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CI评审中核医学设备的质量管理和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黄中柯 楼岑 陈亮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40-142,共3页
2003年,我院率先引进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医院评审标准,创建了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通过JCI认证和复评,明显提高了我科影像设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提高医疗设备效率、延长医疗设备的... 2003年,我院率先引进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医院评审标准,创建了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通过JCI认证和复评,明显提高了我科影像设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提高医疗设备效率、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维修成本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诊断设备 J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和^(18)F-FDG双核素同步显像在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中柯 楼岑 +2 位作者 史国华 陈亮 黄华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DISA)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策略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ISA的87例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其中在治疗前后均成功进行DISA的63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3周、术后11~13周行DISA。根据治... 目的:探讨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DISA)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策略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ISA的87例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其中在治疗前后均成功进行DISA的63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3周、术后11~13周行DISA。根据治疗方法和有否存活心肌,分为A组:冠脉血运重建术(A1组:有存活心肌,A2组:无存活心肌);B组:冠脉血运重建术+干细胞移植(B1组:有存活心肌,B2组:无存活心肌);C组:干细胞移植(C1组:有存活心肌,C2组:无存活心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63例患者中有存活心肌的30例,其中A1组16例,B1组6例,C1组8例;无存活心肌的33例,其中A2组9例,B2组7例,C2组17例。②A2组治疗前后,心肌梗死区心肌血流灌注和代谢均无明显改善,灌注显像或代谢显像的D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5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D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肌存活组经治疗后血流灌注和代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无心肌存活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B1组优于A1和C1组,B2优于A2和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或<0.01)。结论:①DISA显像能很好地评估心肌存活情况,有助于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②DISA显像能较好地观察和评价梗死心肌治疗后的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诊断应用 氟脱氧葡萄糖F18/诊断应用 干细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35例SPECT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皓 楼岑 +1 位作者 黄中柯 张大平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灌注特点与潜在意义。方法 开放性收集门诊和住院诊断 为躯体形式障碍病人35例;进行99mTc 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脑血 流灌注(rCBF)断层显像,半定量测定rCBF。结果 35例躯体形式...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灌注特点与潜在意义。方法 开放性收集门诊和住院诊断 为躯体形式障碍病人35例;进行99mTc 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脑血 流灌注(rCBF)断层显像,半定量测定rCBF。结果 35例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均出现有不同部位的脑 低灌注现象;具体为右额叶(13例,37%),左额叶(11例,31%),右颞叶(13例,37%),左颞叶(11例, 31%),右顶叶(11例,31%),左顶叶(4例,11%),右基底节(14例,40%),左基底节(17例,49%),右丘 脑(1例,3%),左丘脑(1例,3%),盐酸文拉法辛治疗2周后不同部位脑血流低灌注均明显改善,差异 有显著性(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不同临床表现相应呈现额叶、基底节、颞叶、顶叶不同区域 脑血流低灌注,治疗后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SPECT 脑血流灌注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Tl和^(99)mTc-MIBI显像定量分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中柯 楼岑 史国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目的:探讨201Tl和99mTc-MIBI显像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和3周期化疗后均进行201Tl显像和99mTc-MIBI显像的患者,根据肿瘤坏死率的分级[1]将其分为3组:无反应组4例(Ⅰ级<50%),部分反应组12... 目的:探讨201Tl和99mTc-MIBI显像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和3周期化疗后均进行201Tl显像和99mTc-MIBI显像的患者,根据肿瘤坏死率的分级[1]将其分为3组:无反应组4例(Ⅰ级<50%),部分反应组12例(Ⅱ级50%~89%),反应良好组6例(Ⅲ级>90%)。对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通过测量肿瘤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计算摄取比率(uptake ratio,UR)和变化率(alteration ratio,AR)。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Tl显像时,无反应组URpre和URpost分别为2.14±0.67和2.07±0.71,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反应组URpre为3.45±1.57,URpost为2.02±0.97,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良好组URpre为3.57±0.67,URpost为1.36±0.2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99mTc-MIBI显像时,无反应组URpre为1.66±0.42,URpost为1.85±0.70,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反应组URpre为2.39±1.41,URpost为1.68±0.72,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良好组URpre为2.56±0.60,URpost为1.19±0.14,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01Tl显像时AR值范围为-0.03~0.72,AR值和TNR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5;99mTc-MIBI显像时AR值范围为-1.21~0.64,AR值和TNR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1;201Tl显像的AR值与99mTc-MIBI显像的AR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0。结论:201Tl显像与99mTc-MIBI显像显示新辅助化疗后AR值与TNR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对骨肉瘤化疗疗效的评估有重要意义。201Tl显像对骨肉瘤化疗疗效的评估优于99mTc-MIBI显像,但两者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放射性同位素/诊断应用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诊断应用 骨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201铊/诊断应用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诊断应用 骨肉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化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权友琼 楼岑 +1 位作者 牟达 黄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19-20,共2页
目的 :比较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131I SPECT/C... 目的 :比较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分别使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和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其癌细胞是否发生肺转移。将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用这两种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结果 :检查结束后,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高于用131I SPECT/CT平面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SPECT/CT平面显像 断层显像技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泯涵 潘建虎 +1 位作者 刘瑶 黄华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478,480,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子宫局部发生18F-FDG浓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病理或超声或MRI随访6个月以上证实为子宫肌瘤。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肌瘤部位、肌瘤最大...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子宫局部发生18F-FDG浓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病理或超声或MRI随访6个月以上证实为子宫肌瘤。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肌瘤部位、肌瘤最大径、肌瘤数目及节育环对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影响。结果114例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率为35.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阈值年龄为49岁(曲线下面积0.712,95%CI0.611~0.8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情况及肌瘤最大径是影响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预测因素(P<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9岁是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独立影响因素(OR=4.55,95%CI 1.71~12.09),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结论年龄影响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49岁患者的子宫肌瘤更易出现18F-FDG阳性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