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性挥发物在肺癌组织和癌细胞株中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燕婕 邱园华 +3 位作者 陈恩国 应可净 於锦 王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与肺癌细胞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VOCs),寻找肺癌特征性的气体标记物,为呼吸气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与肺癌细胞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VOCs),寻找肺癌特征性的气体标记物,为呼吸气体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SPME-GCMS)检测1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及A549、NCI-H446、SK-MES-1、BEAS-2B 4种细胞株培养液顶空气体中的VOCs,从中筛选与肺癌相关的特征性VOCs组分。结果:2-十五烷酮和十九烷在肺癌细胞株A549、NCI-H446、SK-MES-1中均有表达,2-十五烷酮的表达量分别为(1.382±0.171)×10-5mg/L、(1.681±0.190)×10-4mg/L和(2.835±0.401)×10-6mg/L;十九烷的表达量分别为(8.382±0.606)×10-6mg/L、(1.845±0.130)×10-5mg/L和(6.220±0.362)×10-6mg/L;二十烷在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46中有表达,表达量分别为(8.313±1.130)×10-6mg/L、(1.020±0.141)×10-5mg/L;而此3种VOCs在对照组BEAS-2B中无表达。在18例肺癌组织中,癸烷、2-十五烷酮、十九烷、二十烷等12种VOCs高表达,其中2-十五烷酮的表达量为5.421×10-6mg/L^3.621×10-5mg/L,十九烷为5.805×10-6mg/L^1.830×10-5mg/L,二十烷为2.730×10-6mg/L^2.343×10-5mg/L;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二十烷在非鳞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此结果与肺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相符。结论:2-十五烷酮、十九烷、二十烷、癸烷等12种VOCs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中2-十五烷酮、十九烷、二十烷与肺癌细胞株结果相符,提示上述物质可能为肺癌潜在的特征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呼吸试验/诊断应用 色谱法 气相 碎片质谱法 烃类/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在危重型哮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林荣海 沈华浩 +4 位作者 应可净 孙仁华 徐颖鹤 宋于康 郑贞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 :通过危重型哮喘患者机械通气应用的分析 ,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型哮喘中的应用与时机。方法 :将入选病人根据机械通气情况分为延迟机械通气组 (n =16,出现危重型哮喘 2 4h以后 ,男 5例 ,女 11例 )及时机械通气组 (n =9,出现危重型哮... 目的 :通过危重型哮喘患者机械通气应用的分析 ,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型哮喘中的应用与时机。方法 :将入选病人根据机械通气情况分为延迟机械通气组 (n =16,出现危重型哮喘 2 4h以后 ,男 5例 ,女 11例 )及时机械通气组 (n =9,出现危重型哮喘 2 4h以内 ,男 3例 ,女 6例 )。所有病人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度、入院时的生理指标、机械通气的上机时机和治疗转归 ,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Ⅰ组存活 7例 ,存活率 43 75 % ,Ⅱ组存活 9例 ,存活率 10 0 % ,两者存活率比较Ⅱ组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5 )。Ⅰ组出现并发症气胸 1例 ,肺部感染 4例 ,上消化道出血 1例 ,肾功能不全 1例 ,而Ⅱ组未出现并发症。Ⅰ组机械通气时间为 (5 83± 3 0 4)d ,Ⅱ组为 (2 89± 1 69)d ,两组相比 ,Ⅰ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Ⅱ组 (P <0 0 5 ) ;Ⅰ组住院时间为 (12 0 0± 7 65 )d ,Ⅱ组为 (5 3 3± 1 87)d ,两组比较 ,Ⅰ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Ⅱ组(P <0 0 5 )。结论 :对于危重型哮喘病人 ,早期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危重型哮喘 并发症 住院时间 患者 病人 存活率 时机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勤 柳志红 +16 位作者 奚群英 纪求尚 熊长明 翟振国 杨媛华 刘春丽 顾虹 李梦涛 王琦光 应可净 谢育梅 万霞 安辰鸿 黄宁 段安琪 晏露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 目的:调查我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生存现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采用第一阶段定性访谈和第二阶段定量问卷的方法对PAH患者进行调研。定性访谈为电话或现场访谈;定量问卷是通过PAH患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以调研链接和二维码的方式发放问卷填写。对确诊时间、病因、生活质量评估及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共完成33例PAH患者线下访谈和461例PAH患者有效问卷。461例有效问卷PAH患者来自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女性343例(74.4%),平均年龄(36.3±11.7)岁,235例(51.0%)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461例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83(30,915)d;在375例进行了初诊WHO功能分级的患者中,Ⅲ级167例(44.5%)、Ⅳ级46例(12.3%);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9(0,365)d;仅146例(31.7%)患者规律复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诊治延迟最为明显,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中位时间为242(0,1461)d,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中位时间为31(0,2738)d。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患者对药物和随访的依从性最差,仅62例(26.4%)患者能坚持用药并规律复诊。对2006年及以前、2007~2017年、2018年及以后3个时段确诊的PAH患者状况分析显示,2018年及以后从确诊到启动靶向药物治疗的中位时间明显缩短,规律复诊情况也明显改善(P均<0.001)。我国PAH患者的SF-36评分与肿瘤患者相当,其在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远低于美国PAH患者。结论:我国PAH诊断延误且治疗不规范,PAH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SF-36评分 靶向治疗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肺癌合并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莉 刘芳蕾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4-346,共3页
患者男,77岁,退休干部。2008年6月,患者体检肺部CT显示:左肺下叶有一直径约1.3cm的圆形结节灶,无不适症状及体征。当时医生根据患者肺部结节的部位及大小。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肺肿瘤/外科学 肺栓塞/并发症 肺栓塞/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和^(201)Tl双核素显像对周围型孤立性肺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5
作者 闻胜兰 应可净 +1 位作者 张大平 楼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孤立性肺部病灶 MIBl 201Tl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慧琦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2-778,共7页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重要获得性危险因素之一。组织因子作为体内凝血因子Ⅶ和活化形式的凝血因子Ⅶa的跨膜受体,是机体外源性凝血过程的主要起始物。肿瘤细胞表达释放的组织因子阳性微粒进入循环参与介导手术治疗和肿瘤远处...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重要获得性危险因素之一。组织因子作为体内凝血因子Ⅶ和活化形式的凝血因子Ⅶa的跨膜受体,是机体外源性凝血过程的主要起始物。肿瘤细胞表达释放的组织因子阳性微粒进入循环参与介导手术治疗和肿瘤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栓形成;化疗后组织因子促凝活性增强导致很多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更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在胰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肿瘤中,组织因子还可以用于预测患者VTE风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组织因子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肿瘤患者VTE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组织因子与肿瘤患者VTE风险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组织因子 肿瘤治疗 肿瘤转移 风险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出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亦鸣 吕丹丹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6,共7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除常见临床特征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合并血栓和/或出血的风险。COVID-19相关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多为动态过程,可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形成,与疾病危重程度相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除常见临床特征之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存在合并血栓和/或出血的风险。COVID-19相关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多为动态过程,可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形成,与疾病危重程度相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后所导致的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失衡是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动态监测、早期防治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大意义。本文就COVID-19患者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出凝血功能障碍 炎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亦鸣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一种来源于中性粒细胞的由DNA骨架及多种镶嵌于其上的活性蛋白组成的细胞外纤维网状结构。NET除了发挥杀菌作用,与免疫性疾病、血栓、肿瘤等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联。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ET在多种肿瘤中高表...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一种来源于中性粒细胞的由DNA骨架及多种镶嵌于其上的活性蛋白组成的细胞外纤维网状结构。NET除了发挥杀菌作用,与免疫性疾病、血栓、肿瘤等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联。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ET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肿瘤及其微环境可以促进NET的产生,而NET也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增殖、转移及相关血栓形成均密切相关,这也为肿瘤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阐述NET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形成过程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肿瘤/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肿瘤复发 血栓形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吕丹丹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的生存、凋亡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分泌等病理变化影响肺血管稳态。一些能调节自噬活性的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自噬/生理学 肺动脉/病理学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