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与贯叶连翘提取物合用抗抑郁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健翔 方吟荃 +2 位作者 魏峥曦 杨幸巧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和贯叶连翘提取物(有效成分为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HF)合用的抗抑郁效果,探索二者的协同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分为9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帕罗西汀10 mg/kg)组,槲皮素组(A:5 mg/kg,B:10 mg/kg,C:2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和贯叶连翘提取物(有效成分为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HF)合用的抗抑郁效果,探索二者的协同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分为9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帕罗西汀10 mg/kg)组,槲皮素组(A:5 mg/kg,B:10 mg/kg,C:20 mg/kg),贯叶连翘提取物(HF 10 mg/kg)组,合用组(A:2.5 mg/kg槲皮素+HF 5 mg/kg;B:5 mg/kg槲皮素+HF 5 mg/kg;C:10 mg/kg槲皮素+HF 5 mg/kg);灌胃给药。用利血平拮抗试验比较各组(n=11~12)拮抗利血平所致低体温、运动不能和低体温的作用,用小鼠悬尾实验比较各组(n=15)动物的悬尾不动时间。结果:合用B组的利血平拮抗作用和缩短悬尾不动时间的作用与合用C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拮抗利血平所致低体温的作用极显著(P<0.01)强于槲皮素B组,其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作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强于贯叶连翘提取物(HF 10 mg/kg)组或槲皮素B组。结论:槲皮素和贯叶连翘提取物在特定剂量比例合用时有协同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治疗应用 金丝桃素 治疗应用 抑郁 药物疗法 药物协同作用 贯叶金丝桃素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水提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降低小鼠血糖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凤霞 曾阳 李锦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2-637,665,共7页
目的:探讨苍耳水提物(CEW)对α-葡萄糖苷酶(AG)抑制活性及对正常小鼠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酶一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Acarbose)为对照品,不同浓度的CEW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体内试验,CEW以40.0... 目的:探讨苍耳水提物(CEW)对α-葡萄糖苷酶(AG)抑制活性及对正常小鼠和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利用酶一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Acarbose)为对照品,不同浓度的CEW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体内试验,CEW以40.0、10.0g·kg-1,阿卡波糖0.375g·kg-1,生理盐水(NaCL)0.3ml给正常小鼠ig,连续5d后,分别负荷葡萄糖2.0g·kg-1、蔗糖4.0g·kg-1、淀粉2.0g·kg-1,在15、30、60、120min时间点测定小鼠血糖值。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CEW以40.0、10.0g·kg-1,二甲双胍片(Metformin)0.08g·kg-1,参芪胶囊(SSJN)0.30g·kg-1给正常小鼠ig,测定连续给药2周和4周后的血糖值。结果:酶一抑制剂模型中,CEw浓度在0.3125g·L-1~10.00g·L-1时,抑制率为55.42%~92.73%;阿卡波糖浓度为1.5625g·L-1~25.00g·L-1时,抑制率为9.28%~64.87%。耐糖量试验中,淀粉组血糖值降低明显(P〈0.01),蔗糖组次之(P〈0.05),葡萄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糖尿病模型试验中,连续给药2周后,CEW40.0g·kg-1(CEW-40)组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极其显著(P〈0.01),CEWl0.0g·kg-1(CEW-10)组降糖作用显著降低(P〈0.05),4周后,两组降糖作用均极其显著(P〈0.01)。结论:CEW中含有仪.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的活性成分,抑制AG活性的作用强于阿卡波糖,浓度在0.3125g·L-1~10.00g·L-1范围内,抑制率与浓度成正比,可提高正常小鼠的耐糖量;高血糖小鼠模型试验中,CEW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治疗应用 糖尿病 药物疗法 植物提取物 药理学 降血糖药(中药) 治疗应用 苍耳水提物 仅一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糖尿病动物模型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酮对红藻氨酸致痫小鼠的抗癫痫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健翔 刘福荣 +4 位作者 杨鑫杰 王昱植 陈丹娇 谢强敏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明确甘草黄酮对红藻氨酸致痫小鼠在急性痫性发作期和自发性癫痫发作期的作用,并从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成年ICR小鼠经腹腔内单次注射红藻氨酸25 mg/kg诱导急性痫性发作,在红藻氨酸致痫前7 d(... 目的:明确甘草黄酮对红藻氨酸致痫小鼠在急性痫性发作期和自发性癫痫发作期的作用,并从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成年ICR小鼠经腹腔内单次注射红藻氨酸25 mg/kg诱导急性痫性发作,在红藻氨酸致痫前7 d(预防性给药)或致痫后24 h始(治疗性给药)给予小鼠甘草黄酮混合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观察急性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及持续时间;模型小鼠第2天起采用录像监控自发性癫痫的发作,一共6周;BrdU免疫组织化学和Timm染色分别检测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结果:预防性甘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给药对模型小鼠急性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影响;而甘草黄酮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从造模后第三周起均能减少模型小鼠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0.58±0.15)次/d 和(0.38±0.38)次/d 与(1.23±0.23)次/d, P<0.05)]。同时,甘草黄酮预防性和治疗性用药均能减少模型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再生(15.6±2.6和17.1±3.1与28.9±3.5, P<0.05)和苔藓纤维发芽(1.33±0.31和1.56±0.42与3.0±0.37, P<0.05)。结论:甘草黄酮对癫痫急性发作无影响,但对自发性癫痫形成具有一定防治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减少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氨酸/毒性 癫痫/药物疗法 甘草黄酮/药理学 神经元/细胞学 神经再生 苔藓纤维 海马/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大勇 林九洲 +5 位作者 王雅艳 许珊 罗成专 蔡佳烨 蒋学范 潘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7-624,共8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SD乳鼠(7日龄)MSC,传代培养至第3代后检测0、1、10、50 g/L D-半乳糖对MSC衰老的影响,确定D-半乳糖诱导MSC衰老的最佳浓度。再将细胞随机分为10、50、100μmol/...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SD乳鼠(7日龄)MSC,传代培养至第3代后检测0、1、10、50 g/L D-半乳糖对MSC衰老的影响,确定D-半乳糖诱导MSC衰老的最佳浓度。再将细胞随机分为10、50、100μmol/L白藜芦醇组及对照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衰老变化;DCFH-DA染色检测总活性氧水平;MitoSOX Red染色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纯化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比色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道开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16、γ-H2AX表达和细胞质内线粒体细胞色素C外泄水平。结果:10、50 g/L D-半乳糖可明显增加SA-β-gal染色阳性MSC数量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减少(均P<0.01),p53、p16和γ-H2AX表达减少,细胞内总活性氧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下降(均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或P<0.01),膜通道开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外泄减少。结论:白藜芦醇可保护MSC线粒体功能,延缓MSC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线粒体 衰老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慢性病危险因素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包家明 王顺 +3 位作者 朱朝阳 王奕青 徐雅诗 汪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5-721,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建立一种个体化慢性病危险因素人体模型的方法,为状态控制研究提供人体模型基础。该模型以运动状况、饮食习惯(包括盐、谷类、蔬菜、水果、肉禽类、蛋类、鱼虾类、豆类、奶类、油脂、...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建立一种个体化慢性病危险因素人体模型的方法,为状态控制研究提供人体模型基础。该模型以运动状况、饮食习惯(包括盐、谷类、蔬菜、水果、肉禽类、蛋类、鱼虾类、豆类、奶类、油脂、动物内脏等的摄入量)、饮酒和吸烟等为输入量,输出量包括与慢性病密切相关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心率、BMI等生理参数,并用残差分析检验所建模型的可靠性。通过13例志愿者的受试试验,有9例实测参数和估计参数的符合率超过80%。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体化慢性病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在总体上是可行的,为个体化设计危险因素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危险因素 个体化模型 神经网络 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碱性磷酸酶、N-端骨钙素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翁秀妹 潘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转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N-端骨钙素(N-MID)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月时腰椎L2~L4和股骨颈... 目的:探讨血清骨转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N-端骨钙素(N-MID)水平监测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月时腰椎L2~L4和股骨颈骨密度;同时采用化学发光仪及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BALP及N-MID水平.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患者在用药6个月后股骨颈骨密度无变化,腰椎L2~L4骨密度均值由治疗前0.753g/cm^2上升到0.781 g/cm^2,上升了3.7%(P<0.05);而血清N-MID水平由15.46 ng/ml上升到27.07 ng/ml,BALP水平均值由14.05 μg/ml上升到24.31 μg/m,分别上升了75.1%和73.0%(均P<0.01).用药12个月后,患者股骨颈骨密度与用药前比较仍无明显变化(P>0.05),腰椎L2~L4骨密度由0.753 g/cm^2上升到0.807 g/cm^2,上升了7.2%(P<0.01);而血清N-MID和BALP水平由用药前15.46 ng/ml、14.05 μg/ml上升到49.38 ng/ml、33.99 μg/ml,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上升了219.4%和141.9%(均P<0.01).结论:在促进骨合成的骨质疏松治疗中,血清N-MID及BALP水平较骨密度测量更敏感.因此,骨密度测量联合血液骨转化标志指标检测,可以对骨质疏松疗效进行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甲状旁腺素 骨密度 治疗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油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伟平 杨琼洁 卫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0-624,631,共6页
目的:观察蚕蛹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蚕蛹油的临床应用积累资料。方法: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30天,同时用蚕蛹油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4天的定位航行试验,测定逃避潜伏期;... 目的:观察蚕蛹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蚕蛹油的临床应用积累资料。方法: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30天,同时用蚕蛹油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4天的定位航行试验,测定逃避潜伏期;第5天进行空间搜索试验,测定其穿越平台次数;并比较了各组小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蚕蛹油6 ml/kg·d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蚕蛹油6 ml/kg·d组与12 ml/kg·d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蚕蛹油12 ml/kg·d组能显著提高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脑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结论:蚕蛹油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抑制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属 半乳糖 药理学 氧化性应激 记忆 随机对照试验 蚕蛹油 D 半乳糖 学习记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的PID控制策略设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包家明 朱朝阳 胡亚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2-486,共5页
设计一种慢性病危险因素个体化干预的控制策略。基于个体化的人体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系统,通过检测血压、血糖、心率和体重指数(BMI)等状态变量,设计饮食、运动、饮酒、吸烟等生活行为干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设计一种慢性病危险因素个体化干预的控制策略。基于个体化的人体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系统,通过检测血压、血糖、心率和体重指数(BMI)等状态变量,设计饮食、运动、饮酒、吸烟等生活行为干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变量来进行PID系数筛选,并从13例中取1例受试来说明控制效果。结果显示,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稳态偏差为原则设计PID控制策略是合理的,PID系数筛选的步骤亦可行。在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的控制中,PID控制策略有望作为个体化的生活行为干预策略,其系数可以通过筛选的方式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危险因素 个体化 PID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理解”、“应用”和“渴望”学习法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俊波 袁张根 +3 位作者 张大勇 董静尹 潘建平 凌树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9-860,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如何教好、学好人体解剖学一直是人体解剖学教师和医学生关注的热点。人体解剖学的特点是内容多、名词多、记忆多,在学习解剖学知识时,学生越来越多地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结构名称错综复杂,难...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如何教好、学好人体解剖学一直是人体解剖学教师和医学生关注的热点。人体解剖学的特点是内容多、名词多、记忆多,在学习解剖学知识时,学生越来越多地反映内容抽象、枯燥,结构名称错综复杂,难学且记忆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地理解、吸收并记忆重点内容,是解剖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以“记忆”、“理解”、“应用”和“渴望”学习法为基点,结合心理学记忆特点,探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记忆 应用 基础医学课程 医学生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信号通路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玲晖 丁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前临床上用于癫痫治疗的药物均为对症治疗(anti-seizure),不能干预癫痫的发生(anti-epilepsy)及进程,即使服用这类药物,仍有1/3的患者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必须明确癫痫的发生机制以研发新型抗癫痫药物。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 目前临床上用于癫痫治疗的药物均为对症治疗(anti-seizure),不能干预癫痫的发生(anti-epilepsy)及进程,即使服用这类药物,仍有1/3的患者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必须明确癫痫的发生机制以研发新型抗癫痫药物。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和突触可塑性,近年来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得以广泛研究。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亦成为癫痫治疗药物的强力候选者。明确mTOR信号通路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以mTOR信号通路作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作用靶点,将对癫痫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药物疗法 西罗莫司 治疗应用 信号传导 MTOR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云 潘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2-307,共6页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能识别和结合白假丝酵母菌上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引起特定下游信号转导。TLR多态性与宿主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易感性有关,TLR激活后可诱导促...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能识别和结合白假丝酵母菌上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引起特定下游信号转导。TLR多态性与宿主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易感性有关,TLR激活后可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作用;而白假丝酵母菌也可发生菌相改变以利于逃选机体免疫反应。了解TLR和白假丝酵母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为阐明抗真菌感染免疫的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念珠菌 白色/药物作用 细胞因子类 感染/药物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学范 张大勇 +2 位作者 胡未鸣 浦立 苏立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5期265-268,共4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丹酚酸B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IC50浓度的丹酚酸B处理人鼻咽癌CNE-2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丹酚酸B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IC50浓度的丹酚酸B处理人鼻咽癌CNE-2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在荧光显微镜下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丹酚酸B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C50为(56.26±2.13)μg/ml,48 h最显著;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发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x、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丹酚酸B能明显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促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滞细胞周期的转化并使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丹酚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锋 范苗 +4 位作者 徐孜惟 蔡依廷 陈益臻 余双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472,共8页
目的:探索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PF级成年健康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模型。治疗组在第7天MPTP... 目的:探索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PF级成年健康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模型。治疗组在第7天MPTP注射后1 h开始腹腔注射雷帕霉素(3 mg/kg,1次/d,共7 d),模型组和对照组均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溶剂。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分析小鼠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产物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行走速度和步频变慢,速度变化率增加(P<0.05或P<0.01),被系统识别的落脚模式减少;小鼠脑黑质中TH阳性染色神经元数量减少,Akt、S6K、S6及UNC-51样激酶(ULK)磷酸化水平升高,LC3-Ⅱ/Ⅰ比值降低,氧化应激相关的SOD和GSH-Px含量减少而丙二醛含量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步态规律性恢复,落脚模式被系统识别的数量增加,行走速度和步频加快,速度变化率减小(P<0.05或P<0.01);小鼠脑黑质中TH阳性染色神经元数量增加,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ULK磷酸化水平降低,LC3-Ⅱ/Ⅰ比值升高,SOD、GSH-Px含量增加而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或P<0.01)。结论:雷帕霉素可以抑制帕金森病小鼠m TOR信号通路活性,通过增强大脑黑质部自噬活性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来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预防和控制 西罗莫司/药理学 信号传导 自噬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护士会对护士安全配置的策略 被引量:21
14
作者 包家明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11期5-6,共2页
护士人力短缺是全球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为严峻。据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调查,我国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1:0.33,还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1:0.4的标准。根据WHO1998~2002年的统计,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泰国... 护士人力短缺是全球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为严峻。据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调查,我国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1:0.33,还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1:0.4的标准。根据WHO1998~2002年的统计,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医护比都超过1:4,我国2001年只有1:0.613。从护士和人口比来看,世界上除印度、土耳其、泰国等国家以外,许多国家每千人口的护士数都在3名以上,部分国家高达25~40名,亚洲国家平均为1:2.019,我国只有1名。2005年卫生部下发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了护士配置的具体要求。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既有数量上的不足,也有使用上的不合理;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分配、激励机制上的问题。研究和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分析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探索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十分必要的。2006年,国际护士会提出了“护士的安全配置对拯救生命至关重要”;日本将护理人力配置与医疗收费标准挂钩,即不同护士人力配置的医院实施不同收费标准;香港十分注重人力策划的科学性,根据对护士的需求制定护士人力指标。我国内地的护理管理人员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上海市卫生局设立了课题基金,专门研究上海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人才需求;江苏省卫生厅也在此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福建省立医院承担的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对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在本专栏中,各位读者将分享这些经验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护士会 护士配置 安全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医疗收费标准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护理人力配置 护士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教学“三生有信”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波 袁张根 +1 位作者 丁悦敏 张大勇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82-58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6个教师节贺词中,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首先要学习的第一门重要的课程,学好人体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6个教师节贺词中,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首先要学习的第一门重要的课程,学好人体解剖学就相当于扣好了医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因此解剖学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人体解剖学具有专业名词多、记忆内容多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初学时的新鲜感的消失,容易产生厌学甚至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体解剖学 医学院校 学生心灵 专业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天冬氨酸骨架的药物/基因共运输载体的制备及细胞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洁 王启闻 +2 位作者 高东若 吕媛媛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667,共11页
目的:以聚天冬氨酸作为主链,接枝胺基侧链和烷基侧链制备药物/基因共运输载体,考察不同侧链接枝率形成的纳米粒载体的载药及载基因性能,并筛选出性能较优的载体。方法:以D,L-天冬氨酸为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天冬氨酸,然后以不同比例... 目的:以聚天冬氨酸作为主链,接枝胺基侧链和烷基侧链制备药物/基因共运输载体,考察不同侧链接枝率形成的纳米粒载体的载药及载基因性能,并筛选出性能较优的载体。方法:以D,L-天冬氨酸为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天冬氨酸,然后以不同比例的N,N-二甲基亚二丙基三胺、3,3′-二氨基二丙胺和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进行开环接枝,得到两亲性聚天冬氨酸-3,3′-二氨基二丙胺-N,N-二甲基亚二丙基三胺-烷基胺(PEEC)材料。采用氢核磁共振确认PEEC结构,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粒胶束的粒径和表面电位,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RNA阻滞能力,考查载药胶束的释放行为并且在细胞层面上研究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和基因沉默效率。结果:成功合成了不同接枝率的PEEC材料,纳米粒胶束的粒径为250~350 nm,表面电位为27~45 mV,拥有较小的临界胶束浓度值,RNA阻滞的质量比约为0.8∶1;PEEC胶束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其载药能力和基因绑定能力良好,其中PEEC16-2在细胞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基因沉默效率。结论:PEEC具有共载药物/基因的能力,其中PEEC16-2胶束具有良好的药物包载和基因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 药物载体 基因治疗 纳米粒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抑制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衰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学范 张大勇 +1 位作者 浦立 苏立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6期316-321,共6页
目的研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衰老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Control siRNA组、CDK2-siRNA组、CVT-313组,分别用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2)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衰老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Control siRNA组、CDK2-siRNA组、CVT-313组,分别用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Annexin-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CDK2-siRNA组和CVT-313组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衰老细胞增多,活性氧含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CDK2-siRNA组和CVT-313组p53、p21、p1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pR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抑制CDK2可诱导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衰老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C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建平 辛晓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1-485,共5页
TcpC是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FT073菌株分泌的一种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TIR)结构域类似物。它通过与髓样分化因子88结合,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介导的巨噬细胞活化和杀菌功能、从而逃逸机体免疫效应,利于大肠埃希菌在宿主体内... TcpC是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FT073菌株分泌的一种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TIR)结构域类似物。它通过与髓样分化因子88结合,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介导的巨噬细胞活化和杀菌功能、从而逃逸机体免疫效应,利于大肠埃希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和繁殖,是大肠埃希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在肾盂肾炎等尿路感染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体内诱导β干扰素的TIR结构域衔接蛋白、干扰素调节因子3、以及白介素1β对TcpC发挥作用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介绍TcpC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TOLL样受体 肾盂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丽敏 陆婧怡 +1 位作者 祝华建 张建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8-694,共7页
免疫蛋白酶体与血液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均呈现免疫蛋白酶体高表达。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相关细胞诱导因子的生成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性来阻断免疫蛋白酶体的表达,从而... 免疫蛋白酶体与血液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均呈现免疫蛋白酶体高表达。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相关细胞诱导因子的生成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性来阻断免疫蛋白酶体的表达,从而治疗相关疾病。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研发的关键是针对免疫型蛋白酶体的高度选择性,兼顾蛋白酶体上三个活性亚基的活性水平,才能在达到良好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本文介绍了免疫蛋白酶体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已报道的环氧酮肽类共价结合、其他短肽类共价结合、短肽类非共价结合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及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内肽酶类/分析 多酶复合物 构效关系 自身免疫疾病 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 硼替佐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C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20
作者 张大勇 林仪茜 +4 位作者 何非 方洁 张翀 王宝明 潘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6-491,537,共7页
目的:研究含有Toll/interleukin 1 receptor结构域的蛋白(TcpC)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TcpC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ranswell将分泌TcpC的尿路致病大肠埃希菌CFT073野生株(TcpCwt)和敲除tcpc基因的CFT073突变株(TcpCm... 目的:研究含有Toll/interleukin 1 receptor结构域的蛋白(TcpC)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TcpC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ranswell将分泌TcpC的尿路致病大肠埃希菌CFT073野生株(TcpCwt)和敲除tcpc基因的CFT073突变株(TcpCmut)与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隔开共培养,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不同数量和不同处理时间的TcpCwt和TcpCmut对J774A细胞凋亡的影响;活性氧染色观察不同处理时间的TcpCwt和TcpCmut对J774A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清除活性氧后TcpCwt和TcpCmut对J774A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0.1 mmol 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前后与TcpCwt和TcpCmut共培养的J774A细胞内caspase-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TcpCmut组相比,TcpCwt在细菌数量为5×105和5×106以及处理时间为24 h和36 h时均可显著促进J774A凋亡(均P<0.01)。共培养24 h和36 h的TcpCwt组J774A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cpCmut组(均P<0.01)。0.1 mmol和1 mmol 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可显著抑制TcpCwt对J774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均P<0.01)。TcpCwt处理可显著降低J774A细胞内总caspase-3表达,而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可抑制与TcpCwt共培养的J774A细胞内caspase-3裂解,提高总caspase-3表达水平。结论:TcpC可促进巨噬细胞内活性氧产生,进而介导巨噬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巨噬细胞 活性氧 细胞凋亡 小鼠 基因敲除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