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亚夫 方力争 +3 位作者 于德华 马力 王留义 冯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81-1584,1591,共5页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要性日渐凸显,但如何定位和完善全科医学科建设仍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本文以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三级综合医院为重点,分别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化医院功能和完善医院结构、未分化疾病与多病共存诊疗、分级诊疗、医院文化与品牌建设6个维度分析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立足临床、强化教学、联动社区、科研提升”的发展策略,期望可以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加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科 综合医院 定位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综合医院合作框架下全科医生分层递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力争 黄丽娟 +6 位作者 朱文华 陆国强 张艳 金梦绮 祝悦 俞晓明 盛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08-2411,2416,共5页
基层全科医生的执业后持续培养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是承担全科医生培训培养工作的重要机构。本文介绍自2020年依托浙江省德清县政府和卫生健康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德清... 基层全科医生的执业后持续培养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是承担全科医生培训培养工作的重要机构。本文介绍自2020年依托浙江省德清县政府和卫生健康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德清县下属各医疗机构三方共建的区域全科医生分层阶梯式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从医教协同框架体系的建立、教学共同体的建立、分层递进培训模式的实施3方面介绍区域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过程,为县域政府与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合作框架下的区域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提供实践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教育 医学 继续 在职培训 跨部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综合医院合作框架下全科医生分层递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的实施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文华 方力争 +6 位作者 黄丽娟 陆国强 张艳 金梦绮 祝悦 俞晓明 盛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12-2416,共5页
县域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模式的设计、实施,是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与浙江省德清县合作开展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合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该合作框架下的“分层递进”式继续医学教育和培训模式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分... 县域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模式的设计、实施,是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与浙江省德清县合作开展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合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对该合作框架下的“分层递进”式继续医学教育和培训模式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分享借助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优质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供同道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教育 继续 教学形式 培训模式 分层递进 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与欧洲初级保健科研网络的发展对中国全科医学的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汪洋 姚弥 +3 位作者 徐志杰 韩建军 许岩丽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48-1654,共7页
欧洲全科医学研究网络(EGPRN)始建于1974年,北美初级保健医学研究网络(PBRN)则始建于1983年,二者均有3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并极大地推动了欧美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本文在回顾二者的发展史,现状,科研产出,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改革策略... 欧洲全科医学研究网络(EGPRN)始建于1974年,北美初级保健医学研究网络(PBRN)则始建于1983年,二者均有3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并极大地推动了欧美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本文在回顾二者的发展史,现状,科研产出,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改革策略的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对"中国全科医学从业者是否需要建设全科医学科研网络"及"可能会面临的挑战"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取得立足于中国的研究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汇集外部证据,内部证据,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全科医学研究网络 初级保健医学科研网络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综合医院合作框架下区域全科医生分层递进式培训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丽娟 方力争 +6 位作者 朱文华 陆国强 张艳 金梦绮 祝悦 俞晓明 盛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17-2422,共6页
背景自2020年10月开始,依托邵逸夫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教学资源和经验,德清县属德清县人民医院及下属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人才开展了“师资培养-骨干培养-持续培训”三个阶段的分层递进式教学培养。目的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开... 背景自2020年10月开始,依托邵逸夫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教学资源和经验,德清县属德清县人民医院及下属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人才开展了“师资培养-骨干培养-持续培训”三个阶段的分层递进式教学培养。目的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开展区域全科医生分层阶梯式培训的相关成效。方法对14名高级师资人才进行参与培训前(2020年10月)、邵逸夫全科科室轮转培训结束时(2021年1月)和总体完成12个月培训时(2021年10月)的阶段能力评价,能力评估涵盖全科职业能力、全科临床能力、全科实践技能、全科教学能力、全科专业能力5个方面;对28名全科骨干医师参与培训前(2021年1月)和总体完成12个月培训时(2021年12月)的阶段能力进行评价,能力评估涵盖全科职业能力、全科临床能力、全科实践技能、全科专业能力4个方面。对82名初级梯队全科医师参与培训前(2021年1月)和总体完成12个月培训时(2021年12月)的阶段能力进行评价。能力评估涵盖全科职业能力、全科临床能力、全科实践技能3个方面。结果14名高级师资不同时间全科职业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培训第3个月、培训第12个月全科职业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高级师资不同时间全科临床能力与全科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第3个月、培训第12个月全科临床能力与全科实践技能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高级师资培训第12个月全科教学能力评分高于培训第3个月(P<0.05)。28名全科骨干医师培训后全科职业能力评分、全科临床能力与全科实践技能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82名初级梯队全科医师培训后全科职业能力评分、全科临床能力与全科实践技能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序、有力、可持续开展的综合医院引领、扶持区域全科医学人才执业后持续培训、能力提升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全科医生的能力水平,提高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教育 医学 继续 区域合作 培训 能力评估 成效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老年医学会立场声明:老年人处方》解读 被引量:9
6
作者 方力争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7-752,共6页
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其他人群更高,但为老年人开具处方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发生改变,且容易罹患多系统疾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因而在全球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 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其他人群更高,但为老年人开具处方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发生改变,且容易罹患多系统疾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因而在全球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促进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老年医学会(ANZSGM)于2018年8月发布关于老年人处方的立场声明,指出了为老年人开具处方的多方面挑战与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解释了其中涉及的医学伦理,并提出了提升老年人处方质量的策略。本文在对该立场声明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老年人处方的完善思路,以期为我国解决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处方 多重用药 立场声明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住院医师多维度能力评估的探索 被引量:41
7
作者 朱文华 方力争 +4 位作者 王晓静 戴红蕾 陈丽英 臧国尧 乔巧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20-4224,共5页
为进一步探索全科住院医师能力评估新方法,提高规范化培训全科住院医师毕业后的岗位胜任力,本研究根据全科医师核心能力的要求,借鉴国外评估模式及内涵,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设置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住院医师综... 为进一步探索全科住院医师能力评估新方法,提高规范化培训全科住院医师毕业后的岗位胜任力,本研究根据全科医师核心能力的要求,借鉴国外评估模式及内涵,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设置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住院医师综合评估体系,研究探索及全程实施多维度能力评价方法,以全面评估全科住院医师的能力素质,提高带教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全科住院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住院医师 岗位胜任力 基于能力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全科医生医疗团队为基础的双向转诊模式 被引量:26
8
作者 臧国尧 方力争 +10 位作者 陈丽英 朱文华 戴红蕾 陈建华 卢崇蓉 李利 晁冠群 张佳 乔巧华 黄丽娟 施秀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537-3539,共3页
目的建立以全科医生医疗团队为基础的双向转诊模式。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部门专门召集全科医学科、门诊办公室、急诊科、信息中心、住院部等相关科室召开双向转诊会议,形成《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明... 目的建立以全科医生医疗团队为基础的双向转诊模式。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部门专门召集全科医学科、门诊办公室、急诊科、信息中心、住院部等相关科室召开双向转诊会议,形成《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明确了双向转诊原则和双向转诊上转、下转指证;确定了上转下转转诊单内容;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明确双向转诊流程。结果通过全科医生培训,使得上下各级医院全科医生密切合作,形成以全科医生医疗团队为基础的双向转诊模式代替既往以医疗行政部门为主导地位的双向转诊模式,使全科医生融入患者临床诊治全过程。2012年1月—2013年12月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市级医院全科医生转诊而来的患者共计168例,男66例,女102例;年龄15~94岁,平均年龄56岁。经过门诊或住院检查评估与治疗,患者均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或转专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并转诊至原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市级医院全科医生继续进一步治疗管理。结论初步建立了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和以全科医生医疗团队为基础的双向转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诊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C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朱文华 方力争 +5 位作者 戴红蕾 陈丽英 臧国尧 卢崇蓉 夏菁菁 张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06-1609,1625,共5页
目的探讨HALC式(分层递进、融合交叉、垂直教学、循环提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HALC式(分层递进、融合交叉、垂直教学、循环提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参加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32例学员接受常规实践教学(常规模式组),35例学员接受HALC式实践教学(新模式组),两组学员的培训时间均为3年。比较两组用人/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学员的实践能力考核评分。结果新模式组用人/实践单位对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带教模式、全科技能、综合能力、培训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模式组学员的全科基本技能、全科适宜技能、全科思维能力、全科应诊能力、社区实践技能、全科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ALC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全职住院医师 教育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合力全科师资队伍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文华 方力争 +3 位作者 戴红蕾 陈丽英 晁冠群 祝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66-2869,共4页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然存在全科专业师资建设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多元师资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四元合力的师资团队,创建全科导师-全科师资-专...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然存在全科专业师资建设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多元师资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四元合力的师资团队,创建全科导师-全科师资-专科师资-社区师资的合力带教模式,体现全科医学培养特色,为提升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合力 全科医学 师资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信息化平台的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臧国尧 方力争 +9 位作者 陈丽英 戴红蕾 朱文华 卢崇蓉 陈建华 李利 晁冠群 张佳 乔巧华 黄丽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23-1926,共4页
分级诊疗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但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尚未健全规范有效的分级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于2014年建立并启动了健康云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开展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的分级诊... 分级诊疗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但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尚未健全规范有效的分级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于2014年建立并启动了健康云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开展以全科医生团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具体流程为: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首诊,疑难问题征求患方意见后,通过医生端APP与综合医院全科医生联系,由综合医院全科医生给出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建议,并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专科会诊/转诊服务。该模式使得各级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合作更紧密,进一步建立了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同质化,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持续推进。本文主要对该模式的工作流程及运行情况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各地区的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全科医生 区域信息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疗实践中血管健康管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文华 陈丽英 +2 位作者 裘力锋 陆梅佳 方力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01-2405,共5页
为进一步规范血管健康管理,发挥全科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为有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提供程序化综合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应用全科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了血管健康整体服务计划,构建了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建立了全科医疗... 为进一步规范血管健康管理,发挥全科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为有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提供程序化综合管理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应用全科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了血管健康整体服务计划,构建了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建立了全科医疗与健康管理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并提供程序化的干预管理,从而保证有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能够得到最佳照护,减少其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表明,通过在全科医疗实践中构建和实施血管健康管理路径,可以促进血管健康的有效管理,提升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血管健康管理路径的团队组织构成和实施步骤,主要路径包括筛选对象与建立档案、分层评估与制定方案、干预管理与反馈修正;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构建血管健康管理路径的条件和关键点,希望可以为各地区制定血管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健康 健康管理 管理路径 全科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疾病中炎症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燕萍 陈璐祎 +1 位作者 刘玮丽 陈丽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肝疾病中的炎症衰老作用机制和干预措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炎症衰老是一种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细胞功能衰退过程,广泛参与肝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病毒性肝炎,炎症衰老的机制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坏死以及肠道菌群失调。非酒精性脂... 肝疾病中的炎症衰老作用机制和干预措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炎症衰老是一种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细胞功能衰退过程,广泛参与肝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病毒性肝炎,炎症衰老的机制主要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坏死以及肠道菌群失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炎症衰老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胰岛素抵抗和脂肪沉积、脂质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以及NAD^(+)代谢异常。肝脏肿瘤中的炎症衰老则表现为肿瘤抑制机制的减弱、肝脏微环境的重塑、代谢重编程以及免疫逃逸机制的强化。目前,针对炎症衰老的治疗策略正在逐步发展,抗氧化治疗、改善代谢紊乱以及免疫疗法等成为肝疾病干预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探讨炎症衰老在肝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肝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炎症衰老 作用机制 干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认知障碍安宁疗护专家共识(2025)
14
作者 晚期认知障碍安宁疗护专家共识(2025)编写组 王立东 +6 位作者 鲁建亮 姬令山 鲁争芳 冯勤 潘健将 刘梦月 周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44,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0%^([1]),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认知障碍是指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认知功能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0%^([1]),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认知障碍是指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认知功能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受损^([2]),是常见的老年相关疾病。晚期认知障碍是一种进展性、不可治愈性疾病,临床特征为严重的记忆功能减退、语言能力丧失、独立行走和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等^([3]),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负担与终末期癌症患者相似^([4]),总体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3 a^([3,5]),患者家庭成员、照护者身心和经济负担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认知障碍 失智 安宁疗护 缓和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的研究进展、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邓志玲 陆益婷 +4 位作者 梁旭健 曾锐峰 李海昕 卢盼攀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9-1185,共7页
随着药师的职能转变,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药学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与全科医生团队的合作中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的内容与模式,探讨目前合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节... 随着药师的职能转变,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药学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与全科医生团队的合作中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的内容与模式,探讨目前合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节约医疗开支和规范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成效,总结出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包括全科医生合作意愿低、患者对基层药师专业能力信心不足、基层药师的角色转换阻碍、额外增加医疗费用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针对以上阻碍因素,本文提出明确基层药师在全科医生团队中的职责、构建激励制度和加强经费管理、加强基层药师培训和构建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和药师的沟通和互信、优化合作模式5个方面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推动我国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提供理论借鉴和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药师 全科医生团队 医师-药师合作管理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疾病协同理论的慢性病共病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志杰 钱熠 +2 位作者 严明 陆益婷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8-1295,共8页
慢性病共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与初级保健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有关如何应对共病挑战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到社会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聚集和发展产生潜在影... 慢性病共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与初级保健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有关如何应对共病挑战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到社会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聚集和发展产生潜在影响。疾病协同理论为探索多种疾病的聚集及其与社会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从社会和环境层面分析慢性病共病的交互作用和帮助弱势人群改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对该理论的介绍和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重点梳理了疾病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观点,回顾了国外学者提出的经典模型,结合既往研究分析常见的疾病协同因素,并为我国全科医生改进慢性病共病的管理质量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疾病协同理论 影响因素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神经肽和电解质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缑东元 陈丽英 +1 位作者 金燕 周美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1-793,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GCS评分将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损伤后第1、3、7 d血浆AVP和AngⅡ水平,入院当天同时测...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GCS评分将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损伤后第1、3、7 d血浆AVP和AngⅡ水平,入院当天同时测定血浆电解质。另外选择正常对照组41例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颅脑损伤患者AVP和AngⅡ明显增高(P<0.01),颅脑损伤越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损伤后第3d达高峰。颅脑损伤患者血钾、血钙浓度降低(P<0.01),其下降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型颅脑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颅脑损伤后血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浆AVP和AngⅡ水平的改变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血钾与血钙降低可以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血管紧张素Ⅱ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未分化疾病:从过度诊断走向医患共同决策 被引量:19
18
作者 叶康丽 徐志杰 +1 位作者 杜亚平 任菁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541-4547,共7页
未分化疾病指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或疾病尚处于早期而未能明确归属于某一系统的疾病,但诊治这类疾病常需消耗过量医疗资源并带来更多的医疗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未分化疾病的特点,指出了未分化疾病的过度诊断问题,并就造成未... 未分化疾病指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或疾病尚处于早期而未能明确归属于某一系统的疾病,但诊治这类疾病常需消耗过量医疗资源并带来更多的医疗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未分化疾病的特点,指出了未分化疾病的过度诊断问题,并就造成未分化疾病过度诊断的主要原因结合患者、医生、技术、行业四个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医患共同决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临床医生提供专业建议,充分考虑患者诉求并建立契约式诊疗关系是实践未分化疾病医患共同决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征和症状 躯体型障碍 未分化疾病 医学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 诊断 决策 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的外籍人士对中医治疗“知信行”问卷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璐莎 乔巧华 +3 位作者 吴丽红 张俊璐 徐志杰 陈丽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135-4140,共6页
背景 1996年,中国提出了“中医国际化”的概念,旨在使中医走向世界。但在致力于中医国际化发展的20多年后,这一进程缓慢。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发展,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目的 制定外籍人士对中医治疗的“知信行”问卷,为了... 背景 1996年,中国提出了“中医国际化”的概念,旨在使中医走向世界。但在致力于中医国际化发展的20多年后,这一进程缓慢。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发展,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目的 制定外籍人士对中医治疗的“知信行”问卷,为了解外籍人士对中医治疗认知情况提供调查工具,以推进中医国际化发展。方法于2019年2—6月,以“知识-信念-行为”为理论模式,经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中医专业专家访谈后形成初始“知信行”问卷。成立Delphi法专家函询小组,基于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意见协调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及专家意见对问卷中的条目进行修改和增减,最终确定并形成“知信行”问卷。结果 共10名专家参加本次专家函询,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8。初始“知信行”问卷知识维度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2轮函询分别为3.80~4.70分、4.30~4.80分;信念维度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2轮函询分别为3.70~4.50分、4.10~4.60分;行为维度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2轮函询分别为3.60~4.40分、4.00~4.50分。初始“知信行”问卷知识维度的变异系数2轮函询分别为0.10~0.32、0.09~0.19;信念维度的变异系数2轮函询分别为0.16~0.29、0.15~0.25;行为维度的变异系数2轮函询分别为0.19~0.35、0.16~0.31。2轮函询专家意见的Kendall’s W分别为0.657(χ2=218.620,P<0.001)、0.671(χ2=181.181,P<0.001)。第1轮函询结果显示专家共有4条建议,根据相关评价项目的统计分析结果及专家建议,经小组讨论在知识维度删除2个条目,剩余7个条目;信念维度删除1个条目,剩余11个条目;行为维度删除5个条目,增加1个条目,剩余12个条目;对保留条目进行修改和整理。第2轮函询结果显示专家未提供建议。最终确定并形成的“知信行”问卷共包括30个条目,分为知识(K1~K7)、信念(A1~11)、行为(P1~12)3个维度。结论 经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的“知信行”问卷包括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共30个条目。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均较高,专家函询结果可靠,最终形成的“知信行”问卷科学性、可信度高,可以用于外籍人士对中医治疗的认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医国际化 德尔菲技术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知信行”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 被引量:27
20
作者 徐志杰 毛润越 +2 位作者 潘健将 祝悦 方力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背景门诊处方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不合理用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加剧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问题。目的通过系统回顾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的调查研究文献,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 背景门诊处方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不合理用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加剧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问题。目的通过系统回顾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的调查研究文献,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用药合理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检索2008-06-30(含)至2018-06-30(含),收录于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关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合理性评价的文献,总结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用药情况,结合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提出社区不合理用药问题的解决思路。结果检索各文献数据库共命中中英文文献456篇,获取全文逐一浏览内容后确定目标文献共20篇。归纳相关文献内容,统计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平均不合格率为6.86%(9 079/132 350),存在的问题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剂量和用法不正确、选用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给药、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选药用药不适宜、处方备注缺少或错误、其他处方书写问题。结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用药方面普遍存在较多问题,原因与立法监管、医疗机构、社区医生及患者有关。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和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强化对社区医生的用药培训以及改进电子处方系统等途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中心 处方 合理用药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