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民政府时期浙江政府的灾荒救济——以1929年浙江灾荒救济为个案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龙国存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0-224,共5页
1929年浙江的灾情与浙江政府的救灾工作均颇具代表性。1929年浙江灾情严重,为此浙江政府建立了相应救灾组织和规范、开展了防灾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灾后救济措施。浙江政府的救灾工作开始从传统迈向近代,但是救灾成效仍然有限,这主要由... 1929年浙江的灾情与浙江政府的救灾工作均颇具代表性。1929年浙江灾情严重,为此浙江政府建立了相应救灾组织和规范、开展了防灾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灾后救济措施。浙江政府的救灾工作开始从传统迈向近代,但是救灾成效仍然有限,这主要由浙江政府本身的积弊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政府 灾荒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与政治宽容调节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万斌 丁友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41,156,共8页
和谐政治生态突破了传统社会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去理解政治的理论局限,而把政治—社会—自然三者视为三位一体的大系统,把社会更把自然纳入政治视野,运用生态学的多元思维,调整人与人、政治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是... 和谐政治生态突破了传统社会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去理解政治的理论局限,而把政治—社会—自然三者视为三位一体的大系统,把社会更把自然纳入政治视野,运用生态学的多元思维,调整人与人、政治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政治价值观的一种转变。理性而客观地分析政治生态系统的本质内蕴和系统结构,并努力寻求积极的、良性运行的和谐政治生态系统和政治宽容调节机制的建构,对和谐社会的践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政治生态 构建 政治宽容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燕 万斌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1,共4页
公平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一种高尚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公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诠释了在和谐社会中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不仅深化了对新时期党的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同时对构建公平正义的... 公平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一种高尚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公平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诠释了在和谐社会中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不仅深化了对新时期党的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同时对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公平 正义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政治生态视阈下宽容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友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政治生态观突破了传统政治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去理解政治的理论局限,而把政治—社会—自然三者视为三位一体的大系统,把社会更把自然纳入政治视野,运用生态学的多元思维,调整人与人、政治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政... 政治生态观突破了传统政治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去理解政治的理论局限,而把政治—社会—自然三者视为三位一体的大系统,把社会更把自然纳入政治视野,运用生态学的多元思维,调整人与人、政治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政治价值观的一种转变。按照政治生态系统内生态与外生态结构路径,理性而客观地分析政治生态宽容调节机制构建,无疑对和谐社会的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政治生态 构建 政治宽容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 被引量:9
5
作者 马丽娟 马建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4,共3页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大学生既有汉族学生共有的心理困惑,也有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独特的心理问题。本文探讨了跨文化环境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情感、...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大学生既有汉族学生共有的心理困惑,也有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独特的心理问题。本文探讨了跨文化环境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情感、风俗、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以期增进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更深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建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梅敏君 潘于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3,159,共4页
文化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式,一种是作为过去的传统所积淀下来的物化形态,它构成了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经验和规范,另一种是作为正在生成的新的历史现实,它建构人类社会生活未来的方向。前者是在旧的社会规范的层面形成了文化的相对确定性,... 文化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式,一种是作为过去的传统所积淀下来的物化形态,它构成了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经验和规范,另一种是作为正在生成的新的历史现实,它建构人类社会生活未来的方向。前者是在旧的社会规范的层面形成了文化的相对确定性,而后者则是新社会生活的生成基础。生活方式作为社会不断形成和变化着的环境,也要求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发展,也要不断地实现主体性的自觉变化。生活方式作为共存主体的根本的生存环节,演化为社会结构,形成社会基本规范,因而文化不断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具体转变为现实性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生活方式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保护、公司特征与控制权配置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建宏 封丽萍 汪炜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3,共9页
本文利用2005—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东权力视角研究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会由于公司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直接对股东控制权... 本文利用2005—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东权力视角研究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会由于公司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直接对股东控制权存在正向影响,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政治关联程度共同影响股东控制权。在行业竞争度低的公司中,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显著为正,但这种影响在行业竞争度高的公司中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投资者保护 政治关联 行业竞争 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共识及其价值论建构的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潘于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7,共9页
认同和共识是建构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途径,本文从哲学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分析认同和共识的不同基础,通过从霍布斯、洛克和康德、黑格尔的理论批判探讨从价值论建构当代社会共识的理论基础,提出从"自我"与"他者&q... 认同和共识是建构社会秩序的两种不同途径,本文从哲学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分析认同和共识的不同基础,通过从霍布斯、洛克和康德、黑格尔的理论批判探讨从价值论建构当代社会共识的理论基础,提出从"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思维向以"我们"为共生形式的共识思维转变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共识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营企业家族经营的代际决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封丽萍 汪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文章通过引入一个动态演化模型,讨论了家族企业在代际转换的背景下,进行家族经营和专业化管理选择的决策条件。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依靠积累扩张资本规模的发展过程中,将从资本规模较低时期的家族经营走向资本规模较大时期的专业化管理... 文章通过引入一个动态演化模型,讨论了家族企业在代际转换的背景下,进行家族经营和专业化管理选择的决策条件。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依靠积累扩张资本规模的发展过程中,将从资本规模较低时期的家族经营走向资本规模较大时期的专业化管理阶段,而决定家族企业代际决策的临界资本规模又取决于职业经理人价值及其不确定性。因此,建立和发展经理人市场将有助于加速我国家族企业走向专业化管理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际转换 专业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共(马)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万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4,共5页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和印度国内社会不公状况明确提出其实现社会公正的理论主张。在国内地方执政过程中,印共(马)通过推行社会政策对其社会公正理论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执政地区(西孟加...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和印度国内社会不公状况明确提出其实现社会公正的理论主张。在国内地方执政过程中,印共(马)通过推行社会政策对其社会公正理论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执政地区(西孟加拉邦和喀拉拉邦)的社会公正度及其人文社会发展指数,吸引了世界多国观察家和学者的目光。印共(马)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尚在谋求发展的社会主义政党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党 印共(马) 社会主义公正观 执政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的若干异同分析
11
作者 高文苗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39,共3页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网络行为,而多样化的网络行为推动了网络社会的进步。网络言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对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出版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果传播方式,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具有不可...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网络行为,而多样化的网络行为推动了网络社会的进步。网络言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对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出版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果传播方式,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有效把握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之间的实质,本文主要从内涵、特性、目的等基本内容、主体和客体等构成要素以及程序问题、规范问题、责任问题等实际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的若干异同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论行为 网络出版行为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柯林斯“关于法律消亡论的批判”的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永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153,160,共5页
作为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代表,柯林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的不少论证进行了认真批判,其中关于"法律消亡论"的批判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然而,柯林斯自称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却根本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更像是分析实证... 作为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代表,柯林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的不少论证进行了认真批判,其中关于"法律消亡论"的批判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然而,柯林斯自称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却根本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更像是分析实证主义的一般方法,其虽然对于我们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特定概念具有意义,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却多有误解。因为他无法完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消亡"论述的实践意义和指向,于是只能从把马克思主义完全看作是乌托邦理想的角度展开其立论,不能辩证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消亡"的预测并非目的本身,而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理解现实中的法律现象的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法律消亡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