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和hEGF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新爱 徐志南 +1 位作者 沈文和 岑沛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A genetic recombinant hEGF producer E.coli JM101 was immobilized in polyurethane foam matrix and a three-phase fluidized-bed bioreactor was used to produc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EGF).The results indicated th... A genetic recombinant hEGF producer E.coli JM101 was immobilized in polyurethane foam matrix and a three-phase fluidized-bed bioreactor was used to produc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EGF).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lyurethane foam is an adequate immobilization material. With the addition of polyurethane foam matrix, the free cell density, plasmid stability and hEGF productiv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the foam matrix, respectively. The two-stage culture of the immobilized cells was further carried out, in which, the first stage was performed in a three-phase fluidized-bed bioreactor for cell growth and the second stage was performed in bubbling bed for product expression. At a dilution rate of 0.2 h -1 , after continuous cultivation for more than 60 h, the free cell density and product expression were maintained relatively stable. The hEGF productivity was still higher than 140 mg·L -1 and the fraction of plasmid-carrying was more than 27%. The hEGF productivity in two-stage process was higher than the batch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hEGF重组菌 固定化培养 质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is-tag纯化和复性基因工程产物肠激酶 被引量:2
2
作者 顾玮彦 黄磊 +1 位作者 徐志南 岑沛霖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2,共5页
构建了融合表达肠激酶轻链(EKLC)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将该菌于37℃在含30mg/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密度(OD600)达到0.5~0.6时加入最终浓度为0.4mmol/L的IPTG并降温至26℃进行诱导表达,4h后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 构建了融合表达肠激酶轻链(EKLC)的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将该菌于37℃在含30mg/L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密度(OD600)达到0.5~0.6时加入最终浓度为0.4mmol/L的IPTG并降温至26℃进行诱导表达,4h后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质的40%以上,但所表达的重组产物大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利用产物N端携带6个组氨酸标签与金属螯合层析介质中镍离子的亲和性,应用镍离子金属螯和层析对样品包涵体进行了纯化和复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变性条件下纯化的样品在柱上不经洗脱,直接用复性液洗涤6h,可以使EKLC在得到提纯的同时实现复性,得到了电泳纯度为96%的具有生物活性的EKLC,最高活性为712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肠激酶 纯化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普 陈希杨 +1 位作者 虞炳钧 岑沛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05-808,813,共5页
主要综述了固定化细胞和原生质体转化、双水相转化、超临界流体技术、有机介质中微生物转化以及磁场和超声处理等新技术应用于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新技术 甾体药物 微生物转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生产手性醇的研究——生物法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手段 被引量:9
4
作者 欧志敏 吴坚平 +1 位作者 杨立荣 岑沛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9-462,共4页
手性醇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采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是生产手性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底物的结构、预热处理微生物、共底物、抑制剂、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状态、反应的溶剂、固定化细胞等因素在微生物法... 手性醇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采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是生产手性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底物的结构、预热处理微生物、共底物、抑制剂、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状态、反应的溶剂、固定化细胞等因素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中对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及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还原法 羰基化合物 生产 手性醇 生物法 手性药物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过滤法采样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延京 张林 +2 位作者 黄金星 程丽华 陈欢林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以无机膜为支撑膜,以壳聚糖醋酸溶液为涂层溶液制成壳聚糖复合膜,用以采样和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细菌采样以及大肠杆菌噬菌体模拟采样实验来表征壳聚糖复合膜作为采样用膜的特性。通过和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壳聚糖复合... 以无机膜为支撑膜,以壳聚糖醋酸溶液为涂层溶液制成壳聚糖复合膜,用以采样和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细菌采样以及大肠杆菌噬菌体模拟采样实验来表征壳聚糖复合膜作为采样用膜的特性。通过和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壳聚糖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截留微生物气溶胶的能力,复合过滤法是一种较准确的采样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采样器 微生物气溶胶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降解低浓度含甲苯废气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连英 邓献存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7-278,304,共3页
筛选出以甲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甲苯的假单孢菌 Pseudm onassp.ZD5,并设计生物滤池装置 ,研究了温度为 10~50℃、相对湿度为 50 %~ 80 %、入口甲苯浓度为 10 0 0~ 4 50 0 m g/m3 、气流量为 0 .3~ 0 .7m3 /h的操作条件对甲苯降... 筛选出以甲苯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甲苯的假单孢菌 Pseudm onassp.ZD5,并设计生物滤池装置 ,研究了温度为 10~50℃、相对湿度为 50 %~ 80 %、入口甲苯浓度为 10 0 0~ 4 50 0 m g/m3 、气流量为 0 .3~ 0 .7m3 /h的操作条件对甲苯降解率的影响 ,得出甲苯最高降解率为 8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生物降解 生物滤池 菌种筛选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生物农药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加虹 郑连英 陈建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壳寡糖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具有拮抗作用,能增殖土壤中的有益菌,刺激植物生长,使农作物和瓜果蔬菜增产,并且具有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等特点。对壳寡糖的产品标准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对壳寡糖的含量、分子量、脱乙酰度等相关的主... 壳寡糖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具有拮抗作用,能增殖土壤中的有益菌,刺激植物生长,使农作物和瓜果蔬菜增产,并且具有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等特点。对壳寡糖的产品标准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对壳寡糖的含量、分子量、脱乙酰度等相关的主要质量指标的检验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和选择,参照Elson-Morgan法,选择水解条件:100℃水浴2 h,盐酸浓度12 mol/L测定壳寡糖的含量,采用乙酰丙酮显色端基法测定壳寡糖分子量、及电位滴定法测定壳寡糖的脱乙酰度,初步建立壳寡糖生物农药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生物农药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旺明 蔡谨 +2 位作者 黄磊 徐志南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重组蛋白质药物,它容易发生蛋白质氧化。采用反相色谱法测定37℃加速试验和4℃长期稳定性试验中该产品的纯度变化,研究其保藏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考察了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对产品的短期和长期稳...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重组蛋白质药物,它容易发生蛋白质氧化。采用反相色谱法测定37℃加速试验和4℃长期稳定性试验中该产品的纯度变化,研究其保藏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考察了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对产品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作用,结果表明所有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和亚硝酸盐都具有较强的浓度效应而还原剂具有较强的pH依赖性。当亚硝酸盐浓度大于0.1 ppm时,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包装材料和过渡态金属离子对化学稳定性的作用。安瓿瓶火焰融封时会导致过渡态金属离子的溶出,结果表明亚铁离子催化活性最强,在0.05 ppm浓度下就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加入抗氧化剂L-Met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长期保藏过程中化学不稳定性,而添加金属螯合剂EDTA二钠能够明显提高该重组蛋白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化学稳定性 蛋白质氧化 过渡态金属离子 金属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惠 林建平 +1 位作者 吴坚平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葡萄糖和L-蛋氨酸存在时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SAM)的规律。在高溶氧(DO>40%)条件下,SAM产率及L-蛋氨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2.2 mgg-1和37.4%。将代谢溢流模型推广应用到包括酵母生长和加前体生物转化过程的动力学...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葡萄糖和L-蛋氨酸存在时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SAM)的规律。在高溶氧(DO>40%)条件下,SAM产率及L-蛋氨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2.2 mgg-1和37.4%。将代谢溢流模型推广应用到包括酵母生长和加前体生物转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L-蛋氨酸(SAM AdoMet SAM-e) 酿酒酵母 代谢溢流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多霉素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立峰 叶丹 +2 位作者 沈文和 岑沛霖 徐志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9-1913,共5页
通过在龟裂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ZJU 5119)的发酵过程中添加5-氟胞嘧啶,得到了一种新的核苷类化合物A.通过电喷雾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主要信号的归属,推测化合物A是米多霉素的衍生物,区别在于嘧啶环上第5位的取... 通过在龟裂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ZJU 5119)的发酵过程中添加5-氟胞嘧啶,得到了一种新的核苷类化合物A.通过电喷雾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主要信号的归属,推测化合物A是米多霉素的衍生物,区别在于嘧啶环上第5位的取代基是F,而米多霉素则是羟甲基.发酵液中化合物A的产量达到了0.8 g/L.化合物A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57 g/L,只有米多霉素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生素 米多霉素衍生物 5-氟胞嘧啶 结构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指导化学修饰对有机相中脂肪酶的性能强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丽 徐刚 +1 位作者 吴坚平 杨立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25-3730,共6页
脂肪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生物催化剂,它对手性底物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而且能适应包括疏水有机溶剂在内的多种非天然反应介质。提高脂肪酶在非天然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已经成为关于脂肪酶的研究热点。然而已有研究在提高选择性的同... 脂肪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生物催化剂,它对手性底物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而且能适应包括疏水有机溶剂在内的多种非天然反应介质。提高脂肪酶在非天然环境中的立体选择性已经成为关于脂肪酶的研究热点。然而已有研究在提高选择性的同时,往往伴随催化活力的降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理性改造方法,能够在不降低脂肪酶活力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其在有机介质中的立体选择性。以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Pc L)在正己烷中催化手性仲醇的转酯化反应为模型,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N-乙酰咪唑(NAI)修饰Pc L的效果。蛋白质谱证实产生主要影响的是位于Pc L活性口袋内的Tyr29残基。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经NAI修饰酪氨酸残基(Tyr)后Pc L催化拆分手性仲醇的对映体选择性最高从E=12.6提高到48.1,同时催化活力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模拟 手性仲醇 对映体选择性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修饰法探讨脂肪酶对手性伯醇的识别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勤丽 孟枭 +1 位作者 徐刚 杨立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95-2700,2706,共7页
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cL)催化多种手性伯醇酯的不对称水解反应显示其对结构中含有额外的非酯键氧原子的手性伯醇酯的对映体选择性较高,而对不含额外氧原子的选择性差。分别用多种氨基酸残基特异性的修饰剂修饰PcL,结果发现经N-乙酰咪唑(... 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PcL)催化多种手性伯醇酯的不对称水解反应显示其对结构中含有额外的非酯键氧原子的手性伯醇酯的对映体选择性较高,而对不含额外氧原子的选择性差。分别用多种氨基酸残基特异性的修饰剂修饰PcL,结果发现经N-乙酰咪唑(NAI)修饰酪氨酸残基(Tyr)后PcL对含额外非酯键氧原子的手性伯醇酯对映体选择性显著降低,而对不含额外氧的伯醇酯选择性几乎不受影响。蛋白质谱证实产生主要影响的是位于PcL活性口袋内的Tyr29残基,手性伯醇酯能否与Tyr29形成额外氢键决定了PcL对其选择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Tyr29被修饰的PcL不能与底物形成氢键,因此选择性明显下降。这一发现成功揭示了脂肪酶对手性伯醇对映体选择性的分子识别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手性伯醇 对映体选择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泵型生物反应器合成新型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娄丹 吴绵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2期17-19,共3页
筛选得到一株不吸水链霉菌,能产生一种新的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条件:pH 6.5,接种量10%,30℃下摇瓶发酵72 h。分别使用通气搅拌发酵罐和喷射式液泵型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发现在相同的容积传氧系数(KLa)值下,后者的发... 筛选得到一株不吸水链霉菌,能产生一种新的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条件:pH 6.5,接种量10%,30℃下摇瓶发酵72 h。分别使用通气搅拌发酵罐和喷射式液泵型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发现在相同的容积传氧系数(KLa)值下,后者的发酵液抗生素效价明显高于前者,电镜照片显示其菌丝体生长也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液泵型生物反应器 抗真菌抗生素 发酵 容积传氧系数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酚蓝反应测定发酵液中的氨态氮 被引量:29
14
作者 谢志鹏 徐志南 +1 位作者 郑建明 岑沛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39,444,共4页
针对发酵工业中氮源消耗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靛酚蓝反应的氨态氮定量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显色反应时间、颜色稳定性和试剂添加顺序等条件,考察了氨态氮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日内、日间重复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方法学验证... 针对发酵工业中氮源消耗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靛酚蓝反应的氨态氮定量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显色反应时间、颜色稳定性和试剂添加顺序等条件,考察了氨态氮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日内、日间重复实验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方法学验证.将该法应用于氨基霉素和S-腺苷蛋氨酸发酵生产过程氨态氮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当氨态氮在0~7mg/L时,质量浓度与显色反应溶液在625nm处的吸光度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86,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可检测出发酵后期氮源的微量变化,有利于发酵控制策略的调整,提高了产品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酚蓝反应 发酵液 氨态氮 微生物 显色反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5
作者 陈育如 夏黎明 +1 位作者 吴绵斌 岑沛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对植物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物理方法中,机械粉碎是较常用的方法,但耗能较多;稀酸预处理能有效去除半纤维素,效率较高,但稀酸处理能耗较多且对设备的防腐要求较高;蒸汽爆碎处理能有效地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所... 对植物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物理方法中,机械粉碎是较常用的方法,但耗能较多;稀酸预处理能有效去除半纤维素,效率较高,但稀酸处理能耗较多且对设备的防腐要求较高;蒸汽爆碎处理能有效地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所处理物料酶解转化率高,但处理过程需专用设备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将影响其应用范围;氨处理所需条件温和,能有效地去除木质素,是一种较有潜力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素 稀酸处理 氨处理 蒸爆处理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产生菌的选育与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阮丽军 赵成建 +4 位作者 金志华 岑沛霖 潘学英 吕永平 葛永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4-136,143,共4页
万古霉素产生菌东方拟无枝酸菌 (Amycolatopsisorientalis) 5 13经紫外线 (3 0W ,2 5 3 7nm ,距离3 0cm ,照射 5 0s)诱变后 ,在含万古霉素 10 0 0 μg/ml的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万古霉素抗性变株 ,得到一株万古霉素抗性变株A .orientali... 万古霉素产生菌东方拟无枝酸菌 (Amycolatopsisorientalis) 5 13经紫外线 (3 0W ,2 5 3 7nm ,距离3 0cm ,照射 5 0s)诱变后 ,在含万古霉素 10 0 0 μg/ml的浓度梯度平板上筛选万古霉素抗性变株 ,得到一株万古霉素抗性变株A .orientalis 6 2 1,其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 2 3 % ,对万古霉素的抗性提高 2 0 0 %。传代试验表明该变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较稳定。用正交试验法对万古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与原发酵培养基相比 ,万古霉素的摇瓶发酵效价提高了 14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培养基 优化 万古霉素 东方拟无枝酸菌 菌种选育 万古霉素抗性变株 糖肽素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丁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童灿灿 杨立荣 +2 位作者 吴坚平 张林 陈欢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吸附、气提、液液萃取和渗透汽化从丙酮-丁醇发酵体系中分离丙酮、丁醇、乙醇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的应用动态,评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丙酮-丁醇发酵产物(丙酮、丁醇、乙醇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方法做了比较,最... 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吸附、气提、液液萃取和渗透汽化从丙酮-丁醇发酵体系中分离丙酮、丁醇、乙醇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的应用动态,评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丙酮-丁醇发酵产物(丙酮、丁醇、乙醇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方法做了比较,最后对丙酮-丁醇发酵分离耦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丁醇发酵 吸附 气提 液液萃取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物-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董永全 张林 +2 位作者 侯同刚 陈欢林 高从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2-2426,共5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用...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形貌.考察了共混膜在异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溶胀吸附性能及共混比和蒙脱土含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聚乙烯醇膜中添加适量的蒙脱土纳米粒子可以大大改善膜的分离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 聚乙烯醇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植物纤维素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陈育如 夏黎明 +1 位作者 岑沛霖 欧阳平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用研制的植物纤维素连续蒸汽爆破机对植物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仪对汽爆处理后物料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及化学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方法... 用研制的植物纤维素连续蒸汽爆破机对植物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仪对汽爆处理后物料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及化学组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物料的物理结构及化学组成有一系列的影响,汽爆使物料的粒度变小,X-射线衍射峰变明显,处理物料红外光谱的某些峰强度减弱,半纤维素变化较大,处理后的物料易于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素 纤维素 汽爆 蒸汽爆破 酶解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nton反应体系Fe^(2+)固定化技术及催化反应工艺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郑展望 雷乐成 +2 位作者 邵振华 王宇峰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9-744,共6页
对 Na-Y 分子筛、Na-X 分子筛、硅胶和 D001 树脂作为 Fe2+固定化载体进行了研究。从负载量、稳定性、催化氧化性能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Na-Y 型分子筛是一种理想的载体。通过优化条件制备了 Fe-Y 催化剂,并对其在非均相 UV/Fenton ... 对 Na-Y 分子筛、Na-X 分子筛、硅胶和 D001 树脂作为 Fe2+固定化载体进行了研究。从负载量、稳定性、催化氧化性能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Na-Y 型分子筛是一种理想的载体。通过优化条件制备了 Fe-Y 催化剂,并对其在非均相 UV/Fenton 反应体系中催化氧化苯酚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在 pH 2.0~10.0 范围内都能高效地催化氧化苯酚,在基准条件下,反应时间 30min 时,其去除率接近 100%。该体系比 H2O2/Fe-Y,UV/H2O2和 UV/Fe-Y 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大大提高,说明 UV 和 H2O2/Fe-Y 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催化剂 废水处理 UV/FENTON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