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发展历程、技术特征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祝立雄
董文丽
李王鸣
-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2期67-7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499)
-
文摘
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城市规划实施评估从"评估源起"到"聚焦总规"再到"多元拓展",形成了相对固化的评估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在五大方面,即规划落实的检验、实施过程的分析、实施问题的研判、公众反馈的归纳和优化实施的建议。该评估模式的逻辑基点是将评估视为一个实证命题,以实证主义方法为手段,重事实描述轻价值判断,体现出鲜明的"实证本位、测量导向"特征。然而,无论是从评价活动的本质要求还是从政策科学的基本规律来看,实证与规范相结合,从测量导向到测量、判断、解释、对策的综合导向,是评估发展的必然要求,构成了规划实施演变趋势的基本内涵。
-
关键词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
实证评估
规范评估
-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Evaluation Mode
Empirical Evaluation
Normative Evaluation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1920—1940年代美中建筑教育比较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吴小静
李王鸣
-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1期42-48,共7页
-
基金
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 139)资助
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资助
-
文摘
1920—1940年代是中国建筑教育的起步阶段,因教师大都为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其教学模式几乎照搬国外模式。此时,美国建筑教育已形成一条异于其发源地——欧洲的多元化现代主义道路,并通过留美学生回国创办建筑教育的方式影响着中国建筑教育体系。该时期美中两国的建筑教育在教学目标、师资组成上有其相似性,而在发展阶段、理论发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又存在着差异性。美国建筑教育作为中国的重要理论源泉,对中国建筑教育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德国理工模式
鲍扎
包豪斯
-
Keywords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German Technologic Mode
Beaux-Arts
Bauhaus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杭州城市老人乡村休闲地选择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 3
-
-
作者
柴子娇
刘声
方圆
李王鸣
-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1期85-90,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7B02)
-
文摘
城市老人乡村休闲游为缓解城市养老压力和提升乡村经济活力,提供了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通过调查具有乡村休闲经历的杭州老年群体,分析其乡村休闲地实际选择的基本特征,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 h交通圈内依托自然气候或旅游资源的中低端乡村是城市老人乡村休闲游的主流选择。个人及行为特征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选择产生影响,其中,身体健康和亲友相伴对老人长距离乡村休闲起到推动作用;年龄、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与其乡村消费档次选择密切相关;乡村资源类型选择受到老人个人和行为特征上的多方面影响。最后就乡村休闲地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
关键词
杭州市域
城市老人
乡村休闲地
选择特征
影响机制
-
Keywords
City Region of Hangzhou
Urban Elderly
Leisure Villages
Feature of Choice
Influence Mechanism
-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