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风量系统用智能风阀流量检测模型
1
作者 黄瑶瑶 李灵至 +2 位作者 蔡慧 蔡文剑 尹招琴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针对现有智能风阀流量检测模型无法准确描述阀片角度和风流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伯努利方程分析阀片角度与流量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风阀阀片的转动会不可避免地改变管道内的气流分布,阀片角度的改变将影响流量系数,进而在流量检测... 针对现有智能风阀流量检测模型无法准确描述阀片角度和风流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伯努利方程分析阀片角度与流量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风阀阀片的转动会不可避免地改变管道内的气流分布,阀片角度的改变将影响流量系数,进而在流量检测模型中加入阀片角度补偿,利用回归分析形成一种新的风阀流量检测模型,根据平均皮托管测得的压差和对应的风阀阀片角度即可计算得到风阀流量值。并提出一种参数获取方法,根据风阀的流量范围设定风机频率范围,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参量值,进行模型验证,若流量检测误差小于10%,则参量设定准确。基于智能风流量校准平台分别对直径为100,150 mm的圆形风阀和尺寸为200 mm×120 mm的方形风阀共3种型号的智能风阀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新的流量检测模型,3种不同型号的智能风阀的最大流量检测误差分别是10%,6.1%和6.6%,在阀片角度为0°~70°的范围内,改变输入风量仍可以实现准确的流量检测,有效解决了现存的流量检测问题,证明了新构建的流量检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普适性。流量检测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智能风阀的运行效果和流量控制的精确度,新模型的构建为变风量系统的精准控制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系统 智能风阀 流量检测 模型构建 参量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数据和传递熵的鱼群信息传递网络构建
2
作者 刘康生 卢焕达 于欣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8-863,共6页
鱼群中的个体如何通过信息传递从而达到一致的群体运动状态,至今还没有刻画这一现象的统一数学模型.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视频数据和传递熵构建鱼群中个体间信息传递网络的方法.首先用实验获取斑马鱼集群的视频数据,并采用计算机视觉跟踪... 鱼群中的个体如何通过信息传递从而达到一致的群体运动状态,至今还没有刻画这一现象的统一数学模型.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视频数据和传递熵构建鱼群中个体间信息传递网络的方法.首先用实验获取斑马鱼集群的视频数据,并采用计算机视觉跟踪的方法获取鱼群中每个个体的位置和运动速度,然后利用传递熵计算个体两两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鱼群信息传递网络.通过网络分析,揭示了鱼群中个体间的信息交互个数与信息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现了鱼群信息传递网络中的频繁子结构.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探测时间序列间因果关系建立鱼群信息传递网络的方法,为鱼群信息传递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建模 集群行为 信息传递网络 频繁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源热泵的水下螺旋盘管性能测试
3
作者 陈于飞 蔡文剑 +1 位作者 蔡慧 黄瑶瑶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1,88,共7页
针对地表水源热泵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在不同实际工况下的换热性能优化问题,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测试平台,模拟出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工况,并提出一种基于换热环境温差的测试方法,得到在实际工... 针对地表水源热泵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在不同实际工况下的换热性能优化问题,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测试平台,模拟出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工况,并提出一种基于换热环境温差的测试方法,得到在实际工况下换热器与环境温差不同时的换热效率。将每个长100 m的管道作为研究对象,测试螺旋盘管内不同流速下的流体与环境的温差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到在最佳的总传热系数下的管道水体流速和换热环境温差分别为0.8 m/s以及7℃,并结合水泵的实时功耗得到了最佳节能平衡点,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该实验方法也可以测试不同类型的水下换热器性能,为今后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源热泵 传热系数 换热环境温差 水下螺旋盘管 管道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除湿机系统性能优化
4
作者 张楚烦 蔡慧 +1 位作者 焦建格 蔡文剑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为了优化双循环除湿机系统性能,以压缩机运行频率为切入点,探究双循环除湿机在不同电子膨胀阀开度下的系统运行状况。研究建立了电子膨胀阀开度与系统制冷量、冷媒质量流量、系统能效比以及除湿量的理论模型,并验证了特定开度下系统达... 为了优化双循环除湿机系统性能,以压缩机运行频率为切入点,探究双循环除湿机在不同电子膨胀阀开度下的系统运行状况。研究建立了电子膨胀阀开度与系统制冷量、冷媒质量流量、系统能效比以及除湿量的理论模型,并验证了特定开度下系统达到最佳能效比时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结果表明,当压缩机运行频率分别为38,42,45 Hz时,对应最佳能效比的电子膨胀阀开度分别为18%,25%,30%,系统能效比达到最高时,压缩机运行频率与膨胀阀开度呈正相关趋势;优化前,双循环除湿机系统能效比为0.993;优化后,将电子膨胀阀开度设置为25%、压缩机频率设置为42 Hz时,系统能效比可达1.817。本研究结果为同类型双循环除湿机提供了一种控制思路,有助于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除湿机 电子膨胀阀 压缩机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XGBoost模型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预测分析
5
作者 陈于飞 蔡文剑 +1 位作者 蔡慧 黄瑶瑶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11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预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用于模拟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的实验测试平台,由此获取到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GA-XGBoost模型的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换热量预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基于PLC和Wincc上位机的用于模拟水下螺旋盘管换热器和地表水源热泵联合运行过程的实验测试平台,由此获取到不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集。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XGBoost的复合模型对换热量进行预测,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优化,同时引入一种新的复合适应度函数指导遗传算法的参数寻优过程;最后基于所采集的实验数据集进行验证,以换热器多个特征作为模型输入,以换热量作为输出,得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21%,均方根误差为0.476,决定系数达到0.974,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集上良好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为水下换热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量预测 水下换热器 GA-XGBoost模型 GA算法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菱鲆对背景色选择习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贤 范良忠 +2 位作者 刘子毅 任香 刘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9-193,共5页
为了探讨大菱鲆幼鱼对于不同背景色的选择习性,该文首先通过9格颜色试验发现大菱鲆幼鱼偏好淡紫色,而出现在黑色和红色背景累积频率较低;同时通过计算机视觉分析发现,幼鱼在黑色和红色背景下体表明度变化速率远比在紫色和粉色背景下剧烈... 为了探讨大菱鲆幼鱼对于不同背景色的选择习性,该文首先通过9格颜色试验发现大菱鲆幼鱼偏好淡紫色,而出现在黑色和红色背景累积频率较低;同时通过计算机视觉分析发现,幼鱼在黑色和红色背景下体表明度变化速率远比在紫色和粉色背景下剧烈,证明了黑色和红色背景对幼鱼胁迫更大,其需要调动更多激素来调整生理响应,以改变体色适应新的背景环境。因此建议养殖池的颜色尽量采用浅色,不要使用黑色等深色作为养殖背景颜色,研究结果可为养殖系统设计和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颜色 技术 大菱鲆幼鱼 喜好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稀疏表示的三维模型识别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舒振宇 王鹏飞 +1 位作者 于欣 刘利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38-1947,共10页
为了对未知分类信息的三维模型进行分类,提出三维模型分类识别算法.首先以改进的形状直径函数(shape diameter function,SDF)特征描述符为基础对所有三维模型提取特征向量,并将未知分类信息的三维模型作为测试模型,在已知分类的三维模... 为了对未知分类信息的三维模型进行分类,提出三维模型分类识别算法.首先以改进的形状直径函数(shape diameter function,SDF)特征描述符为基础对所有三维模型提取特征向量,并将未知分类信息的三维模型作为测试模型,在已知分类的三维模型数据库中找到与测试模型最相似的k个模型;然后在这k个模型中利用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对测试模型进行识别;最后确定测试模型在三维模型数据库中的分类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且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及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分类 局部稀疏表示 K近邻 改进的形状直径函数 特征描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峰值的三维模型无监督分类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舒振宇 祁成武 +3 位作者 辛士庆 胡超 韩祥兰 刘利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42-2150,共9页
针对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自动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密度峰值驱动的三维模型无监督分类算法.首先利用多种特征描述符分别对每个三维模型提取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得到的特征向量运用鲁棒主成分分析去除噪声并降维;最后通过计算特征向量分布... 针对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自动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密度峰值驱动的三维模型无监督分类算法.首先利用多种特征描述符分别对每个三维模型提取相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得到的特征向量运用鲁棒主成分分析去除噪声并降维;最后通过计算特征向量分布的密度峰值,并配合决策图,以直观的方式确定三维模型分类类别数,最终实现三维模型的无监督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易于确定分类类别数、准确率高、鲁棒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分类 密度峰值聚类 鲁棒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标签传播:一种鲁棒的领域适应学习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陶剑文 Fu-Lai CHUNG +1 位作者 王士同 姚奇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7-1000,共24页
稀疏表示因其所具有的鲁棒性,在模式分类领域逐渐得到关注.研究了一种基于稀疏保留模型的新颖领域适应学习方法,并提出一种鲁棒的稀疏标签传播领域适应学习(sparse label propagation domain adaptation learning,简称SLPDAL)算法.SLPDA... 稀疏表示因其所具有的鲁棒性,在模式分类领域逐渐得到关注.研究了一种基于稀疏保留模型的新颖领域适应学习方法,并提出一种鲁棒的稀疏标签传播领域适应学习(sparse label propagation domain adaptation learning,简称SLPDAL)算法.SLPDAL通过将目标领域数据进行稀疏重构,以实现源领域数据标签向目标领域平滑传播.具体来讲,SLPDAL算法分为3步:首先,基于领域间数据分布均值差最小化准则寻求一个优化的核空间,并将领域数据嵌入到该核空间;然后,在该嵌入核空间,基于l1-范最小化准则计算各领域数据的核稀疏重构系数;最后,通过保留领域数据间核稀疏重构系数约束,实现源领域数据标签向目标领域的传播.最后,将SLPDAL算法推广到多核学习框架,提出一个SLPDAL多核学习模型.在鲁棒人脸识别、视频概念检测和文本分类等领域适应学习任务上进行比较实验,所提出的方法取得了优于或可比较的学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适应学习 稀疏表示 标签传播 最大均值差 多核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鱼类行为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卢焕达 刘鹰 范良忠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针对传统的鱼类行为观察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鱼类行为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利用摄像设备对鱼的行为进行24小时监控,通过监测鱼类体色与游动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自动发现由于应激或疾病等引起的行为异... 针对传统的鱼类行为观察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鱼类行为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利用摄像设备对鱼的行为进行24小时监控,通过监测鱼类体色与游动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自动发现由于应激或疾病等引起的行为异常。该文设计的方法对水产养殖业实施水产生物的自动化监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鱼类行为 行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代价函数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史涔溦 马红如 +1 位作者 陈卓易 邱建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直接转矩模型预测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不易设计的问题,提出了模糊控制调节权重系数的新方法。传统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为固定数值时,根据电机的磁链、转矩和d-q轴电流的特点,得到电机磁链与i_(d)、转矩与i_(q)变化...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直接转矩模型预测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不易设计的问题,提出了模糊控制调节权重系数的新方法。传统代价函数中权重系数为固定数值时,根据电机的磁链、转矩和d-q轴电流的特点,得到电机磁链与i_(d)、转矩与i_(q)变化的相关性。结合模糊控制理论,给出了转矩预测中转矩和磁链作为控制目标时,权重系数的设计规则。通过定子的d-q轴电流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量调整权重系数,省去了实验逐步调试权重因子的过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代价函数和无权重系数的代价函数相比,模糊调节权重系数的代价函数有效地抑制了转矩和磁链脉动,综合稳态误差更小,实现了两个控制目标的合理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 权重系数 代价函数 模糊控制 权重因子 控制目标 模糊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参数超局部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史涔溦 解正宵 +1 位作者 陈卓易 邱建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共8页
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参数失配时模型预测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d-q轴电流的超局部模型,提出了一种的无参数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对每个控制周期内定子d-q轴电流变化量进行分解,得到受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较大的电... 为了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参数失配时模型预测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d-q轴电流的超局部模型,提出了一种的无参数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对每个控制周期内定子d-q轴电流变化量进行分解,得到受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较大的电流的自然响应分量,以及主要与电压矢量相关的强迫响应分量。利用临近控制周期中的电压矢量与电流变化量,单独解耦出电流自然响应分量进行实时计算,以达到快速跟踪的效果。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估算电压矢量对电流的作用参数,从而计算电流的受迫响应分量。以较小的计算量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无模型预测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无需预知电机参数即可获得优良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整体性能优于存在参数失配的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参数模型预测控制 超局部模型 参数辨识 自适应控制 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胶囊内窥镜图像的肠胃道三维重建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超 蔡振宇 +1 位作者 尤晓赫 张智焕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8-714,共7页
为了改进胶囊内窥镜观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出了基于胶囊内窥镜序列图像的胃肠道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利用SIFT算法提取前后两幅序列图像中尽可能多的对应特征点;计算获取各特征点在成像面上的二维坐标;进一步利用8点算法计算胶囊内镜... 为了改进胶囊内窥镜观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出了基于胶囊内窥镜序列图像的胃肠道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利用SIFT算法提取前后两幅序列图像中尽可能多的对应特征点;计算获取各特征点在成像面上的二维坐标;进一步利用8点算法计算胶囊内镜运动变化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矢量。进而计算得到每个特征点的相对三维坐标和世界三维坐标;然后,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对各三维点进行网格化,并完成场景的三维重建。实验表明相机与被测点距离在100 mm之内时,得到的深度误差小于1 mm;距离250 mm内时,相对误差在3%之内。说明所提出的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 三维重建 胃肠道图像 8点位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KAZE特征的复杂抖动数字视频稳像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奔 周志湖 范良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1-256,共6页
针对目前大部分视频稳像算法实时性及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基于AKAZE特征,提出一种复杂的抖动数字视频稳像算法。通过AKAZE特征提取视频图像的特征点,采用快速近似最邻近库算法匹配视频邻帧间的特征点。利用特征点筛选机制剔除误匹配的特征... 针对目前大部分视频稳像算法实时性及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基于AKAZE特征,提出一种复杂的抖动数字视频稳像算法。通过AKAZE特征提取视频图像的特征点,采用快速近似最邻近库算法匹配视频邻帧间的特征点。利用特征点筛选机制剔除误匹配的特征点,以提高运动估计的准确性,并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迭代求解视频图像间的运动参数。为得到去抖动的视频运动参数,使用高斯滤波器将运动参数进行滤波,对视频序列进行运动补偿得到稳像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特征点数较多的情况下,其运动估计速度接近于加速健壮特征(SURF)算法的3倍,比基于SURF特征点的运动估计算法具有更强的实时性及健壮性,比三维内容保持变换算法、子空间视频稳像算法效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KAZE特征 视频稳像 复杂抖动 快速近似最邻近库 特征匹配 运动估计 高斯运动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近似最近特征空间嵌入标签传播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剑文 Fu-Lai CHUNG +1 位作者 王士同 姚奇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9-1254,共16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graph-base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简称GSSL)方法存在模型参数敏感和数据空间判别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受最近特征空间嵌入和数据稀疏表示思想的启发,提出一种稀疏近似最近特征空间嵌入标签传播算法SANF... 针对现有的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graph-base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简称GSSL)方法存在模型参数敏感和数据空间判别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受最近特征空间嵌入和数据稀疏表示思想的启发,提出一种稀疏近似最近特征空间嵌入标签传播算法SANFSP(sparse approximated nearest feature space embedding label propagation).SANFSP首先利用特征空间嵌入投影点来稀疏表示原始数据;然后,度量原始数据和稀疏近似最近特征空间嵌入投影间的相似性;进而提出稀疏近似最近特征空间嵌入正则化项;最后,基于传统GSSL方法的标签传播算法,实现数据标签的平滑传播.同时,还将SANFSP算法简单拓展到out-of-sample学习.SANFSP算法在人造和实际数据集(如人脸识别、可视物件识别以及手写数字分类等)上取得了有效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稀疏表示 标签传播 最近特征空间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迭代法的加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超 辛士庆 +3 位作者 舒振宇 陈双敏 张荣 赵杰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38-1843,共6页
考虑到传统的几何迭代法仅有一阶的收敛性,提出一个二阶可导的能量函数来刻画当前曲线与目标点集之间的差异.首先根据初始的控制顶点和相应的基函数生成初始的样条曲线,然后求差异函数关于各个控制顶点的梯度,最后采用L-BFGS算法快速寻... 考虑到传统的几何迭代法仅有一阶的收敛性,提出一个二阶可导的能量函数来刻画当前曲线与目标点集之间的差异.首先根据初始的控制顶点和相应的基函数生成初始的样条曲线,然后求差异函数关于各个控制顶点的梯度,最后采用L-BFGS算法快速寻找最优的插值或者逼近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具有超线性的收敛速度,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比原来的几何迭代法快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既可用于插值问题,也可用于逼近问题;甚至也能适用于数据点参数可变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迭代法 L-BFGS算法 插值 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邱建琪 毛意涵 +1 位作者 陈卓易 史涔溦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保证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中速度采样频率和控制周期一致,使用预测-校正方法进行反馈速度的测量,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负载观测,根据控制周期合理安排速度和负载观测的时序。针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的稳态误差和较... 为了保证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中速度采样频率和控制周期一致,使用预测-校正方法进行反馈速度的测量,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负载观测,根据控制周期合理安排速度和负载观测的时序。针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的稳态误差和较大转矩脉动问题,提出一种比例-积分-微分型代价函数,其中积分项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项用于抑制转矩脉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方法和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方法相比,在稳态时具有更小的稳态误差和转矩脉动,相电流总谐波失真(THD)从65.35%减小到了21.54%;和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相比,在起动、加减速和负载突变时的响应速度均加快了0.2~0.5 s,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 预测-校正测速法 负载转矩卡尔曼滤波观测器 比例-积分-微分型代价函数 稳态误差消除 转矩脉动抑制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质心的定义和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能仑 舒振宇 +3 位作者 陈双敏 刘邦权 赵杰煜 辛士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4-920,共7页
针对传统的物理质心在形状弯曲的情况下有可能落在物体外部的问题,提出基于惯性矩的几何质心定义及计算方法.根据惯性矩把传统的质心定义拓展到三维流形上,首先基于热传导方程计算物体内部距离得到物体关于某点的惯性矩;然后采用梯度下... 针对传统的物理质心在形状弯曲的情况下有可能落在物体外部的问题,提出基于惯性矩的几何质心定义及计算方法.根据惯性矩把传统的质心定义拓展到三维流形上,首先基于热传导方程计算物体内部距离得到物体关于某点的惯性矩;然后采用梯度下降法寻找惯性矩的极小值得到几何质心.该几何质心一定落于物体的内部,并且当输入模型为凸时退化为物理质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噪声和姿势变化不敏感,可用于形状分析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质心 三维流形 内部距离 热传导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虚拟信号注入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邱建琪 宋攀 +1 位作者 陈卓易 史涔溦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虚拟信号注入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能够自寻优到电机MTPA工作点,相比于传统的公式法受到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小。但传统的虚拟信号注入控制策略需要经过复杂的坐标变换过程,从d-q坐标系转到极坐标系,再由极坐标系转回d-q坐标系进... 虚拟信号注入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能够自寻优到电机MTPA工作点,相比于传统的公式法受到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小。但传统的虚拟信号注入控制策略需要经过复杂的坐标变换过程,从d-q坐标系转到极坐标系,再由极坐标系转回d-q坐标系进行解算,运算量较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虚拟信号注入方法,可以避免原虚拟信号注入方法所需的复杂的坐标变换过程,简化了运算过程。并且新的虚拟信号注入方法可以避免原虚拟信号注入方法因忽略电磁转矩泰勒展开的高阶偏导项而引入的误差。在不同工况下对电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虚拟信号注入MTPA控制策略的动静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影响控制精度,同时可以显著减少程序运算量,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自寻优 虚拟信号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化工过程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凌箭 马修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3-1257,1266,共6页
针对参数不确定型系统,提出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新优化控制思路.通过求解连续静态过程的优化模型,实时跟踪一阶最优性必要条件实现不确定系统的在线优化.借助软测量技术找到可测变量与不可测最优性必要条件之间的估计模型,以该模型的输出... 针对参数不确定型系统,提出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新优化控制思路.通过求解连续静态过程的优化模型,实时跟踪一阶最优性必要条件实现不确定系统的在线优化.借助软测量技术找到可测变量与不可测最优性必要条件之间的估计模型,以该模型的输出为被控变量直接实现过程的优化控制.与传统的实时优化(RTO)方法相比,新策略更加迅速有效,可用简单的控制器(如PID)实现.对一个蒸发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 NCO跟踪 软测量 蒸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