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锈钢餐具溶出铬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赛春 江海亮 +1 位作者 周先波 朱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07,411,共4页
采用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离和测定不锈钢餐具中的溶出铬。利用六价铬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间发生选择性络合被萃取到表面活性剂相中,而三价态的铬离子留在水相中,探讨了影响浊点萃取的主要因素:如pH值、APDC试剂... 采用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离和测定不锈钢餐具中的溶出铬。利用六价铬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间发生选择性络合被萃取到表面活性剂相中,而三价态的铬离子留在水相中,探讨了影响浊点萃取的主要因素:如pH值、APDC试剂的浓度、Triton X-114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检出限为0.012μg/L,富集倍数为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分离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Cr(Ⅵ) 不锈钢餐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白芍中芍药苷的超临界流体提取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汤磊 刘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32-1337,共6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的最佳超临界流体提取条件。方法: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白芍中芍药苷超临界流体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以芍药苷提取率为响应值作... 目的:研究芍药苷的最佳超临界流体提取条件。方法: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白芍中芍药苷超临界流体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以芍药苷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甲醇浓度对芍药苷超临界提取的影响。结果:芍药苷超临界流体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18.9MPa,萃取温度为59.9℃,夹带剂甲醇浓度为68.5%,夹带剂流速0.4mL/min,萃取时间为60min。结论:在此提取条件下,芍药苷的理论提取率可达7.8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超临界流体提取 响应曲面分析法 优化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化工原理课程的趣味与思考教学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辉 尚龙安 +1 位作者 陈效宁 赵迎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7-108,共2页
本文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难于掌握等特点,研究教学教法的科学性、艺术性,以乐教和乐学相结合为基础,与学生换位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工程及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将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融... 本文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难于掌握等特点,研究教学教法的科学性、艺术性,以乐教和乐学相结合为基础,与学生换位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工程及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将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融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突出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和思考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趣味教学 思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那霉素高产相关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庆超 金志华 +2 位作者 徐波 李宁慧 姚善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585,共5页
普那霉素是由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产生的一类临床上应用的链阳性菌素类抗生素.目前,由于对引起普那霉素产量变化的分子机理知之甚少,从而大大限制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来大幅度提高该抗生素产量的研究发展.本研究... 普那霉素是由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产生的一类临床上应用的链阳性菌素类抗生素.目前,由于对引起普那霉素产量变化的分子机理知之甚少,从而大大限制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来大幅度提高该抗生素产量的研究发展.本研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Ⅱ单酶切处理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以普那霉素高产重组菌株为材料进行了抗生素高产相关基因的挖掘研究.以原始菌株ATCC25486为对照,筛选出2个仅在高产菌株中特异扩增的多态性DNA片段.进一步的DNA测序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1个与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afsK具有高度的同源性,GenBank收录号为EU123927;另1个是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编码基因exoSC的同源片段,GenBank收录号为EU123928.因此,这2个DNA片段是与普那霉素产量变化密切相关的新基因,这2个基因的DNA序列的变异应与普那霉素产量的增加密切相关.本研究从普那霉素高产这一生物表型出发,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抗生素高产相关新基因,可进一步从基因变异方面揭示了普那霉素高产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 高产相关基因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郁 张丽靖 天知诚吾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463-466,共4页
大部分乳酸菌在通过消化道到达肠道之前,因不能耐受胃液酸度而死亡,而少数菌能耐酸,此类耐酸性乳酸菌能在人体中更有效地发挥保健作用,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确定以筛选耐酸性乳酸菌,并验证其是否具生产应用价值的可能性为目的。首先... 大部分乳酸菌在通过消化道到达肠道之前,因不能耐受胃液酸度而死亡,而少数菌能耐酸,此类耐酸性乳酸菌能在人体中更有效地发挥保健作用,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确定以筛选耐酸性乳酸菌,并验证其是否具生产应用价值的可能性为目的。首先,从腌制蔬菜,发酵饲料等不同分离源中分离纯化得到319株乳酸菌,对菌株在人工胃液(pH值2.0)中的生存率进行了测定。经过初测和复测,得到8株生存率高于0.1%的乳酸菌株;其次,经16SrDNA序列测定,发现7株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为Lactococcus lactis;最后,进行了脱脂牛奶液体培养基的凝固性试验,发现4株菌能凝固培养基,具成为酸奶生产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耐酸性 人工胃液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酵及干燥粉碎条件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郁 张丽靖 董本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241-242,共2页
纳豆激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保健效果,本实验以找出较好的发酵条件为目的,观察了固体发酵及干燥粉碎条件对酶活的影响。首先,对最佳固体发酵时间进行测定,发现发酵24 h后酶活性最高;其次,对最佳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测定,确定50℃干燥... 纳豆激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保健效果,本实验以找出较好的发酵条件为目的,观察了固体发酵及干燥粉碎条件对酶活的影响。首先,对最佳固体发酵时间进行测定,发现发酵24 h后酶活性最高;其次,对最佳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测定,确定50℃干燥24 h后效果最好,回收率达34%;最后,就常温粉碎对纳豆激酶活性影响进行了测定,发现常温粉碎对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固体发酵 干燥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豆粕抗营养因子的菌株分离及鉴定
7
作者 张丽靖 杨郁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495-497,共3页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处理豆粕,从多种分离源中分离出94个菌株,选取降解胰蛋白酶抑制剂效果较好,发酵豆粕后菌数较多的株菌进行混合发酵试验。结果经N1、D1及D2发酵,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比原来降低50.4%,发酵豆粕中菌数也达到1.02×107...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处理豆粕,从多种分离源中分离出94个菌株,选取降解胰蛋白酶抑制剂效果较好,发酵豆粕后菌数较多的株菌进行混合发酵试验。结果经N1、D1及D2发酵,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比原来降低50.4%,发酵豆粕中菌数也达到1.02×107个/g。对3株菌进行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初步断定这3株菌分属乳酸菌的链球菌属、糖球菌属及芽孢乳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 豆粕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决奈达隆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峰 田拴红 +6 位作者 宋晓峰 李文远 程花英 雷灵芝 朱勤丰 金春华 李少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862,共5页
设计了一条全新的盐酸决奈达隆(1)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以价廉易得的对氨基苯酚(2)为起始原料,经N-甲磺酰化、氧化得到对甲磺酰亚氨基苯醌(4)后,再与3-氧代庚酸甲酯缩合、环化制得关键中间体2-丁基-5-甲磺酰胺基苯并呋喃-3-甲酸甲酯(6),然... 设计了一条全新的盐酸决奈达隆(1)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以价廉易得的对氨基苯酚(2)为起始原料,经N-甲磺酰化、氧化得到对甲磺酰亚氨基苯醌(4)后,再与3-氧代庚酸甲酯缩合、环化制得关键中间体2-丁基-5-甲磺酰胺基苯并呋喃-3-甲酸甲酯(6),然后经水解、酰氯化,继而与1-苯氧基-3-二正丁胺基丙烷盐酸盐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成盐后即得化合物1,总收率达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决奈达隆 抗心律失常药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