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阿里托林寺白殿壁画配置与殿堂功能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瑞雷 贾维维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托林寺白殿作为古格王家寺院托林寺晚期建筑空间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别出心裁的图案设计而闻名于雪域高原,也成为国内外艺术史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辨析白殿壁画内容的基础上,以殿内残存题记为线索,分析壁画配... 托林寺白殿作为古格王家寺院托林寺晚期建筑空间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因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别出心裁的图案设计而闻名于雪域高原,也成为国内外艺术史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辨析白殿壁画内容的基础上,以殿内残存题记为线索,分析壁画配置与图像意涵,并以此挖掘该殿的空间功能与民众朝佛礼拜的信俗关联。此外,本文认为佛堂东壁北侧学界普遍认同的仁钦桑布像亟待商榷,笔者提出此像非仁钦桑布画像,而很可能为直贡噶举祖师吉丹贡布仁钦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林寺 白殿 格鲁派 贡邦仁波切 仁钦桑布 吉丹贡布仁钦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嬉金刚文殊具密图像的构成及在西藏的传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瑞雷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103,共12页
文殊具密注疏作为《文殊真实名经》三大注疏(广、中、略)之一,自后弘期初传入藏地之后,成为修持《文殊真实名经》者不可或缺的辅助观想读本。本文结合早期藏文史料和佛教仪轨,讨论了嬉金刚《文殊真实名经》具密注疏在西藏的传入和翻译... 文殊具密注疏作为《文殊真实名经》三大注疏(广、中、略)之一,自后弘期初传入藏地之后,成为修持《文殊真实名经》者不可或缺的辅助观想读本。本文结合早期藏文史料和佛教仪轨,讨论了嬉金刚《文殊真实名经》具密注疏在西藏的传入和翻译状况。通过聚焦修持文殊具密摄部族曼荼罗观想这一视觉图像构成和该图像在西藏的传存,辨析该传规在西藏的教派所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嬉金刚 《文殊真实名经》 文殊具密摄部族曼荼罗夏鲁寺 白居寺萨迦寺 古格白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常啼菩萨精进求法本生故事壁画思想意涵考述——以塔波寺杜康殿和托林寺白殿为中心
3
作者 王瑞雷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42-51,共10页
常啼菩萨精进求取般若波罗蜜多经之本生故事在印度、尼泊尔、西藏、中亚以及汉地皆有传存。在西藏,与此相关的壁画遗存不仅见之于西藏西部的塔波寺、托林寺以及后藏地区的白居寺,而且以彩绘形式表现该故事内容情节的抄本插画更是鲜见于... 常啼菩萨精进求取般若波罗蜜多经之本生故事在印度、尼泊尔、西藏、中亚以及汉地皆有传存。在西藏,与此相关的壁画遗存不仅见之于西藏西部的塔波寺、托林寺以及后藏地区的白居寺,而且以彩绘形式表现该故事内容情节的抄本插画更是鲜见于西藏各大寺院所藏的大般若经书中。文章基于《般若经》在藏地的翻译、流布及常啼菩萨本生故事内容的考察,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常啼菩萨本生故事壁画与经书插图之图像配置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比对,从图像学的角度来探讨该故事在藏传佛教传承体系中的思想演变与功能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波罗蜜多经 常啼菩萨 塔波寺 托林寺 白居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2世纪拉达克地区的石刻造像及其历史意蕴
4
作者 王宗慧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5,共12页
针对拉达克地区8—12世纪的一批佛教石刻造像,在系统整理造像遗存的基础上,结合造像题记、地理位置及历史文献,对石刻造像的赞助人、造像题材、开凿意图、造像功能及其背后所呈现的阿里三围对吐蕃王朝遗产的承续关系进行讨论。拉达克地... 针对拉达克地区8—12世纪的一批佛教石刻造像,在系统整理造像遗存的基础上,结合造像题记、地理位置及历史文献,对石刻造像的赞助人、造像题材、开凿意图、造像功能及其背后所呈现的阿里三围对吐蕃王朝遗产的承续关系进行讨论。拉达克地区石刻造像是在藏族人主导下所建的,其时间从吐蕃王朝中后期持续到阿里三围初期,石刻造像传统的延续反映出两代不同政权之间的文化接续;吐蕃王朝时期石刻造像题材以大日如来佛为主,阿里三围初期石刻造像则更流行菩萨题材,石刻造像题材的转变与政权更迭后的宗教政策有关;造像题记所载人物皆为王公贵族,造像所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政治军事活动相契合,展现出石刻造像始终承载的军政象征等多重历史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阿里三围 拉达克 石刻造像 弥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林寺迦萨配殿药师图像重构——兼议13—15世纪西藏阿里地区药师如来信仰与图像配置
5
作者 王瑞雷 任赟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于1933和1935年考察托林寺迦萨殿时其内部塑像与壁画尚完好无损,他与随从摄影师尤金·盖尔西当年拍摄了大量有关迦萨殿的壁画,可惜这批宝贵的图片资料现仍封存于意大利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内至今还未公... 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于1933和1935年考察托林寺迦萨殿时其内部塑像与壁画尚完好无损,他与随从摄影师尤金·盖尔西当年拍摄了大量有关迦萨殿的壁画,可惜这批宝贵的图片资料现仍封存于意大利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内至今还未公开于众,这对于研究已沉湎于历史记忆中的托林寺迦萨殿而言,要化解它内部诸佛殿中的图像配置这一谜团仍需要漫长的等待。文章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艺术史学者黛博拉·克林伯格·塞尔特教授早年论文《斯比蒂河谷中的唐卡绘画传统》中所引用盖尔西于迦萨殿拍摄的两张照片入手,结合西藏西部阿里地区13—14世纪前后的桑达石窟、帕尔噶尔布石窟以及羌衮巴石窟中的药师如来壁画,重新构建迦萨殿外围配殿原药师如来殿的图像构成与年代以及该题材在13—14世纪阿里地区的图像配置和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林寺迦萨殿 药师如来曼荼罗 帕尔噶尔布石窟 桑达石窟 羌衮巴石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西部“阿里三围”女护法神灵多杰钦姆的图像变迁与信仰传承
6
作者 任赟娟 王瑞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60,共12页
女护法神多杰钦姆的信仰范围覆盖了古代西藏西部的"阿里三围",时间跨度从10世纪末的佛教后弘期开始延绵至今,其历史形成和信仰演进的考证对明晰古格王统建制以及溯源藏传佛教护法神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与多杰钦... 女护法神多杰钦姆的信仰范围覆盖了古代西藏西部的"阿里三围",时间跨度从10世纪末的佛教后弘期开始延绵至今,其历史形成和信仰演进的考证对明晰古格王统建制以及溯源藏传佛教护法神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与多杰钦姆有关的早期藏文文献,基于实物图像调查分析,欲从历史渊源、图像变迁、仪轨传存与地域信仰传承等层面对该护法神予以考察,旨在探讨藏传佛教中护法神的象征意涵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杰钦姆 阿里三围 护法神灵 图像变迁 古格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里普兰细德拉德寺侧殿壁画辨识与分析
7
作者 梁云云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26-137,共12页
文章通过对阿里普兰细德拉德寺现存旧壁画中形象和题记的辨识,认为该殿壁画主尊上师属于萨迦派道果传承(lam'bras brgyud pa);主尊之上的大成就者传承,则为依据萨迦派记述的胜乐金刚坛城仪轨的梵文续部《如意轮总持经》(Charkrasamv... 文章通过对阿里普兰细德拉德寺现存旧壁画中形象和题记的辨识,认为该殿壁画主尊上师属于萨迦派道果传承(lam'bras brgyud pa);主尊之上的大成就者传承,则为依据萨迦派记述的胜乐金刚坛城仪轨的梵文续部《如意轮总持经》(Charkrasamvara)。同时,在考证壁画绘制时间和供养人时,发现两位16世纪细德僧人曾于萨迦都却拉章学法,据此认为该寺侧殿壁画为16世纪萨迦俄尔派在西藏西部传播道果教法的力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 细德拉德寺 壁画 道果传承 16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