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MIBI和^(18)F-FDG双核素同步显像在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中柯 楼岑 +2 位作者 史国华 陈亮 黄华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DISA)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策略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ISA的87例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其中在治疗前后均成功进行DISA的63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3周、术后11~13周行DISA。根据治... 目的:探讨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DISA)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策略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ISA的87例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其中在治疗前后均成功进行DISA的63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3周、术后11~13周行DISA。根据治疗方法和有否存活心肌,分为A组:冠脉血运重建术(A1组:有存活心肌,A2组:无存活心肌);B组:冠脉血运重建术+干细胞移植(B1组:有存活心肌,B2组:无存活心肌);C组:干细胞移植(C1组:有存活心肌,C2组:无存活心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63例患者中有存活心肌的30例,其中A1组16例,B1组6例,C1组8例;无存活心肌的33例,其中A2组9例,B2组7例,C2组17例。②A2组治疗前后,心肌梗死区心肌血流灌注和代谢均无明显改善,灌注显像或代谢显像的D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5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D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肌存活组经治疗后血流灌注和代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无心肌存活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B1组优于A1和C1组,B2优于A2和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结论:①DISA显像能很好地评估心肌存活情况,有助于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②DISA显像能较好地观察和评价梗死心肌治疗后的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诊断应用 氟脱氧葡萄糖F18/诊断应用 干细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和^(201)Tl双核素显像对周围型孤立性肺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2
作者 闻胜兰 应可净 +1 位作者 张大平 楼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孤立性肺部病灶 MIBl 201Tl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Tl和^(99)mTc-MIBI显像定量分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中柯 楼岑 史国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目的:探讨201Tl和99mTc-MIBI显像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和3周期化疗后均进行201Tl显像和99mTc-MIBI显像的患者,根据肿瘤坏死率的分级[1]将其分为3组:无反应组4例(Ⅰ级<50%),部分反应组12... 目的:探讨201Tl和99mTc-MIBI显像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和3周期化疗后均进行201Tl显像和99mTc-MIBI显像的患者,根据肿瘤坏死率的分级[1]将其分为3组:无反应组4例(Ⅰ级<50%),部分反应组12例(Ⅱ级50%~89%),反应良好组6例(Ⅲ级>90%)。对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通过测量肿瘤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计算摄取比率(uptake ratio,UR)和变化率(alteration ratio,AR)。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Tl显像时,无反应组URpre和URpost分别为2.14±0.67和2.07±0.71,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反应组URpre为3.45±1.57,URpost为2.02±0.97,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良好组URpre为3.57±0.67,URpost为1.36±0.2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99mTc-MIBI显像时,无反应组URpre为1.66±0.42,URpost为1.85±0.70,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反应组URpre为2.39±1.41,URpost为1.68±0.72,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良好组URpre为2.56±0.60,URpost为1.19±0.14,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01Tl显像时AR值范围为-0.03~0.72,AR值和TNR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5;99mTc-MIBI显像时AR值范围为-1.21~0.64,AR值和TNR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1;201Tl显像的AR值与99mTc-MIBI显像的AR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0。结论:201Tl显像与99mTc-MIBI显像显示新辅助化疗后AR值与TNR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对骨肉瘤化疗疗效的评估有重要意义。201Tl显像对骨肉瘤化疗疗效的评估优于99mTc-MIBI显像,但两者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放射性同位素/诊断应用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诊断应用 骨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201铊/诊断应用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诊断应用 骨肉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化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董科 楼岑 +3 位作者 牟达 温广华 楼菁菁 姜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 目的:探讨PET/CT融合三维图像定位肺穿刺活检靶点的增益价值。方法:分析54例PET/CT引导和93例单纯CT引导的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活检资料,比较2种引导方法总的检出率、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ET/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98.1%(53/54),假阴性率为5.3%(2/38),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准确率为96.2%(51/53)。单纯CT引导组的检出率为84.9%(79/93),假阴性率为23.3%(10/43),阴性预测值为78.3%(36/46),准确率为87.3%(69/79)。采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2种引导方法的检出率的差异(χ~2=6.50,0.01<P<0.05)和假阴性率的差异(χ~2=5.17,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阴性预测值的差异(χ~2=0.28,P>0.05)和准确率的差异(χ~2=2.0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范围≥3cm或疑似合并坏死、阻塞性炎症、实变及不张的肺部病变,PET/CT融合三维图像引导穿刺活检的有效率高于单纯CT形态学引导,有一定的临床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PET/CT 肺肿瘤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学术前定位诊断原发性及继发于慢性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被引量:5
5
作者 梅威琪 江茂情 +5 位作者 马丽娟 褚玉 闯振蕾 冯金 王珏 楼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对比^(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与超声术前定位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及继发于慢性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价值。方法纳入113例术前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 目的对比^(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与超声术前定位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及继发于慢性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价值。方法纳入113例术前接受^(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和颈部超声检查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患者,包括95例PHPT及18例慢性肾病SHPT;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分析各影像学方法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结果术后病理共于95例PHPT中诊断108处病灶,其中90处显像阳性、18处阴性;于18例慢性肾病后SHPT中诊断46处病灶,其中44处显像阳性、2处阴性。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和超声定位诊断PHPT的准确率分别为87.96%(95/108)、92.59%(100/108)和79.63%(86/108),定位诊断慢性肾病后SHPT准确率分别为58.70%(27/46)、86.96%(40/46)和71.74%(33/46),双时相平面显像对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01)。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及超声诊断PHPT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慢性肾病后SHPT,SPECT/CT显像诊断准确性率显著高于双时相平面显像(P=0.004)而与超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双时相平面显像与超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74)。结论^(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及超声术前定位诊断HPT准确率较高。双时相平面显像诊断PHPT效能优于慢性肾病后SPHT;推荐对慢性肾病后SHPT优先行SPECT/CT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A SPECT对心梗后骨髓干细胞移植心肌灌注和代谢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莺 楼岑 +1 位作者 黄中柯 史国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DISASPECT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心肌血流灌注和细胞代谢改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心肌梗死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在术前2周、术后3个月行DISA显像(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其中4... 目的:探讨DISASPECT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心肌血流灌注和细胞代谢改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心肌梗死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在术前2周、术后3个月行DISA显像(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其中4例在术后9个月再次进行复查。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图像。结果:①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99Tcm-MIBI显像和18F-FDG显像的F值分别为5.27±0.55、5.05±0.41与6.50±1.71、6.24±0.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8例中3例代谢靶心图面积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15例治疗后靶心图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83%),治疗后代谢恢复的面积占治疗前缺损面积的25.2%±4.8%。结论:心肌梗死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心肌血流灌注与细胞代谢均有显著性差异;灌注结合代谢能较好地观察和评价心肌梗死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移植 ^18F-FDG ^99TC^M-MIBI 心梗 骨髓干细胞移植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18)F-FDG PET/CT显像胰腺标准摄取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东栋 楼岑 +3 位作者 孙达 于军 任春玲 李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89,共2页
近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显像在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PET图像上正常胰腺禁食状态下呈轻度放射性摄取,当发现胰腺局灶性放射性浓聚高于正常本底时有诊断价值,特别是发现高于正... 近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显像在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PET图像上正常胰腺禁食状态下呈轻度放射性摄取,当发现胰腺局灶性放射性浓聚高于正常本底时有诊断价值,特别是发现高于正常肝脏摄取水平的局灶性放射性浓聚病灶有较大诊断价值[1]。本研究探讨正常胰腺的放射性分布特点和规律,为在PET显像中判断胰腺是否有异常高代谢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准摄取值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磷-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舰 楼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核素32磷-胶体(32P-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方法以分别接受32P-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32P-胶体组,n=30)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对照组,n=30)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的核素32磷-胶体(32P-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方法以分别接受32P-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32P-胶体组,n=30)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对照组,n=30)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后2、4、6、8个月时随访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定期随访发现,32P-胶体组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和8个月后的疗效与瘤体大小有关(P=0.042,P=0.019);治疗后8个月,32P-胶体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1)。32P-胶体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肿瘤部位轻度胀痛(33.00%)、局部皮肤发红(16.67%)及放射性皮炎(6.70%)。结论超声引导下32P-胶体瘤体内注射介入治疗甲状腺腺瘤,操作简便、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其疗效与瘤体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瘤 ^32P放射性同位素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泯涵 潘建虎 +1 位作者 刘瑶 黄华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478,480,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子宫局部发生18F-FDG浓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病理或超声或MRI随访6个月以上证实为子宫肌瘤。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肌瘤部位、肌瘤最大...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子宫局部发生18F-FDG浓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病理或超声或MRI随访6个月以上证实为子宫肌瘤。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肌瘤部位、肌瘤最大径、肌瘤数目及节育环对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影响。结果114例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率为35.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阈值年龄为49岁(曲线下面积0.712,95%CI0.611~0.8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情况及肌瘤最大径是影响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预测因素(P<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9岁是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独立影响因素(OR=4.55,95%CI 1.71~12.09),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结论年龄影响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49岁患者的子宫肌瘤更易出现18F-FDG阳性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