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组织视角下的课外教育设施研究——以杭州城西幼儿园、小学课外教育设施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岭 徐萌 +1 位作者 张晨 韦亚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2年第6期717-723,732,共8页
基于杭州西湖区的家庭问卷数据,分析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及其出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分类考察校外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特征.结论为:校外教育已成为城市的一种常态家庭活动;有限公共课外教育资源的空间集中布点,使得校外... 基于杭州西湖区的家庭问卷数据,分析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及其出行的空间组织模式,并分类考察校外教育设施的空间服务特征.结论为:校外教育已成为城市的一种常态家庭活动;有限公共课外教育资源的空间集中布点,使得校外教育出行集中于双休日时段,并呈现机动化主导的混合交通方式.校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布局增加了城市空间组织成本,也突出了城市运行的家庭与社会成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校外教育设施 空间组织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街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居民通勤方式研究--以杭州城西为例 被引量:37
2
作者 韦亚平 潘聪林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84,89,共10页
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339份居民出行数据,利用居民个体属性、出行距离和土地利用等三组变量建构了多项逻辑决策模型,分析街区土地利用变量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为:在中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由于城区扩张和收入水平提高,形成了以小... 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339份居民出行数据,利用居民个体属性、出行距离和土地利用等三组变量建构了多项逻辑决策模型,分析街区土地利用变量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为:在中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由于城区扩张和收入水平提高,形成了以小汽车为主导的混合通勤结构,而小尺度街区、密集路网等土地利用变量则是助长小汽车通勤的诱因;有必要在街区空间尺度上,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小汽车使用管制以及公共交通环境设计等综合措施,优化居民的通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通勤方式 空间组织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度城镇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韦亚平 张晨 +1 位作者 张宗彝 沈奕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9,共9页
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发展了一种分类测度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并分析了顺德城镇建设用地的碎化情况。结果显示:尽管顺德建设用地的整体破碎度较高,但相对而言,建成区内的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更为破碎;在用地总量约束下,为了提... 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导向,发展了一种分类测度建设用地碎化的指数方法,并分析了顺德城镇建设用地的碎化情况。结果显示:尽管顺德建设用地的整体破碎度较高,但相对而言,建成区内的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更为破碎;在用地总量约束下,为了提高城乡空间品质以及降低建设用地的碎化度,建成区内的土地整理应作为重要的规划工具。顺德案例也表明,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与建设用地的总量扩张相比,用地碎化对城乡环境品质的影响更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城镇蔓延 用地碎化 建设用地 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