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薄层金属材料厚度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永强 杨世锡 甘春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针对传统超声测厚法声波频率低、衰减大,难以检测薄层材料厚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薄层材料厚度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所用激光超声波中心频率高、衰减小,可实现声波的非接触式激发与接收,厚度检测精度高;提出一种超声回波信号... 针对传统超声测厚法声波频率低、衰减大,难以检测薄层材料厚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薄层材料厚度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所用激光超声波中心频率高、衰减小,可实现声波的非接触式激发与接收,厚度检测精度高;提出一种超声回波信号特征量提取方法,能精确获取声波在薄层材料内传播时间,进一步减小了厚度检测误差。搭建试验系统对不同厚度铝合金试样块进行检测,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脉冲反射 时域信号分析 测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超声的金属构件表面微裂纹定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永强 杨世锡 刘学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19,共6页
传统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一般需对比裂纹构件与无损构件响应数据,分析两者差异以识别裂纹;两次测量结果易受人工操作误差、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导致裂纹误检。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金属构件表面微裂纹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 传统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一般需对比裂纹构件与无损构件响应数据,分析两者差异以识别裂纹;两次测量结果易受人工操作误差、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导致裂纹误检。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金属构件表面微裂纹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提取激光超声波与裂纹构件作用后非线性特征参数改变量实现裂纹定量检测,无需参考无损构件响应数据,能有效减少因人工操作误差、外界环境变化引发的裂纹误检;利用激光辐照构件激发超声波,根据构件时域动态响应信号重构相空间,引入一种非线性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对构件上相邻辐射点之间状态空间改变量进行评估以实现裂纹检测。构建实验系统对空压机缸体表面实际砂孔缺陷及疲劳裂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有效定量检测金属构件表面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检测 激光超声 相空间 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免强迫装配和提升效率的预连接工艺规划 被引量:2
3
作者 曲巍崴 唐伟 +2 位作者 毕运波 李少波 罗水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1-1569,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预连接工艺理论依据缺乏、强迫装配经常存在、效率差异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避免强迫装配和提升效率的预连接工艺规划模型.以引起强迫装配的零件配合面不匹配误差和生产资源调度路径为约束,将壁板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典... 为了解决传统预连接工艺理论依据缺乏、强迫装配经常存在、效率差异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避免强迫装配和提升效率的预连接工艺规划模型.以引起强迫装配的零件配合面不匹配误差和生产资源调度路径为约束,将壁板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典型单元,联合构建典型单元之间的关联工艺子模型和典型单元内部工艺子模型.通过一个大型壁板预连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有效避免了零件配合面不匹配误差引起的强迫装配,而且给出了提高生产资源调度效率的方法,优化后的调度效率相对于初值提升了29%,预连接数量减少了25%,这为预连接规范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板 典型单元 预连接 不匹配误差 生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强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5期34-38,47,共6页
工艺仿真技术是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重要支撑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仿真技术在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制造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近10年来,我国工艺仿真技术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距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对国内外复合材... 工艺仿真技术是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重要支撑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仿真技术在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制造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近10年来,我国工艺仿真技术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距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对国内外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合近期研究工作分析了国内航空制造领域对复合材料仿真技术的需求。最后,根据国内仿真技术现状对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构件 工装设计 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 固化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iN/Ag纳米多层涂层海水环境磨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单磊 杨将新 +2 位作者 吴福忠 李金龙 王永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72,共13页
本文中采用多弧离子镀系统在Ti-6Al-4V合金(TC4)上沉积TiSiN/Ag纳米多层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涂层的成分和结构,并使用纳米压痕测试其硬度.用Rtec MFT5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在... 本文中采用多弧离子镀系统在Ti-6Al-4V合金(TC4)上沉积TiSiN/Ag纳米多层涂层.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涂层的成分和结构,并使用纳米压痕测试其硬度.用Rtec MFT500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致密的结构和清晰的多层界面,TiSiN层与Ag层交替沉积,涂层中包含TiN、Ag和Si3N4相,非晶Si3N4包裹纳米晶TiN.相比TC4合金基体,沉积TiSiN/Ag纳米多层涂层后,摩擦系数在大气环境和海水环境均能下降0.15以上,磨损率降低两个数量级.人工海水中摩擦状态下材料出现腐蚀摩擦交互作用,主要损耗形式为腐蚀对磨损的促进,TiSiN/Ag纳米多层涂层的耐磨蚀性能远优于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iN/Ag多层涂层 磨蚀 海水环境 纳米晶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装置及打印模型形貌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大鹏 张斌 +3 位作者 洪昊岑 李洋 季清华 杨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为了能够实时观测生物3D打印全过程,并对打印模型的形貌进行检测及重建,设计集成式生物3D打印机检测系统.通过开发具备视频监测功能的打印喷头,实现对打印模型的在线检测.采用色散共焦位移测量技术,通过对打印模型X、Y轴的位置信息及Z... 为了能够实时观测生物3D打印全过程,并对打印模型的形貌进行检测及重建,设计集成式生物3D打印机检测系统.通过开发具备视频监测功能的打印喷头,实现对打印模型的在线检测.采用色散共焦位移测量技术,通过对打印模型X、Y轴的位置信息及Z轴的高度信息进行扫描得到测量数据,并结合MountainsMap实现打印模型的形貌重建.使用LabVIEW完成上位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建立G-code与打印模型的映射关系,实现打印轨迹的可视化,确保在程序运行到当前代码段时打印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生物3D打印机的在线检测功能,对网格状及凸台模型的表面进行形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打印模型的形貌检测.打印模型表面形貌特征的可视化数据为构建精准打印模型提供数据支持,计算机视觉技术为高精度生物3D打印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模型检测 检测技术 形貌重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汽车装配体漏水缝隙识别与可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扶建辉 王进 +1 位作者 陆国栋 JUNG Yoong-ho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7-364,共8页
为了在新车型设计阶段发现漏水问题,提出基于体素的汽车装配体潜在漏水缝隙的识别与可视化方法.在汽车装配体模型体素化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相邻零件之间的缝隙体素,重构三角网格曲面并提取零件的边界边,以确定表达漏水部位的边界体素;基... 为了在新车型设计阶段发现漏水问题,提出基于体素的汽车装配体潜在漏水缝隙的识别与可视化方法.在汽车装配体模型体素化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相邻零件之间的缝隙体素,重构三角网格曲面并提取零件的边界边,以确定表达漏水部位的边界体素;基于所提出的映射点生成算法计算缝隙间距并构建缝隙曲面;通过由弦高误差控制的自适应细分方法降低缝隙曲面边界到零件曲面的误差,利用彩色云图进行可视化显示.该方法能够精确识别汽车的全部潜在漏水部位,并可以直观显示漏水部位的缝隙大小,以快速验证水密性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先天设计缺陷而造成声誉与经济损失.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化工等行业的大型复杂产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漏水 装配体 三角网格 体素 缝隙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enterNet的AFP铺层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璇 康硕 朱伟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212,共11页
针对利用可见光图像检测AFP铺层表面缺陷受光源条件差、预浸纱纹理对比度低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enterNet的AFP铺层表面红外图像缺陷检测方法,提高AFP铺层表面缺陷检测性能。首先,针对CenterNet模型参数数量过... 针对利用可见光图像检测AFP铺层表面缺陷受光源条件差、预浸纱纹理对比度低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enterNet的AFP铺层表面红外图像缺陷检测方法,提高AFP铺层表面缺陷检测性能。首先,针对CenterNet模型参数数量过多而工控机硬件配置有限的问题,提出利用基于ASFF的轻量级MobileNetV3作为骨干网络,构建轻量级anchor-free检测模型AFPCenterNet,减少网络参数数量的同时降低计算机存储资源占用率。然后,针对高斯核函数带宽参数的求解,提出一种根据ground-truth bounding box长宽比自适应调整带宽参数的方法,减小负样本数量,降低网络模型的损失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FP-CenterNet在AFP红外数据集上的AP为90.2%,模型内存容量为12.9 MB,使用GPU加速时单张检测时间为52 ms。和原有的CenterNet骨干网络相比,AFP-CenterNet检测精度略差于DLA-34,和ResNet-101相当,比ResNet-18高7.7%,内存占用率和DLA-34、ResNet-101、ResNet-18相比分别降低83.2%、93.6%和78.6%。和SSD、YOLOv3相比,AFP-CenterNet模型的AP分别提升9.6%和8.3%,内存占用量降低85.1%和94.5%。在不使用GPU加速的条件下,改进后的AFP-CenterNet的检测速度和CenterNet、SSD、YOLOv3相比提高近一倍,具有明显的检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纤维铺放(AFP) 红外图像 缺陷检测 CenterNet AFP-Ce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试验台架负载模拟技术标定方法研究
9
作者 吕浩亮 王喆 +2 位作者 吴鹏辉 周晓军 杨辰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7-454,共8页
为在履带车辆整车试验台架上精确复现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受路面负载及惯性负载,本文中对台架负载模拟的精度开展了标定研究。首先分析了履带车辆在复杂行驶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对整车进行了等效惯量建模,并利用速度跟踪法建立了加载模型... 为在履带车辆整车试验台架上精确复现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受路面负载及惯性负载,本文中对台架负载模拟的精度开展了标定研究。首先分析了履带车辆在复杂行驶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对整车进行了等效惯量建模,并利用速度跟踪法建立了加载模型。为研究该模型下系统惯量模拟的误差,提出了以标准惯量飞轮组标定电模拟惯量的方法对系统模拟精度进行了标定。标定过程中考虑了系统阻力矩和原有机械惯量对结果的影响,并在稳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下对惯量模拟的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标定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经标定的系统整车试验结果表明了标定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负载模拟 电惯量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