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7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协同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晓云 李浩 周文文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29-32,共4页
创新创业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面向协同创新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创新创业培养的关键。在分析当前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总结协... 创新创业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面向协同创新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实现创新创业培养的关键。在分析当前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总结协同创新中心模式下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五个特点;提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研究生招生模式、双博士学位的培养制度、多元化的导师组培养模式、基于云计算的工程学科研究生过程培养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云计算 工程学科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作业轨迹跟踪控制
2
作者 张扬 夏庆超 +4 位作者 杨灿军 常宗瑜 宋瑞银 吴定泽 张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程进行轨迹跟踪控制研究;考虑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作业过程中参数变化对机械手拾起和放置物体的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计算力矩控制、传统滑模控制和双环滑模控制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环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本体和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减小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跟踪误差、降低系统总的能量消耗,并且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重物时对机械手关节的影响要大于对本体位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 轨迹跟踪 双环滑模控制 参数变化 拾起与放置 控制精度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专业科研拓展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新杰 顾大强 王庆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1-193,204,共4页
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机械学科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进而更新、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把科研项目延伸、拓展到本科实验教学中,使科研项目中所具有的多学科交叉、多行业综合... 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机械学科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进而更新、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把科研项目延伸、拓展到本科实验教学中,使科研项目中所具有的多学科交叉、多行业综合的特点融合进实验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开放自主的个性化实验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延伸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
4
作者 叶鑫 黄志权 张军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9,共9页
介绍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工程科学二处)“人才”和“研究”两类项目系列中部分类型项目的申请、评审与资助情况,以及科学基金项目的进展与结题情况,阐述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在科学基... 介绍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工程科学二处)“人才”和“研究”两类项目系列中部分类型项目的申请、评审与资助情况,以及科学基金项目的进展与结题情况,阐述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在科学基金改革探索、加强人才培养和研讨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并展望了2024年的主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科学基金改革 项目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外骨骼导纳参数对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巍 方炯杰 +3 位作者 颜泽皓 桂梁鸿 杨灿军 胡东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0-650,共11页
步态不对称是大多数偏瘫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研究表明偏瘫患者穿戴单侧外骨骼可以有效改善步态对称性.导纳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柔顺控制方法,而现有研究中关于将导纳控制应用于下肢康复外骨骼,未证明选择合适的导纳刚度对偏瘫患者个体... 步态不对称是大多数偏瘫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研究表明偏瘫患者穿戴单侧外骨骼可以有效改善步态对称性.导纳控制是一种经典的柔顺控制方法,而现有研究中关于将导纳控制应用于下肢康复外骨骼,未证明选择合适的导纳刚度对偏瘫患者个体的步态对称性恢复是有帮助的.为满足偏瘫患者步态恢复和人机交互柔顺性的需求,本研究设计开发了单侧髋关节外骨骼及导纳控制系统,并通过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系统仿真得到导纳参数对外骨骼柔顺程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真实患者和模拟偏瘫患者的步态特征,本研究验证了在小腿绑缚体重10%重物的人工阻碍的有效性.本研究以8名健康人为实验对象,在实时运动分析与训练交互实验室平台上进行了正常行走实验、穿戴人工阻碍的模拟偏瘫患者行走实验、穿戴人工阻碍和外骨骼助力的10组不同导纳刚度步态恢复实验以及一致性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侧外骨骼导纳控制对步态对称性的改善有显著性效果(p<0.01),并且髋关节外骨骼导纳控制的刚度参数选择因个体差异而异,证明需要针对个体差异特性进行定制化刚度系数设计.本研究初步证明了通过调整刚度参数可以为存在个体差异的下肢步行功能障碍者提供步态辅助以改善其步态对称性,为后续进行在线导纳参数优化和实现个性化步态辅助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步态康复 下肢外骨骼 导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氨比作用下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的研究
6
作者 胡安福 蒋健 +3 位作者 师晓鹏 汪华文 王骏 王凯歌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以烟丝为原料,引入外源葡萄糖和氨基酸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探究了不同氨基酸种类、氨基酸配比和糖氨比对烟草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了解美拉德反应在烟草中的呈香机理和调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烟丝为原料,引入外源葡萄糖和氨基酸强化烟草美拉德反应,探究了不同氨基酸种类、氨基酸配比和糖氨比对烟草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反应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变化,了解美拉德反应在烟草中的呈香机理和调控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添加烟丝的情况下,谷氨酸(GA)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生成了大量的酸类、呋喃类物质,GC含量分别为18.69%、 22.28%。在GA与烟草的美拉德反应体系中引入少量天冬氨酸(AA)可以将酯类物质的GC含量提高到1.38%。随着糖氨比的增加,反应产物的种类增多,其中包括醛类、酮类和酯类等物质,烟碱的GC含量从57.57%降至27.38%。最优的糖氨比为1,其中GA与AA物质的量比为1∶2,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中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DDMP)的GC含量为27.98%,并生成了少量的糠醛(FF)、糠醇(FA)和5-羟甲基糠醛(5-HMF)。随着温度的升高,DDMP不稳定,在较高温度时发生了分解,导致其GC含量的降低,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加。不同糖氨比条件下美拉德反应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和烟草的风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美拉德反应 糖氨比 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生物质热解气溶胶微尺度生成模拟与演变机制研究
7
作者 胡安福 夏倩 +5 位作者 蒋健 吴晋禄 金一骁 王骏 周国俊 王凯歌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7-1004,共8页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蒸发及气溶胶喷溅的研究,对开发高质量生物油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构建悬浮气泡和附着气泡物理模型,针对附着气泡沸腾问题修正Lee相变模型,模拟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气...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蒸发及气溶胶喷溅的研究,对开发高质量生物油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构建悬浮气泡和附着气泡物理模型,针对附着气泡沸腾问题修正Lee相变模型,模拟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气泡破裂和气溶胶颗粒的喷溅过程,并对物性参数与加热温度进行调控,分析各因素对气溶胶生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悬浮气泡,随着表面张力系数、气泡直径和液相密度的增大,气溶胶颗粒喷溅速度增大,而随着液相粘性系数的增大,气溶胶颗粒喷溅速度减小;对于附着气泡,在一定范围内壁面温度越高气泡生长越快,但气溶胶颗粒喷溅速度越小。随着气泡半径增大,悬浮气泡和附着气泡破裂产生气溶胶颗粒的喷溅速度呈不同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附着气泡破裂后,壁面粘性作用抑制了气泡闭合过程,导致闭合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溶胶颗粒 两相流模拟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软管泵非编织复合橡胶软管的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
8
作者 余跃 吴济民 +2 位作者 唐宁 童水光 童哲铭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工业软管泵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优化设计空间,对其进行快速、精确地数值模拟十分必要。考虑到橡胶复合材料高度的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文中为工业软管泵中使用的非编织橡胶软管设计了一个... 工业软管泵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大优化设计空间,对其进行快速、精确地数值模拟十分必要。考虑到橡胶复合材料高度的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文中为工业软管泵中使用的非编织橡胶软管设计了一个非线性数值模型,并建立了一种用于处理非编织物加强层的加强筋单元有限元模型。基于以上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反作用力、最大应力应变和软管内表面接触面积大小与滑靴压缩进给量的关系,通过这些参数确定滑靴的挤压位移,能够减少原型测试的时间并降低设计成本;同时还计算出在不同内部压力下密封软管的预测挤压位移。针对软管压缩过程设计了反力和变形尺寸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文中提出的软管泵软管建模方法有助于软管泵的全虚拟仿真和数字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管泵 有限元 加强筋单元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的驱动防滑多模式控制策略设计
9
作者 朱绍鹏 毛竞扬 +3 位作者 刘栋青 殷玉明 陈慧鹏 许烨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5,共12页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可以独立、精准地控制各车轮的驱动转矩来实现驱动防滑控制,但单一的驱动防滑策略难以满足多种复杂行驶工况要求,不能保证车辆驱动综合性能最优。因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响应快速、控制精准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驱动防滑...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辆可以独立、精准地控制各车轮的驱动转矩来实现驱动防滑控制,但单一的驱动防滑策略难以满足多种复杂行驶工况要求,不能保证车辆驱动综合性能最优。因此,该研究提出一种响应快速、控制精准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驱动防滑多模式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要求,基于七自由度分布式驱动车辆模型设计了相应的驱动模式及模式切换策略。其次,基于Burckhardt轮胎模型6条标准路面的附着特性曲线,利用优化的线性插值算法,提出了路面识别融合算法计算最优滑转率,并以此作为控制目标设计了非线性整定的PID控制器实现动力分配控制及切换。最后,建立了CarSim整车模型和Matlab/Simulink驱动防滑控制模型,在低附着路面、对接路面、对开路面、低附着坡道和对开坡道上进行了联合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策略能精确地辨识道路的附着系数,驱动防滑策略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快速响应,并在不同模式之间准确切换,兼顾了动力性与稳定性,有效提高了驱动防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电动车辆 驱动防滑 多模式控制 路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新型低能耗少水吸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燕洁 方梦祥 +2 位作者 刘可亮 许利华 施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6-998,I0015,共14页
双碳目标驱动下,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作为最具有大规模应用前景的碳捕集技术被寄予厚望。但吸收剂的高能耗特性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少水吸收剂由于其在降低能耗方面的巨大潜力引起广泛关注。该文以吸收剂主剂作为分类基... 双碳目标驱动下,化学吸收法捕集CO_(2)作为最具有大规模应用前景的碳捕集技术被寄予厚望。但吸收剂的高能耗特性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少水吸收剂由于其在降低能耗方面的巨大潜力引起广泛关注。该文以吸收剂主剂作为分类基准,介绍3大类少水吸收剂(包括均相有机胺类少水吸收剂、两相吸收剂、离子液体、氨基硅油类少水吸收剂以及有机液体吸收剂)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少水吸收剂关键性能结果如热力学性能、动力学性能、物理特性等,并对不同类少水吸收剂性能进行了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少水吸收剂具有相比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吸收剂更低的再生能耗(平均能耗:2.3 GJ/t CO_(2))。尽管少水吸收剂拥有相比MEA吸收剂更高的富液粘度,但其中均相少水吸收剂相平均粘度仅为10.3 m Pa·S,与目前混合胺吸收剂粘度相当,能够适配现有碳捕集系统中的换热系统,可达到理想换热效果,无需对贫富液换热器等进行额外改造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少水吸收剂 两相吸收剂 离子液体 氨基硅油 有机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脱硫添加剂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军 张涌新 +4 位作者 郑成航 许昌日 邬成贤 高翔 骆仲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86-2191,共6页
在某300MW脱硫机组对添加剂强化SO2吸收,实现高效SO2脱除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WFGD系统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减少吸收塔浆液池浆液pH值的波动,提高石灰石传质,增加石灰石利用率和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品... 在某300MW脱硫机组对添加剂强化SO2吸收,实现高效SO2脱除的作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WFGD系统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减少吸收塔浆液池浆液pH值的波动,提高石灰石传质,增加石灰石利用率和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品质;添加剂对SO2浓度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保证系统高效、长期稳定的运行;添加剂在脱硫系统的主要损失是石膏携带导致.通过添加剂实现WFGD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添加剂 pH缓冲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41
12
作者 甘智华 王博 +2 位作者 刘东立 王任卓 张学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60-2177,共18页
在介绍已发射和在研液氦温区低温探测器的任务目标和对低温系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用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性能,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当前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主要采用线性压缩机驱动的预冷型4... 在介绍已发射和在研液氦温区低温探测器的任务目标和对低温系统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用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工作性能,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当前空间液氦温区机械式制冷技术主要采用线性压缩机驱动的预冷型4 He和3 He J-T节流制冷技术,而对于提供预冷的斯特林制冷机、吸附制冷机和高频脉管制冷机而言,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是实现整机高效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氦温区 空间应用 低温探测器 机械式制冷系统 J-T节流制冷机 预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工程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42
13
作者 陈坚红 盛德仁 +1 位作者 李蔚 任浩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分析了火电厂工程的特点,对涉及火电厂工程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归纳和总结。提出火电厂工程综合评价的原则和要求,引入德尔菲法,建立火电厂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分析了火电厂工程的特点,对涉及火电厂工程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归纳和总结。提出火电厂工程综合评价的原则和要求,引入德尔菲法,建立火电厂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建立火电厂工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火电厂工程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将这一模型应用到一个实际案例中,证明了这一模型在实践中的实用性。该文为适应火电厂工程的要求,在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工程 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工程中复杂曲面测量规划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单东日 柯映林 刘云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数据采集是反求建模的第一环节 ,测量数据的好坏决定了反求CAD模型的品质和精度。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三坐标测量机 ,提出了产品反求建模过程中复杂曲面测量规划的基本规则 ,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为最终构造出精度高、品质好的 CAD... 数据采集是反求建模的第一环节 ,测量数据的好坏决定了反求CAD模型的品质和精度。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三坐标测量机 ,提出了产品反求建模过程中复杂曲面测量规划的基本规则 ,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为最终构造出精度高、品质好的 CAD模型奠定了基础。这些规则在汽车、飞机零部件的测量造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反求工程 曲面造型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式球磨机用于POPs机械化学处置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志良 陆胜勇 +2 位作者 毛琼晶 王旭 严建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34-2145,共12页
机械化学法对各种氯代、溴代和氟代POPs均具有高效的降解效率,有很好的规模化应用的潜力.然而该技术目前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实验室常用设备行星式球磨机的处理量有限,不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因此,提出以水平式球磨机代替行星式球磨... 机械化学法对各种氯代、溴代和氟代POPs均具有高效的降解效率,有很好的规模化应用的潜力.然而该技术目前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实验室常用设备行星式球磨机的处理量有限,不具备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因此,提出以水平式球磨机代替行星式球磨机的观点,并通过建立两种球磨形式的单个磨球宏观运动模型和磨球微观撞击能量传递模型,对二者的有效碰撞功率进行定量研究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行星式球磨机的能量密度高于水平式球磨机;水平式球磨机的有效碰撞功率随滚筒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且存在最佳球磨转速.水平式球磨机能量密度低这一缺点可以通过增大球料比和延长球磨时间等方式进行有效弥补,此外,由于其能量利用效率和处理量远远超过行星式球磨机,因此其作为POPs规模化处置设备具备很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学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行星式球磨机 水平式球磨机 有效碰撞功率 规模化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添加剂对机械化学法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卫樱蕾 严建华 +1 位作者 陆胜勇 李晓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997,共7页
将废弃鸡蛋壳/碳酸钙作为钙基添加剂,进行飞灰中二恶英的机械化学无害化处理.研究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对二恶英质量分数和毒性当量降解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球磨后样品的结构、尺寸进行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蛋壳作为添加剂可... 将废弃鸡蛋壳/碳酸钙作为钙基添加剂,进行飞灰中二恶英的机械化学无害化处理.研究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对二恶英质量分数和毒性当量降解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球磨后样品的结构、尺寸进行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蛋壳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降解飞灰中的二恶英,通过8h以上的球磨,二恶英的质量分数和毒性当量都降低到50%以下.相同条件下,球磨转速越高,二恶英的降解率也越高.对于规模化的应用,选取转速为300~400r/min较为合理.脱氯反应以及分解反应是机械化学法降解二恶英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D/FS 降解 机械化学 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卷烟水分生成及迁移释放规律研究进展
17
作者 吴晋禄 胡安福 +7 位作者 蒋健 夏倩 王骏 肖卫强 周国俊 吴键 徐建 方梦祥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5,共11页
加热卷烟作为新型烟草制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流行,其基础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烟草行业的重点领域。其中,加热卷烟水分的生成与迁移释放特性是调控烟气水分含量和温度的关键因素。加热卷烟水分的生成及迁移释放特性受到样品特性(含水... 加热卷烟作为新型烟草制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流行,其基础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烟草行业的重点领域。其中,加热卷烟水分的生成与迁移释放特性是调控烟气水分含量和温度的关键因素。加热卷烟水分的生成及迁移释放特性受到样品特性(含水率、雾化剂类型及含量、制备工艺、烟叶原料)、烟支结构(发烟段长度、滤嘴通风率、打孔位置)、器具参数(加热温度、加热方式)、抽吸模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深化加热卷烟基础研究并提升产品质量,重点从发烟段含水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水分生成规律研究、水分迁移释放规律研究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以期为加热卷烟产品研发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含水率 水分生成 迁移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工程图学装配引导沉浸式教学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昕玥 何再兴 +1 位作者 刘振宇 谭建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5-199,213,共6页
传统的装配图拆画环节教学手段不够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将增强现实虚拟装配技术引入课堂,设计了一种沉浸式虚拟装配教学实验平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虚拟几何特征的零件位姿检测技术,以实现精准装配。该实... 传统的装配图拆画环节教学手段不够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将增强现实虚拟装配技术引入课堂,设计了一种沉浸式虚拟装配教学实验平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虚拟几何特征的零件位姿检测技术,以实现精准装配。该实验平台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装配概念、体验装拆装配体过程,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装配感,同时可学习虚拟装配技术前沿知识。从最终教学效果来看,与传统教学体系相比,基于增强现实的工程图学装配图拆画沉浸式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助学生的装配图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装配图 虚拟装配 增强现实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模语言在调距桨电液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卢石松 唐建中 +3 位作者 夏城城 张新宇 许伟 聂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调距桨的电液控制部分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其可靠性对船舶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电液系统诊断中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诊断建模语言——T语言,并基于此开发了一套建模与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描述器件输入和输出端口之... 调距桨的电液控制部分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其可靠性对船舶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针对电液系统诊断中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诊断建模语言——T语言,并基于此开发了一套建模与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描述器件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耦合、传递、变换和控制关系,依据实际连接关系(如管路、线缆等)构建与系统组成结构一致的诊断模型,确保了模型的一致性和可校核性。通过对调距桨电液系统的诊断建模与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也为类似电液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距桨 电液系统 故障诊断 建模方法 T语言 交互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复合能源系统再生制动分段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智奇 姚栋伟 +3 位作者 杨国青 李红 吴锋 宁晓斌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280-286,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复合能源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蓄电池,超级电容和双向DC/DC变换器相结合的复合能源系统和常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改进了复合能源系统,使其具有3种再生制动工作模式,并提出了再生制动分段控制策略。在高速段、中...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复合能源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蓄电池,超级电容和双向DC/DC变换器相结合的复合能源系统和常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改进了复合能源系统,使其具有3种再生制动工作模式,并提出了再生制动分段控制策略。在高速段、中速段和低速段3个不同的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再生制动控制方式,并根据超级电容电压、电机转速等因素确定了各阶段间切换时刻。通过电机制动电流和各阶段切换时刻优化控制,实现了平稳制动。以微型电动汽车为搭载对象,对常规控制策略和分段控制策略在两种不同初始制动车速下进行了制动工况的实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分段控制策略作用下,微型电动汽车制动平稳,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复合能源系统 超级电容 再生制动 分段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