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起始部腔内血栓1例
1
作者 丁杨 陈艺婕 +2 位作者 郑续 陈毅刚 张锦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椎动脉起始部腔内血栓(intraluminal thrombus,ILT)临床少见,因症状不典型易漏诊,但其动脉-动脉栓塞风险可致严重后循环缺血。本文报道1例漏诊ILT病例,旨在提升临床识别能力。患者,男,49岁,2023年6月25日因“突发头晕伴恶心12 h”急诊就... 椎动脉起始部腔内血栓(intraluminal thrombus,ILT)临床少见,因症状不典型易漏诊,但其动脉-动脉栓塞风险可致严重后循环缺血。本文报道1例漏诊ILT病例,旨在提升临床识别能力。患者,男,49岁,2023年6月25日因“突发头晕伴恶心12 h”急诊就诊,头颅CT提示后循环缺血,予阿司匹林0.2 g/d、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后离院。次日门诊头颅MRI示右侧小脑半球新近梗死灶。28日再发头晕,伴行走不稳、右侧偏身麻木,持续不好转,于29日入院。颈部CTA示右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远端管腔内充盈缺损合并Donut征,确诊ILT。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为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氯吡格雷75 mg/d,共15周。门诊颈部血管高分辨MRI示右椎动脉V1~V2段闭塞。11月2日在局麻下行血管内治疗,术后90 d及6个月随访,无脑缺血事件复发,mRS评分0分。本例患者提示,对后循环缺血患者,若初诊影像未明确责任病灶,需警惕ILT可能;药物治疗联合早期(5~7 d)CTA动态评估可有效逆转血栓进展,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腔内血栓 抗血小板 椎动脉开口狭窄 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控制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康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钟飞 黄聪 +3 位作者 张文颖 吴宇 赖欣怡 吕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病理特征表现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发病集中于中老年人群,PD患者常伴随姿势不稳、冻结步态、身体姿态异常等运动控制障碍症状^([1])。随着疾病发展,上述症状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病理特征表现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发病集中于中老年人群,PD患者常伴随姿势不稳、冻结步态、身体姿态异常等运动控制障碍症状^([1])。随着疾病发展,上述症状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还将可能导致频繁的跌倒进而增加病死率。尽管先前研究已报道PD患者与健康人在运动功能上的差异,但观测指标较为单一,分别聚焦身体姿态和步态功能等,鲜见系统总结PD患者与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在运动控制功能上的特征差异,也未梳理PD患者运动控制障碍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干预方案的效果^([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燕环 邵宇权 +3 位作者 任海涛 钱敏 关鸿志 陈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尝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临床提... 研究背景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们尝试对本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对76例临床诊断明确且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25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异常,16例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其中8例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9例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混合性炎症反应。24例淋巴细胞激活并伴单核细胞激活,其中17例可见单核细胞异常吞噬现象,表现为单核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或)红细胞等;17例脑脊液中发现浆细胞。结论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断基于临床、神经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等方法。其脑脊液细胞学呈现炎症反应和异常吞噬细胞,具有一定特点和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障碍 脑脊髓液 细胞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汉字书写神经基础的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7
4
作者 章士正 刘海 +4 位作者 崔恒武 张峭巍 翁旭初 方松华 胡兴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正常国人汉字书写功能的神经基础。材料和方法:采用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名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志愿者进行默读、复杂对指运动、抄写三个任务期间的功能活动进行了全脑扫描。...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正常国人汉字书写功能的神经基础。材料和方法:采用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0名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的志愿者进行默读、复杂对指运动、抄写三个任务期间的功能活动进行了全脑扫描。数据经过空间平滑、头动矫正、卷积分析等处理,获得抄写减去默读、抄写减去对指之后脑功能激活图,统计出两者间共同的激活区。结果:主要共同激活区位于额顶叶皮质,包括左侧额中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顶下小叶,两侧额内侧回,左侧中央前、后回。结论:汉字的书写是双脑协同的过程,右侧大脑半球对汉字的书写尤其重要;书写功能涉及较多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揭示这些结构在书写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书写 神经基础 脑功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呈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的线粒体肌病二例: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厚民 邵宇权 +2 位作者 刘莉 沈春红 都爱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研究背景线粒体肌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伴肌肉酸痛,可合并亚临床周围神经损害,而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伴乳酸酸中毒极为罕见。本研究对2例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伴乳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 研究背景线粒体肌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伴肌肉酸痛,可合并亚临床周围神经损害,而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伴乳酸酸中毒极为罕见。本研究对2例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伴乳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通过周围神经和肌肉肌电图检查,分析神经损害特点;改良Gomori三色、琥珀酸脱氢酶等肌肉组织酶学染色明确肌肉病变性质;电子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超微结构改变;24对重叠引物测序法行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定。结果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并存,运动神经波幅显著降低、传导速度正常,感觉神经波幅轻至中度降低、传导速度正常。病理检查呈慢性肌肉病改变,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可见较多破碎红纤维;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数目和形态显著异常,并可见典型的"结晶"样包涵体。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定明确为3243A>G(例1)和8344A>G(例2)位点突变,均为已知致病突变。结论线粒体肌病可以表现为急性轴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样表现和代谢危象,为急症型,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肌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酸中毒 乳酸性 病理学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医院认证标准下的护士分层培训项目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万方圆 杨丽黎 +3 位作者 毛霞文 曹勤利 蒋小芳 何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752,共6页
目的:分析磁性医院认证标准下的护士分层培训项目的效果.方法:分析磁性医院认证标准要求,结合医院及护理部的规划、临床护理质量监控指标及评估各层级和各岗护士的学习需求,设立护士分层培训项目,使护理部与护理单元紧密结合,每年根据... 目的:分析磁性医院认证标准下的护士分层培训项目的效果.方法:分析磁性医院认证标准要求,结合医院及护理部的规划、临床护理质量监控指标及评估各层级和各岗护士的学习需求,设立护士分层培训项目,使护理部与护理单元紧密结合,每年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各类项目的精细化设计、实施和评价.结果:我院在全方位评估的基础上设立各类在职培训项目,护士对各类培训项目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士对在职培训总体满意度超过磁性医院相关数据库的均值;同时护士在职培训项目改善了患者满意度,其中患者对“护士的技能”及“能用听得懂的方式向我解释”的满意度逐年提升且超过磁性医院相关数据库均值;护士心电图知识水平提升,全院有损伤的跌倒率下降.结论:围绕临床结局开展的在职培训项目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学习效果、满意度,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护士 护理专业发展 护士在职培训 教育程序 磁性医院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胸腺瘤共病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海金 夏萍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4,共4页
一例53岁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伴双下肢无力8 d"入院。胸椎增强MRI提示胸髓T3水平偏右侧信号异常,考虑脱髓鞘病变,血清水通道蛋白质4抗体阳性,效价为1∶320,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该患者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 一例53岁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伴双下肢无力8 d"入院。胸椎增强MRI提示胸髓T3水平偏右侧信号异常,考虑脱髓鞘病变,血清水通道蛋白质4抗体阳性,效价为1∶320,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该患者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胸腺瘤。经甲泼尼龙冲击、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患者右眼视力及双下肢无力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诊断 水通道蛋白质4 红斑狼疮 系统性/诊断 红斑狼疮 系统性/治疗 胸腺瘤/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克-雅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董玉玉 丁杨 泮燕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4,共4页
总结1例克-雅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肌阵挛发作的早期观察和护理,紫色尿袋综合征的识别和处理,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落实隔离防护措施,患者出院前做好居家防护及用药指导,出院后严格核查患者使用后的所有物品... 总结1例克-雅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肌阵挛发作的早期观察和护理,紫色尿袋综合征的识别和处理,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落实隔离防护措施,患者出院前做好居家防护及用药指导,出院后严格核查患者使用后的所有物品,进行终末消毒。经多学科合作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5 d明确诊断后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出院1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无压疮、肺部感染及紫色尿袋综合征等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病 肌阵挛 紫色尿袋综合征 营养支持 消毒 防护 隔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管琼峰 张力三 +4 位作者 洪文轲 杨怡 陈昭英 张丹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前庭神经炎(VN)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15日至9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诊断的33例VN患者和43例BPPV患...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评估前庭神经炎(VN)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眼反射(V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15日至9月1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宁波市第二医院诊断的33例VN患者和43例BPPV患者。另选同时段两家医院的工作人员、患者亲属以及社会志愿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用vHIT定量测定一对水平半规管平面、两对垂直半规管平面的VOR增益值及相应三个VOR增益不对称值并分析结果和差异,同时记录眼球追赶扫视信息。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BPPV组比较,VN组患侧水平及垂直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PPV组每个VOR增益值及水平不对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垂直VOR增益不对称值增大(均P<0.05)。与BPPV组比较,VN组患侧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三个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HIT早期诊断VN的敏感度为87.9%。33例VN患者中,除一例无法区分外,前庭上神经功能损害22例,前庭下神经功能损害7例,前庭上、下神经功能均损害3例。结论:vHIT通过评估VN患者前庭功能可帮助临床早期诊断VN,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诊断 半规管 眩晕/诊断 眩晕/病因学 体位 反射 前庭眼 眼球运动 前庭功能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重症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洁芳 何旭东 +1 位作者 张力三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营养组(n=24)和常规营养组(n=25)。序贯营养组先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常规营养组直... 目的:探讨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营养组(n=24)和常规营养组(n=25)。序贯营养组先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常规营养组直接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有下降,但与常规营养组相比,序贯营养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下降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及上臂肌围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序贯营养组较常规营养组的感染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出血率亦有下降趋势。结论:与常规营养支持相比,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可减轻重症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是重症卒中患者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卒中 预后 肠内序贯营养 肠道营养 重症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所致颅内低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江云 王谨 +3 位作者 龚向阳 张峭巍 何非方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所致自发性颅内低压(SI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所致SI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程长短分为短病程组(n=27)和长病程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所致自发性颅内低压(SI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所致SI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病程长短分为短病程组(n=27)和长病程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直立性头痛是SIH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出现率92.9%(39/42);在长病程组中头痛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短病程组(80%与100%,P=0.040)。与短病程组比较,长病程组的腰椎穿刺压力≥60.0 mm H2O的患者数明显增加(60.0%与20.8%,P=0.019),平均腰椎穿刺压力增高[(64.7±42.1)mm H2O与(40.0±33.8)mm H2O,P=0.038)],硬膜下出血的发生率升高(50.0%与11.6%,P=0.018)。所有患者接受CT脊髓造影检查均发现脑脊液漏点,38例为多发漏点,4例仅表现为单个漏点。结论:SIH的临床表现多样,随病程延长,其临床表现和腰椎穿刺压力可有部分改善,影像学检查如颅脑MRI、CT脊髓造影能帮助诊断;病程延长后硬膜下出血的发生概率增加,需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低压 病因学 脊髓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脊椎穿刺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庆 张力三 +2 位作者 陈寅 何旭东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代谢的变化及与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发病48 h内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估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入院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查患者营...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代谢的变化及与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发病48 h内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估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入院第1天、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检查患者营养相关物理指标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和上臂肌围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前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补体C3和皮质醇水平。营养代谢紊乱严重程度用入院第7天与入院第1天营养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值的差值表示。所有患者在病程6个月时进行回访,以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评估卒中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后患者的物理指标包括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和上臂肌围无明显变化。入院第7天患者血清前白蛋白(198.8 mg/L ±20.3 mg/L)和补体C3(0.6 g/L ±0.1 g/L )较入院第1天(分别为286.7 mg/L ±23.8 mg/L和1.0 g/L ±0.1 g/L )明显下降( P <0.05),超敏 C 反应蛋白(24.1 mg/L ±5.2 mg/L)和皮质醇(495.2 nmol/L ±39.5 nmol/L)较入院第1天(分别为5.1 mg/L ±1.2 mg/L和396.4 mol/L ±41.3 mol/L)明显上升( P<0.05)。入院第14天超敏C反应蛋白(13.2 mg/L ±4.5 mg/L)和皮质醇(463.4 nmol/L ±32.1 nmol/L)仍明显高于入院第1天( P<0.05),但较入院第7天有所下降,前白蛋白(259.2 mg/L ±22.8 mg/L)和补体C3(0.8 g/L ±0.2 g/L)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NIHSS分值及改良Rankin评分值均与营养代谢紊乱程度有关( 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存在明显营养代谢紊乱,其严重程度与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C反应蛋白质 补体C3 前白蛋白 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莉 邵宇权 +3 位作者 张宝荣 蒋萍萍 都爱莲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9-1167,共9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而位于tRNA Leu(UUR)基因的A3243G突变是该疾病最常见的致病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而位于tRNA Leu(UUR)基因的A3243G突变是该疾病最常见的致病位点.文章对6个汉族MELAS家系的先证者进行了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探讨了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对MELAS病人表型可能产生的影响.线粒体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例先证者为A3243G阳性,其异质性比例介于29%~59%之间,临床症状的严重性和异质性程度大致呈正相关;2例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先证者为A3243G阴性,复发次数和严重程度重于其他4例先证者,其中1例先证者的血液和肌肉组织中发现ND5基因T13094C突变,该位点已报道与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相关.另外,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序结果显示:除主要致病突变外,还存在多个与耳聋、癫痫、糖尿病、心肌病、Leigh综合征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多态位点,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其多态位点也更多.这表明MELAS综合征的复杂表型不仅受致病突变位点的直接影响,也可能受到其他与疾病相关的多态性位点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多态性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组胺对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诱发记忆障碍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力三 马袁英 +1 位作者 李青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诱发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内源性组胺对此类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大鼠隔日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 g/kg)的戊四唑,直至完全点燃。采用穿梭箱被动回避试验测定大鼠的记忆能力。化学荧光法测定脑内组... 目的:研究大鼠戊四唑点燃癫痫诱发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内源性组胺对此类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大鼠隔日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 g/kg)的戊四唑,直至完全点燃。采用穿梭箱被动回避试验测定大鼠的记忆能力。化学荧光法测定脑内组胺含量。大鼠脑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海马完整神经元。结果:大鼠戊四唑点燃后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穿梭箱内被动回避反应潜时缩短,而腹腔内注射组胺前体物质组氨酸则阻断了被动回避反应潜时的缩短。戊四唑点燃后大鼠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组胺含量明显下降,同时点燃使海马CA 1区和CA 3区完整神经元数目分别减少至对照组的72.7%和78.9%。结论:戊四唑点燃癫痫可导致大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癫痫造成的组胺能神经活性降低和海马神经元丢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药物疗法 癫痫/化学诱导 戊四唑/药理学 组胺/药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记忆障碍/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8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谨 龚向阳 胡兴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包括脊柱X 线平片,椎管造影,CT和MRI检查) 。结果 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男性多...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包括脊柱X 线平片,椎管造影,CT和MRI检查) 。结果 原发性脊柱硬膜外淋巴瘤男性多见,常累及胸椎,有持续性腰背痛或脊柱叩击痛,脊髓压迫症进展迅速;CT和MRI显示硬膜外软组织影,包绕硬膜囊生长并使其向心性缩窄,病理为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 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可能在术前对本病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脊髓压迫症 影像学 脊柱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力三 孙毅 +7 位作者 王甜甜 潘瑜 姚瀛 潘柳青 徐清霖 张文颖 徐佳慧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9例。所有患者接受了多导睡眠监...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9例。所有患者接受了多导睡眠监测。RLS采用国际RLS研究组制订的标准确诊。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患者的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原发性RLS患者,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合并RL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征。结果:19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22例存在RLS(11.1%)。广义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β=-133.3mg/L,95%CI:-200.4^-70.1,P<0.01),皮层下梗死(OR=4.05,95%CI:1.15~14.18,P<0.05)和女性(OR=2.54,95%CI:1.04~6.23,P<0.05)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RLS的危险因素。与不合并RLS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合并RLS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SS值升高4.37分(95%CI:2.33~6.41,P<0.01),PHQ-9分值增加2.17分(95%CI:0.39~3.94,P<0.05),中重度抑郁风险增加4.27倍(95%CI:1.40~13.10,P<0.05),NIHSS减分值减少0.97分(95%CI:-1.79^-0.15,P<0.05)。与原发性RLS患者相比,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RLS患者伴微觉醒的周期性腿动指数增加(β=12.85,95%CI:2.04~23.67,P<0.05)。结论:RLS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应重视筛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并发症 不宁腿综合征/诊断 多道睡眠描记术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的眼动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怡 李斐 +5 位作者 潘瑜 谢非 陈婕 孙毅 胡兴越 张力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7-454,共8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的眼动异常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iRBD患者22例,对照组2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完成视频眼震图检查。比较iRBD组和对照组视频眼震图检查... 目的: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iRBD)患者的眼动异常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iRBD患者22例,对照组2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完成视频眼震图检查。比较iRBD组和对照组视频眼震图检查结果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等)及多导睡眠图各睡眠生理参数与视频眼震图异常结果的相关性。结果:iRBD组与对照组自发眼震、方波急跳、不自主眼动、凝视眼震、扫视、视动性眼震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0.4~0.5 Hz及0.6~0.7 Hz频率平稳跟踪时,iRBD组Ⅰ和Ⅱ型曲线比例低于对照组,Ⅲ型和Ⅳ型曲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177和5.301,均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平稳跟踪0.4~0.5 Hz曲线分型异常与患者N3期睡眠减少有一定相关性(OR=0.963,P<0.05)。Ⅲ~Ⅳ型曲线患者N3期睡眠时间明显少于Ⅰ~Ⅱ型曲线患者[分别为(52±28)min与(76±23)min,t=2.197,P<0.05]。结论:iRBD患者平稳跟踪异常的比例明显升高,提示iRB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平稳跟踪通路异常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睡眠行为障碍 视频眼震图 眼扫视 平稳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nexins通道蛋白特性及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洛伊 汪敬业 +1 位作者 罗本燕 夏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3-428,共6页
Pannexin基因是2000年发现的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新成员,研究表明pannexin蛋白可以在细胞膜上组成半通道或在细胞间形成缝隙连接通道,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就pannexin蛋白的表达分布特点、pannexin通道特性及其相关研究方法进... Pannexin基因是2000年发现的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新成员,研究表明pannexin蛋白可以在细胞膜上组成半通道或在细胞间形成缝隙连接通道,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就pannexin蛋白的表达分布特点、pannexin通道特性及其相关研究方法进展加以综述,为今后更加深入阐明pannexin蛋白及其组成通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重大作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NEXIN CONNEXIN 缝隙连接通道 半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昱 徐安定 高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期20-26,20,共7页
2010年10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在Stroke杂志上在线刊登了2011年版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ASA2011... 2010年10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在Stroke杂志上在线刊登了2011年版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二级预防指南(ASA2011二级预防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为此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对该指南各部分进行了详细解读,并组织专门讨论会对各位专家的解读文章进行集体审阅和讨论。本刊在《Stroke》杂志2011年1月正式发布该指南同时,刊登这几篇国内专家对ASA2011二级预防指南的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加规范地开展缺血性卒中及TIA的二级预防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血压管理 美国心脏协会 患者 二级预防 卒中协会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改善癫痫所致记忆形成障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力三 陈冠峰 +2 位作者 陈洁芳 何旭东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脑内组胺是否能改善戊四唑诱导癫痫大鼠的空间记忆形成障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g/kg)的戊四唑建立SD大鼠癫痫模型。建模一周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空间记忆形成能力,并采用... 目的:研究脑内组胺是否能改善戊四唑诱导癫痫大鼠的空间记忆形成障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35 mg/kg)的戊四唑建立SD大鼠癫痫模型。建模一周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空间记忆形成能力,并采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组胺的含量。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组胺酸、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吡拉明或组胺H2受体拮抗剂卓兰替丁,观察它们对癫痫大鼠空间记忆形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训练第二、三天逃脱潜伏期均延长(均P<0.05);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组胺含量均下降(均P<0.05)。与癫痫模型组比较,腹腔注射500 mg/kg组氨酸可缩短水迷宫训练第三天的逃脱潜伏期(P<0.05);腹腔注射1000 mg/kg组氨酸可缩短水迷宫训练第二、三天的逃脱潜伏期(均P<0.05)。与腹腔注射1000 mg/kg组氨酸的大鼠比较,各剂量的吡拉明均不影响组氨酸改善大鼠空间记忆形成障碍的作用(均P>0.05);而腹腔注射10 mg/kg或20 mg/kg卓兰替丁可延长大鼠水迷宫训练第二、三天的逃脱潜伏期(均P<0.05)。结论:脑内组胺能改善戊四唑诱导癫痫大鼠的空间记忆形成障碍,其作用可能与组胺H2受体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病理生理学 癫痫/化学诱导 组胺/药理学 戊四彰毒性 记忆障碍/药物疗法 迷宫学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