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蚁消化纤维素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天赐 莫建初 程家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白蚁利用自身及体内共生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降解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来满足新陈代谢需要。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数据库统计,目前已有4科6属9种白蚁及其体内共生物的纤维素酶基因被克隆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白蚁及其共... 白蚁利用自身及体内共生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降解食物中的纤维素成分,来满足新陈代谢需要。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nBank数据库统计,目前已有4科6属9种白蚁及其体内共生物的纤维素酶基因被克隆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白蚁及其共生物编码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基因,在序列上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纤维素酶 共生微生物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白蚁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邢连喜 苏晓红 +3 位作者 阴灵芳 胡萃 程家安 任东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7,460,共4页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等 5种白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用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有 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带型 ,5种白蚁 6个群体共扩增出 43条带 ,均为多态性片段 ;同一种类不同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但种间扩增片段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以 UPGMA方法将扩增片段分布和共享度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基因组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技术 分类 系统关系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等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邓天福 王争艳 +1 位作者 尉吉乾 王小姣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0,共2页
研究了蓖麻、曼陀罗、番茄和杏树4种植物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效果,12 h的驱避率均超过85%,72 h后的驱避率也能保持在50%以上。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赤拟谷盗 锈赤扁谷盗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胸散白蚁纤维素酶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天赐 莫建初 +1 位作者 程家安 刘文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共4页
对黄胸散白蚁体内纤维素酶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 ,37℃时 ,C1酶与pNPC底物反应的最佳时间为 1h ,Cx 酶与CMC Na和 β 葡糖苷酶与Salicin反应的最佳时间均为 0 2 5h。黄胸散白蚁工蚁头部纤维素酶主要是Cx 酶和 β 葡糖苷酶。肠道组织中 ,... 对黄胸散白蚁体内纤维素酶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 ,37℃时 ,C1酶与pNPC底物反应的最佳时间为 1h ,Cx 酶与CMC Na和 β 葡糖苷酶与Salicin反应的最佳时间均为 0 2 5h。黄胸散白蚁工蚁头部纤维素酶主要是Cx 酶和 β 葡糖苷酶。肠道组织中 ,3种纤维素酶主要分布于前肠和后肠组织。Cx 酶在前肠的酶量占肠道组织该酶总量的 5 2 9% ;C1和 β 葡糖苷酶绝大部分在后肠 ,在该部位所含酶量分别占整个肠道组织酶总量的 83 3%和 80 2 %。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散白蚁 内切-β-1 4-葡聚糖酶 纤维二糖水解酶 Β-葡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辛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效 被引量:42
5
作者 莫建初 张时妙 +1 位作者 滕立 程家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0-84,共5页
为了开发新型白蚁预防药物,以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为试验对象,采用饲喂、驱避、毒土柱等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粉对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和较强的驱避活性;... 为了开发新型白蚁预防药物,以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为试验对象,采用饲喂、驱避、毒土柱等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粉对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和较强的驱避活性;毒土柱试验结果表明,细辛粉对黄胸散白蚁有较好的阻杀作用。在白蚁防治方面细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黄胸散白蚁 毒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的毒效 被引量:18
6
作者 莫建初 滕立 +2 位作者 杨天赐 程家安 郭建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6-89,共4页
在室内采用毒土法、滤纸法和毒土柱法测定了 0 .2 %阿维菌素乳油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黄胸散白蚁的触杀作用速度较慢 ,在处理的 96 h内 ,随时间推移毒性逐渐增强 ;黄胸散白蚁接触或取食药剂 96 h后 ,其 L C50 ... 在室内采用毒土法、滤纸法和毒土柱法测定了 0 .2 %阿维菌素乳油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黄胸散白蚁的触杀作用速度较慢 ,在处理的 96 h内 ,随时间推移毒性逐渐增强 ;黄胸散白蚁接触或取食药剂 96 h后 ,其 L C50 值均低于 2 0 mg/ L;在供试条件下 ,用 2 .5 mg/ L以上的浓度处理土壤 ,即能阻止黄胸散白蚁在土柱中的穿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毒杀效果 阿维菌素 黄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sperat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黄胸散白蚁工蚁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时妙 莫建初 +1 位作者 杨天赐 程家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
采用工蚁与浸药滤纸接触或取食含药松木粉的方法,测定了啶虫脒、氰戊菊酯和硼酸,在亚致死剂量下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工蚁体内内切-β-1,4-葡聚糖酶(EG)和β-葡糖苷酶(BG)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1.0和2.0mg/L的啶... 采用工蚁与浸药滤纸接触或取食含药松木粉的方法,测定了啶虫脒、氰戊菊酯和硼酸,在亚致死剂量下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工蚁体内内切-β-1,4-葡聚糖酶(EG)和β-葡糖苷酶(BG)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1.0和2.0mg/L的啶虫脒处理黄胸散白蚁工蚁6~48h,对其体内的EG和BG酶活性(处理48h的除外)无显著影响;用0.5、1.0和2.0mg/L的氰戊菊酯处理,可显著降低黄胸散白蚁工蚁体内的EG和BG酶活性;硼酸对黄胸散白蚁工蚁体内EG和BG酶活性的影响与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散白蚁 纤维素酶 啶虫脒 氰戊菊酯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条件对啶虫脒毒土柱防白蚁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莫建初 滕立 +2 位作者 刘文军 杨天赐 程家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3-58,共6页
将预防性杀白蚁药剂施在土壤中形成毒土层是当前控制白蚁为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以黄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 s为对象 ,啶虫脒为供试药剂 ,在室内进行毒土柱防白蚁效果测定。结果表明 ,供试白蚁数量和食物供应与否均对药效试验... 将预防性杀白蚁药剂施在土壤中形成毒土层是当前控制白蚁为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以黄胸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 s为对象 ,啶虫脒为供试药剂 ,在室内进行毒土柱防白蚁效果测定。结果表明 ,供试白蚁数量和食物供应与否均对药效试验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 ,毒土柱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与土壤中药剂浓度有关。当毒土柱长度达到 10 cm时 ,所测结果即可反应药剂对白蚁的阻杀效果。用毒土柱法测定预防药剂防白蚁的效果时 ,建议用 10 cm长的毒土柱 ,每个重复的白蚁数为工蚁 10 0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散白蚁 啶虫脒 毒土柱 防治效果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天福 王争艳 +1 位作者 尉吉乾 王小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4-615,共2页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 [目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实现安全和绿色储粮。[方法]采用冷浸提取法,制备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研究它们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结果]蓖麻叶、曼陀罗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96.30%、96.30%、98.30%和86.20%,72h后杏叶提取物的驱避率为52.38%,其他3种提取物的驱避率均保持在65%以上。曼陀罗叶、蓖麻叶、番茄叶和杏叶的乙醇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1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100.00%、94.50%、98.30%和94.50%,72h后的驱避率分别为72.22%、56.06%、56.65%和67.84%。[结论]4种植物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成虫均具有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驱避率下降,12h后驱避率均超过85%,72h后的驱避率也都保持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赤拟谷盗 锈赤扁谷盗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白蚁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连喜 胡萃 程家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85,共5页
报道了西北地区白蚁种类和分布情况。西北地区共发现白蚁4科7属17种,其中川西树白蚁、山林原白蚁、扩头散白蚁和细颚木鼻白蚁系这一地区的新记录种。西北地区白蚁的分布仅限于甘肃、陕西中南部,分布北界为北起陕西宜川县(北纬3... 报道了西北地区白蚁种类和分布情况。西北地区共发现白蚁4科7属17种,其中川西树白蚁、山林原白蚁、扩头散白蚁和细颚木鼻白蚁系这一地区的新记录种。西北地区白蚁的分布仅限于甘肃、陕西中南部,分布北界为北起陕西宜川县(北纬36.1°),经铜川市(北纬35.1°)、麟游县(北纬34.7°)、凤翔县(北纬34.5°)向西入甘肃,再经天水市(北纬34.6°)向西南穿越渭河谷地经礼县南部(北纬34.3°)、武都县(北纬33.5°)、文县(北纬33°)进入四川,此线较前人报道的结果北移约0.7°。调查发现西北地区还是我国几属白蚁的分布北界,其中木白蚁科树白蚁属Glyptotermes的分布北界为陕西佛坪县(北纬33.4°)(陕西树白蚁G.shaanxiensis),草白蚁科原白蚁属Hodotermopsis(山林原白蚁H.sjostedti)和鼻白蚁科木鼻白蚁属Stylotermes(细颚木鼻白蚁S.angustignathus)的分布北界为甘肃文县(北纬32.8°),白蚁科奇象白蚁属Mironasutitermes的分布北界为陕西镇坪县(北纬31.8°)(巴山奇象白蚁M.basha-nensis),鼻白蚁科异白蚁属H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翅目 种类 分布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S技术在黄翅大白蚁巢群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天赐 莫建初 +2 位作者 程家安 王艾青 陈鎛尧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对黄翅大白蚁巢群各项参数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统计分析 ,结果主巢体积与分群孔数量间具Logistic曲线关系、蚁后体积与体长间呈增长曲线关系、主巢体积与总蚁数间符合S型曲线关系 ;蚁后体积与蚁后体长、主... 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对黄翅大白蚁巢群各项参数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统计分析 ,结果主巢体积与分群孔数量间具Logistic曲线关系、蚁后体积与体长间呈增长曲线关系、主巢体积与总蚁数间符合S型曲线关系 ;蚁后体积与蚁后体长、主巢深度有关 ,三者间呈线性回归关系 ;蚁后数与小兵蚁数、主巢体积和蚁后体积间呈线性回归关系。这些模型的建立为了解黄翅大白蚁巢群发生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翅大白蚁 SPSS 巢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