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四重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重 包大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文艺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和全民族思想解放的重要引擎,引发了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多元阐释。首先是回到马克思的经典逻辑,学者们通过互文阅读、回应现实、边界勘定使马克思文艺原典在新视域、新经验的阐释中走向当代。其次是关怀人的存... 文艺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和全民族思想解放的重要引擎,引发了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多元阐释。首先是回到马克思的经典逻辑,学者们通过互文阅读、回应现实、边界勘定使马克思文艺原典在新视域、新经验的阐释中走向当代。其次是关怀人的存在的文化逻辑,学者们重审大众文化、反思文化危机,在艺术和审美中寻求实现自由的解放策略。再次是走向革命的政治逻辑,学者们在探讨文艺的革命功能、治理潜能和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中重构文艺的政治维度,以一种更加辩证的态度回应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最后是落脚群众的人民逻辑,学者们热切地讨论文艺为何服务人民、文艺如何服务人民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倡建构时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人民文艺,不断谱写人民文艺新篇章。在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找准历史出发点、紧扣实践着力点、锚定人民落脚点,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论、当代文艺实践经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化解放 文艺实践 人民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悲剧美学的实践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包大为 田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6,共8页
悲剧冲突是现实关系的矛盾对立,而悲剧美学则是呈现这一事实及其美学价值的艺术程序。围绕伦理、种族、荣誉、情欲乃至革命等论题,悲剧美学从古典的直观形式延异至近代的理性主义传统。悲剧及其审美的真理性并非是寓于当下之判断,而是... 悲剧冲突是现实关系的矛盾对立,而悲剧美学则是呈现这一事实及其美学价值的艺术程序。围绕伦理、种族、荣誉、情欲乃至革命等论题,悲剧美学从古典的直观形式延异至近代的理性主义传统。悲剧及其审美的真理性并非是寓于当下之判断,而是随着精神发展历程逐渐呈现的,换而言之,悲剧美学是一个历史现象,真正考察现实的戏剧方案需要较大的思想深度和自觉的历史内容,亦即实现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契合。黑格尔对悲剧美学的历史主义重释为悲剧的形式补足了历史的内容,为纯粹的审美判断找到了具体的主体,以形式与内容、直观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启发了马克思更为彻底的作为历史科学重要环节的美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悲剧 美学 解放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美学和生物学融合研究中的问题与多元文化取向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凡君(译) 卢幸妮(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133,160,F0003,共8页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 艺术和美学的传统研究通常针对具体的艺术作品给出丰富的分析和深入的阐释,而生物学研究则探索艺术活动和审美过程的普遍规律。它们在人类本性研究中各有贡献,但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性常常被文化生物学、神经艺术史研究者所忽视。例如,艺术史和美学研究中的“移情”与“模仿”机制在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推进中,就存在着忽略文化历史具体性的问题。在多元知识视域中,探索人类的生物存在和文化存在之间相互接合的复杂层次和中间阶段,避免单纯的社会生物学、文化生物学的一元化结论,既是当前部分学者的主要尝试,也构成未来美学和艺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物学 神经艺术史 镜像神经元 模仿 移情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哲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思想奠基
4
作者 包大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3,F0002,233,共11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在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跃迁中,毛泽东哲学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语境下的批判对象、实践方向、文化特质和话语风格。毛泽东哲学在革命实...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在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跃迁中,毛泽东哲学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语境下的批判对象、实践方向、文化特质和话语风格。毛泽东哲学在革命实践中建立起新的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与历史观,科学地指明了现代历史进程的必然方向与主题。毛泽东以辩证唯物主义阐释了与现代生产力相匹配的世界观,接续完成了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思想启蒙任务,以唯物辩证法赋予了中国人民思想上彻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毛泽东以历史唯物主义系统总结了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的得失,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创造、改变和言说历史的主体,激发了人民创造现代历史的自觉性。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明了现代文明的出路是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实践,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探索向未来迈进、向世界人民开放的现代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神经美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新文科建设的贡献 被引量:5
5
作者 孟凡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146,F0003,共7页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 近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美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形成了神经生物美学、神经信息美学、认知神经美学、神经艺术学、进化神经美学、神经美学与文学、神经美育学等特征鲜明、路径清晰的研究分支。神经美学的多元发展态势展现出美学作为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的包容力和延展力。神经美学的新方向既不断拓展与融合多门学科的边界,又不断聚焦美学经典问题给出当代性回答。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汇通于神经美学,两者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在我国当前新文科建设与发展的语境中,神经美学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美学 学科集群 相关性 起因性 新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现代性:当代中国的情感民族志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杰 石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29,159,共7页
本文以中国当代文艺作品为对象,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民族志,尝试提炼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结构,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断崖式断裂。市场经济中的西方化潮流,导致当代中国社... 本文以中国当代文艺作品为对象,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民族志,尝试提炼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结构,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断崖式断裂。市场经济中的西方化潮流,导致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结构呈现多重语境的叠合状态。通过当代文艺的情感民族志研究,可以对多重语境叠合下作品的意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民族志 审美现代性 文艺作品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认知神经美学发展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孟凡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 认知神经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美学的一股重要潮流。借助客观的、科学的视角,美学的基本问题呈现出崭新的空间视域和实践领域。比较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发展历程、当前机遇和未来道路,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有助于我们促进中西美学的交流互动。从发展线索、理论根源、焦点问题等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彰显中、西认知神经美学的各自研究特色。同时,在共同话语资源和共同实践领域中促进中西美学融合,这有助于重新建构美学体系,形成关于美感科学机理的共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美学 中西比较 美感的科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审美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锋 王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审美人类学是当代美学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也是当代美学在观念上和方法论上从康德式的美学和形式主义为基本观念的美学向更为贴近审美经验研究特别是...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审美人类学是当代美学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也是当代美学在观念上和方法论上从康德式的美学和形式主义为基本观念的美学向更为贴近审美经验研究特别是地方性审美经验,对美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具有更强解释能力的美学理论当代发展的重要形态。审美人类学和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关于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起源、发展和当代形态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文章从中国式文艺现代化和中国审美现代性理论问题的提出,以及中国悲剧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 审美人类学 中国审美现代性 悲剧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悲剧观念的人类学基础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杰 石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50,180,共7页
在世界美学话语系统中,“中国文化缺乏悲剧观念”的观点仍占主导,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悲剧观念及其表达机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充满着悲剧性、异化和价值断裂。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遭遇现代、个体陷入异化等等... 在世界美学话语系统中,“中国文化缺乏悲剧观念”的观点仍占主导,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悲剧观念及其表达机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充满着悲剧性、异化和价值断裂。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遭遇现代、个体陷入异化等等,形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悲剧观念。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就中国悲剧观念的学理、界定、文化基础、理论内涵与外延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悲剧 悲剧观念 悲剧人文主义 审美现代性 审美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杰 王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9,共10页
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现代悲剧观念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和雷·威廉斯《现代悲剧》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就不是王国维的《红楼... 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现代悲剧观念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和雷·威廉斯《现代悲剧》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就不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而是李叔同1915年创作的歌曲《送别》。通过对《送别》的美学—历史分析,包括《送别》在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反复呈现,论证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问题,以及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若干核心的概念。本文从研究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资源在研究中国现代悲剧观念问题域中的关键意义,以及悲剧人文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的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 《送别》 中国审美现代性 情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教育的具体性及其意义——《刺客聂隐娘》评价的两极分化提出的理论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杰 何艳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1,共7页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一个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学术界层面都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试着从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评价的两极分化现象,作为对当代审美教育问题讨论的切入口,探讨在当代社会到底应该如何让审美教育发...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一个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学术界层面都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试着从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评价的两极分化现象,作为对当代审美教育问题讨论的切入口,探讨在当代社会到底应该如何让审美教育发挥作用和审美教育的当代功能及其机制,从而进一步思考审美教育的本土性和当代性问题。通过讨论,提出应对当代审美教育问题的措施在于:一是作为从事审美教育的工作者,应该自觉地践行实践型知识分子的作用和责任感,通过审美教育来介入社会,通过改变人们的情感结构来改变人和塑造人,从而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二是应该创造出具有悲剧人文主义精神的当代艺术,在将审美经验的当代性和本土性结合的基础上,深刻地阐释当代优秀作品中所包含的悲剧人文主义和感觉结构,有效地提升整个民族的的审美品味和人格品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的具体性 本土性 当代性 悲剧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视域中的电影技术与艺术——从《流浪地球2》说开去
12
作者 周锋 王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14,共11页
《流浪地球2》是一部现象级国产科幻电影。这部影片把“希望”作为自身本体论基础和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希望”及其艺术表达来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问题,但是影片传达的希望始终是模糊的,缺失了艺术家对改造人... 《流浪地球2》是一部现象级国产科幻电影。这部影片把“希望”作为自身本体论基础和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希望”及其艺术表达来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问题,但是影片传达的希望始终是模糊的,缺失了艺术家对改造人类自身的想象力。基于哲学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基本方法和理念,我们认为,只有当技术承载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艺术想象,用“最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最现代的思想”,才能找到一种通向未来道路的有建设性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流浪地球2》 电影技术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