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逻辑研究--基于新世纪以来杭州城市社会治理先行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逢银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4,共6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战略部署,既是党政部门应对新时代社会治理问题挑战的积极政策回应,又是社会科学界理论创新的重要学术命题。针对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战略构想的相关研究多限于理论诠释、鲜有论及地方先行...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战略部署,既是党政部门应对新时代社会治理问题挑战的积极政策回应,又是社会科学界理论创新的重要学术命题。针对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战略构想的相关研究多限于理论诠释、鲜有论及地方先行实践的问题,文章立足于新世纪以来杭州在全民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和"美丽杭州"中涌现的典型社会治理实践,从合作治理的理论分析视角,揭示出形塑合作治理的共享愿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居民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跨界合作治理架构,协同推进多方参与的复合治理机制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共享愿景 跨界合作 复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46
2
作者 陈剩勇 张丙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5-221,共7页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制度瓶颈。改革乡镇政府体制,加快小城镇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市场化改革...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制度瓶颈。改革乡镇政府体制,加快小城镇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市场化改革"先行一步"的浙江省,近年来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以增强重点镇(中心镇)权能为中心的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于近期全面推开了以"强镇扩权(中心镇培育工程)"为内容的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给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扩权 小城镇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浙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参与与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以浙江省温岭市民主恳谈会为例 被引量:37
3
作者 陈剩勇 吴兴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9,共10页
探寻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所在。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提出的"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我们研究我国地方公共决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选取温岭... 探寻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所在。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提出的"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我们研究我国地方公共决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选取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两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托马斯模型,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效参与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地方公共政策 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 民主恳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的源起与基督教公益慈善——以方法和视角的形成为中心 被引量:19
4
作者 卢成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44-52,95,共10页
已有研究都说明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基督教公益慈善有紧密的关系,但这一关系是在怎样的逻辑基础上产生;基督教公益慈善中形成的方法,特别是分析问题的视角,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作用;现有研究对此并没有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已有研究都说明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基督教公益慈善有紧密的关系,但这一关系是在怎样的逻辑基础上产生;基督教公益慈善中形成的方法,特别是分析问题的视角,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作用;现有研究对此并没有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本文以基督教神学思潮为基础,在个别化原则、自助精神与助人技术、个人与社会两种经典分析视角的详细阐释中,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系统方法与分析问题理路,直接形成于基督教公益慈善过程。并在三个维度上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之"为什么是基督教"的问题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基督教 公益慈善 方法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研究中的中层理论关心 被引量:15
5
作者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3,102,共6页
本文赞成在一般方法论、研究策略、以及写作技法等多个层面上,同时关注和讨论社会科学方法问题,并且着重讨论了在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研究中如何运用默顿所说的“中层理论”,包括其含义与可行性等等。作者认为,在社会研究中恰... 本文赞成在一般方法论、研究策略、以及写作技法等多个层面上,同时关注和讨论社会科学方法问题,并且着重讨论了在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研究中如何运用默顿所说的“中层理论”,包括其含义与可行性等等。作者认为,在社会研究中恰当地关心中层理论,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社会科学研究的巫术化倾向,而且有助于缓解五种紧张,即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之间的紧张,外来理论与本土化之间的紧张,全域性理论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紧张,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性与它的可更新性、开放性之间的紧张,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良知与科学态度之间的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方法论 中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财政责任——基于民政事业经费支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文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在我国,"适度普惠型"福利目标的确立实际上明确了政府在社会福利责任上的义务性和有限性。一方面,政府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不再是出于道义的"恩惠"而是政府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在履行社会福利职能时必须... 在我国,"适度普惠型"福利目标的确立实际上明确了政府在社会福利责任上的义务性和有限性。一方面,政府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不再是出于道义的"恩惠"而是政府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在履行社会福利职能时必须以不影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为原则,超越财政的"高福利"和忽视社会保障的"低福利"都不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就民政事业经费支出来看,我国政府对社会福利财政投入规模总体偏小,与"适度普惠型"福利目标的责任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而且现有的福利责任运行体制也严重制约了"适度普惠型"福利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政事业经费 社会福利 财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治理精英与制度创新的关联性分析: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东涛 郎友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45,6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对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或理论框架作了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存在一些问题,或解释力不足,或逻辑上一致性的困难。本文以"杭州经验"为案例,提出从"地方治理精英"的...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对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或理论框架作了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存在一些问题,或解释力不足,或逻辑上一致性的困难。本文以"杭州经验"为案例,提出从"地方治理精英"的角度来解释地方制度创新的发生,认为"地方治理精英"的视角可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生及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推广性的一系列问题。就"杭州经验"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杭州市之所以开启"开放式决策"与杭州的政治精英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精英(治理精英)的发动是最直接和基本的因素。杭州的经验在中国有其普遍性,它展示出的是中国地方治理转型的基本路径及其关键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治理 制度创新 治理精英 杭州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澍 郑晓东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7,84,共11页
国外现代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六个社,六个管",即:以"调理社会结构、提供社会保障、发展社会组织、帮扶社区发展、管好社会特殊群体、保护社会安全"为主要抓手,通过分配和社会保障从基础上管,通过社会组织... 国外现代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六个社,六个管",即:以"调理社会结构、提供社会保障、发展社会组织、帮扶社区发展、管好社会特殊群体、保护社会安全"为主要抓手,通过分配和社会保障从基础上管,通过社会组织"曲"管,通过法律有规矩地管,通过协商机制商量着管,通过文化团结日常化地管和通过有效的社会治安以及危机处理明智地管。在借鉴上述经验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把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结合起来,努力转向以社会规制为特征的社会管理体系,并尽快实现社会管理的集成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国外经验 借鉴 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25
9
作者 郎友兴 周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74,共7页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以可持续性的战略对待之,农村才能成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之地。文章从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理论出发,认为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之关键在于必须有良好的内在发展机制,而这个机制就是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以可持续性的战略对待之,农村才能成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之地。文章从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理论出发,认为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之关键在于必须有良好的内在发展机制,而这个机制就是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开拓。文章首先指出了社会资本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农村社会资本的缺失,提出从四个方面重构社会资本,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区建设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人、资本与国家:理解工人阶级研究的关系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丹 张洪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26,共33页
阶级实体和概念都是关系性的,工人阶级的状况和性质需要从工人、国家、资本三方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入手进行考察。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在三方关系中占据中心位置,对劳资关系和工人阶级具有塑造能力,国家并非只会选择做优势阶级的刻板代... 阶级实体和概念都是关系性的,工人阶级的状况和性质需要从工人、国家、资本三方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入手进行考察。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家在三方关系中占据中心位置,对劳资关系和工人阶级具有塑造能力,国家并非只会选择做优势阶级的刻板代言人;劳资矛盾是否激化以及工人阶级成为秩序合作者还是激进行动者,与国家如何定位和处理劳资关系有关。社会学的阶级分析在当代还有没有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国家在劳资问题上的角色与措施,可能缓解工人对国家和资本的对抗性、促使工人转变成秩序的合作者,也可能激发工人的对抗意识。如果是前者,阶级分析会因劳资对抗问题的缓解而不再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如果是后者,阶级分析就不仅是恰当的理论分析工具,还具有重大的实践内涵。上述视角可能也适用于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阶级 国家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54
11
作者 郎友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8-115,共8页
先富群体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的热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作者于2004-2005年在浙江所做的实地调查,对先富群体政治参与的态度与渠道、实质及影响力作了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让先富人群的政治参与得到... 先富群体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对政治参与的热衷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作者于2004-2005年在浙江所做的实地调查,对先富群体政治参与的态度与渠道、实质及影响力作了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让先富人群的政治参与得到有效地实现并将其纳入有序的参与轨道上来的对策。文章还就相关的理论议题作了评析。文章的基本结论是:浙江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已经从分配性、动员性的政治参与转变为竞争性、自主性、自我保护性的政治参与,但其象征性意义依然大于实质性的政治运作;需要通过开放政治空间,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强化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使先富人群的政治参与得到有效的实现并将其纳入有序的参与轨道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富群体 政治参与 政治吸纳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关于“民工荒”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国虹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90,共9页
2004年,一向被称为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中国出人意料地爆发了“民工荒”,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本文运用社会交换论的权力结构、权力运用、平衡运作这三个核心概念分析问题,提出:近年来资方仍旧处于优势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农民... 2004年,一向被称为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中国出人意料地爆发了“民工荒”,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本文运用社会交换论的权力结构、权力运用、平衡运作这三个核心概念分析问题,提出:近年来资方仍旧处于优势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地位上升的条件,然而这些有利条件不等于农民工已经摆脱权力弱势地位,而且资方在权力运用方面也没有根据权力结构的变化而作出适当调整;“民工荒”则是农民工自发调适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以求达到平衡的结果。从社会交换论看,要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重塑社会交换关系以求得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的适配;工会建设不失为一个较好途径;但是由于工会组织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要让它担此重任,还需进行恰当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社会交换论 工会 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基层治理有效地运行起来:基于社区的治理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郎友兴 葛俊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69,157,共7页
社区是基层治理结构变革的基石,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治理就是基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回到社区的层面。文章讨论了社区治理逻辑问题,提出了社区自主性及社区民主是社区治理的逻辑起点,而社区价值、社区能力和社区社会资本则是社区治理... 社区是基层治理结构变革的基石,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治理就是基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回到社区的层面。文章讨论了社区治理逻辑问题,提出了社区自主性及社区民主是社区治理的逻辑起点,而社区价值、社区能力和社区社会资本则是社区治理运行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由居民、社会组织和政府(或其代理者)三者所组成的基层治理体系。文章最后分析了回到社区层面的基层治理,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采取分类治理,选择服务进社区、管理下移、组织重塑的治理路径,在政策面、管理层、法制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基层治理 社区治理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小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71,共7页
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要有效地应付各种社会风险;现代性方案下展开的现代社会工程试图以理性建构的人为秩序来消除不确定性、消除风险,但这种努力却产生了不可控制的意外后果或副作用;这种意外后果或副作用的累积是今日之风险的... 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要有效地应付各种社会风险;现代性方案下展开的现代社会工程试图以理性建构的人为秩序来消除不确定性、消除风险,但这种努力却产生了不可控制的意外后果或副作用;这种意外后果或副作用的累积是今日之风险的主要来源;风险社会之风险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即风险是自反性现代化本身的产物,风险已经全球化,风险的承受和应对主体已经个体化;与这些特点相应,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在方略上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援用并坚持"辅助原则",在坚持个体本位性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激活积极公民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工程 风险 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首批三峡移民的经济适应--兼论模糊人情化扶持及其超越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志军 孙泽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9,共7页
基于对浙江嘉善和长兴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发现其经济适应上具有经济状况改善但仍存在心理落差、就业非农化但职业选择具有模仿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形成又深受基层组织在移民生产扶持中的工作方式(我们概念化为"模糊人情化扶持&... 基于对浙江嘉善和长兴首批三峡移民的调查,发现其经济适应上具有经济状况改善但仍存在心理落差、就业非农化但职业选择具有模仿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形成又深受基层组织在移民生产扶持中的工作方式(我们概念化为"模糊人情化扶持")影响,而使移民工作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继续改进移民的经济适应状况,需转向明晰制度化支持,包括帮扶决策民主化、帮扶时间集中化、帮扶期限明确化、帮扶安排制度化、帮扶机制去人情化、帮扶方式市场化,真正实现移民的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移民 经济适应 模糊人情化扶持 明晰制度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企业与农村社区化——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贺建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121,共8页
农村社区化作为一种从传统农业共同体到现代城市自治社区的城乡社区衔接方式,已经成为观察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视角。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它运用市场策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为农村社区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农村社区化作为一种从传统农业共同体到现代城市自治社区的城乡社区衔接方式,已经成为观察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视角。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它运用市场策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为农村社区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吉登斯运用结构二重性方案重构微观层面的个体行动与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农村社区化从农民行动到村庄结构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支撑。在结构化理论看来,农村社区化是一个不断结构化的过程,农村社区化的结构化也是作为行动者的农民和作为结构的村庄规则与资源之间的二重化,最终表现为农民身份的重塑和村庄结构的重建。社会企业嵌入农村,作为农村社区化发展中的一种新的结构性要素,不仅直接影响着传统农民的行动逻辑,而且改变了传统村落共同体的社会结构,构成了农村社区化的再结构化,也为中国农村社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农村社区化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民主形式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文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8,155-156,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探索开始由物质现代化正式迈向政治现代化,其中,推进民主化进程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文章认为,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应该包括政治民主、行政民主和法治民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探索开始由物质现代化正式迈向政治现代化,其中,推进民主化进程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文章认为,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应该包括政治民主、行政民主和法治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核心的政治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前提,行政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法治民主则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 化政治现代化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改革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文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25,156,共6页
消费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消费主义扭曲了人的价值取向,造成社会生存危机。作为"去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使得人们在"集体无... 消费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消费主义扭曲了人的价值取向,造成社会生存危机。作为"去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使得人们在"集体无意识"中被"驯化"成消费动物。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倾向在我国愈来愈明显,严重威胁着社会社会意识安全,制约了总体性改革的进程。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强化阵地意识,抵制、阻击大众媒体庸俗化、媚俗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强化学习意识,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产者的品格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效果及调整建议——以浙江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文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0,共5页
当下撤村建居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但实践的效果却远不如政府估计的那样乐观,它不仅在集体经济和个人权益等外在形式处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在内在素质市民化过程中也几乎无能为力。因而提出一方面必须从战略上改变现有的市民化... 当下撤村建居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但实践的效果却远不如政府估计的那样乐观,它不仅在集体经济和个人权益等外在形式处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在内在素质市民化过程中也几乎无能为力。因而提出一方面必须从战略上改变现有的市民化路径———撤村建居,重新选择一条适合城乡协调发展的合理化路径;另一方面,在短期内继续推行撤村建居的地方要加大调整力度,规范操作程序,充分调动农民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撤村建居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社会学视角里的社会分类与复合主体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成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3,158,共7页
杭州提出培育"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以来,论者多从传统和合哲学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和理解,并且相对忽略社会复合主体"分"的前提。分是合的基础:分类清晰、权界明确的不同社会组织和成员的类别,是社会复合主体形成与运作... 杭州提出培育"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以来,论者多从传统和合哲学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和理解,并且相对忽略社会复合主体"分"的前提。分是合的基础:分类清晰、权界明确的不同社会组织和成员的类别,是社会复合主体形成与运作的前提。本文依托荀子"明分使群"的传统哲学论述,藉由潘光旦先生对"伦"与"分"的讨论路径,在本土社会学视角下尝试对社会复合主体进行新的讨论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复合 本土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