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VA分析辅助选择食用优质早籼稻的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采用粘度速测仪 (RVA,Rapid visco analyzer)分析不同早籼品种 ,发现消减值和崩解值等RVA谱特征值 ,不仅能特异性区分不同品种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的高低 ,也能鉴定中等 AAC品种食用品质的优劣。对 RVA测定的主要干扰因子分析 ,发现... 采用粘度速测仪 (RVA,Rapid visco analyzer)分析不同早籼品种 ,发现消减值和崩解值等RVA谱特征值 ,不仅能特异性区分不同品种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的高低 ,也能鉴定中等 AAC品种食用品质的优劣。对 RVA测定的主要干扰因子分析 ,发现高温烘干前处理和糙米粉显著干扰 ,而水质轻微干扰分析 ,总体上它们并不影响对品种的评价 ,但样品量严重影响测定结果。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更适合育种应用的分析体系。以 RVA谱特征值为理化指标辅助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A谱 辅助选择 食用品质 早籼稻 优质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小麦光合产物输配影响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葛才林 蔡新华 +4 位作者 孙锦荷 罗时石 王泽港 龚峥 马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应用示踪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3种重金属离子 (Cu2 +、Cd2 +和Hg2 +)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产物输配影响。结果表明 ( 1 )Cu2 +、Cd2 +和Hg2 +能明显使小麦倒一叶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常数k10 随其胁迫浓度的增大逐步减小 ;随Cu2 +... 应用示踪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 3种重金属离子 (Cu2 +、Cd2 +和Hg2 +)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产物输配影响。结果表明 ( 1 )Cu2 +、Cd2 +和Hg2 +能明显使小麦倒一叶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常数k10 随其胁迫浓度的增大逐步减小 ;随Cu2 +、Cd2 +和Hg2 +胁迫浓度的升高 ,小麦倒二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常数k10 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表明重金属胁迫能影响小麦叶片光合产物从叶内的输出。 ( 2 )较低浓度 ( 50mg L)的Cu2 +、Cd2 +就使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k2 1和k12 大幅度降低 ,尤其当Cu2 +浓度达 1 50mg L时 ,k2 1和k12 均等于零 ;1 0 0mg L的Hg2 +胁迫使倒一叶k2 1和k12 大幅度降低 ,50mg L的Hg2 +胁迫也使倒二叶k2 1大幅度降低 ,表明重金属胁迫能影响小麦叶片光合产物在叶内的分配代谢。 ( 3 )Cu2 +、Hg2 +和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小麦 光合产物输配 影响 示踪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吸收利用钾素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涂书新 郭智芬 +1 位作者 张平 孙锦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48-253,共6页
钾的研究是植物营养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营养研究在K+吸收机理 。
关键词 吸收机理 植物 钾素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低糊化温度水稻突变体(Mgt-1)的培育与稻米品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舒庆尧 池晓菲 +2 位作者 陈善福 吴殿星 吴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在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Ⅱ 3 2B干种子经 3 0 0Gy60 Coγ射线辐照照育成的多种叶色突变系中 ,经稻米品质测定 ,筛选到 1个叶色黄化的低糊化温度突变体 ,定名为Mgt 1。稻米用 1 7%KOH处理 ,测得对照Ⅱ 3 2B的碱消值为 2级左右 ,而Mg... 在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Ⅱ 3 2B干种子经 3 0 0Gy60 Coγ射线辐照照育成的多种叶色突变系中 ,经稻米品质测定 ,筛选到 1个叶色黄化的低糊化温度突变体 ,定名为Mgt 1。稻米用 1 7%KOH处理 ,测得对照Ⅱ 3 2B的碱消值为 2级左右 ,而Mgt 1达 6~ 7级。Mgt 1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为 2 5%左右 ,与对照Ⅱ 3 2B差异不显著。用粘度速测仪 (RVA)测得的Mgt 1的米粉粘滞性谱 (RVA谱 )与对照Ⅱ 3 2B的存在一定差异 ,Mgt 1的消减值 (SBV)变小 ,热浆粘度 (HPV)显著变大 ,崩解值 (BDV)和回复值 (CSV)显著变小 ,但最高粘度 (PKV)和最终粘度 (CPV)基本相仿。Mgt 1的发现将为研究GT特性的物质基础及遗传特征提供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Γ辐射 稻米品质 糊化温度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抗旱的作用机制及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忠华 李旭晨 夏英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不同靶标基因为例 ,分不同作用机制 (如渗透调节、清除氧自由基、LEA蛋白、水通道蛋白、脱水素和气孔关闭等 ) ,简要介绍了近 10年来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我国农业的抗旱性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作物 抗旱性 作用机制 基因工程 改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鸡肉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利平 傅俊杰 +3 位作者 张世民 包劲松 俞雪钧 郁梦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0-452,433,共4页
研究了辐照对鸡腿肉脂肪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鸡油的过氧化物值含量的影响 ,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时间对脂肪和油脂的自氧化作用。结果表明 ,脂肪酶活性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剂量增加而上升 ,过氧化氢酶活性随... 研究了辐照对鸡腿肉脂肪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鸡油的过氧化物值含量的影响 ,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时间对脂肪和油脂的自氧化作用。结果表明 ,脂肪酶活性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剂量增加而上升 ,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油脂的过氧化物值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贮藏时间对过氧化物没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鸡油 检测方法 脂肪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值 贮藏时间 辐照食品 辐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水稻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同功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葛才林 杨小勇 +4 位作者 朱红霞 孙锦荷 王泽港 罗时石 马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7-202,共6页
本文报道了浓度为 0 0 5~ 2 0mM的重金属Cu、Cd、Hg胁迫对 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同功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在胁迫浓度为 0 0 5~ 2 0mM范围内 ,CAT活性随Cu和Cd浓度的增高而持续下降 ;CAT... 本文报道了浓度为 0 0 5~ 2 0mM的重金属Cu、Cd、Hg胁迫对 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同功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 1 )在胁迫浓度为 0 0 5~ 2 0mM范围内 ,CAT活性随Cu和Cd浓度的增高而持续下降 ;CAT活性随Hg浓度的增高表现为先下降 ,再略有升高 ,然后又明显下降 ,表明浓度为 0 0 5~ 2 0mM的Cu、Cd、Hg胁迫显著抑制 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幼苗叶片CAT活性。( 2 )应用聚丙烯胺浓度梯度电泳对CAT同功酶分析显示 ,正常情况下水稻叶片中有 1~ 2个CAT同功酶的表达 (武育粳叶片中表达 2个 ,扬稻 6号和汕优 81 8叶片中表达1个 )。 0 1mM的Cd胁迫能诱导武育粳叶片 ,0 1mM的Cd和Hg胁迫能诱导扬稻 6号叶片表达 1个新的CAT同功酶。尽管如此 ,正常表达的CAT同功酶仍受到重金属Cu、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胁迫 水稻 叶片 过氧化氢酶 活性 同功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对土壤微生物可培养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63
8
作者 王洪兴 陈欣 +2 位作者 唐建军 叶庆富 王忠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4,共6页
以高抗螟虫、已释放应用的 Bt水稻 (克螟稻 1号 )及其亲本 (非 Bt水稻 )为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转 Bt基因水稻及其亲本秸秆在降解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影响 ,这些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反硝化细菌、解磷微生物。... 以高抗螟虫、已释放应用的 Bt水稻 (克螟稻 1号 )及其亲本 (非 Bt水稻 )为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转 Bt基因水稻及其亲本秸秆在降解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影响 ,这些类群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反硝化细菌、解磷微生物。结果表明 :(1)降解过程中 Bt蛋白浓度在前两周内迅速下降 ,随后降解速度变慢 ,17d以后至 5 3d,Bt蛋白浓度基本上保持在 6 .72 8~6 .196 ng/ g的水平。 (2 )秸秆降解过程中 ,不同处理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转基因水稻与其亲本之间差异显著 ,非转基因细菌数量高于转基因细菌数量。(3)除降解初期第 3天、第 6天之外 ,其他取样时期的转基因水稻真菌数量要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和对照。(4)放线菌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除第 6、9、2 6、35天外 ,非转基因数量显著高于转基因。(5 )非转基因秸秆降解反硝化细菌活性高于转基因 ,而解磷微生物活性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根际微生物 秸秆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水稻萌发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葛才林 杨小勇 +4 位作者 孙锦荷 王泽港 罗时石 马飞 龚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应用酶活性测定和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3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萌发种子中α,β-淀粉酶同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水稻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 应用酶活性测定和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3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萌发种子中α,β-淀粉酶同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水稻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有所增高 ,而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 胁迫则导致水稻各品种萌发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 (2 ) Cu2 + ,Cd2 + ,Hg2 + 胁迫使武育粳萌发种子中β-淀粉酶活性随重金属浓度的增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并显著抑制 (尤其是 Hg2 + )扬稻 6号和汕优 818的β-淀粉酶活性。 (3) 0 .0 5 m mol/ L的 Cu2 + ,Cd2 + ,Hg2 +胁迫能明显诱导新的淀粉酶同功酶的产生 ,>0 .0 5 mm ol/ L 的 Cu2 + ,Cd2 + ,H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水稻 淀粉酶活性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胁迫对作物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葛才林 杨小勇 +3 位作者 刘向农 孙锦荷 罗时石 王泽港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胁迫对小麦水稻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Cu2+、Cd2+、Hg2+能明显使小麦和水稻地上部叶片和幼穗中的5-甲基胞嘧啶(5mC)的含量增高,即引起叶和穗DNA高甲基化。0.1、0.5mmol·L-1的C...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胁迫对小麦水稻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Cu2+、Cd2+、Hg2+能明显使小麦和水稻地上部叶片和幼穗中的5-甲基胞嘧啶(5mC)的含量增高,即引起叶和穗DNA高甲基化。0.1、0.5mmol·L-1的Cu2+和Cd2+胁迫能使小麦根系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的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各供试浓度的Hg2+以及1.0mmol·L-1的Cu2+和Cd2+胁迫则造成小麦根系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的百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使DNA低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作物 DNA 甲基化 小麦 水稻 甲基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新品种浙辐910的培育、特征特性与生产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2 位作者 夏英武 唐天明 范忠信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浙辐 91 0系用浙辐 2 1 9与广东优质籼稻长丝软占杂交、杂种F1辅以 3 0 0Gyγ射线辐照处理后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浙辐 91 0在湖南省湘潭市 1 997、1 998两年区试中 ,比对照品种湘早籼 1 3分别增产 6 4% (达显著水平 )和 6 9%。在浙... 浙辐 91 0系用浙辐 2 1 9与广东优质籼稻长丝软占杂交、杂种F1辅以 3 0 0Gyγ射线辐照处理后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浙辐 91 0在湖南省湘潭市 1 997、1 998两年区试中 ,比对照品种湘早籼 1 3分别增产 6 4% (达显著水平 )和 6 9%。在浙江省金华市 1 997、1 998两年区试中 ,浙辐 91 0比对照品种浙 852分别增产 5 5%和 9 8% (达显著水平 )。已分别于 1 999年 1月和 2 0 0 0年 4月通过湖南省湘潭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稻米品质分析 ,浙辐 91 0糙米的蛋白质含量达 1 3 2 % ,因此 ,它是一个高蛋白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新品种 浙辐910 特征特性 生产应用 水稻 育种 Γ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早籼稻的胚乳外观快速识别及其品质改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63-768,共6页
以浙江省新近选育的早籼新品种 (系 )为材料 ,经高温烘干处理 ,发现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的品种 (系 )随处理时间增加 ,胚乳外观由透明状变为云雾状 ;室内阴干和太阳晒干处理 ,胚乳云雾性状不表达或表达不明显 ,难以有效识别低 AAC... 以浙江省新近选育的早籼新品种 (系 )为材料 ,经高温烘干处理 ,发现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的品种 (系 )随处理时间增加 ,胚乳外观由透明状变为云雾状 ;室内阴干和太阳晒干处理 ,胚乳云雾性状不表达或表达不明显 ,难以有效识别低 AAC品种 (系 )。 4 5℃烘干和 4 0℃保湿预处理能明显促进胚乳云雾性状的显现。综合考虑处理时间和种子发芽率 ,初步认为 4 0℃保湿 4 h+40℃烘 16h是快速显现云雾性状的最佳处理。以建立的识别体系处理 ,发现育种材料 F2 、 F3、 F4 与 F5群体均能显现各种类型的胚乳外观。AAC测定表明 ,AAC与胚乳外观间存在密切关系。云雾状和 (白色 )乳白色胚乳外观的 AAC明显较低 ,云雾状的 AAC与原早籼亲本相仿。该结果表明 ,在以低 AAC早籼为亲本开展优质早籼育种时 ,可利用胚乳外观标记辅助剔除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早籼稻 胚乳外观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