媒... 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中国常常成为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指责的对象,尽管中国努力作出说明,但收效甚微,这种局面凸显了中国在气候领域公共外交能力的不足。为此,中国政府应在充分把握气候领域公共外交对象心理的基础上,将公共外交与现代传媒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采取多种形式的气候公共外交手段,同时还要注意气候公共外交叙述方式的合理运用,以最大程度地扭转并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谈判 公共外交 手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战后美国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黄俊尧 万雪芬 何耀武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7-48,共2页
  1993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向克林顿总统提交了一份以"重塑政府"为目标的长期改革报告,由此揭开了美国政府最近一次行政改革的序幕.这次改革与美国历史上多次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有着紧密的历史传承关...   1993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向克林顿总统提交了一份以"重塑政府"为目标的长期改革报告,由此揭开了美国政府最近一次行政改革的序幕.这次改革与美国历史上多次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有着紧密的历史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行政 重塑政府理论 政府分权 放松规制 放松管制 克林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政府“阳光政策”解析:进程、意义与问题
10
作者 金基福 黄俊尧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9-50,共2页
  冷战结束以来,作为两极对峙标志的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得到解决,比如两个德国的统一.而在曾与两德同为冷战前沿阵地的朝鲜半岛上,韩国方面也在孜孜不倦地为实现统一而努力.金大中执政的韩国政府坚持推行的"阳光政策"...   冷战结束以来,作为两极对峙标志的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得到解决,比如两个德国的统一.而在曾与两德同为冷战前沿阵地的朝鲜半岛上,韩国方面也在孜孜不倦地为实现统一而努力.金大中执政的韩国政府坚持推行的"阳光政策"[1](P17)也已经历时5年,在2003年2月金大中即将结束任期之际,因此本文试图就金任期内推动"阳光政策"的进程、成就及面临国内外因素影响的问题作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阳光政策 金大中 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 政府 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