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合GMP标准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波 刘本 +1 位作者 危凤 陈明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142-144,153,共4页
为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知识。通过洁净实验室改造、装备小型工业化制剂设备、建设符合制药行业GMP标准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满足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实验教学的需... 为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知识。通过洁净实验室改造、装备小型工业化制剂设备、建设符合制药行业GMP标准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满足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实验教学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加深了学生对GMP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学生受到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态度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专业实验室 GMP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噻吩类衍生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荣 陈飞 钟国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9-31,92,共4页
介绍了典型的具有光电性能的噻吩类导电高分子,包括烷基取代、侧链含杂原子取代以及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聚噻吩衍生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它们的制备、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论,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 聚噻吩 发光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降解材料PHBV动物体内的组织相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费强 尚龙安 +1 位作者 范代娣 傅容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研究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在小鼠体内的降解行为和组织相容性,进一步探讨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方法:将PHBV(其中HV含量为9.5%)和对照材料聚乳酸(PLA)植入28只KM小鼠皮下,分别于术...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研究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在小鼠体内的降解行为和组织相容性,进一步探讨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方法:将PHBV(其中HV含量为9.5%)和对照材料聚乳酸(PLA)植入28只KM小鼠皮下,分别于术后1、2、4、6、8及13周取出2组植入材料,一组行肉眼观察,取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另一组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PHBV组在植入56d后动物体内炎症反应已经消失,组织相容性较同期PLA组良好。90d内机体未对PHBV膜造成严重的侵蚀和破坏,而且在植入PHBV材料的部位均无脓肿形成及组织坏死发生。结论:PHBV在动物体内降解速率缓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 组织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那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Spr1的功能
4
作者 尹华立 金志华 金庆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以与普那霉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新基因Afsk-like为探针,从始旋链霉菌F618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含有约8 kb的DNA片段.经测序分析表明,其上含有1个具有1 146个核苷酸的完整可阅读框,该基因被命名为Spr1(HQ450023),推测其编码1个含381个... 以与普那霉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新基因Afsk-like为探针,从始旋链霉菌F618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含有约8 kb的DNA片段.经测序分析表明,其上含有1个具有1 146个核苷酸的完整可阅读框,该基因被命名为Spr1(HQ450023),推测其编码1个含38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产物.经Blastp程序进行分析得知,该基因编码产物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有一定的同源性.经基因中断实验研究表明,该基因可能与普那霉素生物合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 基因中断 生物合成 谷氨酰胺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普那霉素 被引量:8
5
作者 贾波 金志华 +1 位作者 张达 梅乐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5-899,共5页
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在等度洗脱方式下对始旋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普那霉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体积比为90:10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或者体积比为60:35:5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作为展开剂,采用硅胶GF254单向一次薄层层析(展开距离... 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在等度洗脱方式下对始旋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普那霉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体积比为90:10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或者体积比为60:35:5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作为展开剂,采用硅胶GF254单向一次薄层层析(展开距离为5.O~6.0cm,展开时间为6~7min)即可对普那霉素作初步定性分析.柱层析操作的适宜条件为:25℃,以100-200目的硅胶为固定相,洗脱剂为体积比为80:35:5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流速为2.0mL/min,普那霉素的进样质量浓度为2.26g/L,硅胶的总负载量约为0.81mg/g.在此条件下能够分离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普那霉素,产品回收率保持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那霉素 薄层层析 硅胶 柱层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齐莉莉 王进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3,83,共3页
以猪油的过氧化物值为指标,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挥发油。挥发油的抗菌能力比较强,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姜黄素类化合物只对青霉有抑制作用;姜黄素对四种菌均无抑制作用。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类化合物 挥发油 抗氧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鱼水解蛋白的酶法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靳挺 高一勇 +1 位作者 武玉学 吴天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4-116,120,共4页
采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制备带鱼水解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水解时间、防腐剂、加酶总量、酶比例、温度、pH等因素对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利用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测定了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 采用复合酶(木瓜蛋白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制备带鱼水解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水解时间、防腐剂、加酶总量、酶比例、温度、pH等因素对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利用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测定了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水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水解条件下,水解度达27.36%;Nisin对水解度没有不利影响。水解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为803Da,约由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水解产物含有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6.8%。低分子肽是带鱼水解蛋白的主要成分,构成肽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水解蛋白 木瓜蛋白酶 FLAVOURZYME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海藻絮凝剂海藻酸钠回收带鱼(Trichiurus haumela)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武玉学 靳挺 +2 位作者 王建平 乐韵 林桂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5-339,共5页
采用海藻酸钠絮凝剂法、双缩脲法、重铬酸钾回流氧化等方法,研究了回收带鱼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以期为鱼糜漂洗液蛋白质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回收带鱼鱼糜漂洗液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添加量为1.11mg/ml,... 采用海藻酸钠絮凝剂法、双缩脲法、重铬酸钾回流氧化等方法,研究了回收带鱼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以期为鱼糜漂洗液蛋白质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回收带鱼鱼糜漂洗液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添加量为1.11mg/ml,鱼糜漂洗液蛋白浓度16.54mg/ml,pH4.6,温度4℃,处理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回收率达86.68%,COD去除率达58.67%。实验表明海藻酸钠对鱼糜漂洗液蛋白质去除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鱼糜漂洗液 海藻酸钠 蛋白质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油画棒中的可迁移微量Cd^(2+)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先波 江海亮 +1 位作者 周赛春 钟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8-1452,共5页
以离子液体为萃取介质,超声波辅助萃取油画棒中的可迁移微量Cd2+,以硝酸溶液反萃取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介质,溶液pH值为9.0、金属螯... 以离子液体为萃取介质,超声波辅助萃取油画棒中的可迁移微量Cd2+,以硝酸溶液反萃取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介质,溶液pH值为9.0、金属螯合剂用量为2.00 mL、离子液体的用量为2.00 mL、反萃剂为4.00 mL 1.00 mol.L-1硝酸、超声时间为5 min时,萃取率可达99%,富集倍数为25,除Cu2+、Pb2+外其它干扰离子对Cd2+的萃取影响不大。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n=11)为1.7%,检出限为0.016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重金属Cd2+ 超声波辅助萃取 富集 油画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姜黄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齐莉莉 王进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1-182,共2页
对姜黄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在高温或强酸、强碱环境中稳定性较差;蔗糖、麦芽糖、Zn2+、Fe2+、Fe3+对姜黄素有增色作用;苯甲酸钠、柠檬酸、酒石酸、Cu2+可使姜黄素褪色;维生素C、Na+、K+、Mg2+对姜黄素无明显影响;姜... 对姜黄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在高温或强酸、强碱环境中稳定性较差;蔗糖、麦芽糖、Zn2+、Fe2+、Fe3+对姜黄素有增色作用;苯甲酸钠、柠檬酸、酒石酸、Cu2+可使姜黄素褪色;维生素C、Na+、K+、Mg2+对姜黄素无明显影响;姜黄素是一种光敏性很强的物质,应避光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波 金志华 梅乐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79,共5页
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研究了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XC416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以40g/L为宜,通过在对数生长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可以使生物量增加23%~31%,普那霉素... 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研究了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XC416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以40g/L为宜,通过在对数生长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可以使生物量增加23%~31%,普那霉素的产量可以提高20%~36%;在稳定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虽然对生物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56%~76%;而在对数生长期中后期和稳定期前期分两次各补加10g/L的葡萄糖,则能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1.92倍。5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和抗生素合成的初期分三次共流加36g/L葡萄糖不仅有效地延长了抗生素的合成期,还提高了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及产物得率,最终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那霉素 始旋链霉菌 葡萄糖 分批发酵 补料分批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掺杂MEH-PPV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俊 钟国伦 +2 位作者 孙建中 王金浩 夏海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研究了在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四对甲基苯基卟啉(TTP)薄膜材料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这个复合体系中存在着从MEH-PPV到TTP的Frster能量转移,从而导致了强的TTP的饱和... 研究了在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四对甲基苯基卟啉(TTP)薄膜材料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这个复合体系中存在着从MEH-PPV到TTP的Frster能量转移,从而导致了强的TTP的饱和红光发射。另一方面,在电致发光中TTP的发射除了来自于从MEH-PPV的能量转移外,还来自于自身对载流子的捕获,TTP掺杂的MEH-PPV组成的薄膜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过程遵循不同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卟啉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体系在遗传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晓红 李宁慧 金志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144,共3页
为了将实验课程内容打造得丰富而有趣,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一门实验技术,培养扎实的科研精神和科学素养,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构建项目式教学体系,通过有效地实行实验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合理地变换角色、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 为了将实验课程内容打造得丰富而有趣,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一门实验技术,培养扎实的科研精神和科学素养,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构建项目式教学体系,通过有效地实行实验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合理地变换角色、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实现"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教育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迈出坚实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项目式教学体系 过程管理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PBT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热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正虹 方征平 程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2,106,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量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行为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N/PBT共混物属于热力学相容体系。加入少量PBT会使PEN的冷结晶行为扩大。热稳... 用差示扫描量热量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行为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N/PBT共混物属于热力学相容体系。加入少量PBT会使PEN的冷结晶行为扩大。热稳定性相对较差的PBT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使PEN/PBT共混物的热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结晶行为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丁腈橡胶共混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滕滕 钟国伦 周丽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17,共3页
氢化丁腈橡胶性能优异,在石油、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价格昂贵,因此开展氢化丁腈橡胶与其它聚合物共混改性研究,以获得性能和价格上的平衡是很有意义的。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来氢化丁腈橡胶与其它各种橡胶、塑料和短纤维共混... 氢化丁腈橡胶性能优异,在石油、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价格昂贵,因此开展氢化丁腈橡胶与其它聚合物共混改性研究,以获得性能和价格上的平衡是很有意义的。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来氢化丁腈橡胶与其它各种橡胶、塑料和短纤维共混改性的技术进展,并展望了氢化丁腈橡胶共混改性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 改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技术在天然活性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其龙 董新艳 鲍宗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446,共2页
1循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复杂生物源的复合糖〈br〉 当前,糖生物学领域亟须建立糖标准品库,尽管许多低聚糖已能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但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合糖仍难以合成制备。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 1循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复杂生物源的复合糖〈br〉 当前,糖生物学领域亟须建立糖标准品库,尽管许多低聚糖已能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但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合糖仍难以合成制备。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 Novot-ny等[1]采用循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多种天然产物中分离纯化复合糖。循环高效液相色谱由2根色谱短柱和1个十通阀组成,十通阀将待分离组分交替循环输入2根色谱柱进行循环分离,通过连续的循环操作方式实现模拟长柱的色谱分离效果,获得了比传统长色谱柱更高的分离效率。在此之前该方法尚未用于复杂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他们应用此方法通过亲水性色谱柱 Amide-80有效分离了海藻低聚糖混合物以及糖蛋白中 N-聚糖混合物,并得到纯度﹥98%的低聚糖及聚糖同分异构体,如棉子糖和松三糖、3种高甘露糖型聚糖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分离分析 天然活性物 应用 循环分离 同分异构体 化学合成方法 生物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B技术制备发红光聚苯乙烯超薄膜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红 魏旻晖 +1 位作者 陈飞 钟国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1,共3页
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以二次水为亚相,在亚相表面直接铺展掺杂有稀土配合物Eu(TTA)3phen的苯乙烯分子,然后在一定表面压下进行现场聚合,制得了发红光的聚苯乙烯超薄膜,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显... 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以二次水为亚相,在亚相表面直接铺展掺杂有稀土配合物Eu(TTA)3phen的苯乙烯分子,然后在一定表面压下进行现场聚合,制得了发红光的聚苯乙烯超薄膜,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光谱型椭圆偏振仪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技术 聚苯乙烯 稀土配合物 超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掺杂的MEH-PPV薄膜和氯仿溶液的光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国伦 王永红 林金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5,共7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卟啉(TTP)掺杂的MEH-PPV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这种掺杂体系在膜中和氯仿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具有同样的行为,同时,在这两种情况下发现了MEH-PPV链的聚集,以及TTP在420nm的吸收随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膜的发...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卟啉(TTP)掺杂的MEH-PPV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这种掺杂体系在膜中和氯仿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具有同样的行为,同时,在这两种情况下发现了MEH-PPV链的聚集,以及TTP在420nm的吸收随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膜的发射光谱与氯仿溶液中的有所不同。因TTP的吸收带与MEH-PPV发射带的重叠,在膜和氯仿溶液中的高浓度掺杂体系中存在从MEH-PPV到TTP的Frster能量转移,但是在高TTP掺杂下的氯仿溶液中能量转移导致MEH-PPV发射峰的劈裂,而当溶液被稀释时,这种现象消失,表明此时能量给体和受体的距离扩大,这种能量转移的速率为1×108mg·mL-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吸收 发光光谱 共轭聚合物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的改性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先波 陈嘉磊 +2 位作者 胡亚一 刘琦 陈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2,共6页
纳米氧化锌(ZnO)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光催化降解水体污染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修饰在提高纳米ZnO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增加比表面积、拓宽光响应范围、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 纳米氧化锌(ZnO)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光催化降解水体污染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修饰在提高纳米ZnO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增加比表面积、拓宽光响应范围、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实现催化剂有效回收及增加纳米材料的循环利用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可为纳米ZnO的光催化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光催化降解 改性 复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消化道蛋白酶的分布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莉莉 王进波 吴天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29,32,共3页
养殖水温30℃下,胃蛋白酶在pH 2.5左右有较高的活性,为(955.23±164)U/g,幽门盲囊、肠蛋白酶在pH 8.5左右有较高的活性,分别为(1144.64±197)、(856.22±72)U/g。在适宜pH范围内,单位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胃&... 养殖水温30℃下,胃蛋白酶在pH 2.5左右有较高的活性,为(955.23±164)U/g,幽门盲囊、肠蛋白酶在pH 8.5左右有较高的活性,分别为(1144.64±197)、(856.22±72)U/g。在适宜pH范围内,单位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胃>肠,蛋白酶总活性从高到低为:胃>肠>幽门盲囊。各部位蛋白酶的最适温度、pH值为:胃40℃、pH2.5,幽门盲囊40℃、pH 8.5,肠60℃、pH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蛋白酶活性 幽门盲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