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构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恒威
徐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3,共10页
意识的认知首要性(或超越性)和实在性决定了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是全面理解意识本性所不可或缺的。但如何研究这个主观实在,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这是当代意识科学面临的一个紧迫的方法论问题。鉴于意识的第一人...
意识的认知首要性(或超越性)和实在性决定了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是全面理解意识本性所不可或缺的。但如何研究这个主观实在,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这是当代意识科学面临的一个紧迫的方法论问题。鉴于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在最近20多年的发展状况,就此本文简明地回答或阐述如下问题或主题:(1)为什么需要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2)意识体验何以能自我呈现和自我报告;(3)第一人称方法的"客观性";(4)神经现象学;(5)第一人称方法的类型和操作程序;(6)对第一人称诸方法效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科学
第一人称方法
认知的首要性
内省
现象学还原
佛教止观
神经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符号学视域中的博弈“聚点”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华新
马继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0,159,共7页
在部分多重纳什均衡博弈问题中,通过数理推演有时无法确定纳什均衡解,托马斯·谢林提出的"聚点"理论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博弈通常需要借助符号进行,从认知主体和情景等多个维度对博弈符号的意义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围绕&...
在部分多重纳什均衡博弈问题中,通过数理推演有时无法确定纳什均衡解,托马斯·谢林提出的"聚点"理论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博弈通常需要借助符号进行,从认知主体和情景等多个维度对博弈符号的意义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围绕"聚点"的形成与凸显等方面来解读和描述其相关特征,不但有望拓展和深化"聚点"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在认知和交际层面的符号博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博弈
符号三角
符号类型
聚点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构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恒威
徐怡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浙江
理工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14BZX02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13JZD004)
浙江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攀登计划资助项目(16136027-Y)
文摘
意识的认知首要性(或超越性)和实在性决定了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是全面理解意识本性所不可或缺的。但如何研究这个主观实在,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这是当代意识科学面临的一个紧迫的方法论问题。鉴于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论研究在最近20多年的发展状况,就此本文简明地回答或阐述如下问题或主题:(1)为什么需要意识的第一人称方法;(2)意识体验何以能自我呈现和自我报告;(3)第一人称方法的"客观性";(4)神经现象学;(5)第一人称方法的类型和操作程序;(6)对第一人称诸方法效度的评估。
关键词
意识科学
第一人称方法
认知的首要性
内省
现象学还原
佛教止观
神经现象学
Keywords
consciousness science
first-person methods
cognitive primacy
introspection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the Samatha and vipassana of Buddhism meditation
neurophenomenology
分类号
B842.7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符号学视域中的博弈“聚点”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华新
马继伟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0,15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表征与认知计算(18ZDA2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部分多重纳什均衡博弈问题中,通过数理推演有时无法确定纳什均衡解,托马斯·谢林提出的"聚点"理论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博弈通常需要借助符号进行,从认知主体和情景等多个维度对博弈符号的意义和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围绕"聚点"的形成与凸显等方面来解读和描述其相关特征,不但有望拓展和深化"聚点"理论,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在认知和交际层面的符号博弈能力。
关键词
符号博弈
符号三角
符号类型
聚点
认知
Keywords
symbolic game
semiotic triangle
types of semiotic
focal point
cognition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构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
李恒威
徐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符号学视域中的博弈“聚点”分析
黄华新
马继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