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反应纳米TiB_2/Cu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微结构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耐艳 涂江平 +5 位作者 杨友志 齐卫笑 刘芙 张孝彬 卢焕明 刘茂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154,共4页
利用原位反应技术 ,通过控制反应物B2 O3 和石墨的含量制备了原位生长纳米TiB2 增强Cu基复合材料。用XRD ,EDS ,TEM对TiB2 /Cu原位复合材料进行微结构分析 ,研究表明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 5 0nm的TiB2颗粒 ,并对Cu基体有良好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原位反应 硼化钛 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 微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纳米碳管/Cu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浪云 涂江平 +3 位作者 杨友志 张孝彬 陈卫祥 卢焕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利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 /Cu基复合材料的稳态摩擦磨损行为 ,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结果表明 :多壁纳米碳管 /Cu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 ,并随纳米碳管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 利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 /Cu基复合材料的稳态摩擦磨损行为 ,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结果表明 :多壁纳米碳管 /Cu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 ,并随纳米碳管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由于复合材料中纳米碳管的增强和减摩作用 ,在低载荷和中等载荷作用下 ,随着纳米碳管质量分数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减小 ;而在高载荷作用下 ,由于发生表面开裂和片状层剥落 ,含纳米碳管质量分数高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金属基复合材料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碳包覆对正极材料LiFePO_4/C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余红明 郑威 +1 位作者 曹高劭 赵新兵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86-2190,共5页
碳包覆层的结构和形态对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影响很大.本文以聚丙烯和葡萄糖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原位固相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形貌,碳的结构与含量,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热解... 碳包覆层的结构和形态对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影响很大.本文以聚丙烯和葡萄糖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采用原位固相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形貌,碳的结构与含量,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热解形成的碳包覆层石墨化程度高,可提高材料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二茂铁的加入有助于优化包覆层的碳结构.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倍率电化学性能,10C(1C=170mA·g-1)放电比容量达到145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FEPO4 碳包覆 石墨化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离子掺杂与烧成温度对SrTiO_3∶0.002Pr^(3+)材料的红色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洪樟连 彭丽霞 +2 位作者 张朋越 周时凤 王民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7-50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TiO3∶Pr3+系发光材料,利用荧光光谱、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如不同价态K、Ca和A l离子掺杂,以及1 050~1 300℃不同烧成温度对SrTiO3∶Pr3+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较好综合发光性能的SrTiO3∶P...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SrTiO3∶Pr3+系发光材料,利用荧光光谱、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工艺参数,如不同价态K、Ca和A l离子掺杂,以及1 050~1 300℃不同烧成温度对SrTiO3∶Pr3+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以获得具有较好综合发光性能的SrTiO3∶Pr3+系发光材料。选择不同价态补偿离子掺杂是为了研究电荷补偿作用机制对该类材料发光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磷光体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弱,在1 150℃烧成的材料其发光强度最大。无补偿掺杂与K、Ca或A l离子掺杂的所有样品均发出源于Pr3+的1D2→3H4跃迁的610 nm红色光。在不同价态补偿离子掺杂样品中,以掺A l的SrTiO3∶Pr3+体系发光强度最好;其发光强度比无补偿离子掺杂SrTiO3∶Pr3+材料的发光强度提高10倍左右。另一方面,与A l离子具有类似的引入阴离子电荷缺陷的K离子掺杂材料的发光强度则基本没有变化,其发光强度与没有电荷补偿作用的无掺杂及Ca离子掺杂SrTiO3∶Pr3+材料相似。上述实验结果可从电荷缺陷及微观固溶结构两方面的联合作用机制进行解释。在引入电荷缺陷的掺杂体系中,只有在发光离子PrS+r最近邻的Ti格位引入的电荷缺陷才能有效地起电荷补偿作用,达到增强发光强度的作用。研究结果给出了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并且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发光强度的补偿离子掺杂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补偿 发光 掺杂 烧成温度 SrTiO3:P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系统黄铜零部件无铅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疆 李昆仑 +1 位作者 郦剑 王幼文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46,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饮用水系统黄铜零件表面除铅的除铅溶液,并开发了与之相关的黄铜零件表面除铅工艺。X射线能谱分析证明,经表面除铅处理后的黄铜零件表面的含铅量低于标准规定值。
关键词 铅黄铜 铅中毒 饮用水 除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钛钒系贮氢电极合金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云峰 潘洪革 +3 位作者 刘永锋 李锐 金勤伟 王启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0-684,共5页
研究了新型钛钒系贮氢电极合金Ti0 .8Zr0 .2 V2 .665Mn0 .53 5Cr0 .8Ni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XRD及EDS分析表明 :铸态合金主要由C14Laves相母体和树枝晶的钒基固溶体相组成 ,同时由于成分偏析的缘故 ,合金中还存在少量的TiN... 研究了新型钛钒系贮氢电极合金Ti0 .8Zr0 .2 V2 .665Mn0 .53 5Cr0 .8Ni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XRD及EDS分析表明 :铸态合金主要由C14Laves相母体和树枝晶的钒基固溶体相组成 ,同时由于成分偏析的缘故 ,合金中还存在少量的TiNi基的第三相。热处理使得合金中C14Laves相及钒基固溶体相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增大 ,促进合金成分的均匀化 ,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合金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钒系 贮氢电极合金 C14 LAVES相 TiNi相 电化学性能 XRD 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研促进《薄膜材料技术与物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5
7
作者 叶志镇 张银珠 +1 位作者 黄靖云 汪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4-476,共3页
探索了科学研究对《薄膜材料技术与物理》新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化与拓展,强调理论与科学实验相结合,提倡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以期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科研 薄膜材料技术与物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紫外PVDF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箭 张启龙 +2 位作者 杨辉 张国永 石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5-849,共5页
用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F3)、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TF17)对木粉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木粉与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考察氟硅烷偶联剂处理用量对紫外线辐照后WPC抗弯强度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分析WPC经紫... 用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F3)、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TF17)对木粉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将改性木粉与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考察氟硅烷偶联剂处理用量对紫外线辐照后WPC抗弯强度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分析WPC经紫外线辐照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储能模量(E')、损耗因子(tanδ)、熔点(TM)和结晶度(Xc)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wt%TF3改性木粉提高了WPC的力学性能,维持WPC经紫外线辐照后恒定的力学性能;TF17不能有效改善木粉与PVDF的界面性能及增强WPC的力学性能,但能促进经紫外线辐照后WPC内自由基之间的交联反应。TF3改性WPC经紫外线辐照后的交联反应发生在界面层和连续相,形成了有利于链段运动、支化程度高的分子链结构,Tg降低,损耗峰降低,松弛温度区间变窄。TF17改性WPC经紫外线辐照后的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连续相,在低温区间内储能模量增加,Tg提高,损耗峰降低,松弛温度区间变宽。当氟硅烷改性WPC经紫外线辐照后发生交联时,无定形区域周边的分子链重新排列,形成较为有序结晶,结晶熔融热(ΔHf)增加,Xc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聚偏氟乙烯 氟硅烷 老化 DMA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红星 赵新兵 李伟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热电效应在发电和致冷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替力。从如何提高热电材料热电优值的理论研究出发,列出了寻找高优值热电材料的几种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最近几年来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发展情况,包括笼式化合物、超晶格热电材料、Ha... 热电效应在发电和致冷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替力。从如何提高热电材料热电优值的理论研究出发,列出了寻找高优值热电材料的几种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最近几年来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发展情况,包括笼式化合物、超晶格热电材料、Half-Heusler合金等。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热电价值 超晶格 笼式化合物 Half-Heusler合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b_2型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蒋小兵 赵新兵 +3 位作者 张丽娟 曹高劭 周邦昌 邬正泰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2,28,共4页
采用真空悬浮熔炼与高能球磨制备了MSb2 (M =Co和Fe)型合金粉末 ,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CoSb2 和FeSb2 电极的嵌 脱锂平台均在 0 8和 1 0V左右 ;在 2 0mA 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嵌锂反应的可逆容量为 4 30mAh ... 采用真空悬浮熔炼与高能球磨制备了MSb2 (M =Co和Fe)型合金粉末 ,利用恒电流电池测试仪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CoSb2 和FeSb2 电极的嵌 脱锂平台均在 0 8和 1 0V左右 ;在 2 0mA 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嵌锂反应的可逆容量为 4 30mAh g ;电流密度为 10 0mA g条件下 ,CoSb2 首次嵌锂反应的可逆容量为 380mAh g ,FeSb2 首次嵌锂反应的可逆容量 34 0mAh g。所以 ,MSb2 型金属锑化物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侯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锑化物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锑合金粉末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概述 被引量:38
11
作者 何新波 杨辉 +1 位作者 张长瑞 周新贵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278,262,共7页
八十年代以来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特别是高韧性 ,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 ,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开始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得到应用。本文从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制备... 八十年代以来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特别是高韧性 ,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 ,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开始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得到应用。本文从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性能 增韧机制 制备 界面特性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类富勒烯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卫祥 涂江平 +4 位作者 马晓春 徐铸德 陈文录 夏军保 成旦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评述了无机类富勒烯 (IF)与过渡金属硫化物 (WS2 和 Mo S2 等 )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外型为球形或近似于球形并具有嵌套中空结构的 IF- WS2 和 IF- Mo S2 纳米颗粒具有潜在的摩擦学应用前景 ;对含有 IF- W... 评述了无机类富勒烯 (IF)与过渡金属硫化物 (WS2 和 Mo S2 等 )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外型为球形或近似于球形并具有嵌套中空结构的 IF- WS2 和 IF- Mo S2 纳米颗粒具有潜在的摩擦学应用前景 ;对含有 IF- WS2 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和 Ni- P复合镀层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比含有石墨和层状 2 H- WS2 粉末的固体润滑剂具有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摩擦学 无机类富勒烯 纳米颗粒 过渡金属硫化物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电状态下α-Ni(OH)_2的质子扩散系数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艳辉 陈猛 +1 位作者 林秀峰 陈长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56-658,共3页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EIS)研究了不同荷电状态下的α Ni(OH) 2 的质子扩散系数 (使用Equivcrt软件拟合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 ,质子扩散系数是电极荷电状态的函数 ,在荷电状态为 2 0 %左右时 ,质子扩散系数具有最大值 ,并且在荷电状态...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EIS)研究了不同荷电状态下的α Ni(OH) 2 的质子扩散系数 (使用Equivcrt软件拟合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 ,质子扩散系数是电极荷电状态的函数 ,在荷电状态为 2 0 %左右时 ,质子扩散系数具有最大值 ,并且在荷电状态大于 1 0 %时 ,均大于 β Ni(OH) 2 活性物质。在电极荷电状态为 0 %时 ,阻抗谱为半圆(在频率小于 1 0Hz时 ) ,未显示固相有限扩散控制的特征。从理论上讨论了此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氢氧化镍 电池 质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及其耐磨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郦剑 茅东升 +3 位作者 郭绍义 毛志远 葛曼珍 杨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7期15-20,共6页
对新型Al2O3-TiC-Co陶瓷的磨粒磨损、冲蚀磨损及其在单颗粒作用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与AT30(70wt%Al2O3-30wt%TiC)陶瓷相比,Al2O3-TiC-Co陶瓷具有更为良好的耐磨性。金属钴的存在提高了基体的韧性,细化了晶粒,其综... 对新型Al2O3-TiC-Co陶瓷的磨粒磨损、冲蚀磨损及其在单颗粒作用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与AT30(70wt%Al2O3-30wt%TiC)陶瓷相比,Al2O3-TiC-Co陶瓷具有更为良好的耐磨性。金属钴的存在提高了基体的韧性,细化了晶粒,其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ATC陶瓷样品耐磨性与其强韧化水平和细致的组织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C陶瓷 磨损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材料磨损表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乙潜 黄立萍 郦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0,共3页
随着分形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材料的磨损中,分形理论也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分形理论在材料磨损表面分析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形 冲蚀磨损 材料 磨损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Fe-Al原位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显微结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原晨光 陈志刚 +2 位作者 曹涯路 王利 潘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0-722,共3页
本文研究了用废弃的钢和球墨铸铁以及钛铝添加剂为原料 ,经熔炼和热处理制备TiC Fe3Al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用光学显微镜、XRD等方法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结构 (TiC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 ,进而分析了原料成分、热处理时间和温度... 本文研究了用废弃的钢和球墨铸铁以及钛铝添加剂为原料 ,经熔炼和热处理制备TiC Fe3Al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用光学显微镜、XRD等方法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结构 (TiC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 ,进而分析了原料成分、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原位反应、TiC颗粒的生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Fe3Al 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原位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梯度结构热电材料FeSi_2/Bi_2Te_3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教林 赵新兵 +1 位作者 朱铁军 胡淑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7-439,共3页
采用热浸焊法用纯Sn作为过渡层制备了n 型FeSi2 /Bi2 Te3梯度结构热电材料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当冷热端温度在 5 10℃以下时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表观Seebeck系数随平均温度几乎呈线性分布在同一条带形区域内 ,并在相同的温... 采用热浸焊法用纯Sn作为过渡层制备了n 型FeSi2 /Bi2 Te3梯度结构热电材料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当冷热端温度在 5 10℃以下时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表观Seebeck系数随平均温度几乎呈线性分布在同一条带形区域内 ,并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 ,其值显著高于单种均质材料 (Bi2 Te3和 β FeS i2 )。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最大输出功率较单种材料高 2~ 2 .5倍以上 ,且当材料经 190℃ 10 0h与 2 0 0h的真空退火后 ,输出功率几乎不变。金相分析表明 ,在Sn层与两半导体界面处 ,没有明显的Sn扩散迹象 ,说明在所试验的条件下 ,用Sn作为过渡层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性能 梯度结构材料 输出功率 锡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冲蚀磨损的陶瓷材料复相设计与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利华 沈志坚 +1 位作者 方中华 丁子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5-37,共3页
选择几类不同系列的先进陶瓷材料,分析了其磨损规律与材料力学参数及其显微结构的内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硬度较高的碳化物材料的抗低角度损能力最强,而引入能量耗散机制的复相陶瓷的抗高角冲蚀磨损性能增加,提出了不同冲蚀角度工... 选择几类不同系列的先进陶瓷材料,分析了其磨损规律与材料力学参数及其显微结构的内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硬度较高的碳化物材料的抗低角度损能力最强,而引入能量耗散机制的复相陶瓷的抗高角冲蚀磨损性能增加,提出了不同冲蚀角度工况下耐磨陶瓷的复相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陶瓷 冲蚀磨损 陶瓷材料 复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Al_2O_3复合材料的烧结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疆 郦剑 +1 位作者 凌国平 刘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研究了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选用纳米级Al2 O3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 ,采用超声波增强化学镀的方法完成对纳米Al2 O3陶瓷颗粒金属铜包覆 ,热压烧结成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开采用XRD、TEM等分析测... 研究了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选用纳米级Al2 O3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 ,采用超声波增强化学镀的方法完成对纳米Al2 O3陶瓷颗粒金属铜包覆 ,热压烧结成纳米Al2 O3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开采用XRD、TEM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其组织性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相 纳米AL2O3 制备研究 化学镀 纳米级 包覆 陶瓷颗粒 铜基复合材料 AL2O3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倩 徐绘 +1 位作者 崔元靖 钱国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储氢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该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气孔率高等,并可通过组装来控制框架物的结构和孔径的大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氢材料。在总结、... 介绍了一种新型储氢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s)。该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气孔率高等,并可通过组装来控制框架物的结构和孔径的大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储氢材料。在总结、评述MOFs储氢材料制备、表征、储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物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