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策略研究 |
陈洁
郑梦琦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
吴秀明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论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回旋叙事 |
黄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一种浅易又含混的文学是怎么来的? |
翟业军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大学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独特教学体系的构建 |
吴秀明
严晓蔚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5 |
6
|
|
6
|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
吴秀明
葛舒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当代文学史“下限”及其相关史料问题研究 |
吴秀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的时间起始、空间场域与参照性问题——基于“年代学”的一种思考 |
吴秀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论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回旋叙事 |
黄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明清易代与江南文学版图之重构 |
周明初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史观与复古旨归 |
黄鹏程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伟大记忆如何被书写--评李舫纪实文学《回家》 |
陈奇佳
高懿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文学学”视界的建构与文学研究路径的探索 |
周启超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背景下影视理论研究与期刊发展——《电影评介》期刊的理论侧重与发展趋势 |
姚争
肖博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5
|
谢灵运浙东山水诗及其后世嗣响 |
胡可先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侠本体、历史化与“后金庸”问题——金庸武侠小说经典建构兼谈武侠文类发展前景 |
吴秀明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艺术与科学的永久争执和自由竞赛 |
李咏吟
|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消逝的乡村,声音在回响--罗伟章《尘世三部曲》中的村社图景 |
陈力君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像赞、颂古与普请:“五祖重来”故事的跨媒介、跨文类传播 |
冯国栋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甘青汉语临夏方言的“说”类标记:引语还是示证? |
赫如意
李旭平
|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