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专利信息计量的地市级医院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颖 薛亚东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分析某地级市5所三级公立医院近10年专利价值,为推动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和成果转化提供建议。方法:利用Patsnap数据库检索样本医院作为专利权人的专利数据,时间范围为2013-2022年;分析专利申请年度趋势、技术领域分布、简单法... 目的:分析某地级市5所三级公立医院近10年专利价值,为推动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和成果转化提供建议。方法:利用Patsnap数据库检索样本医院作为专利权人的专利数据,时间范围为2013-2022年;分析专利申请年度趋势、技术领域分布、简单法律状态、技术合作和发明人情况、专利引用和被引情况及转化情况等。结果:2013-2022年该地市级三级医院共申请专利1139项,授权1040项,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2.64±1.15)年。国际专利分类排在前3位是A61、G01和A47。专利估值处于较低水平,96.96%在3300~3800美元,专利转化率仅为0.2%。结论:医院应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开展以价值为导向的临床创新研究,并通过深化医工商企政融合推动专利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专利 成果转化 高价值专利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者暴饮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玲佩 陈建勇 +1 位作者 陈光明 陈跃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42-2546,共5页
背景大学生暴饮行为日益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伴饮酒规范、拒酒效能感和冲动性可能是启动暴饮行为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暴饮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在低年级大学生中较少。目的调查浙江省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者暴饮行为现况,探讨低... 背景大学生暴饮行为日益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伴饮酒规范、拒酒效能感和冲动性可能是启动暴饮行为的危险因素。目前,关于暴饮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在低年级大学生中较少。目的调查浙江省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者暴饮行为现况,探讨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者暴饮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四所本科院校一、二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暴饮问卷、同伴饮酒规范评定量表、拒酒效能感问卷及简式UPPS-P冲动性行为量表(负性急迫性、缺乏坚持性、感觉寻求、正性急迫性和缺乏预见性5个维度)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暴饮行为与同伴饮酒规范、拒酒效能感和冲动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饮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249份,回收有效问卷121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36%。1216例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者中,过去1年具有暴饮行为者519例,占42.6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暴饮行为与同伴饮酒规范、负性急迫性、缺乏坚持性、感觉寻求、正性急迫性、缺乏预见性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9、0.07、0.12、0.12、0.09、0.08,P<0.05),与拒酒效能感呈负相关(rs=-0.2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261,95%CI(1.738,2.940)〕、同伴饮酒规范〔OR=3.331,95%CI(2.617,4.239)〕、拒酒效能感〔OR=0.487,95%CI(0.396,0.598)〕、缺乏坚持性〔OR=1.488,95%CI(1.142,1.941)〕、感觉寻求〔OR=1.220,95%CI(1.005,1.481)〕是低年级大学生饮酒者暴饮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低年级大学生过去1年暴饮行为比例较高。男性、同伴饮酒越普遍、拒酒效能感越低、越缺乏坚持性、感觉寻求水平越高的低年级大学生越可能产生暴饮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饮酒 暴饮行为 低年级 同伴饮酒规范 拒酒效能感 冲动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丛雅婷 戴遥 +1 位作者 鲍欣雨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是县乡村三级机构之间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于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等起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的知识共享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管理和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湖北省抽取2个县域医共体,经多阶段抽样选取医共体下的381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团队知识共享调查问卷调查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包括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两个维度。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结果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为(27.84±3.84)分,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维度的平均条目水平得分分别为(5.51±0.79)、(5.61±0.7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异质性指数、团队长作用、团队沟通强度、平台载体使用水平、团队活动强度、成员学习积极性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知识共享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知识共享处于良好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通过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活动频次,提高团队沟通能力,采取相关激励措施,拓展知识共享渠道等促进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知识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知识共享 团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特发性休门氏病胸腰段后凸畸形的有限元模型构建及下腰痛生物力学风险因素研究
4
作者 陈芳 陈泓宇 +2 位作者 陈亮 成浩 王明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4-271,共8页
目的:建立青年特发性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SD)胸腰段后凸畸形(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的有限元模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休门氏病导致下腰痛的关键力学因素。方法:招募TLK患者(26岁)和健康人(30... 目的:建立青年特发性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SD)胸腰段后凸畸形(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的有限元模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休门氏病导致下腰痛的关键力学因素。方法:招募TLK患者(26岁)和健康人(30岁)各1名。首先,基于Mimics软件对脊柱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之后在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曲面修复与拟合,3-matic软件建立各节段椎间盘和上下终板模型,Hypermesh 2017软件进行体网格划分和构建相关韧带单元,最后用ANSYS软件对TLK患者和健康人T8S1脊柱节段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模拟。基于力学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计算两组人群在同等约束与载荷作用下的各节段椎体、椎间盘及关节软骨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1)TLK患者和健康人脊柱T8S1节段力学分布差异较大,健康人脊柱峰值应变为1.62 mm,TLK患者峰值应变为6.97 mm,高出健康人330.2%;TLK患者峰值应力为10.51 MPa,健康人峰值应力为9.07MPa,TLK患者高出健康受试者16.0%;2)二者椎体峰值应力均分布于L5节段,健康人为9.07 Mpa,TLK患者为10.51 MPa,TLK患者高于健康人15.8%。TLK患者各节段椎体上应力分布较健康人明显不均匀,并在L2、L3和L4节段椎体的椎弓根和椎板位置均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3)TLK患者椎间盘上峰值应力均高于健康人,在L5/S1节段最为明显,健康人峰值应力为0.16 Mpa,TLK患者峰值应力为0.78 Mpa,高出健康人387.5%;4)TLK患者关节突软骨应力分布明显较健康人异常,健康人峰值应力发生于L5/S1节段,峰值为1.53 MPa。而TLK患者峰值应力发生于L1/L2节段部位,峰值为7.44 Mpa,TLK患者高于健康人14.18倍。结论:本研究验证了TLK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可将该模型用于TLK疾病相关研究。TLK患者与健康人脊柱整体应力、应变分布区域和峰值大小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腰椎L1S1节段椎体、椎间盘及关节软骨等部位的局部应力集中较为明显,在长期的异常力学作用下,可能会加速腰椎的退行性病变和下腰痛的并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门氏病 胸腰段后凸畸形 下腰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5
作者 丛雅婷 戴遥 +1 位作者 鲍欣雨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 背景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效能不高,团队管理现状尚不明确,不同特征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情况亦不明晰。目的了解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0—12月,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内县域医共体下429个家庭医生团队的1724名主要成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及团队管理结果等。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724名调查对象中,62.9%(1084/1724)的成员感知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为有效,88.7%(1530/1724)的成员感知拥有合理的家庭医生团队人员配置;对团队互动管理的感知方面,团队内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3±5.3)分,团队外部互动强度得分为(22.0±5.3)分;对团队管理结果的感知方面,团队目标实现(即团队任务绩效)得分为(33.1±7.4)分(总分为0~36分),团队满意度得分为(22.3±4.9)分(总分为0~24分),团队发展潜力得分为(27.9±6.3)分(总分为0~30分)。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团队配置管理、团队互动管理、团队管理结果感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互动管理因素与团队管理结果因素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感知团队配置管理情况相对良好,团队考核激励措施仍有改善空间;家庭医生团队互动管理较佳,团队互动对团队管理结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结果感知较好,感知任务绩效低于满意度和发展能力;不同岗位、职称、年龄段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团队管理感知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家庭医生团队 团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现代化策略
6
作者 许欣宜 缪长宏 +2 位作者 高颖 包芳芳 肖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0-1157,共8页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手卫生仍被认为是预防病原体传播和降低HAI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系统综述手卫生相关新产品、智能监测技术和依从性...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手卫生仍被认为是预防病原体传播和降低HAI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系统综述手卫生相关新产品、智能监测技术和依从性促进策略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中国医疗机构提供手卫生管理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的优化方案,最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障患者安全,降低HAI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手卫生用品 医务人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应俊 方和敬 +2 位作者 周韩菁 黄坚 章义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211,共4页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贝那普利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予海昆肾喜胶囊口...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贝那普利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腹胀、纳呆、口苦口干、恶心呕吐)、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人晚期氧化蛋白产物(Human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腹胀、纳呆、口苦口干、恶心呕吐积分,MDA、AOPP、AGEs水平,BUN、S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中医证候积分和实验室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Cc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OD、C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35/40),高于对照组(67.5%,27/4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等常规西医疗法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明确,能够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患者肾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海昆肾喜胶囊 盐酸贝那普利片 氧化应激损伤 肾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法替布通过JAK/STAT3通路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被引量:2
9
作者 何珊 陈炘 +5 位作者 程琦 朱灵江 张培玉 童淑婷 薛静 杜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1,共7页
目的:研究泛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提... 目的:研究泛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 1,HFL-1),设立6个组,分别为DMSO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联合不同浓度托法替布(0.5、1.0、2.0、5.0μmol/L)药物干预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基因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水平。(3)在不同组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DMSO载体对照,以1.0μmol/L和5.0μmol/L的托法替布预培养30 min,然后加入TGF-β1处理1 h、6 h和24 h。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Smad2/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1)托法替布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组HFL-1的α-SMA、COL1A1和FN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5.0μmol/L托法替布干预组的α-SMA基因表达与TGF-β1诱导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0.5~5.0μmol/L托法替布各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均可抑制FN1基因表达(P<0.05)。各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COL1A1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3)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TGF-β1诱导组细胞α-SMA、FN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COL1A1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托法替布不同浓度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α-SMA蛋白表达均有下降,其中2.0μmol/L和5.0μmol/L干预组与诱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不同浓度干预组的FN1蛋白水平均有下降,但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干预组的COL1A1蛋白表达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GF-β1诱导48 h,HFL-1细胞中IL-6基因及培养上清液中IL-6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浓度托法替布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均有所降低。TGF-β1诱导1 h、6 h和24 h,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托法替布预刺激抑制了6 h时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在1 h、6 h和24 h时均抑制了STAT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托法替布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方向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mad2/3经典通路以及抑制TGF-β1所诱导的STAT3磷酸化,从而对肺纤维化疾病进展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法替布 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STAT3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8
10
作者 童洪杰 +6 位作者 邓鸿胜 彭伟 怀佳萍 张晓玲 陈吉润 赵云鹏 陈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16,共8页
感染是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治疗费用,而且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导致更高的病死率。目前国内外各ECMO中心对于感染的防控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联合浙江省... 感染是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治疗费用,而且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导致更高的病死率。目前国内外各ECMO中心对于感染的防控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联合浙江省ICU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参考相关指南,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实践,撰写了本专家共识,以期规范ECMO辅助期间的感染防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及提高控制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伴有腺样基底细胞癌的混合型癌3例
11
作者 徐霞 盛慧超 +1 位作者 施红旗 黄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52-754,共3页
病例1,女性,75岁,无明显不适,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余,于2022年6月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治疗。患者1个月余前在当地医院体检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示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 病例1,女性,75岁,无明显不适,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余,于2022年6月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治疗。患者1个月余前在当地医院体检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示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can not exclude HSIL,ASC-H),HPV-DNA 33型阳性。至本院门诊进一步宫颈活检示HSIL。既往月经规律,G3P2,47岁绝经。入院一般情况可,无阳性体征。入院当月行宫颈LEEP锥切手术,术中见宫颈萎缩,未见明显占位。锥切标本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部分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样基底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IL-33下调炎症因子和NLRP3表达抑制哮喘小鼠炎症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玛丽 李晓飞 +3 位作者 曹丽梅 陈熙泼 徐丽丹 盛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7-584,共8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对哮喘小鼠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10μg/mL脂多糖(LPS)构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体外细胞炎症模型,根据是否转染IL-33的小干扰RNA(si-IL-33)质粒和过表达(IL-33-OE)质粒,将细胞分成si-IL-3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对哮喘小鼠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10μg/mL脂多糖(LPS)构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体外细胞炎症模型,根据是否转染IL-33的小干扰RNA(si-IL-33)质粒和过表达(IL-33-OE)质粒,将细胞分成si-IL-33组,IL-33-OE组和模型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33、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IL-1β和IL-6的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试剂盒(Fluo-3 AM)检测钙离子含量,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腹腔注射致敏剂和激发剂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根据处理方案的不同,将哮喘小鼠分成si-IL-33组、IL-33-OE组和模型组,每组5只。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6和NLRP3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i-IL-33组的IL-33、NLRP3、IL-1β和IL-6的mRNA表达量均降低,IL-33-OE组的IL-33、NLRP3、IL-1β和IL-6的mRNA表达量增加。BMMSC中钙离子荧光降低,而IL-33-OE组中钙离子荧光升高。si-IL-33组细胞线粒体中JC-1以聚合物形式存在,呈明亮的红色荧光,细胞中的绿色荧光非常弱;说明si-IL-33组细胞线粒体稳定,线粒体功能尚在。使用IL-33-OE质粒处理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后,JC-1不能以聚合物形式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此时线粒体内红色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细胞质中的绿色荧光显著增强。si-IL-33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NLRP3的含量明显降低,而IL-33-OE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NLRP3的含量明显升高。si-IL-33组几乎未见炎细胞浸润,炎症缓解,上皮细胞正常。si-IL-33组肺组织的纤维增生部分趋于正常。与模型组相比,si-IL-33组的支气管壁总面积(WAt)/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和气管壁平滑肌面积(WAm)/Pbm降低,IL-33-OE组的WAt/Pbm和WAm/Pbm增加。结论敲低IL-33通过下调NLRP3、IL-1β、IL-6表达抑制哮喘小鼠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33(IL-33)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 IL-1Β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调肠止泻方对重症监护室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邵兴 童洪杰 陈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调肠止泻方对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温阳调肠止泻方对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调肠止泻方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肠道菌群(双歧杆菌、肠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1.67%(P<0.05),研究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球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CD^(+)_(3)、CD^(+)_(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调肠止泻方治疗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改善肠道菌群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具有显著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温阳调肠止泻方 ICU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ND3基因突变引发以癫癎为特征的Leigh综合征2例病例报告
14
作者 林玛丽 曹丽梅 +1 位作者 陈熙泼 盛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1病例资料例1:先证者,男,4月2 d,以“抽搐4 d”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我院)儿科。4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抽搐:口角抽动,右侧肢体抖动,双手握拳,双眼向右凝视,意识丧失,持续1~2 min自行缓解,每日10余次。母孕期... 1病例资料例1:先证者,男,4月2 d,以“抽搐4 d”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我院)儿科。4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抽搐:口角抽动,右侧肢体抖动,双手握拳,双眼向右凝视,意识丧失,持续1~2 min自行缓解,每日10余次。母孕期体健,G2P3,孕35周左右剖宫产娩出,同卵双胎之小,否认窒息史,生后奶粉喂养,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G1姐姐,4岁,体健。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两系三代中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窒息史 奶粉喂养 先证者 母孕期 意识丧失 癫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x回归探讨影响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15
作者 陈盼 郑顺杰 张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7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20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 目的通过对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20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统计无进展生存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有:FIGO分期、特殊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淋巴脉管间隙浸润(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FIGO分期、特殊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1/2(P<0.05)。结论FIGO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1/2,是影响超重及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及超重 子宫内膜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王皓 曾晨欣 +1 位作者 李俐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89-1696,共8页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支付者的角度,评价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一项高质量、多中心的三期随机临床试验(FLAURA),依据疾病发展进程建立三状态Markov模...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支付者的角度,评价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一项高质量、多中心的三期随机临床试验(FLAURA),依据疾病发展进程建立三状态Markov模型,模型各状态转移概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临床试验数据提取并计算,效用值取自研究文献中的中国人群效用值,直接医疗成本取自本地收费或相关文献。对总人群、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进行为期10年的成本-效果评估,并对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进行确定敏感性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在基础分析中,奥希替尼组相对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组可多获得0.4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奥希替尼方案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方案在总人群及CNS转移亚组人群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为340645.44元/QALY、246175.55元/QALY。两组人群的ICER值均高于中国支付意愿阈值198018.0元/QALY,表明奥希替尼相对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经济性不足。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药品价格、疾病进展阶段的效用值以及进展后治疗成本对结果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奥希替尼能延长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年,提高生活质量,但医疗成本也相应增加。目前对于中国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相比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并无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希替尼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EGFR突变阳性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再生 周鹏飞 +7 位作者 施红旗 应明亮 薛亚东 徐敏 王跃平 胡洋 肖云渊 胡胜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1-745,共5页
目的 探讨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恢复情况。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6月,将局限性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的患者按住院号分为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的观察组(n=53... 目的 探讨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恢复情况。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6月,将局限性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的患者按住院号分为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的观察组(n=53)和未保留的对照组(n=51)。2组年龄、体重指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前列腺体积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行保留神经的LRP。根据每天使用尿垫数量评估尿失禁恢复情况。尿失禁完全恢复定义:每天使用尿垫0个。拔除导尿管后至少随访12个月。结果 拔除导尿管当天(24 h),1、3、6和12个月尿失禁完全恢复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6%(21/53) vs.17.6%(9/51),P=0.013;66.0%(35/53)vs.35.3%(18/51),P=0.002;84.9%(45/53)vs.56.9%(29/51),P=0.002;92.5%(49/53)vs.70.6%(36/51),P=0.004;98.1%(52/53)vs.84.3%(43/51),P=0.031]。结论 在LRP手术时,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技术能早期快速改善术后尿失禁,并显著减少远期(术后12个月)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保留耻骨膀胱复合体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膀胱全切联合抗反流新膀胱重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再生 王跃平 +6 位作者 童建勇 陈良佑 刘全启 罗荣利 徐礼臻 周鹏飞 朱子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膀胱全切联合抗反流新膀胱重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39例膀胱癌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输尿管与储尿囊抗反流回肠新膀胱构建的资料。男37例,女2例,平均年龄59(47~7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膀胱全切联合抗反流新膀胱重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39例膀胱癌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输尿管与储尿囊抗反流回肠新膀胱构建的资料。男37例,女2例,平均年龄59(47~70)岁。采用前列腺筋膜内切除技术(女性保留卵巢、子宫等生殖器官)行膀胱全切,回肠壁瓣联合输尿管拖入吻合抗反流新膀胱构建。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06(260~470)min,其中抗反流新膀胱构建时间43(35~55)min。估计失血量253(150~800)ml。术后平均随访22.5(6~43)月,1例术后33个月肿瘤相关死亡。术后30天内并发症10例(26%),术后30天后并发症3例(8%),均为Clavien-Dindo 1~2级,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完全控尿率术后1、6、12个月日间分别为72%(28/39)、97%(38/39)和100%(38/38),夜间分别为54%(21/39)、72%(28/39)和84%(32/38)。37例男性患者术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5,IIEF-5)得分均≥15,术后6、12个月勃起功能恢复正常(IIEF-5得分≥15)占比分别为46%(17/37)和57%(21/37)。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抗反流新膀胱术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短期肿瘤学结果和功能恢复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回肠新膀胱 尿流改道 抗反流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 神经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灶切除术联合化疗可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生存
19
作者 王庆华 尹瑞华 +6 位作者 汤婉芬 李成辉 郑红娟 张霞 金霞云 应明亮 傅健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4-602,共9页
目的:评估原发灶切除术及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CRNE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录的转移性CRNEC患者的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1∶1匹配均衡组间差异,用... 目的:评估原发灶切除术及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CRNE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录的转移性CRNEC患者的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1∶1匹配均衡组间差异,用Kaplan-Meier、Log-rank等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生存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选取2001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符合相同筛选条件的转移性CRNEC病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393例符合选择标准的转移性CRNEC患者,其中接受原发灶切除术172例,未行手术221例,倾向评分匹配后纳入的原发灶切除术患者和未手术患者各172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手术患者比较,原发灶切除术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更长(P<0.05);而与术中阳性淋巴结数8枚及以下的患者比较,术中阳性淋巴结数8枚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及治疗方式是影响转移性CRNE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于接受原发灶切除术的CRNEC患者,直肠神经内分泌癌、阳性淋巴结数8枚及以下、原发灶切除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与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更长相关(均P<0.05)。结论:原发灶切除术可为转移性CRNE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原发灶切除术联合化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原发灶切除术,且术中阳性淋巴结数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癌 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 手术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脉曲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茂东 胡亮 +5 位作者 陈燕萍 施昕 叶晓华 王群英 张芸芸 丁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848-3855,共8页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致命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能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病死率。然而,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无创模型。目的构建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致命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能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病死率。然而,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无创模型。目的构建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采用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腹部增强CT扫描。采用LASSO回归模型、十折交叉验证法获得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最佳风险预测因子子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风险预测因子。根据风险预测因子,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以评估模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共纳入204例患者,其中低危食管静脉曲张92例,高危食管静脉曲张112例。胃左静脉内径〔OR=2.174,95%CI(1.547,3.056),P<0.001〕、血小板计数〔OR=0.970,95%CI(0.950,0.991),P<0.001〕、脾厚径〔OR=1.061,95%CI(1.003,1.123),P=0.039〕、腹腔积液〔OR=3.091,95%CI(1.768,5.404),P<0.001〕是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921,0.978)〕;经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index为0.951;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基于胃左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脾厚径、腹腔积液4项独立风险预测因子构建出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静脉曲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有助于在肝硬化患者中筛选出高危食管静脉曲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列线图 预测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