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E”满意度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学校园使用绩效研究——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天钾 董翊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119,共7页
基于实证调查数据,选择了效益、效率和公平三组变量的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3E"满意度模型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使用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效益性与公平性均能显著影响大学... 基于实证调查数据,选择了效益、效率和公平三组变量的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3E"满意度模型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使用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效益性与公平性均能显著影响大学校园使用的总满意度,在未来的校园规划中应注重高效性、实效性、公平性与最优性四个方面的原则,以促进大学校园的优化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规划 “3E”满意度模型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运河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规划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建军 徐国良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京杭运河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 ,运河与其端点城市杭州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 ,运河沿岸地带的再开发是杭州“建经济强市 ,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环节。依据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依存关系 ,立足于城市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 ,对... 京杭运河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 ,运河与其端点城市杭州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 ,运河沿岸地带的再开发是杭州“建经济强市 ,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环节。依据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依存关系 ,立足于城市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 ,对运河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提出了规划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运河 空间规划 杭州市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复多 《现代城市研究》 2001年第6期44-46,共3页
论述了有助于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八个方面: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相互衔接、区域之间的协调、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工作、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区域差异、理... 论述了有助于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八个方面: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的相互衔接、区域之间的协调、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工作、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预测、区域差异、理论联系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规划 科学性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集约型城市的空间解读——以淮安新城概念规划为例
4
作者 魏薇 秦洛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31-133,共3页
生态集约型城市应是一座建立在轨道交通基础上的功能集聚、中心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城市。淮安新城概念规划基于构建生态集约型城市的目标,以中心集聚、交通便利、紧凑开敞和环境宜居为原则,建立圈层分布的多点格局,重点是将绿色空间... 生态集约型城市应是一座建立在轨道交通基础上的功能集聚、中心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城市。淮安新城概念规划基于构建生态集约型城市的目标,以中心集聚、交通便利、紧凑开敞和环境宜居为原则,建立圈层分布的多点格局,重点是将绿色空间渗透到城市中,并强调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集约型城市 概念规划 淮安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的探讨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王鸣 沈颖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 当前城乡规划实施评价存在规范性差、主观认知不足、方法论缺失等问题,使其难以有效开展,可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内容体系、评价组织与方法、结果判定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城乡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实施评价内容应围绕目标实施、空间发展、公众参与和措施落实四个领域展开,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发展落实,并以近期建设为重点评价时段;实施评价组织宜采用第三方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评价方法应注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目标评价与规划实施过程分析相结合;评价结果判断应包括对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检测两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评价 内容体系 组织与方法 结果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封闭住区环境和居民满意度特征——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魏薇 王炜 胡适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5,共7页
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描述了以封闭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居住空间的环境形态,通过调研和问卷,了解并分析了居民属性和环境满意度评价的关系,以"小范围封闭,大环境共享"为目标,提出居住空间公共设施和空间统筹协调的规划模式。
关键词 封闭住区 居住空间 环境满意度 居民构成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山水城镇的空间解析——乐清芙蓉池旅游开发总体概念规划 被引量:2
7
作者 魏薇 秦洛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2,96,共5页
从山水空间角度分析了乐清芙蓉池旅游开发总体概念规划的设计构思,通过前期方案和深化方案的解析,总结了山水环境下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要点,指出了组团布局的灵活性。
关键词 山水环境 城镇空间 空间形态 组团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拉动内需的城乡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韦亚平 沈奕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需求都已出现显著萎缩,直接影响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城市、乡村发展与当前消费市场结构性缺陷之间的关联,结合中央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城...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需求都已出现显著萎缩,直接影响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城市、乡村发展与当前消费市场结构性缺陷之间的关联,结合中央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城乡规划应以优化"都市区"空间结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宜居性作为调整或改进规划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空间 拉动内需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评估及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祁巍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5,共7页
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法制进程逐步深入、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的阶段性前期成果,依托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信息,以定量统计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 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法制进程逐步深入、提升立法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是《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后评估的阶段性前期成果,依托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信息,以定量统计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调研范围涵盖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针对《条例》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开展立法后实施效果评估,得出评估基本结论,并分析《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问卷调查 评估结论 存在问题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养老社区交往空间塑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舒晨 曹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3,共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缩小并主要集中于社区,社区交往空间成为老年人重建社交网络的重要平台。文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分析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非语言交往对促进老年人社区交往具有重大帮助;分析老年人非语言交往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并从视—动符号系统、目光接触系统、时空组织系统和辅助语言系统出发提出养老社区非语言交往空间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交往 养老社区 交往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度城镇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韦亚平 张晨 +1 位作者 张宗彝 沈奕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9,共9页
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发展了一种分类测度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并分析了顺德城镇建设用地的碎化情况。结果显示:尽管顺德建设用地的整体破碎度较高,但相对而言,建成区内的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更为破碎;在用地总量约束下,为了提... 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发展了一种分类测度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并分析了顺德城镇建设用地的碎化情况。结果显示:尽管顺德建设用地的整体破碎度较高,但相对而言,建成区内的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更为破碎;在用地总量约束下,为了提高城乡空间品质以及降低建设用地的碎化度,建成区内的土地整理应作为重要的规划工具。顺德案例也表明,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与建设用地的总量扩张相比,用地碎化对城乡环境品质的影响更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镇蔓延 用地碎化 建设用地 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下的城乡空间发展问题--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亚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8,共7页
在总结"城区外拓"和"城镇蔓延"的用地发展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设用地管制体制的内在矛盾;以广州市为例,指出:二元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下的土地利用管制已经对大城市的空间增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约束,集中表现为相... 在总结"城区外拓"和"城镇蔓延"的用地发展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设用地管制体制的内在矛盾;以广州市为例,指出:二元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下的土地利用管制已经对大城市的空间增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约束,集中表现为相关主体对集体土地建设权的争夺;这不仅增加了城市规划编制和用地管理的成本,而且将进一步扭曲大城市的城乡空间发展;在制度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管理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旅游”战略格局发展桐庐旅游业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瑾如 董洁霜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通过对桐庐县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提出以“大旅游”
关键词 大旅游战略 旅游业 回归自然 桐庐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中城镇群体空间发展模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玮玮 杨建军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4期59-63,共5页
结合浙中城镇群的演进过程与发展现状,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对几种典型的城镇群空间组织模式的借鉴,进行实证的比较研究,提出浙中城镇群“多核心轴带都市区”的空间发展模式构想。
关键词 多核心 空间发展模式 浙中城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源头开化县生态建设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瑾如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68-572,共5页
钱塘江源头城市开化县复杂的地貌形态及多样的山地小气候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 ,提出了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
关键词 钱塘江源头 生态建设 生物多样性 开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的空间适配探讨——深圳地铁2号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艳 曹康 +1 位作者 何奕苇 周维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115,共9页
以深圳地铁2号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客流的实证分析,探讨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的空间适配问题。研究发现,地铁2号线的客流与站点地区的土地使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1)功能影响。出行的流动主要发生在... 以深圳地铁2号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客流的实证分析,探讨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的空间适配问题。研究发现,地铁2号线的客流与站点地区的土地使用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1)功能影响。出行的流动主要发生在居住型站点与混合型站点或就业型站点之间;(2)密度影响。站点客流量与站点地区开发密度有正相关性,但高密度开发并不必然生成较高的站点客流量;(3)距离影响。客源大都分布在500m步行可达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城市实现土地使用与轨道交通的空间适配不宜简单应用TOD模式的高密度开发、土地混合使用、宜人的步行环境等原则,而应该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站点周边地区潜在的轨道交通使用者密度而非单纯的开发密度;(2)在促进站点周边土地混合使用的基础上,平衡线路乃至线网上不同类型站点的数量与布局;(3)优化轨道交通的自行车和公交接驳服务来扩展轨道站点的服务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土地使用 空间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