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敌昆虫及其在水稻重大害虫控制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知知 叶侃 +4 位作者 童正语 吕仲贤 张文庆 祝增荣 陈学新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8-256,共19页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病虫害防治面临重大挑战,其中虫害是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天敌昆虫在水稻害虫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是实现绿色防控和农业可持续的重要生物资源。本文重点围绕水稻重要害虫(如稻飞虱...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病虫害防治面临重大挑战,其中虫害是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天敌昆虫在水稻害虫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是实现绿色防控和农业可持续的重要生物资源。本文重点围绕水稻重要害虫(如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的可持续治理,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稻田天敌昆虫资源三个关键领域:重要天敌昆虫种类(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及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稻田天敌昆虫的主要因素以及稻田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助增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充分发挥天敌昆虫控害作用为核心的水稻害虫生态防控技术体系,释放、涵养、储蓄、维持和保育天敌昆虫,发挥天敌昆虫周年控害作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推动水稻生产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 寄生蜂 捕食性天敌 水稻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翅土白蚁共生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2
作者 余婷 黄越 +3 位作者 李吴晗 周琪欢 陈翔 莫建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869,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微生物在秸秆综合性应用中的潜能,为生产上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和菌圃中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微生物在秸秆综合性应用中的潜能,为生产上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和菌圃中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7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潜力的微生物。进一步鉴定后测定木质纤维素降解优势酶活性并进行菌株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构建固-液发酵体系,评估不同微生物与其组合菌系对玉米(Zea mays)秸秆的降解效果;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得到的二叉毛壳属(Dichotomopilus sp.)真菌F1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处理12 d即能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有28.74%的降解率;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 sp.)细菌G1、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G2、二叉毛壳属真菌F1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真菌F2四种菌组成的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最佳,处理12 d对玉米秸秆的干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3.65%、23.84%、46.39%和27.08%。同时,玉米秸秆表面结构分崩离析,结晶度由38.02%下降至33.63%,木质纤维素化学键强度减弱。[结论]本研究发掘了极具秸秆降解潜能的菌株二叉毛壳属真菌F1,以其为基础构建了高效的四菌降解菌系,在产业化利用上具有进一步开发潜能,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土白蚁 共生微生物 玉米秸秆 木质纤维素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翅土白蚁共生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佳敏 冯一璐 +1 位作者 莫建初 李鸿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7,共15页
放线菌能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抗生素、酶和抗氧化剂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峻,用传统方法从土壤微生物中挖掘新化合物的效率逐渐降低,因此,对新生境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探索变得日益迫切。近年... 放线菌能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抗生素、酶和抗氧化剂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峻,用传统方法从土壤微生物中挖掘新化合物的效率逐渐降低,因此,对新生境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探索变得日益迫切。近年来,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从黑翅土白蚁体内及其蚁巢菌圃中分离并鉴定出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的新型微生物天然产物,并在农业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深入探讨了源自黑翅土白蚁的放线菌菌株的类群多样性、基因组代谢潜能多样性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并重点分析了这些天然产物在多种农业病原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此外,本文还展望了将其开发成环保型生物农药的未来研究重点,以期为新型农药的创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黑翅土白蚁 天然产物 基因组挖掘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巩中军 周文武 +1 位作者 祝增荣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1-768,共8页
昆虫的嗅觉对昆虫的栖息地选择、觅食、群集、趋避、繁殖以及信息传递等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昆虫嗅觉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嗅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完整阐述,是探索农业害虫的专一性防治的基础。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是G蛋白偶... 昆虫的嗅觉对昆虫的栖息地选择、觅食、群集、趋避、繁殖以及信息传递等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昆虫嗅觉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嗅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完整阐述,是探索农业害虫的专一性防治的基础。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是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的一种,是嗅觉系统的关键成分。近年来嗅觉受体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昆虫嗅觉的基本过程、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特征、蛋白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分布部位和相关配体的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受体 昆虫嗅觉 G蛋白偶联受体 嗅觉神经 气味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体内章鱼胺和酪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顺凡 郭建洋 +1 位作者 黄佳 叶恭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7-1166,共10页
章鱼胺(octopamine,OA)和酪胺(tyramine,TA)在昆虫体内扮演着各种重要的生理角色。它们协调控制着昆虫的各种器官和行为,如调节外周淋巴器官功能和影响昆虫的学习与记忆、昼夜节律等,使得昆虫能够以合理的方式来应对外界刺激,并被认为... 章鱼胺(octopamine,OA)和酪胺(tyramine,TA)在昆虫体内扮演着各种重要的生理角色。它们协调控制着昆虫的各种器官和行为,如调节外周淋巴器官功能和影响昆虫的学习与记忆、昼夜节律等,使得昆虫能够以合理的方式来应对外界刺激,并被认为在功能上对应于脊椎动物体内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虽然都是酪氨酸脱羧基产物,且酪胺是章鱼胺的生物合成前体,但它们都通过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昆虫体内发挥不同的神经调控作用。近年来,对昆虫体内章鱼胺和酪胺,尤其是它们与对应受体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昆虫体内章鱼胺和酪胺的生物合成,在神经和非神经组织中的分布,被突触前结构的再摄取以及它们在昆虫体内的不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章鱼胺和酪胺受体基因的克隆、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药理作用特性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章鱼胺 酪胺 G蛋白偶联受体 药理学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易香 吴顺凡 +1 位作者 黄佳 叶恭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4-859,共16页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胺。5-HT在昆虫神经组织和非神经组织中均可合成,它可被5-HT转运体重吸收进入突触前结构中。5-HT通过结合特异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昆虫体内发挥不同的神经调控作用,调节昆...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胺。5-HT在昆虫神经组织和非神经组织中均可合成,它可被5-HT转运体重吸收进入突触前结构中。5-HT通过结合特异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昆虫体内发挥不同的神经调控作用,调节昆虫主要的行为活动,比如取食、生物钟、聚集、学习和记忆等。昆虫体内5-HT受体有5种,分别为5-HT1A,5-HT1B,5-HT2A,5-HT2B和5-HT7。其中5-HT1A和5-HT1B偶联胞内cAMP的降低,5-HT2A和5-HT2B偶联胞内Ca2+的释放,5-HT7偶联胞内cAMP的升高。近年来,昆虫体内5-HT及其受体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昆虫体内越来越多的5-HT受体被克隆,并进行了功能和药理学性质分析。不同昆虫5-HT受体药理学性质存在差异,将为以5-HT受体为靶标,设计新型特异性杀虫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神经元 生物胺 5-羟色胺 G蛋白偶联受体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基因组及数据库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尹传林 李美珍 +4 位作者 贺康 丁思敏 郭殿豪 席羽 李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共18页
基因组序列为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系统生物学在古老的昆虫学中蓬勃发展。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在NCBI登录注册的昆虫基因组测序计划有494项,其中已提交原始测序数据的昆虫有225种,完成基... 基因组序列为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推动系统生物学在古老的昆虫学中蓬勃发展。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在NCBI登录注册的昆虫基因组测序计划有494项,其中已提交原始测序数据的昆虫有225种,完成基因组拼接的有215种,具有基因注释的有65种,公开发表的昆虫基因组有43篇。本文综述了测序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昆虫基因组研究的推动作用、昆虫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及其存在的问题、昆虫基因组测序进展、昆虫基因组数据库的发展及基因数据挖掘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以及昆虫基因大数据在害虫防治和资源昆虫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基因组 组装与注释 数据挖掘与分析 基因组数据库 害虫防治 资源昆虫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多巴胺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顺凡 徐刚 +3 位作者 齐易香 夏仁英 黄佳 叶恭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2-1358,共17页
多巴胺(dopamine,DA)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胺,其参与调控了昆虫的多种生理反应和行为过程,如学习与记忆、认知、性取向、抉择、运动以及型变等。多巴胺主要通过结合特异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即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 多巴胺(dopamine,DA)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胺,其参与调控了昆虫的多种生理反应和行为过程,如学习与记忆、认知、性取向、抉择、运动以及型变等。多巴胺主要通过结合特异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即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来发挥生理作用。本文综述了多巴胺在昆虫中的调控、分布及所参与的生理功能,如多巴胺调控昆虫的交配、发育、嗅觉以及运动行为等,特别对DARs的信号转导、生理功能以及药理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评述。昆虫的DARs大致可分为两大类:D1-like DARs和D2-like DARs。D1-like DARs包含有2种亚型,分别为DOP1和DOP2。DOP1仅能偶联胞内cAMP的上升,而DOP2不仅可以起胞内cAMP的上升,还可偶联胞内Ca2+的释放。D2-like DARs仅包含有1种亚型DOP3,其被激活后引起胞内cAMP的降低。DA通过激活不同的DARs可偶联不同的第二信使系统,所产生的下游细胞反应则与昆虫的各种行为相关,而对昆虫DARs的药理学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开发特异性的杀虫剂用于害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多巴胺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行为 型变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光华 赵伟春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93-1303,共11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体外DNA分子PCR复制过程中每个循环的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DNA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特异...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体外DNA分子PCR复制过程中每个循环的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DNA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在动植物基因工程、动植物检疫、微生物鉴定与分类、食品安全检测和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近年来新的荧光探针的原理、类型进行了评述,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探针 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卵黄蛋白分子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胜张 叶恭银 刘朝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6-1209,共14页
卵黄原蛋白(Vg)、卵黄多肽(YP)和小卵黄蛋白(minor YP)是昆虫三类主要的卵黄蛋白,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已经解析的Vg,YP和minor YP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对三者同源性研究的... 卵黄原蛋白(Vg)、卵黄多肽(YP)和小卵黄蛋白(minor YP)是昆虫三类主要的卵黄蛋白,它们之间的同源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已经解析的Vg,YP和minor YP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对三者同源性研究的基础,对其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g,YP和minor YP是三类具有不同进化祖先的卵黄蛋白,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低。Vg在系统进化过程中最为保守,与人类的血清载脂蛋白B(ApoB)具有较高的同源性;YP与脊椎动物的肝脂酶和胰脂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minor YP与脊椎动物胃脂肪酶和舌脂肪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时,对三者的分子特性做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原蛋白 卵黄多肽 小卵黄蛋白 分子进化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翅目昆虫杜氏腺形态结构、内分泌物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家颖 叶恭银 胡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20,共5页
杜氏腺为膜翅目雌性昆虫生殖器官中的一外分泌腺体,外形呈囊腔状,内含丰富的油状分泌物。其内分泌物主要为饱和与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有着辅助产卵、释放信息素及作幼虫食物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对杜氏腺的形态结构、内分泌物合成途径、... 杜氏腺为膜翅目雌性昆虫生殖器官中的一外分泌腺体,外形呈囊腔状,内含丰富的油状分泌物。其内分泌物主要为饱和与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有着辅助产卵、释放信息素及作幼虫食物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对杜氏腺的形态结构、内分泌物合成途径、化学组分及其生理和生态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腺 形态结构 来源 化学成分 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外周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莫建初 王成盼 尉吉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嗅觉作为昆虫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觅食、防御、交配、繁殖、信息交流及栖息地选择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环境中或来自生物体的气味分子作用于昆虫感觉器官引起昆虫产生行为反应的机制,有助于人们了解昆虫的寄主识别... 嗅觉作为昆虫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觅食、防御、交配、繁殖、信息交流及栖息地选择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环境中或来自生物体的气味分子作用于昆虫感觉器官引起昆虫产生行为反应的机制,有助于人们了解昆虫的寄主识别、种间互作和种内交流等行为及制定害虫治理和益虫保护等策略。本文对昆虫嗅觉系统中气味分子的传导过程,及外周嗅觉系统相关蛋白的功能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气味分子通过嗅觉感受器进入外周嗅觉系统,进而转化为电信号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气味结合蛋白与气味分子进行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气味受体;化学感受蛋白也能够与气味分子结合,但其在昆虫体内具有更为广泛的功能;气味受体具有识别气味结合蛋白或化学感受蛋白传递而来的气味分子的功能,并将这种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离子受体在外周嗅觉系统具有和气味受体相似的作用,但其气味反应谱更窄;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在气味分子的传递过程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气味降解酶也存在多种降解气味分子的假说。通过对昆虫外周嗅觉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今后研究昆虫外周嗅觉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嗅觉系统 气味结合蛋白 化学感受蛋白 气味受体 离子受体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 气味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体内不同微生物间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旭 黄韵姗 +1 位作者 张静宇 蒋明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6-945,共10页
昆虫在某些发育阶段可感染不同种类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物在宿主生长、繁殖、适应环境及进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昆虫体内的不同共生微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联系。本文以共生... 昆虫在某些发育阶段可感染不同种类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共生物在宿主生长、繁殖、适应环境及进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发现,昆虫体内的不同共生微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联系。本文以共生细菌为重点,综述了最近10多年来有关不同种共生细菌之间的关系,及共生细菌与其他昆虫相关微生物(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及昆虫共生真菌)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回顾了不同细菌在昆虫体内的共存和对宿主功能上的协作,昆虫中已经发生或可能正在发生的细菌取代,以及共生细菌对宿主的病原物敏感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各种生物学技术大量应用于共生细菌研究的背景下此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共生系统 细菌取代 病原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昆虫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聪 李有志 +6 位作者 杨念婉 武强 邢龙生 钱万强 席羽 李飞 万方浩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20,134,共10页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 随着全球贸易的加速发展,入侵物种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基因组学研究为阐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分子机制与生态适应性过程以及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与大数据。本文综述了入侵昆虫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基因/基因家族、转座子/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在决定昆虫入侵性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在助力害虫RNAi、昆虫不育技术(SIT)、化学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基因组学研究应用于入侵昆虫综合防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昆虫 基因组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类胰岛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晓昂 姚洪渭 叶恭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9-712,共14页
胰岛素是一类生物体内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具有调控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寿命等多种功能的肽类激素。在昆虫中,以多基因家族编码的类胰岛素为主,在结构上与脊椎动物胰岛素同源。近年来,有关昆虫类胰岛素及其信号通路等方面已有较多研... 胰岛素是一类生物体内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具有调控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寿命等多种功能的肽类激素。在昆虫中,以多基因家族编码的类胰岛素为主,在结构上与脊椎动物胰岛素同源。近年来,有关昆虫类胰岛素及其信号通路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特别是对黑腹果蝇的研究,为人类胰岛素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较好的试验模型。本文主要介绍昆虫类胰岛素及其受体、类胰岛素表达与释放、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及其在调控昆虫生殖、寿命、代谢、生长与发育和翅型分化等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其在害虫控制或天敌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胰岛素 类胰岛素受体 昆虫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多巴胺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刚 叶恭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22,共19页
多巴胺(dopamine,D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特异地结合其相关的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发挥作用。昆虫DARs可分为D1-like DARs,D2-like DARs和多巴胺/蜕皮激素受体(dopamine/ecdysteroid receptor,DopEcR)。D1-like D... 多巴胺(dopamine,D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特异地结合其相关的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s,DARs)发挥作用。昆虫DARs可分为D1-like DARs,D2-like DARs和多巴胺/蜕皮激素受体(dopamine/ecdysteroid receptor,DopEcR)。D1-like DARs包含两种亚型即DOP1和DOP2,都能偶联G s蛋白引起胞内cAMP上升,且DOP2还能偶联G q蛋白引起胞内Ca 2+浓度升高;D2-like DARs只有一种亚型DOP3,偶联G i蛋白导致胞内cAMP下降;DopEcR可以同时被DA和蜕皮激素激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昆虫DA的调控、多巴胺神经元、DARs的药理学特性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DA合成、转运和降解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昆虫的多种表型,如表皮黑化、翅的颜色和图案等。DA在多巴胺神经元中合成和释放,不同类型的多巴胺神经元参与调控不同的功能。随着近年来单细胞测序和DA实时成像技术的兴起,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特异神经元的功能。不同昆虫DARs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活性存在很大异同,这些药理学差异将为以昆虫DARs为作用靶标开发高效选择性杀虫剂提供重要依据。DARs参与调控昆虫的多种生理与行为过程,如取食、学习、记忆、遗忘、求偶、交配、睡眠及觉醒等。随着CRISPR/Cas9技术在不同昆虫中成功地应用,以及结合模式昆虫黑腹果蝇中丰富的遗传学操作手段,这些都将有利于精准解析DAR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多巴胺受体 神经元 信号转导 药理学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影响水稻和害虫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史锦花 金美香 +2 位作者 王超 吕静 王满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5-1542,共8页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多样复杂的机制来相互适应。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抗虫防御反应机制;与此同时,植食性昆虫也进化出多种策略来适应植物防御,达到生存的目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环境及植物和昆虫体内,越来越多的证...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多样复杂的机制来相互适应。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抗虫防御反应机制;与此同时,植食性昆虫也进化出多种策略来适应植物防御,达到生存的目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环境及植物和昆虫体内,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微生物能够参与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互作过程,对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环境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本文概述了水稻与害虫的互作以及昆虫共生菌、土壤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等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微生物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害虫种群繁衍和改变水稻对害虫的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理解植物和害虫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未来利用微生物防治水稻害虫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1)加强杀虫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力度;(2)应用内共生菌防控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 水稻 害虫 微生物 协同进化 褐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草甘膦和啶嘧磺隆的转基因水稻研究
18
作者 吴浩峰 林朝阳 沈志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7-1968,共12页
杂草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将耐草甘膦基因CP4-EPSPS和耐除草剂基因P450-N-Z1转入粳稻品种秀水134中,筛选获得一个对草甘膦以及啶嘧磺隆均具有良好耐受性的转化体GF-9。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转化体能够耐受1800 g·hm^(... 杂草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将耐草甘膦基因CP4-EPSPS和耐除草剂基因P450-N-Z1转入粳稻品种秀水134中,筛选获得一个对草甘膦以及啶嘧磺隆均具有良好耐受性的转化体GF-9。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转化体能够耐受1800 g·hm^(-2)(以酸当量计)草甘膦酸和30 g·hm^(-2)(以有效成分计)啶嘧磺隆活性成分的复合除草剂。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GF-9是单拷贝T-DNA转化体,其整合位点不在已知的注释基因中。田间初步试验表明,GF-9的田间表现型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GF-9是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转基因耐除草剂水稻转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耐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类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理论与实践
19
作者 高玉林 徐进 +9 位作者 闫俊杰 董莎萌 李素华 周文武 孙厚俊 杨志辉 邱思鑫 刘霞 周倩 赵志坚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6-369,共14页
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和甘薯的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居民膳食结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病虫害是制约我国以马铃薯和甘薯为代表的薯类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 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和甘薯的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居民膳食结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病虫害是制约我国以马铃薯和甘薯为代表的薯类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本文概述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提出后50年间,我国在马铃薯和甘薯病虫害监测预警、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以及综合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薯类作物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甘薯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在亚洲的暴发、传播与防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琪琦 潘冉冉 +1 位作者 王亚杰 王晓伟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木薯是重要的经济与粮食作物,由于其出色的耐旱、耐贫瘠、易种植等特性,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木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是木薯花叶病毒(Cassava mosaic virus,CMV)。CMV主要通过... 木薯是重要的经济与粮食作物,由于其出色的耐旱、耐贫瘠、易种植等特性,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木薯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是木薯花叶病毒(Cassava mosaic virus,CMV)。CMV主要通过带毒茎秆和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可以造成木薯叶片出现斑驳花叶、卷曲甚至枯萎,植株整体长势衰弱,导致木薯产量下降,严重威胁木薯生产。我国和东南亚木薯产区此前并没有CMV发生和危害的报道。可近年来,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 cassava mosaic virus,SLCMV)在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已经成为该地区木薯生产的主要病害,对我国的木薯生产也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围绕SLCMV在亚洲的发生、传播机制和防治策略展开了讨论,以期为防控SLCMV在我国的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 烟粉虱 抗性育种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