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探索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建新 王瑶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基于扎根理论对3位浙江省体育名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的基础上,形成4特征4维度8指标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结构。4特征4维度是指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务实的教育理念、趋新的专业知识... 基于扎根理论对3位浙江省体育名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的基础上,形成4特征4维度8指标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结构。4特征4维度是指炽热的职业情感与动机、务实的教育理念、趋新的专业知识、巧用的专业能力等;8指标分别指职业发展动机、职业情感、教育观念、实践观念、体育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及其他相关文化知识、体育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4特征4维度8指标的浙江中小学体育名师专业素养内涵,与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为标志的"浙江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名师 专业素养 扎根理论 中小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作文评价能促进写作教学吗?——来自Z校拓展课的证据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艳 刘淑君 +1 位作者 李小丽 杨普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4,共12页
智能作文评价系统是人工智能、互联网、语言认知等多个领域交叉融合的产物,能为作文提供即时评分和内容反馈,其研发和应用为人机协同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随着中文智能作文评价系统进入教学应用阶段,人机协同作文评价在中文写作教学中... 智能作文评价系统是人工智能、互联网、语言认知等多个领域交叉融合的产物,能为作文提供即时评分和内容反馈,其研发和应用为人机协同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随着中文智能作文评价系统进入教学应用阶段,人机协同作文评价在中文写作教学中是否有效这一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以Z校写作拓展课的28名七年级学生为样本开展的准实验研究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人机协同作文评价和教师作文评价,用以探究人机协同作文评价对初中写作教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接受过评价反馈的作文终稿成绩都较初稿有显著提升,但接受人机协同作文评价和教师作文评价的两组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相较于教师评价,人机协同作文评价能显著提升学生写作激情,但在自信和毅力维度没有显著差异;(3)人机协同作文评价条件下,教师反馈数量和提问型反馈比率都较教师评价条件下有所下降,但二者在低阶反馈和高阶反馈比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4)虽然学生整体上认可人机协同评价的价值,但对继续使用该评价方式持保留态度。总之,虽然人机协同作文评价在促进写作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有赖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习环境的支持和系统功能改进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作文评价 作文成绩 写作动机 教师反馈 人机协同作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情境:撬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支点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晓霞 王光宗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共5页
创设适宜的语文学习情境,是学习任务群有效开展的重要支点。要立足语文言语实践特性,仅着眼于“真实情境”是不够的,还须融入“大概念”引领下的“认知情境”。学习情境设计的逻辑理路体现为“大概念”引领下的深度理解、迁移和应用。... 创设适宜的语文学习情境,是学习任务群有效开展的重要支点。要立足语文言语实践特性,仅着眼于“真实情境”是不够的,还须融入“大概念”引领下的“认知情境”。学习情境设计的逻辑理路体现为“大概念”引领下的深度理解、迁移和应用。情境设计的策略包括确定情境建构的“锚点”,将任务、情境等转化为“情境任务”,情境中预设学生的言语成果,以及情境创设中贯穿学习支架的搭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群 设计理路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PM2.5潜在源区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琦清 陈文聪 +2 位作者 徐冰烨 王琼真 吴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5,共8页
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25日杭州城区观测点PM1、PM2.5、PM10小时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方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探讨了杭州城区PM1、PM2.5、PM10时间分布特征和PM2.5潜在来源。结果表明:... 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25日杭州城区观测点PM1、PM2.5、PM10小时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利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方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探讨了杭州城区PM1、PM2.5、PM10时间分布特征和PM2.5潜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PM1季节平均浓度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M1~2.5、PM2.5~10浓度则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1浓度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而PM1~2.5和PM2.5~10在同一时段均无明显浓度峰值;杭州城区PM2.5受外源输送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夏季、秋季杭州城区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是浙江北部、安徽东南部等,春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是浙江中部、江苏南部等,冬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是山东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部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污染特征 潜在源贡献因子 浓度权重轨迹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作文评价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淑君 李艳 +2 位作者 杨普光 李小丽 高红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84,共12页
本研究以智能作文评价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149篇中学生作文为样本,从评分有效性、反馈类型与层次和反馈精准度等三方面进行了智能评价作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智能作文评价与教师作文评分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显著相关性,评分效度良好;2... 本研究以智能作文评价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149篇中学生作文为样本,从评分有效性、反馈类型与层次和反馈精准度等三方面进行了智能评价作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智能作文评价与教师作文评分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显著相关性,评分效度良好;2)相较于教师评价作文,智能作文评价的表扬型反馈占比较高,直接反馈和提问反馈占比较低;两种作文评价中的高阶写作技能反馈占比都高于低阶写作技能反馈;3)两种作文评价的反馈精确度基本持平,智能作文评价的反馈召回率要高于教师作文评价,二者的召回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较可知,智能作文评价作为传统教师作文评价的有益补充,为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指导提供了可能,两种作文评价的反馈信息各有侧重,教师和智能作文评价系统的优势互补、人机协同有望突破传统写作教学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作文评价 评分有效性 反馈类型与层次 反馈精准度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