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快乐抑或德性:重思柏拉图的诗哲之争
- 1
-
-
作者
林志猛
-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暨马一浮书院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中海文明与古希腊哲学起源研究”(23&ZD239)。
-
文摘
柏拉图将痛苦和快乐视为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塑造好的习性须培育正确的苦乐感,使其与理性相协调,进而让人上升到完整的德性。传统诗人虽奠定了最初的伦理和教育观念,但文艺的过度娱乐化强化了人的非理性部分,诱发人求取各种新奇的甚至畸形的快乐。柏拉图认识到,诗教有其意义和限度,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更应追求健全的德性而非快乐。柏拉图的德性教育尤其关切灵魂的整体和谐,让理性主宰灵魂而没有内在冲突地追求善,使人不沉溺于欲望的满足和感官快乐,从而深思熟虑地行动。诗艺不应只是展现灵魂中血气与欲望的各种戏剧性冲突,而更应激励人朝向灵魂的优异和高贵,并力促政治共同体走向完善。
-
关键词
柏拉图
诗艺
快乐
德性
教化
-
Keywords
Plato
poetry
pleasure
virtue
education
-
分类号
B502.2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