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闭式空气阀水锤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柯勰 胡云进 万五一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7-260,共4页
为了研究缓闭式空气阀的水锤防护效果,在传统空气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缓闭式空气阀的工作原理,运用水锤理论和特征线方法,建立了缓闭式空气阀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求解方法。通过算例计算,比较了缓闭式空气阀与传统空气阀的防护效... 为了研究缓闭式空气阀的水锤防护效果,在传统空气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缓闭式空气阀的工作原理,运用水锤理论和特征线方法,建立了缓闭式空气阀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求解方法。通过算例计算,比较了缓闭式空气阀与传统空气阀的防护效果差异,分析了影响缓闭式空气阀防护效果的各项因素,并给出了各项影响因素的最优值。计算结果表明,缓闭式空气阀能有效地防护负压、降低水锤正压,其防护效果与节流板位置变化的临界压力以及节流板孔口和空气阀孔口的面积比有关。研究成果为缓闭式空气阀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闭式空气阀 水锤 有压管道 输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工构筑物的山区河流二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一帆 程伟平 +1 位作者 蒋建群 钱镜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45-1950,共6页
为了耦合水工构筑物(堰,坝等)与山区河流平面二维流场,基于三角形网格有限体积法,建立一个将水工构筑物作为内边界条件的平面二维洪水演进模型,并利用好溪江梯级电站河道段的地形和水文监测资料对此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 为了耦合水工构筑物(堰,坝等)与山区河流平面二维流场,基于三角形网格有限体积法,建立一个将水工构筑物作为内边界条件的平面二维洪水演进模型,并利用好溪江梯级电站河道段的地形和水文监测资料对此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水工构筑物的过流,具有良好看数值稳定性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有限体积法 水工构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扩式泄洪洞出口水流模拟及空化特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斌 万五一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为了获得泄洪洞出口段在高速水流情况下的水流特征,分析空化及其对结构可能存在的空蚀破坏影响,本文采用了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并结合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对泄洪洞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获得了压强、流速及水深的三... 为了获得泄洪洞出口段在高速水流情况下的水流特征,分析空化及其对结构可能存在的空蚀破坏影响,本文采用了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并结合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对泄洪洞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获得了压强、流速及水深的三维分布参数,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设计值验证,吻合较好。通过引入自定义函数方式计算了整个流场的空化数,获得了泄洪情况下泄洪洞高速水流空化数分布规律及易发生空化空蚀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数值模拟 空化数 空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水力劈裂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新海 胡云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水力劈裂是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的重要方面,涉及水电工程建设、石油开采、矿井突水防治、核废料地下处置、地下污染物运移、地应力测量等众多领域。介绍了水力劈裂模拟的PKN模型和KGD模型。模拟岩体水力劈裂的数值方法可分为连续变... 水力劈裂是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的重要方面,涉及水电工程建设、石油开采、矿井突水防治、核废料地下处置、地下污染物运移、地应力测量等众多领域。介绍了水力劈裂模拟的PKN模型和KGD模型。模拟岩体水力劈裂的数值方法可分为连续变形数值方法和非连续变形数值方法,对连续变形数值方法的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以及非连续变形数值方法的流形元法、无单元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岩体水力劈裂数值模拟在非线性、数值方法耦合、参数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劈裂 数值模拟 数值模型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高聚物注浆修复后动力性能及长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边学成 程翀 +2 位作者 王复明 蒋建群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2-568,共7页
高速铁路路基的过大沉降影响轨道结构耐久性和列车运行安全,有必要及时通过抬升路基水平恢复轨道线路的垂向平整性。尝试通过在路基表层和轨道混凝土底座之间进行非水反应高分子聚合物填充注浆的方法实现轨道结构的整体均匀抬升。通过... 高速铁路路基的过大沉降影响轨道结构耐久性和列车运行安全,有必要及时通过抬升路基水平恢复轨道线路的垂向平整性。尝试通过在路基表层和轨道混凝土底座之间进行非水反应高分子聚合物填充注浆的方法实现轨道结构的整体均匀抬升。通过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测试分析了抬升后轨道–路基的整体动力学性能及长期耐久性。通过定点循环激振试验对比分析了路基抬升前后的轨道整体刚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抬升后整体刚度相比抬升前略有减小,但对轨道–路基体系自振频率的影响有限;模拟列车运行的大周次循环加载测试了抬升后路基的动力累积沉降和动刚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抬升后路基在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动力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物理模型试验 累积沉降 路基抬升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作用下风力机塔架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振宇 张彪 +2 位作者 赵艳 刘国华 蒋建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34-1442,共9页
采用不稳定风剖面模拟台风的平均风剖面,采用Hjstrup Jrgen提出的台风脉动风谱,基于Shinozuka理论模拟某沿海风电场的脉动风速,采用Shiotani简化表达式,以相关系数矩阵表示脉动风竖向相关性,将模拟所得的台风风速时程与基于Davenpor... 采用不稳定风剖面模拟台风的平均风剖面,采用Hjstrup Jrgen提出的台风脉动风谱,基于Shinozuka理论模拟某沿海风电场的脉动风速,采用Shiotani简化表达式,以相关系数矩阵表示脉动风竖向相关性,将模拟所得的台风风速时程与基于Davenport谱模拟的良态风时程进行对比。根据叶素理论,计算在风力机顺桨和顺桨后风向突然偏转90°、偏转180°等工况下的风力机风荷载。对良态风和台风作用下的风力机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风力机上各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并对塔架最不利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在良态风况中风力机顺桨对减少风力机荷载效果显著,但在台风环境下存在台风风向突然偏转的可能,会造成顺桨叶片上的风荷载显著增大,是更为不利的工况。算例计算表明当台风风向突然偏转90°时,塔架16.8m高处发生屈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塔架 台风 动力响应 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守恒特性的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数值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钢锋 贺治国 刘国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3-691,共9页
基于结构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溃坝洪水在复杂实际地形条件下的流动过程。该模型采用中心迎风格式求解界面通量,并结合对界面变量的线性重构,使其具有空间上的二阶精度。分别采用中心差分方法和半隐式方法对... 基于结构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溃坝洪水在复杂实际地形条件下的流动过程。该模型采用中心迎风格式求解界面通量,并结合对界面变量的线性重构,使其具有空间上的二阶精度。分别采用中心差分方法和半隐式方法对底床坡度项和摩擦阻力项进行离散,保证了模型的和谐性和稳定性。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溃坝洪水的模拟,负水深的产生是影响模型稳定的关键因素。当库朗特数小于0.25时,模型能够保证任何时刻的计算水深都是非负的,而无需对负水深单元进行特殊处理。因此,相比于现有的大部分溃坝洪水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结构网格 二维浅水方程 有限体积法 中心迎风格式 数值和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铁盾构开挖地层移动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训国 陈枫 +1 位作者 徐孟林 赵德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8-154,共7页
以大连市地铁2号线202标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绘制不同地层随时间沉降曲线,即同一时刻不同地层沉降槽曲线和不同地层水平位移曲线,得到盾构隧道施工地层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各测点的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以大连市地铁2号线202标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绘制不同地层随时间沉降曲线,即同一时刻不同地层沉降槽曲线和不同地层水平位移曲线,得到盾构隧道施工地层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层各测点的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以时间为自变量的负指数函数表示;先行隧道施工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地层软化,导致两条隧道之间地表沉降明显叠加,沉降较大;隧道开挖时,若存在地下结构或管线,其将受到附加剪切作用,易出现裂缝,在施工中必须做好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模型试验 沉降槽曲线 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 地层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强风的索塔型风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章子华 刘国华 +1 位作者 王振宇 吴志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79-185,共7页
为提高台风多发地区风电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预应力拉索与塔架结合的索塔型风机结构.基于非线性振动理论推导了索塔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采用预应力悬链线单元、实体单元和壳单元,建立某风电场65m高塔架型风机和索塔型风机的有限... 为提高台风多发地区风电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预应力拉索与塔架结合的索塔型风机结构.基于非线性振动理论推导了索塔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采用预应力悬链线单元、实体单元和壳单元,建立某风电场65m高塔架型风机和索塔型风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2种风机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其在50年一遇极端工作阵风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索塔型风机前2阶自振频率约比塔架型风机高11.3%,3至10阶自振频率无明显差异;除最不利单桩轴力最大值外,索塔型风机轮毂处的水平大位移区、塔架底面迎风点等效应力最大值及高应力区、迎风面最不利单桩轴力变化幅值等指标均明显小于塔架型风机.总体而言,强风条件下索塔型风机的受力性能优于现有塔架型风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悬链线 有限元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信息熵理论的砼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新思路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国华 吴志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对基于振动特性的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综述,提炼出损伤识别指标的敏感性不足、非线性分析困难、适用范围有限、实验验证方法单一和数值模拟不合理等不足。进而在理论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将耗散结构和信息熵理论系统引入到... 对基于振动特性的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综述,提炼出损伤识别指标的敏感性不足、非线性分析困难、适用范围有限、实验验证方法单一和数值模拟不合理等不足。进而在理论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将耗散结构和信息熵理论系统引入到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领域中,通过构造信息熵指标来反映系统损伤的无序程度,在传感器的布点优化、损伤位置的确定、损伤程度的量化和处理结构损伤上显示出较大的潜力,有望利用信息熵理论来部分解决目前存在的混凝土结构损伤领域的难点,为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损伤识别 传感器布置 振动特性 耗散结构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裂隙-岩块间水交换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振 胡云进 刘国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了研究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水力特性,根据裂隙面分形维数、裂隙面位错值和面积接触率,提出了采用随机布朗函数生成裂隙开度分布的方法;基于裂隙局域立方定理成立的假定,并考虑裂隙-岩块间拟稳态水交换,建立了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数值分析... 为了研究单裂隙非饱和渗流的水力特性,根据裂隙面分形维数、裂隙面位错值和面积接触率,提出了采用随机布朗函数生成裂隙开度分布的方法;基于裂隙局域立方定理成立的假定,并考虑裂隙-岩块间拟稳态水交换,建立了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数值分析模型。模拟得到的裂隙毛细压力-饱和度以及非饱和渗透系数-毛细压力的关系曲线能够反映排水、吸水间的滞后性及体现排水时的进气值和残余水饱和度。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定性对比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为考虑裂隙-岩块间水交换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模拟提供合理可行的方法。最后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裂隙-岩块间水交换的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毛细压力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高毛细压力(低饱和度)下,可忽略裂隙-岩块间的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交换 单裂隙 非饱和渗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守恒稳定格式的二维坡面降雨动力波洪水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钢锋 贺治国 刘国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4-520,共7页
基于结构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二维动力波洪水模型,用于模拟坡面地形条件下降雨洪水的运动规律.该模型在连续方程的源项中分别添加了降雨项和下渗项,其中土壤的下渗强度采用Green-Ampt入渗模型来计算.该模型采用中心迎风格式计算界... 基于结构网格,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二维动力波洪水模型,用于模拟坡面地形条件下降雨洪水的运动规律.该模型在连续方程的源项中分别添加了降雨项和下渗项,其中土壤的下渗强度采用Green-Ampt入渗模型来计算.该模型采用中心迎风格式计算界面通量,并通过对界面两侧变量的线性重构,使得该模型具有空间上的二阶精度.为了保证模型的稳定性,采用半隐式的方法对底床摩擦项进行离散,同时利用中心差分方法对底床坡度项进行离散来保证数值格式的和谐性.对于坡面降雨洪水的模拟,负水深的产生是影响模型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模型在库朗特数小于0.25时,能够保证任何时刻的计算水深都是非负的,而无须在计算过程中采用重新分配水深的方法来处理负水深,因此,相比于现有的大部分模型,该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采用该模型分别对2个非规则坡面地形条件下降雨产流实验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复杂地形条件下坡面降雨洪水的运动规律以及土壤的下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波洪水模型 有限体积法 中心迎风格式 线性重构 GREEN-AMPT入渗模型 坡面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一帆 程伟平 +1 位作者 钱镜林 徐庆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解决河网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问题,采用基于集合思想的集合卡尔曼滤波来实时校正河网水力模型状态变量,以提高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的计算精度。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关键在于状态初始集合的设置,作者采用Box Muller方法生成一组服从... 为解决河网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问题,采用基于集合思想的集合卡尔曼滤波来实时校正河网水力模型状态变量,以提高河网水情仿真与预报的计算精度。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关键在于状态初始集合的设置,作者采用Box Muller方法生成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集合,通过一个由14条河段组成的河网水力仿真算例系统分析了集合大小、集合标准差对数据同化效果的影响,并将得到的初步结论应用到实例计算中,获得了良好的数据同化效果。结果表明: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能够有效地进行河网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数据同化;在设置水位状态变量初始集合时,建议取集合规模50~100、标准差0.001~0.0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谷地形影响的多层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博 廖凯龙 +1 位作者 赵宇 蒋建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2-701,723,共11页
针对杭嘉湖地区冲淤河谷地形分布广泛的特殊情况,结合当地土体工程特性和抗震设防区划设置现状,基于动力时程分析以及概率统计方法,给出适用于杭嘉湖地区多层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不考虑地基、均质地基和河谷地基条件下多层框... 针对杭嘉湖地区冲淤河谷地形分布广泛的特殊情况,结合当地土体工程特性和抗震设防区划设置现状,基于动力时程分析以及概率统计方法,给出适用于杭嘉湖地区多层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不考虑地基、均质地基和河谷地基条件下多层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结果.研究土-结动力相互作用以及局部河谷地形对结构动力响应和易损性的影响,考察房屋结构位于河谷不同位置处的差异.结果表明,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动力分析结果有显著影响,不考虑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将低估房屋结构变形,易损性性能水平超越概率偏低,偏差可达7.9%,结果偏于危险;局部河谷地形对地震波独特的聚焦效应会增大结构变形,地震易损性超越概率与均质地基相比增幅可达12.1%,且河谷不同位置处的聚焦效果不同,在选取的地震波输入下表现为房屋结构距河谷中心越近,结构变形越大、地震易损性超越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多层框架结构 土-结动力相互作用 局部河谷地形 聚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机—基础水平振动的多自由度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文杰 王振宇 李洪然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1-124,共4页
为了对风机进行抗震设计,进行了风机塔和基础的动力分析。首先对近海风力发电机的塔和泥面线上基础进行了多自由度动力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得到了自振频率和对应的振型。然后进行了近海风力机塔和泥面线上基础这一多自由度结构在地震作... 为了对风机进行抗震设计,进行了风机塔和基础的动力分析。首先对近海风力发电机的塔和泥面线上基础进行了多自由度动力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得到了自振频率和对应的振型。然后进行了近海风力机塔和泥面线上基础这一多自由度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得到了结构物的位移反应。结果发现:对于多自由度结构的强迫振动,外荷载的频率与结构的任何一个自振频率相同时,位移幅值会无限大,即出现共振现象。当外荷载的频率与结构的自振频率接近时,结构物的位移反应也会很大。减震可通过调整结构的构造或者设置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结构物 泥面线上基础 多自由度结构 自由振动分析 强迫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谱和奇异值分解的结构损伤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富强 刘国华 吴志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2-1879,共8页
介绍双谱和奇异值分解(SVD)的理论,通过计算结构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双谱,根据不同荷载下双谱幅值的等值线变化规律来判断结构的损伤程度和评价结构非线性振动特征.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计算双谱的主奇异值,根据主奇异值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化情... 介绍双谱和奇异值分解(SVD)的理论,通过计算结构振动加速度信号的双谱,根据不同荷载下双谱幅值的等值线变化规律来判断结构的损伤程度和评价结构非线性振动特征.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计算双谱的主奇异值,根据主奇异值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化情况,来评价结构的损伤和非线性变化.2根钢筋混凝土梁在逐级加载下损伤破坏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双谱及其奇异值对结构损伤的变化比较敏感,双谱及其奇异值的变化规律与试验过程中试件的裂缝发展和损伤情况相一致,可以应用于结构损伤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双谱 奇异值分解(SVD)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熵在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中凯 刘国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6-464,共9页
基于近似熵理论,利用自由振动信号对钢筋混凝土梁结构进行损伤动力识别研究.通过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对衰减信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信号模式提出不同的近似熵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使用互相关函数将不具有规则性的衰减信号转化成具... 基于近似熵理论,利用自由振动信号对钢筋混凝土梁结构进行损伤动力识别研究.通过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对衰减信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信号模式提出不同的近似熵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使用互相关函数将不具有规则性的衰减信号转化成具有规则性的互相关-时间序列,采用数值模拟结合试验的方法论证了对衰减信号引入近似熵理论的可行性.对由试验测得的不同损伤工况下的自由振动信号引入互相关近似熵理论发现,互相关近似熵能够识别混凝土结构的小损伤,体现了良好的敏感性;对试验数据添加不同强度的噪声,再进行互相关近似熵计算,发现互相关近似熵在信噪比很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测试的梁结构进行损伤识别,体现了很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信号 自功率谱密度 近似熵 互相关近似熵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检测梁结构损伤的改进传递熵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国华 谢中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基于改进的传递熵理论,利用高斯白噪声激励下混凝土简支梁上多处相邻节点上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损伤识别。分析中,假定梁结构在各损伤工况下均保持线弹性,且只在主平面内弯曲振动。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每个损伤工况下均进行多次... 基于改进的传递熵理论,利用高斯白噪声激励下混凝土简支梁上多处相邻节点上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损伤识别。分析中,假定梁结构在各损伤工况下均保持线弹性,且只在主平面内弯曲振动。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每个损伤工况下均进行多次数据采样,利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传递熵均值进行损伤识别。对传递熵曲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进程间的传递熵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延滞上会出现局部最小值,并且该时间延滞将会随着损伤的发生而产生变化。通过对比改进的传递熵与未改进的传递熵,发现前者在损伤识别方面更加敏感,并且当结构的损伤较微弱时,改进的传递熵可能具备损伤定量和定位的能力。改进的传递熵具有相当强的鲁棒性,适合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 损伤识别 改进的传递熵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熵的梁结构损伤动力识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中凯 刘国华 吴志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80-1886,共7页
引入传递熵理论,利用梁上多点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动力损伤识别研究.利用Abaqus软件分析只在主平面内弯曲振动的混凝土简支梁,通过折减指定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梁的弹性损伤.数值分析采用高斯白噪声激励,为了保证传递熵结果的可靠性,在... 引入传递熵理论,利用梁上多点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动力损伤识别研究.利用Abaqus软件分析只在主平面内弯曲振动的混凝土简支梁,通过折减指定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梁的弹性损伤.数值分析采用高斯白噪声激励,为了保证传递熵结果的可靠性,在每个损伤工况下均进行多次数据采样,利用各时间尺度上传递熵的均值进行损伤识别.基于梁上多点的加速度信号,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验证了直接使用线性化传递熵理论的合理性.通过定义损伤指标,表明传递熵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定量及定位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传递熵 核密度估计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拱梁分载法变形假定的拱坝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国华 朱方剑 +1 位作者 苏项庭 谢中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4,共5页
基于分载法的径向纤维直线假定,并结合有限元方法的优点,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分载法基本假定的有限元计算方法。以白鹤滩水电站典型拱圈为例,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提出了两种基于径向纤维直线假定的有限元分析途径,并对约束范围做了探讨... 基于分载法的径向纤维直线假定,并结合有限元方法的优点,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分载法基本假定的有限元计算方法。以白鹤滩水电站典型拱圈为例,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提出了两种基于径向纤维直线假定的有限元分析途径,并对约束范围做了探讨,解决了有限元计算的应力集中难题。通过与结构力学简化方法和有限元等效应力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对该方法在拱坝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中的应用作了初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纤维直线假定 刚性单元 位移约束方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