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剑平 章苏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5-41,共7页
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活动络绎开展,作为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推动力量,学科竞赛已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教育技术学科竞赛与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科竞赛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各类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活动络绎开展,作为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推动力量,学科竞赛已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教育技术学科竞赛与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科竞赛的现状与发展、提升竞赛水平的基本策略,并就"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为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科竞赛 大学生 教育技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1)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剑平 陈仕品 +1 位作者 杨进中 胡水星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4期3-10,共8页
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关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创新,更要注重促进教育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1)于5月29至31日在浙江大学举行,大会以"信息技术促... 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关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创新,更要注重促进教育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1)于5月29至31日在浙江大学举行,大会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为主题,彰显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重点,正在从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转向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本届大会收到论文1300余篇,来自美国、新加坡、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上百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共500多名代表,就移动与泛在学习、教育游戏与非正式学习、ICT在华文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数字化测试与评价、数字化学习与企业培训、中小学ICT教育与应用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CCE 信息技术 教育创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149
3
作者 刘小晶 张剑平 杜卫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82-89,97,共9页
当前微课教学实践逐步走向深入,但存在只注重内容的呈现形式、忽视教学原理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微课资源使用的教学效能。另外,虽然多数高校教师都认为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但又难以找到可供参考和借鉴... 当前微课教学实践逐步走向深入,但存在只注重内容的呈现形式、忽视教学原理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微课资源使用的教学效能。另外,虽然多数高校教师都认为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但又难以找到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设计模式,因此有必要从当代教学原理的根基中探寻微课的教学设计模式。当代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家梅瑞尔教授提出的"五星教学原理",以聚焦解决问题为宗旨,强调将知识技能的掌握置于解决不同问题的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的环节,旨在实现有效率的优质教学。这一教学原理为微课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教学法指导。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应围绕具有任务特征的中心问题展开,通过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总结归纳、融会贯通5个阶段来组织微课教学。以《数据结构》中"队列的应用"为案例的实践证明:这种微课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性、效用性和通用性,可以为微课建设者提供设计开发的规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星教学原理 微课 教学设计 应用模板 教学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屏”网络课程界面的眼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家华 张剑平 +2 位作者 黄丽英 彭超云 林晓芬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6期74-78,共5页
"三分屏"是当前网络课程界面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呈现方式,本文对这种界面的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结合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运用眼动追踪技术,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探讨"三分屏"网络课程中教师形象的呈... "三分屏"是当前网络课程界面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呈现方式,本文对这种界面的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结合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运用眼动追踪技术,从认知心理学的层面探讨"三分屏"网络课程中教师形象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认知负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试图揭示网络学习的基本规律,为网络课程的有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程 三分屏 眼动实验 认知负荷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7
5
作者 刘小晶 钟琦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110,共6页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高校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从分析"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入手,探究如何在高校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实...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使高校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从分析"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入手,探究如何在高校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学活动过程中各要素的流程控制。最后就实施方案应用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杨进中 张剑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7,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教育研究的焦点逐渐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对学习的研究也逐渐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学习环境的研究。社交网络模拟了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其理念契合了社会建...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教育研究的焦点逐渐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对学习的研究也逐渐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学习环境的研究。社交网络模拟了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其理念契合了社会建构主义、关联主义、分布式认知等学习理论,更加符合网络时代学习的社会性、关联性、分布性、碎片化、个性化等特征。本研究在分析现有网络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交网络模型为资源聚合与推荐框架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思路,对个人学习空间、学习资源聚合模式和个性化推荐引擎构建等学习环境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社交网络可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习环境内外资源的个性化聚合,并记录学习过程。通过对大量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辅助教学决策,优化学习过程,推荐符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最后,本研究基于开源社会性软件Sakai OAE构建了个性化学习环境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学习环境在用户易用性和技术接受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学习空间人人通 学习环境 资源聚合 资源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陈仕品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本文针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LSS)的学生模型建模问题,在分析学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的学生模型(CS-LS学生模型)。CS-LS学生模型包括学生描述、认知状态、学习风格和学习历史四个维度,其... 本文针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LSS)的学生模型建模问题,在分析学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的学生模型(CS-LS学生模型)。CS-LS学生模型包括学生描述、认知状态、学习风格和学习历史四个维度,其中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的适应性维度,它们分别采用知识多重覆盖模型和分组模型表示。CS-LS学生模型采用注册填表、在线问卷测试和系统预设值进行初始化,并通过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来诊断学生的能力水平,从而对学生模型进行动态更新。CS-LS学生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在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方面的个体差异,为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 学生模型 认知状态 学习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开放课程平台及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进中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7,共8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对扩展人们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传播和共享社会知识、推动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达国家对于开放课程资源的项目建设和应用研究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本文选取了美国麻省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对扩展人们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传播和共享社会知识、推动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达国家对于开放课程资源的项目建设和应用研究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本文选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分校、犹他州立大学、莱斯大学等大学的开放课程典型案例,对其平台架构和课程开发模式从技术工具、资源内容和遵循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所有开放课程在技术方面都需要内容管理系统(CMS)的支持,并且大部分课程平台采用了开源软件或者是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而成的;课程资源主要以课程讲义、大纲、习题集、阅读材料和音视频讲座等形式提供,其中音视频的形式相对较少;课程建设都遵循了国际通用标准协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中的若干特点和启示,期望对我国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工程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课程资源 开放课程平台 MITOCW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及应用研究——以数控加工为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孝平 林晓伟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2,共6页
在职业教育的各类教学环境当中,实训教学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最为迅速。近年来,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虚实融合的实训环境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类型。该文以虚实融合数控模具加工环境为背景开展了实训活动的初步研究,发现该类实训... 在职业教育的各类教学环境当中,实训教学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最为迅速。近年来,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虚实融合的实训环境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类型。该文以虚实融合数控模具加工环境为背景开展了实训活动的初步研究,发现该类实训环境具有明确的支持教学作用,并且存在"时点效应",即应用于校内认知性与验证性的实训以及熟练员工能力提升的培训时效果较好。进行该类教学活动必须进行整体与合理的设计,把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实训作为节点嵌入教学活动链中,使得活动与环境协同,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实训教学 虚实融合 教学环境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习内容组织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仕品 张剑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60,共8页
针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LSS)的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问题,根据基于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的学生模型,在基于知识树的领域知识表示、媒体空间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过程模型,从基于认知状态... 针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LSS)的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问题,根据基于认知状态和学习风格的学生模型,在基于知识树的领域知识表示、媒体空间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过程模型,从基于认知状态的学习内容组织、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内容表示和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导航三方面阐述了适应性学习内容的动态组织策略,并通过SCORM标准实现适应性学习内容聚合。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习内容组织策略为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动态地生成适合学习者个体特征的学习内容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 适应性学习内容 组织策略 首要教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的现状与热点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红美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4,共7页
教学应答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装备,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类典型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师生互动,已经引起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在阐述教学应答系统的构成、国外教学... 教学应答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装备,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类典型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师生互动,已经引起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在阐述教学应答系统的构成、国外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教学应答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ARS与教学法整合、形成性评估、同伴教导、问题化教学等,移动教学应答系统、ARS如何促进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培养、多元化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等,则是近年来教学应答系统研究者开拓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应答系统 互动教学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线追踪技术及其在e-Learning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家华 彭超云 张剑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5期74-78,共5页
视线追踪作为视觉心理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正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将视线追踪技术应用于e-Learning系统中,将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介绍了视线追踪技术及其特点,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案例论述了该技术在e-Learning研究中的应用,以及... 视线追踪作为视觉心理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正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将视线追踪技术应用于e-Learning系统中,将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介绍了视线追踪技术及其特点,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案例论述了该技术在e-Learning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对e-Learning系统设计的启示。最后以AdeLE项目为例,阐述了视线追踪技术在适应性e-Learning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线追踪 E-LEARNING 眼动 适应性 学习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教学系统支持英语学习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红美 徐振华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3期66-72,共7页
在阐述智能教学系统及其组成架构的基础上,结合PIMS移动智能教学系统支持英语学习的个案,介绍了PIMS系统框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认为案例具有重视学生初始学习能力的评估、动态生成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调整学习策略、关注智能教学系... 在阐述智能教学系统及其组成架构的基础上,结合PIMS移动智能教学系统支持英语学习的个案,介绍了PIMS系统框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认为案例具有重视学生初始学习能力的评估、动态生成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调整学习策略、关注智能教学系统的教学应用及其效果等优点,同时提出PIMS智能教学系统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学系统 移动学习 英语学习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现状探究——社会性软件使用的调研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琦 张剑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4期93-99,共7页
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高师院校在校大学生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探究解决方案。研究统计结果对科学掌握在基于网络的协作环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对相关... 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高师院校在校大学生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探究解决方案。研究统计结果对科学掌握在基于网络的协作环境下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对相关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思路,也对其他院校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非正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软件 非正式学习 现状调研 高师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的数字化教育装备应用于职教课堂的时点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孝平 张剑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3,共5页
近年来,各类数字化教育装备不断进入职业院校课堂,成为实训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备往往具有"虚实融合"的技术特征。本文以汽车模拟驾驶器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类似装备在支持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点效应"... 近年来,各类数字化教育装备不断进入职业院校课堂,成为实训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备往往具有"虚实融合"的技术特征。本文以汽车模拟驾驶器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类似装备在支持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点效应",即应用于实车训练前的"准备性学习"和技能熟练后的"素质提升"会有更好的效果。与时点效应相对应,教学安排与实施须精心设计,尤其要重视该类型装备在"技能熟练后的素质提升"方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训教学 数字化教育装备 虚实融合 时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 被引量:88
16
作者 程萌萌 夏文菁 +2 位作者 王嘉舟 郑颖 张剑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1期21-29,共9页
媒体和信息素养(MIL)的概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MIL的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并于2013年底发布了《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为我国提升媒体和信息素养提供了诸多启示:在宏... 媒体和信息素养(MIL)的概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MIL的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并于2013年底发布了《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为我国提升媒体和信息素养提供了诸多启示:在宏观战略层面,要完善MIL教育体系,健全媒体与信息的相关法规;在中观策略层面,要实现MIL的评估与干预并重,发挥民间机构的力量;在实践操作层面,要重视教师培训,发挥国家和个人MIL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信息与通信技术 媒体与信息素养 MIL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与应用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剑平 许玮 +1 位作者 杨进中 李红美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3期3-9,共7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被人们熟悉并部分取代基于课堂的"现实"学习环境。虚拟和现实的学习环境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学习者使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虚拟"学习环境已经被人们熟悉并部分取代基于课堂的"现实"学习环境。虚拟和现实的学习环境各有利弊,前者有利于学习者使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跨地域的协作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后者有利于学习者的临场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分析相关文献和现有学习环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虚实融合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对虚拟、现实以及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进行比较,并就若干典型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及其教学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校园环境信息观测与研究性学习、GLOBE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虚实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数字化探究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环境 虚实融合 学习环境设计 关联主义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探究教学——以西湖文化数字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3
18
作者 阙仁镇 杨玉辉 张剑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34-42,共9页
探究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主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数字博物馆的在线展览具有跨学科性质,博物馆学、信息技术和教育学... 探究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主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数字博物馆的在线展览具有跨学科性质,博物馆学、信息技术和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知识是在线展览设计的重要维度。根据认知灵活性理论,在历史教学或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自主学习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博物馆及其他网络资源,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到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博物馆探究学习的评价体系,具有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过程全程性、评价内容丰富性、评价方式多样性的特征。在西湖文化数字博物馆探究教学的实践中,给我们的反思:一是如果将教学目标停留在技术与资源本身,即便学生信息素养有所提高,但教育目标还是难以实现,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不利于学生成长;二是强调利用数字博物馆资料,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但决不能排斥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三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的关键在于对教学做出结构性调整,这种整合性课程形态,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时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博物馆 探究教学模式 历史文化学习 西湖文化案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 被引量:98
19
作者 刘小晶 张剑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深度融合,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创建课程微视频,用其来促进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已倍受人们的关注。为提高已建成的优质课程视频资源的使用价值,丰富微型学习资源,该文针对现有教学视频改造成微型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深度融合,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创建课程微视频,用其来促进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已倍受人们的关注。为提高已建成的优质课程视频资源的使用价值,丰富微型学习资源,该文针对现有教学视频改造成微型资源的问题,设计与开发了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在不破坏原有视频文件的前提下,实现了视频在任意时间段的分割和组合播放功能。同时,探索了经过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编辑后的微型视频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微型学习 教学视频 微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LICE模型 被引量:57
20
作者 张家华 张剑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共5页
本文以学习条件理论和教学系统要素理论为依据,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网络学习影响因素的模型——LICE模型。该模型将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习者(Learner)、教学者(Instructor)、网络课程(Curr... 本文以学习条件理论和教学系统要素理论为依据,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网络学习影响因素的模型——LICE模型。该模型将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习者(Learner)、教学者(Instructor)、网络课程(Curriculum)及学习环境(Environment),并对各方面的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影响因素 LICE模型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