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版在哪里?——基于书史研究的粗浅思考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旦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书史研究学科林立,各自割据一方:达恩顿的书籍社会传播模式有整合之意,且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也遭到了同道批评;基此,亚当斯与巴克提出一个重书籍自身而不是传播的新研究范式。这些不同的研究及其范式,恰可为我们思考出版提供启示。正是... 书史研究学科林立,各自割据一方:达恩顿的书籍社会传播模式有整合之意,且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也遭到了同道批评;基此,亚当斯与巴克提出一个重书籍自身而不是传播的新研究范式。这些不同的研究及其范式,恰可为我们思考出版提供启示。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不同出版模式做一辨析,同时分析我国出版研究与书史研究的某些同异,提出以“出版性”为视野,以出版物质技术为条件,既看到出版的共性,又关注到不同物质技术带来的出版范式之不同,由此可以从历史观照现实,将传播出版化,探索构建数字时代的出版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书籍 书史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yyds”:媒介事件的数字重访与连接记忆的激荡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馨月 李红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9,共12页
2020年东京奥运开幕式触发了中国网友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追忆,掀起了一场对过往媒介事件的大规模数字重访。数以万计网民投入其间的记忆实践,展现出自发连接与集体追忆之间的张力,也在连接记忆和事件链的脉络中揭示出媒介事件的追忆机... 2020年东京奥运开幕式触发了中国网友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追忆,掀起了一场对过往媒介事件的大规模数字重访。数以万计网民投入其间的记忆实践,展现出自发连接与集体追忆之间的张力,也在连接记忆和事件链的脉络中揭示出媒介事件的追忆机制及其后果。围绕着对2008年奥运开幕式影像的重温,以个体为核心的参与者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抚今追昔,合力构造出追忆的热点时刻。由此展开的跨平台连接性记忆实践在行动、叙事和情感层面相互交汇、激荡,彰显出鲜明的集体性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是观之,连接记忆与集体记忆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呈现出复杂的交错、互动与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事件 奥运会开幕式 事件链 数字追忆 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