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于玫烟色拟青霉液相发酵生产的培养基和初始接种量及pH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宜涛 冯明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从美国引进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侵染力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菌株Pfr116,用5种培养液在25℃下进行深层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发酵液配方(w/v):食用蔗糖2%,马铃薯20%,蛋白胨0.1%,NaNO30.0... 从美国引进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侵染力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菌株Pfr116,用5种培养液在25℃下进行深层培养,以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发酵液配方(w/v):食用蔗糖2%,马铃薯20%,蛋白胨0.1%,NaNO30.01%,KCl0.01%,MgSO40.025%,MnSO40.005%,FeSO40.005%及KH2PO40.05%。用此培养液对Pfr116菌株进行48h的深层发酵,可获>20mg/mL的干菌丝产量,与萨氏培养液的菌丝产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液培初始接种量和pH值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初始接种量为培养液的菌丝含量1.5~2.0mg/mL,最佳初始pH值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发酵 培养基 初始接种量 PH 玫烟色拟青霉 深层培养 菌丝生物量 昆虫真菌 微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孢白僵菌的真菌杀虫剂生产工艺与剂型述评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丽靖 冯明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球孢白僵菌作为重要的生防真菌,其制剂产品已在全球广泛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文章回顾性评述了该菌孢子粉生产及其制剂的工艺和技术特征以及孢子制剂的助剂功能和筛选原则,并就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问题及在无公害农业中的地位... 球孢白僵菌作为重要的生防真菌,其制剂产品已在全球广泛用于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文章回顾性评述了该菌孢子粉生产及其制剂的工艺和技术特征以及孢子制剂的助剂功能和筛选原则,并就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问题及在无公害农业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希望有助于理清真菌杀虫剂的研发思路并推动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分生孢子粉生产 孢子制剂 助剂 微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花叶病毒粒子的统计学特征和分组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集双 冯明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77-482,共6页
以一株来自于白车根草 (Trifolium repens L.)上的苜蓿花叶病毒分离物 AMV- SY为材料 ,在电镜下观察测量经醋酸铀负染的 196个提纯病毒粒子 ,按其长度分成等距离的 5个组 ,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组间的差异 .所得各组粒子的平均大小依次是... 以一株来自于白车根草 (Trifolium repens L.)上的苜蓿花叶病毒分离物 AMV- SY为材料 ,在电镜下观察测量经醋酸铀负染的 196个提纯病毒粒子 ,按其长度分成等距离的 5个组 ,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组间的差异 .所得各组粒子的平均大小依次是组 :(2 0 .4± 2 .5) nm× (18.7± 2 .3) nm,组 :(2 8.0± 2 .4 ) nm× (18.1± 2 .1) nm,组 :(36 .0± 2 .4 ) nm× (17.2± 2 .0 ) nm,组 :(4 4 .8± 2 .7)nm× (16 .9± 2 .0 ) nm,组 :(52 .0± 3.0 ) nm× (17.4± 1.0 ) nm.它们分别相当于前人根据 X-射线衍射或核磁共振所测定的 Ta- t,Ta- b,Tb,M和 B型病毒粒子 .方差分析表明 ,5组病毒粒子间长度差异极显著 ,即组 <组 <组 <组 <组 ;病毒粒子宽度差异也极显著 ,但仅组 粒子的宽度明显大于组 和组 ,说明在没有病毒 RNA参与的情况下 ,单由不含病毒 RNA的外壳蛋白亚基所构成的粒子其横向结构较为松散 .对 AMV统计分析的结果与前人根据对病毒粒子结晶中典型的粒子进行 X射线衍射分析或计算机模拟所获得的结果基本吻合 ,但组 粒子 ,即最长一组 AMV病毒粒子的统计长度明显小于结晶中 X-射线衍射分析所测得最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花叶病毒 病毒粒子 统计分组 白车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