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大学园区发展——对于环宁波大学园区建设的思考
1
作者 桂劲松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大学园区有着密集的人才、科研优势,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和区域文化的中心。发挥大学园区高校师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实现大学园区与区域发展契合,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有利于将大学园区及周边地区建... 大学园区有着密集的人才、科研优势,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和区域文化的中心。发挥大学园区高校师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实现大学园区与区域发展契合,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有利于将大学园区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宁波的"硅谷""中关村""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园区 知识溢出效应 “双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仲一作品——会所设计
2
作者 史仲一 《美与时代(城市)》 2017年第10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仲一 会所 包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姚佳 王艳英 蒙宽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5-19,共5页
符号通过简练的图案和典型的颜色,赋予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设计师的思想逐步传达给观赏者。符号是一种设计语言,以图形型、指示型和象征型三种形式存在于室内外环境中,作为空间中的艺术装饰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传统符号汲取文... 符号通过简练的图案和典型的颜色,赋予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将设计师的思想逐步传达给观赏者。符号是一种设计语言,以图形型、指示型和象征型三种形式存在于室内外环境中,作为空间中的艺术装饰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传统符号汲取文化精华,用明喻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传统哲学思想和独特的地域风俗。明喻是利用汉字、数字、纹样、瓦当、斗拱、马头墙等具体构件为载体;隐喻是利用空间布局、历史遗迹、色彩等抽象的宏观景致作为载体。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同样是中国文化中"阴阳"互补的思想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传统文化 环境艺术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力与共生:知识分子与市场的文学考察——从张炜一九九○年代以来的小说谈起
4
作者 文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引言在中国,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九九○年代以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曾呈现过昌盛之态。自然,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与市场也有不同种类之关联。仅以彼时新文学期刊、杂志、书局的筹办运作... 引言在中国,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九九○年代以来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曾呈现过昌盛之态。自然,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与市场也有不同种类之关联。仅以彼时新文学期刊、杂志、书局的筹办运作以及活跃于文学出版界的鲁迅、巴金、叶圣陶、李小峰等文学人物为例,便可发现中国新文学的很多从业者们,主动投入市场经济怀抱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文学人物 中国新文学 现代商品经济 一九 商业经营 商业人士 新文学作品 商业世界 娱乐休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仲一作品
5
作者 史仲一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史仲一,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工作。
关键词 仲一 花园别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电影佛教元素与论述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侃侃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台湾电影围绕青春的百味、同性的暧昧、代际的亲疏、政争的荒诞、帮派的热血、历史的吊诡讲述了太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台湾作为中国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宗教的社会形态在电影中的呈现与探讨一直为台湾电影研究者所忽视,是2017年台湾... 台湾电影围绕青春的百味、同性的暧昧、代际的亲疏、政争的荒诞、帮派的热血、历史的吊诡讲述了太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而台湾作为中国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宗教的社会形态在电影中的呈现与探讨一直为台湾电影研究者所忽视,是2017年台湾电影金马奖的两部优质作品《血观音》和《大佛普拉斯》将此问题推向前台。台湾复杂交错的历史与现实为多元宗教的信仰实践提供了落地生根的社会心理土壤,而佛教又在台湾精神构筑与社会支持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说电影是一种超越现实复写的、对于人与社会的研究,透露特定艺术家的评论与特定时代的话语,那么台湾电影中的佛教元素与论述则与台湾人、台湾社会展开着值得琢磨深描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佛教元素 佛教论述 作为现实反面的奇幻 作为现实内在的奇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乡愁——论朱沙的风景画
7
作者 桂劲松 《艺苑》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朱沙的风景油画表达了时代投影下的大地乡愁,具有安详静穆的气质。藉由独特的审美意象营建,朱沙创造了一种粗犷清新、平和蕴藉的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朱沙的艺术既有深厚的师法传统,又具有独到的创新,为油画民族化提供了成功的实践... 朱沙的风景油画表达了时代投影下的大地乡愁,具有安详静穆的气质。藉由独特的审美意象营建,朱沙创造了一种粗犷清新、平和蕴藉的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朱沙的艺术既有深厚的师法传统,又具有独到的创新,为油画民族化提供了成功的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 意象 法而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影人、观众:菲律宾犯罪类型与亚类型电影互动因素研究
8
作者 张侃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55-160,共6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人都在热情地讲故事、看电影,连面对犯罪类型时都带着某种冷静的态度。我们用"镜子理论"来解释菲律宾社会犯罪与电影犯罪两者的关系,似乎是说得通的。菲律宾令人堪忧的治安状况既来自动荡的国族历史...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人都在热情地讲故事、看电影,连面对犯罪类型时都带着某种冷静的态度。我们用"镜子理论"来解释菲律宾社会犯罪与电影犯罪两者的关系,似乎是说得通的。菲律宾令人堪忧的治安状况既来自动荡的国族历史和落后的政治结构(如部族式政治、政治效忠、政治恶斗),也来自畸形的资源分配和错综的地理分布。然而我们不能由此仓促得出结论——因为菲律宾犯罪频仍,所以电影就地取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类型 菲律宾人 互动因素 治安状况 资源分配 讲故事 两者的关系 类型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至2016年菲律宾电影产业观察
9
作者 张侃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共5页
一、2015至2016年菲律宾电影票房数据分析2015年、2016年的菲律宾电影市场被商业性的爱情片主导。票房从134,000,000比索到500,000,000比索,跨度很大。2015年菲律宾电影总票房前十名为:《第二次机会》《美女与闺蜜》《我的宝宝我的爱:#K... 一、2015至2016年菲律宾电影票房数据分析2015年、2016年的菲律宾电影市场被商业性的爱情片主导。票房从134,000,000比索到500,000,000比索,跨度很大。2015年菲律宾电影总票房前十名为:《第二次机会》《美女与闺蜜》《我的宝宝我的爱:#KiligPaMore》《疯狂而美丽的你》《情事》《卢纳将军》《菲利克斯·马纳洛》《你是我老板》《离别曲目》《名日缘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票房 菲律宾 产业观 电影市场 爱情片 商业性 比索 曲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当代电影创作美学概观
10
作者 张侃侃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8,共6页
一、基于票房与制片的片种分析事实上,票房与制片不只是商业信息,它们也反映一个电影产业背后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认同。同时,制片机构多为大型公司,则电影产业的类型化趋势强,而独立公司数量多,则电影产业的多元化趋势强,两个体系充分发... 一、基于票房与制片的片种分析事实上,票房与制片不只是商业信息,它们也反映一个电影产业背后的社会心理与文化认同。同时,制片机构多为大型公司,则电影产业的类型化趋势强,而独立公司数量多,则电影产业的多元化趋势强,两个体系充分发展才有可能孕育完整的电影美学格局。2017年菲律宾票房前10名的电影是《甘达拉皮度:复仇者小分队》《我看见你》《我的前任和我的疑问》《不得不爱》《铁匠》《终于遇到你》《七周日》《意外惊喜》《爱你爱上天》《写给凯斯特拉的100首诗》。《甘达拉皮度:复仇者小分队》是对复仇者联盟的滑稽版本,从一个侧面说明菲律宾在文化方面对西方的模仿。《铁匠》是类似的星际奇幻故事。除了《甘达拉皮度:复仇者小分队》,《我的前任和我的疑问》《我看见你》《终于遇到你》《不得不爱》《七周日》《意外惊喜》《铁匠》也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菲律宾以“亿”为单位的票房纪录,它们大多数为浪漫类型,也涉及菲律宾社会非常重视的家庭关系。2017年菲律宾电影市场仍然是大型商业制片公司星电影和万岁电影的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电影 电影美学 制片公司 电影产业 商业信息 文化认同 票房纪录 复仇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作为社会网络的延伸:网络化个人主义现状在中国的实证考察
11
作者 傅正科 《现代营销(下)》 2020年第5期30-31,共2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ICT对社会网络的中介影响,分析了网络化个人主义语境下交往媒介对现代居民生活的效用。被调查者(N=995)基于回忆法,对社会网络、交往媒人口变量等属性进行汇报。研究数据指出,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果对ICT的使用存在显著影响... 本研究通过分析ICT对社会网络的中介影响,分析了网络化个人主义语境下交往媒介对现代居民生活的效用。被调查者(N=995)基于回忆法,对社会网络、交往媒人口变量等属性进行汇报。研究数据指出,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果对ICT的使用存在显著影响。于讨论部分对现代人通过ICT建造可以承载自我社会网络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ICT 网络化个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