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脉曲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茂东 胡亮 +5 位作者 陈燕萍 施昕 叶晓华 王群英 张芸芸 丁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848-3855,共8页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致命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能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病死率。然而,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无创模型。目的构建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致命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能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病死率。然而,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无创模型。目的构建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采用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腹部增强CT扫描。采用LASSO回归模型、十折交叉验证法获得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最佳风险预测因子子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风险预测因子。根据风险预测因子,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以评估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低危食管静脉曲张92例,高危食管静脉曲张112例。胃左静脉内径〔OR=2.174,95%CI(1.547,3.056),P<0.001〕、血小板计数〔OR=0.970,95%CI(0.950,0.991),P<0.001〕、脾厚径〔OR=1.061,95%CI(1.003,1.123),P=0.039〕、腹腔积液〔OR=3.091,95%CI(1.768,5.404),P<0.001〕是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921,0.978)〕;经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index为0.951;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基于胃左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脾厚径、腹腔积液4项独立风险预测因子构建出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有助于在肝硬化患者中筛选出高危食管静脉曲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列线图 预测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复张潜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怀佳萍 蒋晨琳 +1 位作者 邓鸿胜 叶晓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缺少实用有效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可复张性评估方法。目的探究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对ARDS患者肺复张(RM)潜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收治的需有... 背景目前临床上缺少实用有效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可复张性评估方法。目的探究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对ARDS患者肺复张(RM)潜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ICU收治的需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RM前及RM后第3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检测BALF中白介素(IL)-6、IL-8、IL-10水平,肺部超声评分(LUS)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根据RM前后LUS差值(ΔLUS)是否大于5分分为RM有效组(RM-E组)及RM无效组(RM-N组),比较两组患者BALF中炎性因子变化;分析两组RM前后炎性因子差值(ΔIL-6、ΔIL-8、ΔIL-10)和ΔLU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LF炎性因子差值对RM潜能的预测价值。结果RM-E组患者38例,RM-N组患者24例,RM前两组患者的LUS及BALF中IL-6、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平台压(P_(plat))、吸入氧浓度(FiO_(2))及PaO_(2)/Fi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LF中IL-6、IL-8、IL-10水平及PaO_(2)/FiO_(2)RM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E组RM前后LU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M-N组RM前后L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后两组患者的ΔIL-6、ΔIL-8、ΔIL-10及ΔLU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ΔIL-6与ΔLUS呈正相关(P<0.05),ΔIL-8、ΔIL-10与ΔLUS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ΔIL-6预测RM潜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70.8%。结论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尤其是IL-6对评估ARDS患者RM潜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肺部超声评分 肺复张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