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学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费英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年第11期23-23,共1页
为推进教育改革,促进高水平的教授密切与本科生的联系,浙江大学在本学期推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科生导师制,并在全校推行。9月25日下午,学校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张浚生书记和潘云鹤校长对这一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进行动员和部... 为推进教育改革,促进高水平的教授密切与本科生的联系,浙江大学在本学期推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科生导师制,并在全校推行。9月25日下午,学校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张浚生书记和潘云鹤校长对这一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进行动员和部署。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推进,学校成立了以童芍素副书记为组长,倪明江、来茂德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学工部、教务部和人事部牵头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 本科生导师制 教育体制 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涵式发展的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研究——以浙江大学党建育人工作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翔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3,共2页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文章分析了高校党建工作在育人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高校党建的内涵式发展为契机,探讨提升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 高校党建 育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 被引量:7
3
作者 邬小撑 吕成祯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关系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它将更加突出具有引领性的技术创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创业和普遍提升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因此,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 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关系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它将更加突出具有引领性的技术创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创业和普遍提升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因此,高水平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财富的创业精英,在此基础上从创业教育的组织机制、学科技术、氛围营造三个维度推进创业教育的三大转变,即:从碎片化和松散性到机制化和组织性,从学科技术单一化到多学科技术集成融合,从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研到学而优则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创业教育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网络对高校学生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礼祥 费英勤 +2 位作者 傅强 王志强 闻继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对高校学生影响的方方面面,在有关院校的配合和帮助下,我们于2000年6月对浙江省的部分高校进行了一次专题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0份,收到有效问卷962份,有效回收率为84.6%。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网络 院校 问卷调查 专题 浙江 帮助 影响 配合 发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主体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本文以从事过高校流动辅导员工作的主体视角,通过扎根理论研究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主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和德尔菲法专家预测的结果表明,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促进主体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发展能力、... 本文以从事过高校流动辅导员工作的主体视角,通过扎根理论研究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主体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和德尔菲法专家预测的结果表明,高校流动专职辅导员岗位对于促进主体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发展能力、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的提升有明显作用,是实现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专职辅导员 扎根理论 主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中国金融业持续发展战略性思考
6
作者 孙方娇 董世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5期92-92,共1页
本文提出我国金融业要持续稳定发展、给我国经济起到应有推动力所应该着重关注的金融业发展的四个问题。
关键词 金融 经济发展 持续推动作用 关键环节 中国金融业 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稳定发展 金融业发展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可寻租下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探讨
7
作者 江雪梅 李凤旺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衡量公民是否有机会实现社会地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地分配关系着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内容。本文认为,在精英型高等教育模式向大众型高等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衡量公民是否有机会实现社会地位升迁的重要因素。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地分配关系着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研究内容。本文认为,在精英型高等教育模式向大众型高等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育的可寻租性导致了有差别的机会平等的丧失,也可能导致共享平等机会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可寻租 精英型模式 大众型模式 机会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