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外语教学如何应对“入世” |
李占红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2
|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交际策略研究 |
何莲珍
刘荣君
|
《外语研究》
|
2004 |
42
|
|
3
|
谈外语界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若干缺憾 |
何辉斌
|
《外语研究》
|
2004 |
5
|
|
4
|
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通的实践理性与理性实践 |
郭永松
杨清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5
|
互文性:缘起、本质与发展 |
李小坤
庞继贤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7
|
|
6
|
先天聋人的语音、正字法意识和概念知识结构 |
李德高
张积家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7
|
任务教学法中教师角色的探讨——以日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为基础 |
潘洵
张向荣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8
|
基于自相似与对比学习的图像跨域转换算法 |
赵磊
张慧铭
邢卫
林志洁
林怀忠
鲁东明
潘洵
许端清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AudiMeters:高维连续数据可听化研究 |
方志刚
马卫娟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0
|
男性气概与男性气质:男性研究中的两个易混概念辨析 |
隋红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11
|
逻辑分析能力在翻译中的作用与培养 |
潘洵
张向荣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2
|
水平性何以成为新媒介——克劳斯论波洛克满幅绘画 |
沈语冰
毛秋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3
|
日本建筑文化发展中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以中日两国古都规划和布局的相异之处为例 |
施梦嘉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4
|
欧里庇得斯悲剧与现代性问题--以《酒神的伴侣》为例 |
罗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5
|
高技术企业家的成长环境 |
钱继钰
刘慧梅
刘景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
赵婉清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7
|
论系主任对学系愿景的建构 |
王福友
刘淑华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8
|
诗人抑或哲人——论欧里庇得斯批评传统 |
罗峰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9
|
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之立场、方法和视野 |
高奋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启发方法的可视化研究 |
潘洵
张向荣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