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多元主体参与的韧性社区更新规划决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文丽 陈晓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8,共9页
韧性社区规划对建设韧性城市和社区,实现规划的精细化、系统化和全过程管理至关重要,而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的群体决策是社区更新与韧性治理的重要决策机制。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厘定研究对象、内涵和方法,探索社区韧性规划的决策框架体系... 韧性社区规划对建设韧性城市和社区,实现规划的精细化、系统化和全过程管理至关重要,而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的群体决策是社区更新与韧性治理的重要决策机制。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厘定研究对象、内涵和方法,探索社区韧性规划的决策框架体系;通过模糊群决策的方法、机制和技术平台探索实现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技术路径。面向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规划群决策机制探索,为提高社区规划的韧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韧性 韧性规划 社区更新 模糊综合评价 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医疗设施系统网络韧性研究与规划对策——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纪武 沈雨嫣 +2 位作者 毛旦毅 王辰昊 逯靖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100,共11页
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高风险阶段,医疗设施系统韧性对于保障不确定压力扰动下的城市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为实证,研究城市医疗设施系统韧性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设施间协同作用的级联性和有向性特征,厘清城市医疗设施之间的韧性协... 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高风险阶段,医疗设施系统韧性对于保障不确定压力扰动下的城市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为实证,研究城市医疗设施系统韧性的规划方法。首先,基于设施间协同作用的级联性和有向性特征,厘清城市医疗设施之间的韧性协同机制,并构建医疗设施系统的空间有向网络;其次,结合不确定压力的空间扰动特征,应用承载力—负载分配模型,分别模拟“点状压力”和“多源面状压力”作用下的网络韧性变化,发现结构相对复杂的子网络内对网络韧性影响较为显著的设施多分布于设施布局较为分散的区域,而结构相对简单的子网络通常缺乏稳定性;随后,识别出“联系加强型”“结构优化型”“重点提升型”3类影响网络韧性的重要医疗设施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关键韧性协同机制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对策。研究方法与内容对提升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韧性的规划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系统 复杂网络 韧性响应情景 不确定压力 韧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寻城市规划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丹 华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2,共5页
近年来老龄化、拆迁补偿、流动人口、公众参与等问题在规划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规划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别从空间、经济和社会关系;语言和交流;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划者的性别、文化和... 近年来老龄化、拆迁补偿、流动人口、公众参与等问题在规划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规划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别从空间、经济和社会关系;语言和交流;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划者的性别、文化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城市规划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行理论性的探讨,以寻求在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环境下,规划理论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补偿 城市规划理论 问题 经济 新发展 多元化 弱势群体 空间 公众参与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以杭州西北部生态带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纪武 李王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1,共7页
以城市生态带为样本,探讨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方法。指出生态承载力的保护和用地增长界线的划定是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对城市生态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西北部生态带为例,设计基于生态承载... 以城市生态带为样本,探讨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态功能区的规划方法。指出生态承载力的保护和用地增长界线的划定是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对城市生态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杭州市西北部生态带为例,设计基于生态承载力平衡的城市生态带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人口规模计算模型,通过生态承载力的定量测度和生态敏感性分析,重点从人口规模、用地格局以及控制导则等方面探讨城市生态带规划的具体方法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带 生态承载力 人口规模 用地格局 控制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吴可人 华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85,共6页
认为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机制主要涉及四类利益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和城市规划师,而目前城市规划上产生的问题实质上多体现在上述各方面之间利益的冲突。提出为了响应健康城市化的号召,引导城市规划向着良性发展,需要... 认为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机制主要涉及四类利益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和城市规划师,而目前城市规划上产生的问题实质上多体现在上述各方面之间利益的冲突。提出为了响应健康城市化的号召,引导城市规划向着良性发展,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通过相应的利益政策调整和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协调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城市规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利益主体 机制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筑的适应性设计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鑫 郑卫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601,共6页
适应性是当代生态建筑区别于现代主义建筑机器属性的基本特征.分别从地域适应性、功能适应性、经济适应性以及文化适应性等多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生态建筑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生态建筑 适应性 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城市共生的大学社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可持续校园规划建设解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鑫 郑卫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7,共7页
从开放性、社区化的规划设计视角,分析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校园的可持续规划建设情况.总结其可持续校园规划建设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开放型、社区化的规划理念,紧凑型发展的规划布局,与城市道路系统有机结合的校园交通结构,行人优先的... 从开放性、社区化的规划设计视角,分析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校园的可持续规划建设情况.总结其可持续校园规划建设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开放型、社区化的规划理念,紧凑型发展的规划布局,与城市道路系统有机结合的校园交通结构,行人优先的校园道路系统以及人性化校园交往空间的建设等.这些系统性、层级化的设计措施推动了高品质绿色校园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其经验值得我国在建设绿色大学校园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大学社区 开放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混合功能新区容积率控制研究--以杭州下沙沿江大道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周轶男 华晨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88,共6页
功能混合能避免大尺度、单一功能的土地使用导致的城市功能割裂、空间结构失调等弊端,但其复杂性又引发了规划管理上的诸多矛盾。应从有效解决局部与整体矛盾、混合与单一矛盾、弹性与刚性矛盾的角度出发,构建城市混合功能新区容积率控... 功能混合能避免大尺度、单一功能的土地使用导致的城市功能割裂、空间结构失调等弊端,但其复杂性又引发了规划管理上的诸多矛盾。应从有效解决局部与整体矛盾、混合与单一矛盾、弹性与刚性矛盾的角度出发,构建城市混合功能新区容积率控制的有效模型:通过密度分区和片区协调的容积率取值对容积率进行初次分配,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对不同的混合构成方式进行指标细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容积率控制的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混合功能新区 容积率控制 杭州下沙沿江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筑的整体性设计问题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鑫 郑卫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71-476,共6页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生态建筑技术拼凑的设计误区,提出应重视生态建筑设计的整体性问题,从维护整体生态系统平衡、技术系统的整合、设计过程的整合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价值取向的整合等多角度论述了生态建筑的整合设计策略.
关键词 生态建筑 整体性 整合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定量分析法确定城市建筑风格的应用探索——以台州玉环城市建筑风格研究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宁 华晨 《规划师》 2007年第12期99-103,共5页
以往城市设计中建筑风格的确定,大多依靠主观的确定方法,缺少依赖第一手数据的定量分析,导致"千城一貌"现象的发生。按照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采用多因子加权法,对现状风格、居民意愿和城市内涵三个因素进行信息提取和... 以往城市设计中建筑风格的确定,大多依靠主观的确定方法,缺少依赖第一手数据的定量分析,导致"千城一貌"现象的发生。按照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采用多因子加权法,对现状风格、居民意愿和城市内涵三个因素进行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能够较为客观地确定城市的主要建筑风格,并使公众参与切实有效地落实到城市设计和建设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风格 定量分析法 多因子加权法 玉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憩规划设计研究——游憩项目设置方法探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汛翰 《中国园林》 2001年第2期11-13,共3页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游憩问题,分析其分类特点,提出由资源条件、市场分析、创新因子、检验因子等四部分组成的游憩项目设置方法,藉此为完成各类旅游胜地体现“游憩”个性的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游憩项目 规划设计 资源条件 市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设计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纪武 沈慧琪 胡雪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设计 街道空间 品质评价 街道分类 更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与城市的可听性——致“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三十周年” 被引量:2
13
作者 华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分析巴黎圣母院如何从建筑物转化为听觉信息的过程,声音能够携带信息并具有审美价值,信息的重组和变换是可听性的重要因素。城市品质中的可看性因素需要可听性因素的配合,同时两者均受制于受众的感受。听觉信息的优化能够改变受众对视... 分析巴黎圣母院如何从建筑物转化为听觉信息的过程,声音能够携带信息并具有审美价值,信息的重组和变换是可听性的重要因素。城市品质中的可看性因素需要可听性因素的配合,同时两者均受制于受众的感受。听觉信息的优化能够改变受众对视觉信息的感受,实现城市的可听性需要充实文化内涵和重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城市规划能够引导和控制城市的可听性以充实和提高城市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的可听性 巴黎圣母院 听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教育的社区化发展探析
14
作者 王纪武 张丽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5,共3页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城市规划教育社区化带来了发展的良机。城市规划教育的社区化发展要在办学思想、办学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变,依托社区教育服务管理机构,在社区内设立常效体制,建设社区化的城市规划教育...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城市规划教育社区化带来了发展的良机。城市规划教育的社区化发展要在办学思想、办学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变,依托社区教育服务管理机构,在社区内设立常效体制,建设社区化的城市规划教育平台,选择适合学习的教育内容,构建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教育 社区化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机主义到演化理论——漫谈城市规划演化观的构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嘉佳 华晨 张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7-92,共6页
文章概述了演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并从演化本体论的角度探讨演化理论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适应性。文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演化系统,可以建立一种基于现代演化理论的演化分析框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城市发展的... 文章概述了演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并从演化本体论的角度探讨演化理论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适应性。文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演化系统,可以建立一种基于现代演化理论的演化分析框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城市发展的因果逻辑,明确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理论 本体论 城市规划理论 有机主义 城市复杂性理论 演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建“和美乡村”——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重视角下江南地域乡村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葛丹东 童磊 +1 位作者 吴宁 胡蕊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66,共8页
反思了江南地域"十一五"期间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了"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重的乡村规划建设新视角,架构了新视角下乡村特征目标体系,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系的乡村建设发展策略、空间策略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 江南地域 乡村 规划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道峡谷空间形态及其污染物扩散研究——以杭州市中山路为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纪武 王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63,共7页
概述了城市街谷污染物的扩散机制及相关研究方法。选择CFD数值模拟法,对杭州市中山路街谷进行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从水平断面、纵断面、横断面等对街谷形态及其内部污染物的扩散、分布进行了三维的分析研究,进而总结了街谷形态及其... 概述了城市街谷污染物的扩散机制及相关研究方法。选择CFD数值模拟法,对杭州市中山路街谷进行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从水平断面、纵断面、横断面等对街谷形态及其内部污染物的扩散、分布进行了三维的分析研究,进而总结了街谷形态及其污染物扩散的基本规律,并提出基于促进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扩散、稀释的相关规划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街道峡谷 污染物扩散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城市规模预测——杭州城市人口规模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纪武 韦亚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0-1525,共6页
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探讨生态安全目标下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途径,设计了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模型.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指出,2001年以后杭州市为"地区——全球... 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探讨生态安全目标下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途径,设计了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模型.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指出,2001年以后杭州市为"地区——全球非可持续性"发展地区,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造成人均生态赤字增加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模型,预测至2020年杭州市域人口规模为1 220万人.对预测结果的校验显示,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定量测度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科发展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纪武 张念思 顾怡川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借鉴科学哲学理论,对专业认同危机、学科本体讨论等当前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城乡规划学科确立的意义是通过超越物质规划框架而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实质是在我国社会形态向后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封闭的现代... 借鉴科学哲学理论,对专业认同危机、学科本体讨论等当前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城乡规划学科确立的意义是通过超越物质规划框架而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实质是在我国社会形态向后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封闭的现代学科"向"开放的后现代学科"发展.根据学科概念和现代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应建立在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协作基础之上.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恪守"空间性"的专业特质,并实现从"小而全"式的精英教育转向"多专业、大而专"式的教育.如此我国城乡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意识主导的现代规划与发展模式"向"不同科学共同体有机协作的后现代规划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学科 知识生产 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目标下的城市设计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纪武 葛丹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38-1542,共5页
通过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能耗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与街区尺度相对应的中观层面的城市设计是城市节能设计的重要尺度和内容.以重庆江北中心商务区(CBD)为例,运用步行城市理论,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系统组织、清洁能源输入等方面... 通过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能耗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与街区尺度相对应的中观层面的城市设计是城市节能设计的重要尺度和内容.以重庆江北中心商务区(CBD)为例,运用步行城市理论,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系统组织、清洁能源输入等方面,研究了具体的城市节能设计方法.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Landsat5 TM影像数据为基础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设计方法对抑制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能耗具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节能 步行城市 RS和GIS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