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磁共振的玉米根系3维可视化研究
1
作者 方孝荣 王南飞 +3 位作者 张建锋 龚向阳 刘飞 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以玉米根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位无损检测玉米根系,研究土壤体积含水率对根系成像效果的影响;依据获取的根系核磁切片图像,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可视化工具包 Visualization Toolkit 5.4实现玉米根系模型的重构... 以玉米根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位无损检测玉米根系,研究土壤体积含水率对根系成像效果的影响;依据获取的根系核磁切片图像,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可视化工具包 Visualization Toolkit 5.4实现玉米根系模型的重构;对根系模型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验证重构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土壤体积含水率在5%~20%范围内变化时不会对玉米根系的核磁共振成像质量造成显著影响;模型的几何测量值与根系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均小于3%,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研究可以用于植物根系的原位无损检测,实现根系几何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认知根系与周围土壤介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玉米根系 根系模型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灾害可恢复性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超超 项贻强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8-212,共5页
极端事件和结构恶化导致的桥梁结构失效事故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针对桥梁结构选取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作为功能函数指标,提出基于经验调查的线性模型和基于力学比拟的拟合模型两种功能恢复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灾害可恢复性指... 极端事件和结构恶化导致的桥梁结构失效事故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针对桥梁结构选取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作为功能函数指标,提出基于经验调查的线性模型和基于力学比拟的拟合模型两种功能恢复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灾害可恢复性指数来衡量桥梁结构灾害可恢复能力的大小;并给出桥梁灾害可恢复性的建议分级标准,为我国现阶段桥梁防灾抗灾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灾害 地震 可恢复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戴式低功耗无线心率监测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聪聪 涂春龙 +5 位作者 高云 王飞翔 何成 龚红伟 连平 叶学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805,共8页
研制新型的基于双通道脉搏传感的腕戴式无线低功耗心率实时监测装置.根据人体腕部生理解剖的特点,提出桡动脉、尺动脉双通道脉搏波及差分信号同步检测的新方法.研制了集传感器、调理电路、微处理器、通讯、自动增益算法和心率算法等软... 研制新型的基于双通道脉搏传感的腕戴式无线低功耗心率实时监测装置.根据人体腕部生理解剖的特点,提出桡动脉、尺动脉双通道脉搏波及差分信号同步检测的新方法.研制了集传感器、调理电路、微处理器、通讯、自动增益算法和心率算法等软、硬件部件于一体的小型化装置.电路系统测试表明:在待机和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工作电流分别约为10和300μA;对10名男性在休憩状态下的心率进行3h的连续动态监测,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心率测量的算术平均误差约为0.3B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监测 腕戴式 无线监测 双通道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省域尺度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高光谱预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夏芳 彭杰 +2 位作者 王乾龙 周炼清 史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3-598,605,共7页
利用浙江省36个县市的643个农田耕层土样的可见-近红外反射率数据以及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数据,分析了Ni、Cu、As、Hg、Zn、Cr、Cd、Pb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对比了不同重金属元素与有机质敏感波段的位置,并建立了各重金属元素含量... 利用浙江省36个县市的643个农田耕层土样的可见-近红外反射率数据以及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数据,分析了Ni、Cu、As、Hg、Zn、Cr、Cd、Pb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对比了不同重金属元素与有机质敏感波段的位置,并建立了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Ni、Cr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最优,As最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59、0.20,各重金属元素与有机质的相关系数与它在前三个主成份载荷图中与有机质的距离成反比;不同的重金属元素与有机质高光谱敏感波段的重叠度、回归系数的正负一致性具有明显差异,与有机质相关性越高的元素,其重叠度也越高、正负一致性也越好;在所有8种重金属元素的PLSR预测模型中,Ni、Cr的建模与预测效果较好,RPD值分别为1.94、1.80,模型具有一般的定量预测能力,其余6种重金属元素预测模型的RPD值均在1.00和1.40之间,模型只具备区别高值和低值的预测能力.该研究结果为大尺度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高光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加权回归的土壤全氮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颂超 冯来磊 +2 位作者 李硕 纪文君 史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2-320,共9页
全氮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作物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土壤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预测技术及时获取土壤全氮含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自5省的450个土壤样本来验证局部加权回归方法(LWR)结合Vis-NIR光谱技术预测大面积土壤全... 全氮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作物产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土壤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预测技术及时获取土壤全氮含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自5省的450个土壤样本来验证局部加权回归方法(LWR)结合Vis-NIR光谱技术预测大面积土壤全氮含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LWR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选取主成分数为5,相似样本为40时,模型验证的决定系数(RP2)为0.83,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5 g kg-1,测定值标准偏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RPD)达到2.41。LWR从建模集中选取与验证样本相似的土样作为局部建模样本,降低了差别大的样本对模型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因此,LWR建模方法通过大范围、大样本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大尺度区域的全氮等土壤属性预测时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光谱 全氮预测 局部建模 偏最小二乘法 局部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 被引量:16
6
作者 项贻强 郏亚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0-878,共9页
为了识别拱桥吊杆损伤,提出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以一典型钢管中承式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测点处的加速度动态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计算出测点处的小波总能量.以结构未损伤状态为基准,构造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 为了识别拱桥吊杆损伤,提出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以一典型钢管中承式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测点处的加速度动态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计算出测点处的小波总能量.以结构未损伤状态为基准,构造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损伤指标.用提出的识别方法研究冲击类型、加载位置、噪音信号及损伤程度等参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损伤指标可识别出不同位置设定下吊杆损伤,并对损伤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于不同的冲击类型及加载位置均能识别出拱桥吊杆损伤,且在不同信噪比(0,5,10和20)下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中承式拱桥 离散小波变换(DWT) 小波总能量 损伤识别 吊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辅助离子迁移过程中离子迁移深度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国强 郝寅雷 +4 位作者 李宇波 杨建义 江晓清 周强 王明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822,共5页
考虑了焦耳热导致的玻璃基片温度升高效应,建立了玻璃基片上电场辅助离子迁移(FAIM)过程中离子迁移深度的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求解玻璃基片的热平衡方程获得玻璃基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获得流过玻璃基片的电流密度以... 考虑了焦耳热导致的玻璃基片温度升高效应,建立了玻璃基片上电场辅助离子迁移(FAIM)过程中离子迁移深度的计算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求解玻璃基片的热平衡方程获得玻璃基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获得流过玻璃基片的电流密度以及电荷通量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电荷通量密度与离子迁移深度的正比关系计算离子迁移深度。利用该模型获得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显示,在集成光学器件制作的实验参数下,利用该模型所获得的离子迁移深度变化的规律与相应的实验结果接近。分析表明,由于模型中考虑到了焦耳热导致的玻璃基片温度的升高,该模型用于研究FAIM过程中的迁移深度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辅助离子迁移 玻璃 焦耳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3
8
作者 项贻强 郏亚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8-44,共7页
桥梁结构损伤伴随着服役期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寻找合适的损伤识别方法则是桥梁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测点处动态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计算各测点处的小波总能量,以结构未损伤状态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 桥梁结构损伤伴随着服役期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寻找合适的损伤识别方法则是桥梁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测点处动态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计算各测点处的小波总能量,以结构未损伤状态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并以一两端固支梁为例,进行了损伤识别应用及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损伤识别指标能够准确判断损伤的存在和定位损伤,且对损伤程度具有敏感性,对噪音污染、小波种类和分解尺度数有鲁棒性,并能够根据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信号的分析处理进行损伤判定,可用于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离散小波变换 小波总能量 损伤指标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钢-混组合梁长期滑移计算 被引量:9
9
作者 项贻强 何超超 邱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9-744,共6页
针对现行规范中钢-混组合梁桥设计时界面滑移未计入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在线性滑移和混凝土钢梁之间无掀起的假定下,推导综合考虑桥面板混凝土长期性能和施加预应力影响的体外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桥的滑移计算公式.通过对某一典型... 针对现行规范中钢-混组合梁桥设计时界面滑移未计入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在线性滑移和混凝土钢梁之间无掀起的假定下,推导综合考虑桥面板混凝土长期性能和施加预应力影响的体外预应力钢-混组合梁桥的滑移计算公式.通过对某一典型简支钢-混组合小箱梁黏结滑移的计算及结果比较,证明提出的方法及推导公式的正确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长期性能的影响时,钢-混组合梁的界面滑移会随着时间和预应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简支组合梁的滑移量一般由中间向梁两端逐渐增大,在梁两端滑移量达到最大值.在预应力钢-混组合梁的设计中,除考虑预应力对组合梁变形有利的方面外,还应注意和控制预应力对组合梁界面滑移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收缩徐变 滑移 体外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滑移效应的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自振频率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项贻强 邱政 Bishnu Gupt Gautam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为了研究滑移与体外预应力对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自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适用组合梁自振频率计算的静力折减刚度法和动力刚度修正系数法.以一根跨径为5 m的钢-混凝土组合简支试验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力折减刚度法、动力刚度修正系数... 为了研究滑移与体外预应力对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自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适用组合梁自振频率计算的静力折减刚度法和动力刚度修正系数法.以一根跨径为5 m的钢-混凝土组合简支试验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力折减刚度法、动力刚度修正系数法及换算截面法计算梁的自振频率,并将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动力刚度修正系数法计算得到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自振频率更接近于实测值,采用静力折减刚度法和换算截面法计算得到的梁的自振频率与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大误差.当体外预应力值为100 k N时,换算截面法和静力折减刚度法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为19.3%和7.9%,动力刚度修正系数法误差则仅为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钢-混凝土组合梁 滑移 自振频率 动力刚度修正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环的新型4×4非阻塞光路由开关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滨 宋少鸿 +2 位作者 王宏建 江晓清 杨建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1-735,共5页
光互连技术因诸多特性优于电互连而成为片上多核互连最具前景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片上光互连网络架构的性能,采取光器件模块搭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环的新型4×4光路由开关,仅用7个微环构建的拓扑结构便实现了4个双向端口的... 光互连技术因诸多特性优于电互连而成为片上多核互连最具前景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片上光互连网络架构的性能,采取光器件模块搭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环的新型4×4光路由开关,仅用7个微环构建的拓扑结构便实现了4个双向端口的非阻塞交换,降低了功耗和面积;波导交叉的数量减少到6个,优化了插入损耗。结果表明,该结构相对于经典结构光器件的功耗节省了约8%,光互连层的插入损耗降低了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非阻塞光路由开关 片上光互连 微环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预应力下多梁式组合小箱梁长期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项贻强 李少骏 刘丽思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6-962,共7页
以一典型简支多梁式组合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将横梁近似视作支承在多片主梁上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在混凝土板和钢梁间无相对滑移的平截面假定下,推导综合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的组合小箱梁在横向施加预应力下的横梁内力、横向长期... 以一典型简支多梁式组合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将横梁近似视作支承在多片主梁上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在混凝土板和钢梁间无相对滑移的平截面假定下,推导综合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的组合小箱梁在横向施加预应力下的横梁内力、横向长期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并将理论计算值和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良好;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结构挠度不断增加,预应力的施加能降低长期附加变形量以及横梁长期应力变化幅度;同时发现MIDAS会低估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预应力筋松弛对这类组合梁桥横向长期附加应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多梁式小箱梁 横向预应力 长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