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1
作者 何佩莹 陈彬卉 +1 位作者 张秀明 谷保静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9,共9页
为探究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本研究对浙江省90个县(市、区)的农业氮素污染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成本效益分析评估了农业氮素污染减半的成本效益,并量化了其对浙江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潜在贡-献。... 为探究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本研究对浙江省90个县(市、区)的农业氮素污染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成本效益分析评估了农业氮素污染减半的成本效益,并量化了其对浙江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2017年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包括NH_(3)、N_(2)O、NO_(x)、NO_(3)等4种形式的活性氮)总排放量为21万t,利用现有技术基本-上可以将氮素污染减半(NH_(3)56%、N_(2)O 37%、NO_(x) 45%、NO_(3)49%),需要投入32亿元,但这将带来165亿元的社会效益。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有望使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水平整体提高32%。研究表明,优化农业氮素管理可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氮素污染 氮素减排 成本收益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地规模化的空间潜力与减氮增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璐瑶 段佳堃 +3 位作者 邬奇峰 虞轶俊 徐建明 谷保静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我国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为解决浙江省细碎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低、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耕地分布格局,量化浙江农地规模化潜力和空间优化路径,结合农田氮平衡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农地规模化对浙江农业生... 我国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为解决浙江省细碎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低、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耕地分布格局,量化浙江农地规模化潜力和空间优化路径,结合农田氮平衡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农地规模化对浙江农业生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耕地平均田块面积为0.4 hm^(2),面积低于0.6 hm^(2)的耕地占70%。通过土地整理,73%的耕地连片面积在16 hm^(2)以上。耕地连片规模化经营可以使氮肥投入减少53%,促进氮素利用效率从38%增加至56%。农业劳动力需求从每公顷4人减少至1人,农业投入成本降低77%,劳动力农业年均收入可提高9 457元。浙江省推动实施农地规模化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有助于发挥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环境资源保护作用。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支持、推动农业转型,以农地规模化提升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规模化 氮素利用效率 农业收益 浙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 被引量:629
3
作者 巨晓棠 谷保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3-795,共13页
氮素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什么是合理施氮,包括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时期,也包括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措施的配合等。指出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程和施肥后的严重损失。依据农户调查所获得的田块尺... 氮素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什么是合理施氮,包括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时期,也包括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措施的配合等。指出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程和施肥后的严重损失。依据农户调查所获得的田块尺度施氮量,与田间试验合理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过量施氮田块占总调查田块的大约33%。依据区域尺度单位播种面积平均施氮量,与作物平均推荐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全国过量施氮面积占播种面积20%、合理面积占70%、不足面积占10%。总体而言,过量施氮现象还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上。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国家尺度氮肥需求量的方法,可估算出全国合理需氮量范围,称之为氮肥需求量估算法。用三种不同方法估算的我国1980~2010年间的氮肥需求量与实际氮肥使用量比较表明,如仍然依照现在的粗放施肥习惯,应该为现在的实际氮肥使用量,5年平均为N 27.9×106t左右,正好处于合理需氮量范围的中线。在改善施肥技术基础上,我国2006~2010年间5年氮肥平均使用量应该在N 19.6×106t左右;用五种方法预测的我国未来氮肥需求量表明,如果改善施肥技术,我国2020、2030、2050年合理氮肥需求量分别为N 21.0×106t、21.7×106t、23.1×106t;如施肥技术得不到实质性改善,依然粗放施氮,则氮肥需求量应处于合理使用量范围的中线,分别为N 30.4×106t、31.4×106t、33.4×106t。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和氮肥施用量与美国和西欧的差异,我国农田有机肥和碳投入对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合理施氮 氮素损失 氮肥需求量估算法 氮肥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估计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芬 尹文耀 姚引妹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2-97,共6页
估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是生育政策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次提出同龄概率法及多龄概率法,并对全国层面独生子女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进行了估算,详细阐述... 估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是生育政策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次提出同龄概率法及多龄概率法,并对全国层面独生子女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婚配概率及婚配对数进行了估算,详细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及运算步骤,并对两种方法的运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多种婚配概率,并能估算出各类婚配夫妇对数。其中,同龄概率法较直观,数据易取得,但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多龄概率法更接近于现实,受婚配对象人数突变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龄婚配概率 多龄婚配概率 生育政策 政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经营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31
5
作者 谷保静 段佳堃 +2 位作者 任琛琛 汪思彤 王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9-715,共7页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养活14亿人口的巨大压力,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回顾了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和产量的变化,分析了小农经营面...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养活14亿人口的巨大压力,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回顾了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和产量的变化,分析了小农经营面临的化肥过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空心村等问题,指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解决这些问题继而实现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可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并基于此调整养殖业布局,在空间上重构种养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农业整体绿色发展。对于不适宜规模化发展的地区则要探索产业链延长的形式,以三产融合激发高附加值农业的活力。未来需要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效用,引导农民进城,为农业规模化提供基础,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 粮食安全 面源污染 老龄化 城市化 种养结合 饮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全球畜禽氮排放的驱动研究
6
作者 程露曦 任琛琛 +1 位作者 张秀明 谷保静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0-519,共10页
畜禽氮(N)排放是全球人为氮排放的主要来源,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畜禽氮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全球166个国家畜禽的氮排放强度和氮利用率(NUE)明确畜禽氮排放特征,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畜禽各阶段(... 畜禽氮(N)排放是全球人为氮排放的主要来源,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畜禽氮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全球166个国家畜禽的氮排放强度和氮利用率(NUE)明确畜禽氮排放特征,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畜禽各阶段(包括饲料种植和畜禽养殖两个阶段)氮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前全球全链条畜禽的总氮(活性氮,包括N_(2)O、NH_(3)、NO_(3)^(-)和NO_(x)四种氮素形式)排放量为98 Tg,总NUE(包括饲料种植和畜禽养殖两阶段的全链条NUE)为7%,其中用于饲料种植的氮排放占78%。畜禽种类和养殖方式对氮排放强度(以畜禽蛋白质质量计)影响很大,散养鸡氮排放强度最高(1.9 kg·kg^(-1)),山羊和绵羊的氮排放强度最低(0.6 kg·kg^(-1)),反刍动物主要以草和秸秆为食,饲料种植阶段氮排放较低。全球鸡的总NUE最高(9%),奶牛和奶水牛的总NUE最低(5%),单胃动物的饲料转化率较高,因而总NUE高。畜禽氮排放与人均GDP、城市化率和降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饲料生产阶段的氮排放强度,但降低了畜禽养殖阶段的氮排放强度并推动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饲料生产阶段的氮排放未与经济发展脱钩,未来通过优化畜禽饲料管理推动氮减排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氮排放 氮利用率 影响因素 种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